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的有無逃稅問題

電子商務的有無逃稅問題

發布時間:2021-05-24 22:24:53

⑴ 為什麼說線上電商易逃稅

3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全國工商聯在北京共同召開了「深化稅收改革,助力民營企業發展」的座談會。參加此次會議的電商企業代表阿里巴巴馬雲和京東劉強東針對線上線下企業稅負問題發表建議和觀點,引發網友熱議。馬雲指出大企業是納稅主力,明確主張淘寶店不能納稅。劉強東則認為目前淘寶存在著企業法人,並指出以自然人名義開淘寶店鋪,瞞報電商營業收入,從而達到漏稅目的。

電子商務為什麼存在逃稅問題

你上過淘寶買東西么?去過就知道了,絕大多數賣家不開發票的(個人賣家,專沒有工商稅務關系屬),而且商鋪描述是事先講明沒發票的,是默認的規則了。
B2C是開發票交稅的(當然你不要,他也會很開心地不給),所以說准確地說,C2C存在逃稅問題

⑶ 問題:對電子商務交易稅收持何種態度並說明理由。

電子商務不僅使傳統的貿易形式不再成為統治人類經濟生活的唯一方式及手段,而且對包括稅收法律制度在內的傳統的社會運作體系提出了挑戰。

⑷ 怎麼解決電子商務行業的的稅收問題,對現在電子商務行業的稅收有何建議需要詳細的建議,不要發鏈接哦!

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及解決辦法 摘 要:為保障國家財政收入,依據國際稅收慣例及我國稅法原則,在我國逐步制定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稅收徵收政策是必要的。為此,應強化網路技術,增強追蹤功能,最終實現電子稅收的徵收;完善電子商務的支付手段,加強電子商務的國際情報交流,協調國際稅收關系 提高公民納稅的自覺性。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徵收,第三方支付 一電子商務狀況 電子商務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有「朝陽產業、綠色產業」之稱,具有「 三高 、三新」的特點。「三高」即高人力資本含量 、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三新」是指新技術、新業態 、新方式 。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對電子商務核心價值鏈的概括。電子商務產業具有市場全球化,交易連續化,成本低廉化,資源集約化等優勢,電子商務按照參與主體和客戶的不同,可分為多種形式,但目前看,B2B、B2C、C2C是主要形式,其中B2B是最主要的應用形式。按照貿易主導主體,可分為銷售方控制型,購買方控制型和中立第三方控制型。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0 Q2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額規模穩定增長,環比增長10%,達1.1萬億元 電子商務市場整體格局穩定,根據艾瑞咨詢即將發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網上支付市場監測數據顯示, 2010年第二季度網上支付市場交易額規模達2083億元,環比上漲15.6%,同比上漲86.8% 艾瑞預測, 2010年第三季度,網上支付行業的交易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有望達到2550億元,環比增速將超22%。 二 電子商務帶給稅收征管的困難 第一,確定納稅主體難。電子商務是在網上進行的,個人或企業的身份是可以虛擬的, 網站只是中間媒介,買賣雙方完全可以在網上溝通好後再通過網下完成交易,稅務機關難以察覺交易的發生,即使知道有交易行為發生, 如果刻意隱瞞, 稅務機關要找到買賣雙方也非常困難,大量的稅款在網上交易中流失。 第二,確定稅收征管對象難。電子商務改變了產品的形態,藉助網路將有形商品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傳輸與復制,模糊了有形商品,無形資產,特許權使用及服務之間的概念,難以確定一項收入到底是何種所得,失去了區別稅收性質和稅種的依據 傳統的憑證是以紙質銷售憑證為基礎的,而在電子市場這個獨特的環境下所有買賣雙方的合同, 以及作為銷售憑證的各種票據都以電子形式存在,這使傳統的追蹤審計失去線索。 第三,實行稅收管轄權難。首先,電子商務弱化地域稅收管轄權地域稅收管轄權是對來源於一國境內的全部所得,以及在本國領土范圍內的財產行使徵收權 地域管轄權以各國地理界線為基準,電子商務則消除了國家間的界限,模糊了地域管轄權的概念 其次,電子商務動搖了居民管轄權 居民管轄權是對一國居民在世界范圍內的全部所得和財產行使征稅權力, 而現行稅制一般都以有無住所。是否為常設機構等作為納稅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標准 然而, 電子商務的虛擬化,往往使企業的貿易活動不再需要原有的固定營業場所等有形機構來完成,造成無法判定國際稅收中的這類概念。 三 國際上對於電子商務的稅收舉措 第一,稅種的選擇。當前已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國家基本上採取拓展現行稅制的做法,將電子商務納入現行稅制的征稅范圍,並未開征新稅。如歐盟對電子商務徵收增值稅,歐盟委員會 1999 年宣布,如果電子商務企業未在歐盟登記, 即便消費者從這些企業的網址或伺服器下載數字音樂,也需要徵收增值稅,這是為了確保歐盟國家企業的權益隨著數字音樂下載的品質越來越好,尤其是 AOL 與時代華納兩家傳媒巨頭合並後,將有更多數字化產品讓消費者在互聯網上選購,很多中間商的生意將因此消失,所以對電子商務徵收增值稅有其必要性。歐盟認為,這項規定將增加電子商務企業在歐盟15 國的登記。再如印度對電子商務徵收預提稅 1999 年 4 月28 日,印度稅務當局作出規定: 對在印度境內使用計算機系統, 而由印度公司向美國公司付款的,均視為來源於印度的特許權使用費,並在印度徵收預提稅。 第二,征管機構的建立。鑒於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有著顯著的差別,有些國家稅務當局結合本國實際建立了相應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機構,以便集中專業人員加強該項稅收的控管 如日本稅務局組建電子商務稅收稽查隊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日本東京市稅務局( TRTB)於2000 年2 月17 日宣布, 該局新建一支電子商務稅收稽查隊,旨在搜集有關網路交易信息, 並對涉及此項交易的納稅人進行現場稽查。此項稽查與傳統稽查大不相同,因為很難確定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東西在進行購銷,以及購銷的數量、范圍大小、該稽查隊由TRTB 中分管對個人、小企業、大公司征稅的15個處室代表,以及刑偵人員和基層職員等代表組成。該隊的各成員單位實行計算機聯網,以利互通信息。 四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徵收原則及其措施建議 4.1我國電子商務稅收的基本原則 電子商務稅收同傳統商務稅收一樣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應既符合電子商務特徵的需要,又符合我國國情的需要。 (1)稅收公平原則。一般認為稅收公平原則包括稅收橫向和縱向公平,即稅收負擔必須根據納稅人的負擔能力分配,負擔能力相等,稅負相同;負擔能力不等,稅負不同。電子商務與電子商務之間同樣要遵循這一原則,只有做到了納稅人之間的稅負公平,才能從某種程度上調動起納稅人依法納稅的積極性。這就需要稅收政策具有能被廣大納稅人認同的合理性,杜絕「歧視性」稅收的出現。 (2)稅收法定性原則。稅收法定原則又稱為稅收法定主義,是指稅法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皆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 (3)稅收效率原則。稅收效率原則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經濟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前者要求稅法的制定要有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經濟體制的有效運行,後者要求提高稅收行政效率。 (4)實質課稅原則。實質課稅原則是指應根據客觀事實確定是否符合課稅要件,並根據納稅人的真實負擔能力決定納稅人的稅負,而不能僅考慮外觀和形式。 4.2對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措施的建議電子商務在我國發展了一定階段,它所帶來的稅收難題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國可以借鑒一些電子商務較發達的國家的經驗,同時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並實施好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稅收政策。在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稅法方面的建議。首先,補充有關對電子商務適用的稅收條款,特別是與現行稅收征管法的銜接問題,使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還應根據電子商務的特點採納其他電子商務法的原則,如「稅收中性原則」再者,修改和完善流轉稅、增值稅,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稅收實體法中受沖擊最大的就是流轉稅法。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增值稅應將其范圍擴大到包括數字化產品在內的多重形式的產品,比如對涉及電子商務交易和勞務提供的都應列入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2)稅務管理方面的建議 首先,從征稅機關來講,應當提高自身素質,使稅務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能夠適應信息經濟時代的要求。 同時要提高稽查人員的網路使用能力,使其可以通過上網發現稅源,及時跟蹤處理。第二,加強對第三方現代物流的監督。第三,對第三方支付予以監控:如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等。第四,建立發票及金額流向監控。第五,完善會計電算化在電子商務中的運用。逐步完善其網路功能及會計數據與互聯網路的標准介面,發揮電算化會計對經濟業務監督的適時性,有效性。 4.3加強國際稅收協作。完善國際稅收協定。實行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消除關稅壁壘,避免跨國所得和重復征稅,促進各國互相交換有關信息,攜手解決國際稅收方面存在的共同性問題,逐步實現國際稅收原則、立法、征管、稽查等諸方面的緊密配合,以及各國在稅制總體上的協調一致,這也是保護各國經濟利益,促進各國電子商務共同繁榮的必然性。 4.4提高公民納稅的自覺性 由於電子商務比傳統商務更容易給交易者帶來逃稅的可乘之機,而有效地打擊網上逃稅在近幾年內又難以實現,如何提高公民納稅的自覺性便成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問題 ,第一,加強有關部門的廉政建設,使納稅人切實體會到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真諦。第二,有關部門不斷加強公共設施建設,完善公民福利待遇,從而促動提高公民納稅的自覺性。第三,加強稅法的宣傳工作,通過國際互聯網及其它媒體進行大力宣傳,進而通過道德規范來約束納稅人的行為。 參考文獻: [1]蘭 淼。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財稅金融,2010年21期 [2]陳潔璟。電子商務帶來的稅收問題及對策思考。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6月,第22卷第2期51~52 [3]陳 菲,黃德四。電子商務的稅收徵收問題研究。技術與市場,2011,第18卷第2期97~98

⑸ 近幾年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數據

同意上面的看法,我給你提供點資料吧,呵呵

黃金周的消費熱浪同樣席捲了網路商鋪,「400萬像素拍得麗數碼相機原價1780元,現價999元」,「黃金周購物免運費」等促銷活動在各電子商務網如火如荼。據了解,卓越網的零售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易趣、當當等電子商務網站的零售額至少比平時上升了1.5倍,然而火熱的網路交易卻給稅收征管帶來難題,初步估計,僅南京一市,每月流失的稅款就高達百萬元。

某經營化妝品店鋪的知情人士透露,在網上售賣化妝品的顧客只會關心產品質量問題,只要承諾包退換,一般沒人會索要發票,化妝品利潤空間本來就大,加上可以「不繳稅」,所以盡管店鋪開在網上,她的月收入至少在4000元以上。如果按5000元以下增收5%的個人所得稅來算,一個網路個體工商戶一月便少交稅250元,而據了解,僅在西祠胡同開設商鋪的南京個體戶就在3000左右,再算上淘寶網、易趣網、新浪商城、搜狐商城等網站上的「老闆」,南京流失的稅款何止百萬元。

江蘇省國稅局流轉稅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雖然電子商務、個人經營網路店鋪不同於街面銷售,可其作為個體工商戶轉讓貨物所有權的銷售性質並沒改變,仍然應該按照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但由於網路交易隱蔽性強,自行來稅務部門申報稅務登記證的人很少,所以稅收監管難度較大,存在盲區。不過逃稅一旦被查實,將被罰款甚至處以刑罰。

有的權威人士估計我國稅收流失每年至少100億元[1],而有的學者則認為1993年和1994年,我國每年僅關稅一項,稅收流失就在1000億元~2000億元之間

⑹ 電子商務該不該納稅

電商也應該交稅。

麻煩在於怎麼征,征多少。

電商征稅,是因為電商本身就是經營性行為,而且電商的盤子越來越大,線下實體店已經開始受到電商的擠壓,如果線下征稅而線上不征,那毫無疑問是不公平的。其實,這也是國外現在慢慢通行的做法。

以美國為例,1992年,美國最高法院的解釋是:如果遠程銷售者在課稅州境內有實體存在, 那麼本州以外的賣家即便將商品賣給了本州居民,州政府也不能徵收使用稅。說得簡單點,就是州政府是不征稅的。但在接下來的十幾二十年內,以e-bay,亞馬遜等為代表的電商迅速崛起,對線下商家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並引發了一些抗議,很多線下商家開始游說國會議員。到了2013年,美國的參議院就通過了《2013市場公平法案》,規定各個州可以對電商進行跨區征稅,但聯邦政府沒有規定統一的稅率,是否徵收及徵收多少,由各州自行決定。

但這個法案公布後,遭到了電商的激烈反對,這些電商的游說能力也不是吃素的。而各州為了鼓勵本州電商的發展,很多也投鼠忌器。所以,針對電商的征稅並沒有全面鋪開。戲劇性的是,原來e-bay和亞馬遜是穿一條褲子的,但隨著亞馬遜倉儲物流網點的布局逐漸健全,且其又是以B2C為主,因此在法案推出的前一年,也就是2012年,亞馬遜轉而成為了電商征稅的支持者。而到了2014年,阿里巴巴強勢在美國上市,一躍成為最大市值的電子商務網站,E-bay對征稅的態度也變得曖昧起來。如果能通過稅收的方式,阻擋阿里的入侵,恐怕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同樣,就國內而言,一旦對電商進行嚴格征稅,初期,我估計京東,阿里等都會反對。但只要征稅這個事情一旦確定,京東,蘇寧等肯定會倒戈變成支持征稅的一方。以京東為例,現在其大部分商品已經是提供發票的,而蘇寧的張近東則是一直在叫嚷著主動要求被征稅,畢竟一旦全面征稅,對自己固然有影響,但打擊最大的是淘寶,其次是天貓。自己由於成本增加流失的客戶,完全有可能通過競爭對手的客戶流失找補回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就成為了頂住電商全面征稅的中流砥柱。而且很多平台商雖然是自有平台,但支付工具卻是支付寶,一旦全面征稅,只要抓住了支付寶這個核心,恐怕都難以倖免,當然也會與阿里共進退。但除了阿里外,目前看來其它中小平台電商的游說能力都很一般,因此我認為電商全面征稅這個事情,草案擬定恐怕也就是一兩年內的事情。
接下來的問題是,怎麼征,征多少.

一種說法是,線上與線下採用相同的稅率。這種辦法看上去最公平,但實際上卻明顯有利於線下實體店。因為雖然線下商店一天到晚嚷嚷著不公平,說自己怎麼納稅的。但除了那些大型商超外,很多線下商店並沒有全面交稅,很多都有兩本賬,虛報低報營業額。而工商稅務也很難核查,畢竟你不可能天天派個人在人家店裡面蹲守著看實際營業額。而那些大型的商超,采購都比較規范,有進項發票抵消,也有專門的財務團隊來打理稅務問題。但線上就麻煩了,只要哪天把支付工具這個最本質的東西抓住,所有的帳目就一目瞭然,而很多電商的采購是不帶進項發票的,一旦嚴格征稅,其實際稅負會遠遠高於線下商店。

令一種說法是,針對電商開辟一個新的稅種,譬如電商稅。稅率比線下的營業稅,增值稅稅率略低,比如5%之類的。但這樣也會碰到一些問題,首先是線下的會抗議憑什麼線上的稅率要低,不公平。總不能說是因為線下有很多商家逃稅,所以線上的就少收點吧,那豈不是打我們征稅部門一個大嘴巴子。其次,要設定一個新的稅種,流程是非常麻煩的。按照稅由法定的原則,新稅種的開辟需要提交全國人大立法通過,而這個過程是挺漫長的。

最後一個麻煩是,這個稅到底由誰來收?如果電商注冊的所在地來收,那到時各地方政府肯定會紛紛地址外地電商,扶持本地電商,這就有違互聯網電商的精神。如果由購買地的地方稅務局來收,那怎麼個收法?按身份證所在地,還是按居住地? 如何界定?如果電商沒有交稅又遠在外地,如何追索?是向電商收,還是向消費者收?

總之,問題一大堆,都需要「相關部門」認真考慮研究。事實上,相關部門也已經在認真考慮研究中,之前放出的那些風聲,一方面是為了徵求更多地意見,二來也是給公眾打個預防針。

電商征稅的靴子,落地時間不會太遠了。

特別說明一下:現在的淘寶天貓等電商,有些商家也是交稅的,只不過沒有全面嚴格徵收,而且漏洞非常大。

⑺ 電子商務法實施後電子商務稅收還有什麼難點

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該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盡管此前有關法律法規對經營者已明確要求其應向消費者提供發票,但電子商務法再次以法律形式對此作出明確,必然會給那些不向消費者提供發票以藉此逃避稅收的電商經營者套上「緊箍」。
作為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的主要目的在於促進電子商務產業健康發展。電子商務法要求電商經營者依法向消費者提供發票,其目的除了堵塞稅收漏洞外,更多的考量則是著眼營造公平的電商競爭環境。尤其是在當前不少電商經營者將不提供發票作為主要避稅手段的情況下,電子商務法把提供發票作為電商經營者應盡的基本義務,在客觀上能起到堵塞稅收漏洞的作用,既有助於找准反逃稅的切入點,也有助於營造各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的環境。
依法納稅是電子商務交易的基本前提之一。盡管此前相關法規明確要求電商經營者應當依法申報納稅,但由於缺乏必要的處罰標准,不少電商經營者在處罰威懾力度不大的情況下,往往揣著明白裝糊塗,以至於不向消費者提供發票成了一種潛規則。這不僅有損稅收的法定公平原則,更助長了電商交易逃稅的歪風,其危害不容小覷。
堵住電商交易稅收漏洞,既有賴於技術手段的完善,更有賴於法律利刃威懾效果的彰顯。即將實施的電子商務法不僅對電商經營者作出了必須提供發票的硬性規定,而且還對拒不如實申報納稅者明確了嚴厲的處罰標准。特別是電子交易的相關證據稅務機關可以隨意調取的硬性規定,更讓企圖不開發票逃稅的電商經營者無處遁形。正如「徒法不足以自行」的道理一樣,要想讓電子商務法真正發揮反逃稅作用,還需要稅務機關在嚴格執法方面久久為功。

⑻ 如果沒有電子商務稅收,對社會經濟有什麼影響

一、電子商務給稅收帶來的新問題
與傳統商務相比,電子商務的無國界性、交易的虛擬化和隱匿化給傳統的稅收體制與征管帶來了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1.電子商務稅收管轄權確定困難
稅收管轄權是指一國政府對一定的人或對象徵稅的權力,依據國家主權原則可以分為屬人原則和屬地原則兩種,即居民稅收管轄權和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電子商務對此發出了挑戰。
在現行稅法中對於常設機構的認定,一般是以企業是否有一個進行經營的固定場所為征稅依據。然而,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往往是在某國(或地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的伺服器上租一個空間進行網上交易,其伺服器所在國(地)並無地理意義上的固定營業場所,那麼一個伺服器或一個網路地址算不算「常設機構」,對此類「常設機構」網上交易的營業利潤征稅的法律依據又何在?
現行稅法中有關獨立個人和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所得的征稅以是否有「固定基地」和是否達到「停留時限」為依據的規定,傳統勞務活動,獨立個人或非獨立個人在另一國(或地區)設有從事勞務活動的「固定基地」和停留一定的天數。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人們可以坐在家裡的電腦前為另一國(或地區)的消費者提供諸如會計、法律、醫療、設計等勞務,因此傳統的勞務活動發生地的認定,就不適用電子商務交易中。
傳統的消費稅主要是以商品供應地為基礎而享有稅收管轄權。而網路營銷使貨物和服務因網際網路而降低了物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時,也使消費稅的徵收管轄權變得模糊起來。比如:A國某居民在B國的某伺服器上定購了某商品,要求寄往C國,該居民就有可能收到三個國家的稅單。
2.電子商務的避稅問題日趨嚴重
高新科技的應用為電子商務的納稅人逃避稅務稽查提供了高科技手段,同時使電子商務的避稅問題更加明顯和難以控制。
跨國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架起了實時溝通的橋梁,跨國關聯企業通過轉讓定價,輕易地就可以將產品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的成本「合理地」分布到世界各地。任何一個公司都可以利用其在避稅國設立的網站與國外企業進行商務洽談和貿易,形成一個稅法規定的經營地,而僅把國內作為一個存貨倉庫,以逃避國內稅收。
電子商務網上交易引發的稅收難點還包括易貨交易。商家通過網上交換商品或者勞務而不發生貨幣交易的易貨交易行為,在傳統商務中已經是稅收征管的難點,網上交易更增加了偷稅漏稅的可能性。
由於EDI技術的運用,企業電子商務活動無紙化程度越來越高,訂單、買賣雙方的合同、作為銷售憑證的各種票據都以電子形式存在。電子憑證可被輕易修改而不留任何線索,導致傳統的憑證追蹤審計失去基礎。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網站自覺照章納稅幾乎是不可能的。
3.稅收中性原則和稅負公平原則受到挑戰
為了加速本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為本國企業搶占國際市場鋪平道路,許多發達國家對電子商務稅收問題基本上都是免稅的,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尚沒有專門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因而電子商務企業的交易也能成功的利用保護政策或政策的漏洞來躲避稅負,這種情況使得網上交易基本處於免稅狀態。這對於那些沒有進行網上交易的常現企業和沒有能力上網購物的消費者是不公平的。
4.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困難
現行的稅收征管體制是建立在對賣方、買方監管的基礎上。要讓稅務機關去追蹤、掌握、識別電子商務買賣雙方大量的電子商務交易數據並以此為計稅依據是十分困難的,而電子貨幣、電子支票、網上銀行、信用卡和使用者的匿名方式,更加大了稅收征管的難度。
除上述問題之外,目前廣泛討論的電子商務稅收問題還包括:電子商務稅收征與不征的問題、電子交易數據的法律效力問題、數字化產品認定問題、電子商務稅種問題等等。

⑼ 最近三年電子商務環境下增值稅稅收的案例

(一)案例介紹
1、「彤彤屋」偷稅案例。熟悉電商的人們都會知道全國首例電子商務交易偷稅案「彤彤屋」的事件,2007年此案以被告被叛有期徒刑而告終。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事件:張黎在購買嬰兒用品的時候發現了網上的商機,便用市場策劃公司的名義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商鋪,客戶群增大後她又利用公司名義開了一家嬰兒用品網站,並利用電子商務納稅的漏洞,採取不開發票不計賬的方式進行逃稅約11萬元有餘。被查處後經審理,她的公司因納稅問題被罰款10萬元,不僅如此她還因此被判有期徒刑2年,並處罰金6萬元。
2、武漢出現首例個人網店交稅的例子。2011年6月武漢的網店「我的百分之一」收到武漢市稅務局開出的一張四百三十多萬元的第一張個人征稅單。根據記錄顯示,該網店在2010年這一年總銷售額達到1億元以上,同時,雖然我國沒有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的稅務法律,但是明確規定在我國境內的交易都需要納稅,這就為武漢的個人納稅事件提供了依據。同時,武漢市還提出,將對皇冠級以上的個人網店發出納稅通知,鼓勵個人網商店者辦理納稅事宜。
3、電子發票應用。為了改善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協調稅收部門進行稅收管理工作,北京市在2013年的6月份選擇作為電子商務行業的巨頭的京東開展電子發票工作。當時的電子發票只服務於北京地區購買書籍和音像製品的消費者,並切只限於購買。同年的10月中旬,京東正式向我國首都啟動電子發票服務,並且推廣到全部商品上。2013年12月中旬日,推行了可報銷類的電子發票。同一年10月,蘇寧易購也在南京正式進行了「電子發票」的應用。並於8日開出了江蘇地區首張電子發票。當時,小米也在積極的引入「電子發票」項目,並於2014年2月12日開始試行開具電子發票,成為了第二家北京市具備開電子發票的試點,與京東不同的是,小米的服務用戶不僅是北京市的市民,還包括全國的消費者。
(二)案例分析
1、「彤彤屋」案例分析。「彤彤屋」這一案件的出現,恰恰改變了許多人認為「在網上交易不需要納稅」的誤區,在電子商務行業征稅還是不征稅依然不是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在電子商務上的貿易經濟活動同樣需要交稅。從這個事件不難發現國內電子商務企業在的稅收方面存在的某些問題。
(1)消費者消費習慣問題。由於我國的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沒有要發票的習慣(包括網購),而多數的店家在消費者不主動要發票的時候,不會主動提供。甚至當店家提到不要發票會給消費者適當的優惠的時候,消費者就會欣然接受了。案例中的張黎就是充分利用消費者的這一特徵逃避了納稅的義務。
(2)經濟貿易的主體難以明確問題。目前,我國明確規定企業在網路上交易需要履行納稅義務,但是虛擬性的網路無法明確交易雙方的真實身份和信息,更不能辨識進行貿易的主體是企業還是個人。在「彤彤屋」的案例中,張黎利用網路的虛擬性,將B2B的交易模式隱藏在C2C的交易模式之下,利用網路不能確定交易雙方的具體情況的漏洞,進行企業的經濟往來。
(3)營業額難以明確問題。在電子商務中,所進行的經濟貿易不會留下痕跡作為計算的標准,同時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對交易雙方的信息以及交易額都採用加密技術,使政府部門在監督核對方面產生了相當大的困難。案例中的張黎就是利用這一點,不記賬,完全隱藏了公司的收益,為自己的偷稅行為提供便利的基礎。
2、武漢出現首例個體網店交納稅款案例分析。在對「我的百分之一」淘寶店實行收稅的時候,作為網店的店主周欽年是十分配合的,他表示納稅之後他感覺非常輕松,並且他還透漏說在面對杭州某區對淘寶網上前100名的網店發出的招商優惠的時候,也很動心,但是最後還是留在了武漢。同時武漢的其他個人網店在納稅的問題上還是比較積極的,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就是稅收標準的問題,尤其是電子行業的網店經營者,面對微薄的利潤,他們希望在納稅標准上有所優惠,進而減輕營業的壓力。
這就是說,在進行稅收的時候,各地政府也要充分的考慮優惠政策,避免網店的遷動給當地的經濟造成損失。當然這個案例中也涉及到一個地域管理的問題。「我的百分之一」網店的注冊地在武漢市,所以武漢市可以對其進行稅務的監管。而虛擬的網路世界,許多交易的雙方是不確定的,稅務部門無法明確交易地點,所以不能對稅收進行合理的分配。最重要的是,雖然「我的百分之一」店鋪在武漢注冊,但是它注冊時依託的網站是淘寶網,而淘寶網屬於杭州企業,這就在稅收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沖突,杭州和武漢就出現稅收不當的現象。所以在管轄權問題上要設立明確的稅收制度,避免稅收的沖突。
3、電子發票案例分析。對於開具發票的問題上主要涉及到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此舉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就是報銷問題。到目前為止,許多單位根本不接受電子發票,所謂的電子發票也不能作為報銷的憑證。企業之所以不認可電子發票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電子發票因為是電子的形式,所以在實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它可以進行多次下載列印,若規定其只可以列印一次,又無法避免列印過程中出現列印失敗的現象。所以,這就需要我國的相關機構在提倡實行電子發票的同時,做好電子發票的防偽以及稅務錄入等相關的工作,解決報銷等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電子發票越來越普及,就降低了網路營銷的優勢,部分商家會將電子發票等一系列的成本加註到消費者身上,這也就無形當中使電子商務的價格優勢大打折扣。大的電商商戶對電子發票的實行採取積極配合的態度,但對於小電商來說無疑是在抽取店家的利益,這也會變相的打擊電商商戶的積極性,減緩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

⑽ 簡述電子商務對傳統稅收的影響。

電子商務對傳統稅收概念和原則的挑戰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及其特點,對稅收概念和稅收原則的挑戰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的有無逃稅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意相親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73
餐飲業2014全年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421
濟南跨界電子商務 瀏覽:982
杭州道易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29
女生電子商務就業前景 瀏覽:389
2017年電子商務預測 瀏覽:884
電子商務支付風險分析 瀏覽:508
北京中投科信電子商務 瀏覽:22
電子商務公司可以是一家店鋪嗎 瀏覽:537
企業信息化發展與電子商務 瀏覽:231
板栗促銷活動 瀏覽:40
鄉鎮環保網格員培訓方案 瀏覽:132
對電子商務物流的看法 瀏覽:856
煙草內管培訓方案 瀏覽:285
整形美容醫院策劃方案 瀏覽:609
西寧市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556
國際電子商務最新動態 瀏覽:216
小學信息技術校本培訓考核方案 瀏覽:759
汽修店微信營銷 瀏覽:625
演講節目策劃方案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