㈠ 現在電商發展現狀怎樣2019電商發展趨勢如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的網路零售總額已達到195209.7億元,占社會零售總額的24.7%,截至2019年,中國移動電商用戶規模將突破7億人。隨著電商的穩步發展,各大電商平台都不遺餘力的開拓新的營銷模式來增加消費者的慾望,2019年最流行的消費模式是直播帶貨和社團團購。
網路零售額佔比持續上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網路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佔比重逐年上升,2019年上半年,中國網路零售額達195209.7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自從電商行業在中國興起後,網購消費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網購已成消費者消費重要渠道。
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新零售時代流量獲取話題突出 平台多樣模式創新爭取用戶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行業進入新零售時代以來,關於用戶流量獲取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大平台關注。線上平台獲客成本持續居高,以及發展線下帶來的轉型成本都成為各平台發展面對的考驗。面對流量獲取的問題,電商平台開始探索更多新型電商模式,如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創新模式涌現,電商平台對於流量的爭奪將趨於白熱化。
電商體系加速成熟 行業發展將更顯規范化
中國消費者生活水平日漸提高、電商普及程度不斷加強、國家政策鼓勵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多方因素推動著電商體系發展更加成熟。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電商行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電商在中國零售行業的位置愈加重要。但與此同時,行業仍然存在諸多亂象,《電商法》的出台是政府重視行業規范發展的信號,未來相關監管措施仍會進一步加強。
消費者電商購物更注重品質 平台背書影響力擴大
電商供應鏈環節的日益完善,使消費者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得到滿足,用戶對於電商購物的關注也從商品豐富度、性價比,逐漸往商品質量保障方面轉移。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質量保障成為各大平台爭取用戶的關鍵。而隨著電商行業發展逐漸往頭部靠攏,未來平台背書的作用將更加明顯,口碑建設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電商平台加強社交化布局 組團拼購模式發展速度提升
現階段各大電商平台開始注重產品社交化布局,如紛紛進入拼購、社區拼團等細分賽道,平台在社交化領域的競爭開始受到關注。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電商社交化運營模式是降低平台獲客成本的有效手段,並且能有助於商家解決銷路問題,整體發展迅速,未來入局到社交化運營的電商平台將繼續增加。
電商平台加碼內容營銷 視頻成新階段獲客重要載體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獲客成本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電商平台對於內容營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而消費者信息獲取趨向於碎片化,電商平台內容營銷的模式也能有效切中用戶需求。未來5G應用更加深化後,以視頻為載體的內容營銷模式將是平台獲客的重要手段,能夠從展現形式、增強消費者信息等角度更好幫助產品銷售。
基礎設施完善助力電商平台滲透加強 下沉城市爭奪將更趨激烈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電商發展的基礎環境正不斷完善,如物流配送覆蓋的地域、購物支付的便利性等,逐漸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有助於電商平台對更多地區和人群的滲透加強。未來隨著一二線城市用戶消費逐漸飽和,下沉市場將成為電商平台新的發展重點。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中國電商半年度發展全景報告》。
㈡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趨勢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可分為五步:
第一,電子商務的深度將進一步拓展。目前受限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仍處於起步階段。隨著這兩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關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將向縱深挺進,新一代的電子商務將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簡單地依託「網站+電子郵件"的方式。
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互動、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路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
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滲透到國內,對中國電子商務構成嚴峻挑戰。
第三,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首先是同類兼並。目前中國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由於資源有限,並且在Internet「贏家通吃」 原則下,最終勝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網站;其次是互補性兼並。
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品牌、客戶規模等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與國外著名電子商務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具備良好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要發展,必然採取互補性收購策略,結成戰略聯盟。
由於個性化、專業化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而且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總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相互協作將成為必然趨勢。
第四,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主流。中國電子商務進入迅猛發展時期的典型特徵是風險資金、網站定位等將從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轉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
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電子商務,而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充分發揮 Internet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使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第五,電子商務將催生新行當eASP——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商。電子商務是將來的主要商務交易模式,但對於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將面臨如建設投入大、運營成本高、見效周期長、效果不理想、缺乏標准化的應用系統、軟硬體需不斷升級等一系列難題。
(2)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是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
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商業行為均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
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 等。
㈢ 就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有什麼看法
其一,我國電子商務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潛力巨大。
我國近年來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特別是網路零售市場更是發展迅速,2012年達到13110億元。而2013年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支付寶成交額達350.19億元,更是讓人們看到我國網路零售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毫無疑問,電子商務正在成為拉動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和引擎。
其二,企業、行業信息化快速發展,為加快電子商務應用提供堅實基礎。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環境下,我國服務行業、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電子商務應用需求變得日益強勁。不少傳統行業領域在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農村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創新電子商務應用模式,涌現出一批淘寶店,一些村莊圍繞自身的資源、市場優勢,開展特色電子商務應用。傳統零售企業紛紛進軍電子商務。其他行業如郵政、旅遊、保險等也都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之上,著力發展電子商務業務。
其三,電子商務服務業迅猛發展,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業態體系。
從電子商務交易情況來看,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一是發展模式不斷演變。近年來B2B與B2C加速整合,並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轉變。二是零售電子商務平台化趨勢日益明顯。具體包括3種情況:追求全品類覆蓋的綜合性平台,專注細分市場的垂直型平台,大型企業自營網站逐漸向第三方平台轉變。三是平台之間競爭激烈,市場日益集中。以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為第一梯隊拉開了與其他中小型電子商務企業的差距。從支撐性電子商務服務業來看,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重大的變化。比如,各方面的功能日益獨立顯現,呈現高度分工的局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電子商務服務中得到快速應用,除了物聯網技術外,大數據正逐漸讓數據挖掘發揮其精準營銷功能;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日益全能化。從輔助性電子商務服務來看,圍繞網路交易派生出一些新的服務行業,如網路議價、網路模特、網(站)店運營服務與外包等。
其四,跨境電子交易獲得快速發展。
在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不振的環境下,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仍逆勢而為,近年來保持了30%的年均增速。有關部門正加緊完善促進跨境網上交易對平台、物流、支付結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不斷創新,出現了一站式推廣、平台化運營、網路購物業務與會展相結合等模式,使得更多中國製造產品得以通過在線外貿平台走向國外市場,有力推動了跨境電子商務縱深發展。
此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全社會電子商務應用意識不斷增強,應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相關部門協同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工作機制初步建立,圍繞電子認證、網路購物等主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規章和標准規范,為構建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進行了積極探索。
㈣ 簡述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一)發展規模。縱觀我國電子商務12年發展史,我國電子商務可以分為:萌芽與起步期、冰凍與調整期、復甦與回暖期、崛起與高速發展期、轉型與升級期五個發展階段。
對於電子商務行業而言,由最初的1997年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電子商務服務商,發展到如今「遍地開花、百花齊放」的局面,電子商務服務商的數量經歷了「幾何級」的增長。
據中國B2B研究中心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6月,我國中等規模以上電子商務網站總量已達12,282家。其中,B2B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有5,320家,B2C、C2C與其他非主流模式企業達6,962家,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呈現出高速增長、乃至井噴之勢。
其中,行業B2B電子商務網站(又稱「行業網站」)是目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的主要途徑,是引領我國B2B電子商務朝著專業化發展的「生力軍」。調查顯示:從2002年到2009年,國內行業B2B電子商務網站數量持續高速增長。行業網站數量從2007年的4,500餘家,增加到2008年的5,100餘家,增長幅度為13%,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而B2C、C2C類及其他模式的電子商務網站,分別在2004年、2008年迎來了兩次發展高峰。中國B2B研究中心認為,這是「非典」後網民網購意識的覺醒以及金融危機下用網購省錢消費的觀念驅使有著緊密關聯。
電子商務網站經歷了近13年的競爭盤整,近年來進入者增速逐年加快。我們發現,隨之也有更多的網站被淘汰,並且一些有影響力的網站競爭力越來越強;同樣,有一部分曾經很有影響力的網站在競爭中逐漸被削弱,退出了一線市場的領導地位,這也與「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吻合。
(二)行業分布情況。根據中國B2B研究中心調查統計顯示,目前國內電子商務服務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珠三角一帶以及北京等經濟較為發達的省市。其中長三角佔33.52%的份額,珠三角佔32.04%,北京佔8.86%,國內其他地方共佔25.58%。
可見,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多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市,且電子商務配套產業環境良好,主要與這些地方環境承載能力較強、政府扶持力度較大、經濟和人口聚集條件較好有關。
此外,經濟的發達使這些地方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交易、金融、物流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也較為活躍。
本項調查結果也符合電子商務行業公認的「六六定律」,即全國數千家行業網站,其中有六成在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內,而該經濟圈內的行業網站,又有近六成在浙江,其中又是以杭州為主,聚集了其中的六成以上,因此杭州也是公認的「中國電子商務之都」。
另外,在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行業分布中,據中國B2B研究中心調查顯示,排在前十名的依次為:紡織服裝、數碼家電、鋼鐵機械、化工醫葯、建築建材、農林、五金、包裝印刷、食品糖酒、禮品飾品等這些行業領域.
在行業分布中,因紡織服裝、家電數碼都是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所以這一行業的電子商務平台自然也較受歡迎。其中,紡織服裝和數碼家電行業所在比重最大,分別為14.32%和10.35%
㈤ 電子商務專業發展與就業情況
電子商務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網路技術、電子商務技術以及電子專商務管理等方屬面的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從事實際業務管理、策劃、調研、咨詢、以及研究工作的專門人才。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系統地掌握電子商務基礎理論和計算機的相關技術,並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濟理論融入到技術中去,能夠提升技術、商務、管理的多維分析能力。 在政府機關從事電子政務、政府采購相關工作,在工、商、服務行業從事網路營銷策劃、外貿電子商務、網路營銷、網站推廣、論壇社區營銷、網站建設、國際商務、企業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網路客服也將是電子商務領域就業的新趨勢。
㈥ 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
電子商務前幾年在信息還不夠迅速的情況下發展了起來(以前購買原材料回之類的都是去看什麼黃頁啊,比答較牛的就像ttnet的采購指南)。阿里巴巴能夠馬上洞察到這個先機並且發展了起來。現在也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B2B平台。
自我認為,在中國這種特殊的民族情況下,B2B也越趨於本土化,由之而來的B2B的發展有點制約了平台的效用。
樓主說硬碰硬一定over,其實我倒沒這么認為。只有競爭才會有發展么~阿里只能說是中國最好的B2B,但是你能說他是最有效的么?相信做過阿里的人都有感觸。
我覺得再過幾年,在市場的自動調節下,B2B的真正規則才會浮出水面來,十年後,誰才是B2B中的領頭羊,誰又能知道呢?
㈦ 電子商務發展狀況以及近幾年數據
一、探討電子商務發展中的誠信問題
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誠信建設戰略思路: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合理、權威、公正的信用服務機構;嚴格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逐步形成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信用服務體系的方針和目標。大家都稱誠信是電子商務的基石。應當看到,電子商務不是空中樓閣,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傳統經濟方式和交易環境的。因此我認為,誠信,不僅是電子商務的基石,首先也是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石。我國的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不健全,還處在多頭管理的階段,一些信用評價機構本身服務的誠信可能就有問題,甚至出現3A評級也可以隨意買賣的現象,全社會的誠信意識還沒有建立,一些個人和企業沒有為經常性的違約、失信而付出代價。這種「守信卻得不到更大利益」、「失信也不會得到更大懲罰」的現象,給商業交易帶來了很高的交易成本,也制約了傳統商業走向電子商務的步伐。
與傳統商業相比,電子商務通常是買賣雙方不見面的,更加需要參與者誠實守信:
(一)
買賣雙方信用狀況信息不對稱甚至缺失,往往憑經驗直覺、網上交流、網下調查等進行綜合判斷,而網下調查的成本很高,有些業務很難調查到,這就很容易出現在交易信息、供貨、付款等方面出現誠信問題,影響用戶對網上交易的信心;
(二)
為了促進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我們希望傳統商業模式下的信用模式盡快完善,信用數據盡快共享;同時我們認為需要為電子商務的參與者建立必要、實用的、符合電子商務特徵的信用模式和信用數據管理機制;
(三)
健全我國的信用管理體系,涉及的因素較多,但與信用有關的立法、執法是重中之重。我們已經有了一部《電子簽名法》,未來可能還需要有電子商務企業信用的管理辦法、網上拍賣交易管理辦法、電子商務稅收及發票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規。
(四)
金融領域的信用管理體系也很重要,他直接影響到電子支付和正常服務的履約,影響電子商務的效率和質量。底層的信用體系,會影響到客戶端對電子商務的信任、信心與效率。
具體在B-C、C-C、B-B電子商務中,誠信狀況還是有差別的。
(一)
B-C電子商務:B2C交易趨於成熟,雖然存在個別商家欺詐消費者的情況,但比例不大。消費者通常會選擇自己熟悉的,知名度較高的網站購物。從98、99年至今,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如卓越、當當這樣在細分領域的品牌不斷涌現,一定程度上對交易誠信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些誠信的商務平台交易額連年放大,保持了健康穩定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通過給商戶平台及其用戶提供在線支付服務,也為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創建於1998年的「首都電子商城」(現在的首信易支付,典型的中立第三方支付平台),開創性地打造了基於銀行的「信任機制」—— 整合銀行服務資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本賬戶開設在銀行,資金支付通過銀行執行,保證及時准確結算,使銀行的客戶(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在信任銀行的前提下,逐漸接受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務;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接入的企業必須提供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及年審證明,防止誠信不足的商戶欺詐消費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保持客觀中立,成功地解決商家、消費者、銀行之間的糾紛,保護了各方的利益。這種模式已被同行業廣泛採納。
(二)
C-C電子商務:C-C電子商務的難點是,在買賣雙方缺乏信任的前提下,要完成交易,很難找到一個信任的「支點」。在信用評級模式和擔保模式之間,擔保模式似乎更受個人用戶歡迎。第三方中介的這種以擔保為核心的付款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促進了C2C業務的發展,但這種模式設計的起點就是互相不信任,由於導致了資金流與物流之間的不同步、甚至較長時間的割裂,因而減緩了電子商務的交易效率,比如說賣家遲遲收不到貨款導致經營成本過高,無法滿足數字化虛擬商品和服務交易的需要。從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看,這種擔保模式是誠信體系不完備、認證注冊機制不健全情況下的一種臨時過渡模式。C-C電子商務是全社會誠信水平的晴雨表,這種誠信與支付模式,必將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發展而不斷創新。
(三)
B-B電子商務:我們都知道,國內的B-B電子商務基本上還停留在供求信息交互的階段,只有為數不多的大型企業成功建立了自身的B-B采購或銷售平台,90%左右的企業甚至還沒有體驗過B-B電子商務給自身業務帶來的優勢。由於企業之間交易的額度較大,誠信問題更為突出,反過來企業不講誠信的代價往往也很高。以大企業為核心的B-B電子商務平台以及垂直性行業平台,由於各方面的資質背景與行業領導優勢,誠信度相對較高;而其他類的中小企業為中心的平台與綜合性B2B平台上,仍然比較多的是在網上獲取信息、談判、下單、網下再商議、再談判等傳統的方式來實現。
針對上述情況,首信易支付在2006年7月份發布了基於多銀行的第三方B-B支付服務,有幾方面的特點:
1)
是基於國內各銀行的信用體系,而不是其他的信用評價體系,對買方交易支付情況實時反饋,;
2)
二是將資金流與信息流有機結合,款項瞬間到帳,滿足了B-B電子商務平台中部分業務對實時交易的要求,對交易談判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3)
三是能夠為企業在商業談判、下單、支付等方面的管理需求提供定製服務,例如:分期、保證金等付款形式。
4)
第三方B-B支付服務要立足於國情,因地制宜。我們的經驗是,在解決支付問題的同時與賣方企業、銀行共同打造了 「信任機制」,能很好地解決B2B交易中的支付、誠信、資金安全問題。
我國電子商務在各方面與國際電子商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主要不是技術上和商業模式上,而是誠信體系、安全認證與支付方面。作為從業者,我們既需要自身誠信,更需要積極配合行業誠信體系建設,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突破。
二、探討支付市場與第三方支付發展的問題
國內電子支付市場,主要包括三種業務形態:銀行或銀聯的電子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電子支付平台,企業內部自行建設的電子支付平台。在行業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如下一些問題,已經引起行業主管部門的關註:
1.
虛擬貨幣作為新的貨幣形式,形成了虛擬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納入央行的監管體系之前,及早防範風險;
2.
電子支付服務的風險管理、自律與監管體系需要建立和加強;
3.
電子支付營運資格的認定、保護與發展的問題;
4.
支付服務客觀上提供著金融外延和金融增值服務,應明確其業務范圍,促進其業務大膽清晰的創新;
5.
要警惕支付行業內無序甚至惡性的競爭,損害支付服務,甚至對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起到負面沖擊作用。
6.
在保護電子交易的同時,國家要考慮從支付認證、支付標准、交易透明度等角度,為工商管理、稅收征管、政府的行業管理業務統一籌劃建立一些標准上的、技術上的和政策上的准備。
7.
要高度警惕電子支付行業中的洗錢、國際支付轉移、國際信用卡盜竊、國際交易稅收流失等問題;
可見,放任電子支付行業不加以監管的風險很大,但對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其他的支付平台監管時,我們認為應該給第三方支付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方支付優勢在於:利益中立,商業模式比較開放,能夠滿足不同企業的商業模式變革,幫助商戶創造更多的價值。第三方支付是以銀行的服務為基礎,與銀行合作,向大大小小的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電子支付服務,為銀行發展面向用戶的增值服務。很顯然,銀行的個性化服務成本仍然較高,一些銀行操作起來成本高的業務,對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可能是盈利的業務。
第三方支付在近兩年飛速發展,創新應用不斷涌現,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1、降低社會交易成本
1)銀行加快了處理速度和效率,企業減少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2)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實現企業與多家銀行連接,減少了開發和維護成本;
3)降低了交易取消或延遲、付款失敗、信用欺詐的風險,提高企業的交易成功率。
2、提升企業競爭力
1)企業交易效率和效益提高,促進了許多新型創新服務的出現;
2)企業的業務覆蓋區域擴大,顧客在支付手段上有更多的選擇;
3)第三方支付服務商促進了消費者消除對中小商家交易的疑慮。
3、促進產業發展
1)幫助銀行推廣了電子銀行業務,推動了B-C、C-C業務的發展;
2)銀行、企業能夠根據專注於產品服務設計與市場推廣;
3)第三方支付商客觀中立地處理交易,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
可見,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專業與專注,確實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但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發展環境也逐漸復雜化。
首先,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收益模式經受考驗。因為第三方支付服務的直接支付收入逐漸透明,下降幅度較大,加之從交易手續費中付給銀行的成本居高不下,支付服務的直接毛利率相當低。如果再以低於銀行成本、甚至免費進行服務,那麼這些服務商的短期盈利可能性就很小。其他業務對支付業務的補貼是普遍現象,但這種用戶互聯網的免費思路來進行對虛擬經濟運行極為關鍵的支付服務,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希望政府盡快出台相關政策,從長計議,認定、保護、發展第三方支付服務。
第二,創新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銀行與銀聯、企業內部的支付平台之間的支付業務重疊比例越高,惡性競爭就越大,很容易導致支付服務商在穩健經營、高質量服務、誠信方面不出現問題,最終的結果是企業用戶、個人用戶利益受到損害,實力弱、缺乏創新和利潤增長點的支付平台商被淘汰。
第三,商業銀行的發展促使支付服務商加快創新。銀行是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也拿走了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很大比例支付收入中;同時個別銀行使用低於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費率,與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直接展開低端的競爭。銀行在自身信息化制約以及市場不成熟制約下,前幾年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是良好的,現在銀行認識到網銀業務的重要性,逐漸基於網銀發展針對用戶的在線服務。這就要求,第三方支付服務商跳出過去的業務局限,這樣才能在新的起點上與銀行達成更深入的合作,實現新的業務創新,做到雙贏。
第四,行業主管部門在監管支付服務的同時,也需要有相應的扶持政策。我們都知道,央行針對電子支付行業的管理規則即將陸續出台,在加強監管的同時,該如何幫助和扶持第三方支付呢。比較理想的環境是,主管部門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幫助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爭取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統一銀行支付網關的技術規范,統一各銀行的數字證書,給市場一個相對寬松、有利發展的環境。
建立和實現安全、簡單、大眾化的電子支付功能,是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這應該是政府、銀行和支付服務商共同的責任。
作為行業的管理者,政府和央行並不是行業創新的主體,應該更多發揮政策支撐的作用;
商業銀行承擔著創新的職責,同時也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對企業和個人服務能力有限,發展業務的靈活程度也有不足,應該利用自身的優勢,與支付服務商合作創新;
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各自有著網上、網下、全國、地方、行業等不同的性質,採用不同的支付形式,服務於不同的對象,對使用者的需求有更透徹的理解,是電子支付行業創新的主力,是商業銀行的合作者,同時也是商業銀行的客戶,在相當程度上依託商業銀行的業務體系。國內電子支付市場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卡基支付、網上支付、移動支付同時並存,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全國性的網上支付服務商和移動支付服務商、地方性的線下支付服務商、綜合多種支付形式的支付服務商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支付服務商中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類,即自建支付平台的企業,可能是電信運營商、公共服務運營商、互聯網業務運營商、電子商務企業等,他們具備深厚的行業基礎或者巨大的客戶數量,也是電子支付行業創新隊伍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三、安全認證問題
我們知道,電子商務是指採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活動。各種商務平台、交易平台、支付平台應當認真負責地執行買賣雙方委託的任務,並積極協助雙方當事人成交。其中認證中心扮演著一個買賣雙方簽約、履約的監督管理的角色,買賣雙方有義務接受認證中心的監督管理。在整個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包括電子支付過程中,認證機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雖然還沒有一個對於電子認證的統一規范和標准,但我國各行業、各地區、各部門建立的電子認證機構已多達百餘家,部分銀行也開始做自己的認證系統。盡管,CA認證對電子商務買賣雙方的交易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從電子商務產業的未來發展角度看,一方面,需要國家從交易、支付、虛擬貨幣的監管角度,都迫切需要統一各種分散的CA認證體系;第二,需要考慮買賣雙方認證、訂單認證、虛擬貨幣認證的統一注冊問題;第三,CA認證的發展,需要和應用相結合,例如在推行G2B的業務過程中(企業網上納稅等等),推廣CA的應用。第四,電子商務也要重視中小企業市場。
談到電子商務,很多人概念中只有大型企業才有可能從電子商務發展中獲益。事實上,根據我們的服務經驗,廣大的中小企業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提供著各種各樣的產品銷售、服務提供,以及數據內容的銷售等。據數據統計,在我國:
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5%;
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佔GDP的比重超過50%;
中小企業提供了全國60%以上的出口額和46.2%的稅收收入;
中小企業吸納了全社會75%的就業人員;
中小企業創造了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
80%以上的新產品來自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數量巨大,勇於創新,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也應該是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服務行業的重要力量。
站在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誠信與支付健全的角度,希望無論誠信體系設計還是支付服務的定位上,要放遠未來,不要忽視中小企業、傳統行業的市場,無論是國內貿易、國外貿易、資金結算、以及其他增值服務,都能支撐支付服務企業的發展。
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推廣電子商務發展的成功經驗,攜手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促進電子商務和諧、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共同建設中國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的美好明天。
㈧ 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形勢
其一,我國電子商務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潛力巨大。
我國近年來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特別是網路零售市場更是發展迅速,2012年達到13110億元。而2013年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支付寶成交額達350.19億元,更是讓人們看到我國網路零售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毫無疑問,電子商務正在成為拉動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和引擎。
其二,企業、行業信息化快速發展,為加快電子商務應用提供堅實基礎。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環境下,我國服務行業、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電子商務應用需求變得日益強勁。不少傳統行業領域在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農村信息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創新電子商務應用模式,涌現出一批淘寶店,一些村莊圍繞自身的資源、市場優勢,開展特色電子商務應用。傳統零售企業紛紛進軍電子商務。其他行業如郵政、旅遊、保險等也都在已有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之上,著力發展電子商務業務。
其三,電子商務服務業迅猛發展,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業態體系。
從電子商務交易情況來看,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一是發展模式不斷演變。近年來B2B與B2C加速整合,並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轉變。二是零售電子商務平台化趨勢日益明顯。具體包括3種情況:追求全品類覆蓋的綜合性平台,專注細分市場的垂直型平台,大型企業自營網站逐漸向第三方平台轉變。三是平台之間競爭激烈,市場日益集中。以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為第一梯隊拉開了與其他中小型電子商務企業的差距。從支撐性電子商務服務業來看,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重大的變化。比如,各方面的功能日益獨立顯現,呈現高度分工的局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電子商務服務中得到快速應用,除了物聯網技術外,大數據正逐漸讓數據挖掘發揮其精準營銷功能;電子商務平台的功能日益全能化。從輔助性電子商務服務來看,圍繞網路交易派生出一些新的服務行業,如網路議價、網路模特、網(站)店運營服務與外包等。
其四,跨境電子交易獲得快速發展。
在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不振的環境下,我國中小外貿企業跨境電子商務仍逆勢而為,近年來保持了30%的年均增速。有關部門正加緊完善促進跨境網上交易對平台、物流、支付結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模式不斷創新,出現了一站式推廣、平台化運營、網路購物業務與會展相結合等模式,使得更多中國製造產品得以通過在線外貿平台走向國外市場,有力推動了跨境電子商務縱深發展。
此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全社會電子商務應用意識不斷增強,應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相關部門協同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工作機制初步建立,圍繞電子認證、網路購物等主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規章和標准規范,為構建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進行了積極探索。
㈨ 國內外電子商務最新發展狀況
在國際的發展狀況 :以歐美國家為例,可以說電子商務業務開發的如火如荼.在法,德等歐洲國家,電子商務所產生的營業額已佔商務總額的1/4,在美國則已高達1/3以上,而歐美國家電子商務的開展也不過才十幾年的時間,在美國.美國在線(AOL),雅虎,電子港灣等著名的電子商務公司在1995年前後開始賺錢,到2000年創造了7.8億美元,IBM,亞馬遜書城,戴爾電腦,沃爾瑪超市等電子商務公司在各自的領域更是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巨額利潤.
歐美國家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 歐美國家擁有電腦的家庭,企業眾多,網民人數占總人口的2/3以上,尤其是青少年,幾乎都是網民,優裕的經濟條件和龐大的網民群體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2. 歐美國家普遍實行信用卡消費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體系,這為電子商務的網上支付問題解決了出路.細致說來,歐美國家的信用保證業務已開展有80年的時間.在歐美國家,人們可自由流動,不用像中國一樣受戶口的限制,為方便生活起居,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不能偽造並伴隨終生的信用代碼,持此信用卡進行消費,發卡銀行允許持卡人大額度透支,但持卡人需在規定時間內將所借款項歸還,如果某企業或個人惡意透支後不還款,那也就意識著以後他無論走到何地,他的信用記錄上都會有此污點,不論他想貸款買房,購車或辦公司,銀行都不會貸款給他,這在貸款成風的西方世界是及其可怕的!因此,西方人普遍將信用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誰也不願意貪小利失大義,當在網上購物時,他們會在點擊物品直接輸入密碼,將信用卡中的電子貨幣劃撥到網站上,商務網站在確認款到後,立即組織送貨上門.
3. 歐美國家的物流配送體系相當完善,正規,尤其是近年來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現,使的不同地區的眾多網民,往往能在點擊購物的當天或轉天就可收到自己所需的產品.這要得益於歐美國家近百年的倉儲運輸體系的發展史.以美國為例,第二次世界大站後,許多企業將軍隊後勤保障體系的運做模式有效地加以改造運用到物資流通領域中來,逐漸在全國各地設立了星羅棋布,無孔不入的物流配送網路.即使在電子商務業務還未廣泛開展的十多年前,只要客戶打電話通知要貨,幾乎都可以享受免費的送貨家政服務.美國聯邦快遞,UPS(聯邦包裹快遞)等是大型物流公司的典範,專門負責為各個商家把產品送到顧客手中,有了這樣龐大的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當電子商務時代到來後,美國只需將各個配送點用電腦連接起來,即順理成章的完成了傳統配送向電子商務時代配送的過度,電子商務活動中最重要最復雜的環節---物流配送問題就是這樣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在國內的發展狀況:國內的電子商務網站還在適應市場,可以說還是起步階段,目前國內很多公司企業已經意識到這個了,已經再努力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