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寧波電子商務發展機遇

寧波電子商務發展機遇

發布時間:2021-05-22 09:06:54

① 准備去寧波,不知道寧波工作機會怎麼樣

現在很多招聘會的,體育館,會展中心。網路現在電子商務都在招的,廣告范圍大了,你是戶外LED還是設計技術類。只要你有一門技術,到哪裡都好找工作的。寧波收入中等吧,消費中上吧,總體機會很多吧。房租市區的話都700左右吧單間。
其他說點,既來之,則安之,做好每一件事,做一個真正寧波人,寧波歡迎你。

②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怎麼樣

品牌電子商務服務為品牌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向品牌合作夥伴提供的第三方服務,主要包括品牌分析、網店運營、數字營銷、物流管理及客戶服務。品牌依賴於可有效宣傳其品牌文化及改善客戶體驗的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原因為該等服務有助於品牌了解其在中國消費者中的品牌定位,通過多元化分銷渠道進行促銷活動,拓展消費者基礎,根據精確的消費者分析調整營銷及業務策略,並進一步加強品牌地位。

海外品牌電子商務服務需求增長迅速

由於電子商務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全球品牌越來越多地將線上零售視為其擴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越來越多地選擇線上零售作為其在中國的主要分銷渠道。該等品牌依賴擁有本地知識及行業專長的品牌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為其落實及整合擴張戰略,而無需自行投資建立及維護本地基礎設施及能力。通過委聘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商,海外品牌可藉助熟悉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及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本土化營銷團隊,快速提升在中國的線上銷售。2019年中國海外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達到5592億元,2014-2019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0.2%。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③ 跨境電子商務的前景如何

我覺得比傳統外貿有前景,有很大發展空間,但做起來不容易。

④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一,雲計算可以提升電子商務運營效率。利用雲計算的相關技術,通過網路將分布在各地的資源連接起來,虛擬地構建成一個可無限擴展的「資源池」。雲計算技術能夠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擴充的伺服器設施、增加存儲容量,針對海量數據能夠進行快速並且有效的處理,雲計算降低了電子商務企業運行的成本,實現應用資源和工具的「即需即用,靈活配置」。
二,物聯網為電子商務發展保駕護航。電子商務遇到的客戶投訴很多集中在物流配送服務的質量上。將物聯網和電子商務物流相結合,藉助GPS技術,將配送包裹模塊化以及對商品的倉儲、銷售終端、出庫、運輸等方面進行實時監控,讓消費者、網上零售商戶和物流公司三方實時獲悉貨物的路線,可以及時發現物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三,大數據為電子商務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通過大數據技術對電商的商品交易信息、價格信息、品牌信息以及消費者個人的屬性信息,還有消費者對商品的評論和反饋留言等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建模,可以對電商消費者進行人物畫像分析,准確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以及品牌喜好,進而對產品的銷售模式與銷售方向進行調整,以促進消費的持續增加。
四,人工智慧讓電子商務發展充滿想像。據Gartner預計,到2020年超過80%的客服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另據國外權威機構數據顯示:五分之一的消費者從聊天機器人處購買商品和服務;消費者通過聊天機器人花費超過317英鎊,摺合人民幣約2853元;40%的消費者通過聊天機器人尋找優惠,和聊天機器人拉關系討實惠。另外,5G、VR等技術對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充滿想像。

⑤ 發展寧波經濟有哪些優勢和不足並請你為進一步發展寧波經濟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寧波市一季度個體私營企業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總量仍保持在高位運行,企業規模繼續做大做強,投入仍然十分看好。但與此同時,一季度企業新開業量下降,注(吊)銷企業對數量增長起到負面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寧波市私營企業發展。個私經濟整體發展良好。

一季度統計報表顯示,目前寧波市共有私營企業8.58萬家,投資者人數18.13萬人,僱工124.67萬人,注冊資本122.84億元,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5.78%、11.22%、12.83%、28.86%;個私企業完成總產值329.59億元,銷售總額(營業收入)214.5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9.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0%、8.11%、11.92%。個體工商戶總量為24.91萬戶,從業人員46.69萬人,注冊資金89.49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43%、18.38%、11.21%;個體工商業完成總產值149.44億元,銷售總額(營業收入)159.9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8.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7%、6.88%、6.52%。私企注(吊)銷總量仍較大。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寧波市新開業私營企業共0.37萬家,投資者人數0.76萬人,僱工2.65萬人,注冊資本41.30億元,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9.54%、-18.18%、-37.43%、-14.79%。新開業個體工商戶0.91萬戶,從業人員1.87萬人,注冊資金5.08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2.43%、-18.07%、-14.53%。與往年相比,注銷量雖呈逐年遞減,但數量仍然較大。從統計報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的私營企業注銷雖較去年同期減少,但仍有777家注銷和382家被工商部門吊銷,也就是說在一季度新開業3戶企業,就有1戶企業退出市場主體。預計今年上半年,隨著一年一度企業年檢工作的展開,注(吊)銷數還會繼續增長,這對寧波市個私企業的整體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和制約。競爭與技術成注(吊)銷主因

目前,寧波市私營企業注銷量呈現區域化發展。從私營企業注銷分布區域來看,佔有較強的工業發展的地區發展量大,注銷量也較多。如寧波市的北部地區餘姚、慈溪等地注銷量位居全市前列,2006年注銷量為1230戶,佔全市注銷量的28.86%;其次為東部新城區,由於招商引資的扶持政策優勢吸引了一部分企業,因此,注銷量明顯高於其他區域。其中僅鄞州、鎮海、北侖開發區的注銷數量就佔全市注銷量的28.66%。可見,導致這些區域注銷量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些區塊的企業密度較大,競爭相對激烈,對於一些實力不足,缺乏競爭力的私營企業來說,生存舉步維艱,不得不敗下陣來。

另一方面,私營企業技術薄弱也是造成注銷的一大原因。如占注銷總量比例最大的製造工業,從2006年來看,注(吊)銷數量為5914戶,其中注銷數為4263戶。從注銷的企業主體性質來看,主要是個人獨資企業、普通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較多。這些小規模企業數量眾多,注冊資金在50萬元以下就佔80%以上,均屬於弱勢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些小企業往往經營產品檔次低,競爭力弱,缺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小家電、塑料製品、機械配件、小五金、燃具配件、模具、文具、服裝、針織等生產加工製造業中的小企業占近60%之多。

銀聯信建議:

寧波市在私營製造業發展中,要減少企業注(吊)銷的數量,保持健康穩步發展的勢頭,不能以過去低水平、小規模、高能耗的企業為發展對象,而必須站在世界製造業發展的前沿。要做到這一點,

首先,必須要引進高起點的大型企業,優化產業結構。政府要在招商引資中發揮作用,要著力發揮區域優勢的特色,引進一批資本密集、技術領先、裝備先進、管理現代的製造大工業;

其次,要緊緊抓住當前經濟發展的機遇,做好現有的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尤其是扶持中小私營企業的發展,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發揮資金和技術人才作用,形成新的製造業發展格局,促使私營製造業不斷壯大,走品牌之路,向科技型發展。

銀聯信建議銀行對於在這兩點做的比較好的小私營企業,資金可以謹慎介入,對於那些企業技術薄弱,實力不足的小私營企業最好不要介入資金,避免造成損失

⑥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在世界處於什麼地位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據介紹,歐盟委員會和美國政府分別於1997年4月和7月提出了《歐洲電子商務倡議書》和《全球電子商務框架》,闡述了各自對電子商務 的觀點。現階段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究竟如何?政府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舉措來推進它的成長?

發展框架正在制定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尚處於「 初始探索階段」。電子商務乃是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商務活動框架,其發展對與之相關的法律、政策、技術規范以及企業家經營意識和知識儲備等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提出我國電子商務的基本框架,至於何時出台,目前尚無時間表。對這一十分緊迫而艱巨的工作,國家將統一規劃,嚴格標准,創造環境,保證電子商務有序、健康地發展。

實踐開發初見成效

對於我國目前電子商務方面「總體上處於落後的地位」這一現實,可以看出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要成為21世紀世界貿易大國、強國,就必須順應潮流,創造條件,建立和發展我們自己的電子商務。實際上,由外經貿部國際電子商務中心(CIECC)主辦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正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的電子商務實踐,而由該部牽頭實施的「國家金關工程」,則正成為我國電子商務建設和發展的排頭兵。
國家正在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對外經濟貿易和相關領域的標准化、規范化、科學化、網路化管理的國家信息化重點系統工程,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石。
當前中國不少有識之士呼籲進一步抓好我國電子商務的試點、示範工程,探索有關的體制、規范、標准和相應的法律法規。
據了解,作為國家信息化重大工程,「財稅經貿聯網工程」的實施,對於加強我國經濟領域的宏觀調控,提高財稅經貿領域管理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電子商務面臨的三大難題

雖然所有人都認為電子商務前景廣闊,但在目前的國內環境下,規模化地運作針對最終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尚有三大難題急需解決:
第一、國內網路社會的規模還不大,市場機會有限。據統計,目前全國只有不到400萬的網路人口,差不多隻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居民的數量,這決定了現在的網路電子商業機會有限。而且,目前網路人口的結構決定了只有信息產品(電腦,軟體,耗材)、圖書、音樂製品等少數商品可能上網銷售。
第二、我國遼闊的地域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決定了商品配送的巨大困難。很多城市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專業的配送企業,單件商品的長途運輸或者郵遞的巨大成本以及時間上的延遲,足以使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望而卻步。
第三、也是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我國信用消費的不發達和貨幣電子化進程的緩慢。傳統上消費者對信用消費的排斥態度、對「隔山買牛」這種遠距離購買行為的不信任,以及國家金融系統對在線遠程結算的保守態度,使這個問題更加突出。
在電子商務必將成為下世紀重要商業形態的趨勢下,這些困難是遲早要被克服的。在目前的條件下,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應最大限度地從困難中找到優勢。例如,雖然目前我國的網民數量不算很多,但是,活躍在網上的網民主體是受教育程度高、對新事物敏感同時又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很明顯,他們應該是目前在網上開始銷售信息商品的最大潛在消費群體,而這一群體的數量現在每天都在高速增長。

中國發展電子商務初露端倪

最新啟用的「溫州網路商城」在剛開通後的一個小時內,網上成交貨款達一萬元,購物品種有三十多種,包括方便麵、手機、飲水機、洗衣粉、礦泉水等。
目前,浙江省開展的電子商務系統還有嘉興的電子報稅系統、海關進出口報關單聯網核查系統、寧波的網上訂花、網上訂房等,還有一些專業市場如義烏的中國小商品市場、紹興的中國輕紡城等也上了互聯網。
有關人士認為,隨著電腦應用日益廣泛,通訊網路日趨成熟,盡管如今在中國有許多地方的電子商務象浙江這樣還基本處於初級階段,但這項業務的發展已經展現出廣闊前景。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表明,至去年底,中國網民達二百一十萬,預計到二000年將達兩千萬。中國已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潛在電子商務市場。
去年三月六日,世紀互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銀行共同完成中國第一家網上銀行開發工作,正式推出祖國大陸第一家互聯網電子商務系統。
深圳招商銀行則是繼中國銀行之後又一家推出網路銀行服務的商業銀行。而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聯合工行、農行、建行、交行、光大銀行等十一家商業銀行共建的金融權威認證中心系統進入實施階段,為網上交易和網上支付提供安全保障。
中國各省市地區基於互聯網的商品交易中心也在積極籌建之中。去年七月開通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開通僅四個月,接受了來自全球的一百零二個國家和地區四千六百多萬人次的訪問,被稱為「中國永不落幕的交易會」。去年十月份以來舉行的兩次紡織品被動配額電子招標,更標志著中國外貿管理開始步入電子商務時代。
中國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多地與電子商務發生聯系。中國證券交易網有三千九百八十多萬用戶,國內信用卡發卡量超過五千萬。電子報稅、電子報關、網上購物等也在逐步走進百姓的生活。
中國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宋玲說,隨著政府上網工程、企業上網工程的全方位推開和網民數量的急劇增長,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還會進一步加快。
目前,中國政府在電信部門和金融部門的配合下,正積極著手國內電子商務的實施。據悉,國家信息化辦公室即將公布「中國電子商務框架」,標志著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將步入由政府主導的軌道。

⑦ 浙江寧波的優勢產業有那些比較好的企業有哪些

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據統計,1978-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長率高達13.3%,由124億元猛增至6700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序由原來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則由全國第16位升至第4位。尤為可喜的是,1997年後,我國經濟增長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經濟雖也有回落,但仍然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1998年較上年增長10.1%,1999年較上年增長10.0%),出口增長更高(1999年全年增長18.5%,今年1季度的增長率高達55%)。2001年浙江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00億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預計可達2000美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一倍。如今,浙江經濟表現出的旺盛活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有人稱之"浙江現象"。以經濟學的觀點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領先於其他地區,必然是其較好地發揮了比較優勢的結果。本文即試圖從比較優勢分析的角度來探討"浙江現象"產生的原因。
經過大量的實證分析後,筆者認為,浙江與鄰近沿海發達省份及全國相比,在勞動力、環境、市場擴大、特色產業和企業經營機制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具體分析如下:
一、浙江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
勞動力資源也稱人力資源,是國民經濟的根本要素,是構成社會經濟運動的基本前提。在現代社會,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因此成為各地區比較優勢的一項重要指標。誠然,浙江的勞動力資源充沛,但在我國勞動力資源普遍充足的大環境中顯不出比較優勢。浙江在人力資源上的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人口綜合素質較高。1989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79‰,僅稍高於滬、京2個直轄市,是省區中最低的。1999年則為4.29‰,高於滬(已出現負增長)、京、津、遼、蘇,列全國倒數第6位,在省區中列倒數第3位。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減輕了人口負擔和就業壓力,對經濟發展有利。雖然浙江人均受教育程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浙江開發歷史早,文化積淀深厚,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在全國居較高水平。相對於外省人而言,浙江人更具有崇學、敢闖、聰慧、勤奮、互助、務實等優秀素質。其優勢突出表現在浙江人對現實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並勇於創新。江浙滬歷來為我國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區。國內40%以上的科學家均出於此。根據《中國科學家傳略辭典》按籍貫統計,每百萬人所涌現的著名科學家,上海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22倍,浙江為4.15倍,江蘇為3.49倍。特別是寧波,不僅以出商界巨子聞名於世,還是名冠全國的"院士故鄉"。目前,寧波籍院士佔全國1/16,在全國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僅一所效實中學就出了13位院士,在全國未聞其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肯動腦筋肯吃苦又富冒險精神的浙江人,邊干邊學,素質提高更多地倚仗於"來自課堂外的學習"。在改革的實踐中,涌現出滕增壽、馮根生、顏阿龍、魯冠球、宗慶後、南存輝、陳金義等一大批勇於創新,精明且善於把握機會的知名企業家。這些企業家的存在是浙江經濟騰飛極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浙江環境的比較優勢
環境資源直接影響人們選擇定居點,企業選擇區位,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一般認為,區位、資源、經濟和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硬環境,社會、政|治、政策和法律環境為經濟發展的軟環境。以下僅對浙江的硬環境作簡要分析。(一)區位環境,浙江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首先,濱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於對外交往,又利於向內擴展。而且,緊鄰上海這一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商品、資金、技術、信息、人才"五流"及產業擴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加上北南兩邊鄰省江蘇和福建均為全國經濟增長領先省份,可充分發揮集聚效應,互相支持,共同發展。(二)資源環境<BR> 盡管就礦產資源和耕地資源而言,浙江是典型的"資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氣候資源等方面卻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 浙江地處祖國東南沿海的中部,港口眾多,腹地寬廣。改革開放後,港口建設速度加快,至199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達58個,泊位600多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個,深水泊位數佔全國8 %。寧波已躍升為全國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寧波港的吞吐量已達1億噸,成為國內僅次於上海的,吞吐量逾億噸的世界級大港。而且舟山、溫州、乍浦、海門等港規模日益擴大,且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BR>浙江海洋漁業資源和海洋能源資源在全國居領先地位。浙江海域歷來是我國最大的漁場。1999年,浙江的海水產品產量為389.4萬噸,居全國第3位;浙江海洋捕撈漁獲量高達331.2萬噸,僅次於山東的332.5萬噸,居全國第2 位(表1)。緊靠浙江的東海陸架盆地是一個有著良好開發前景的油氣資源區,目前正在勘探開發之中。 表1:我國重點省份海水產品和海洋捕撈產量 單位:萬噸 地區 浙江福建 山東 廣東 遼寧 其他地區 <BR>海水產品產量 389.4 448.5 602.3 355.4 296.9 275.0 <BR>海洋捕撈產量 331.2 206.7 332.5 194.5 157.7 275.0 捕撈量佔全國% 22.1 13.8 22.2 13.0 10.5 18.4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中國統計出版社<BR> 浙江雖然耕地面積少,農業卻一直領先於全國。除了浙江農民吃苦耐勞,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外,與這里農業氣候條件優越也是分不開的。浙江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為農業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 (三)經濟環境<BR> 浙江開發歷史悠久。隋唐時期即已成為全國居優勢的經濟區域,至今依然。特別高的經濟活動效率,使浙江發展的經濟基礎在全國處於高水平。由於浙江是全國市場經濟發育較早的省份,多年前經濟實力即已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而且民間的投資意識很強,在市場競爭中已取得一定的先發優勢。<BR> 1999年,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僅次於滬、京、津3個直轄市,居全國第4位;浙江農村人均收入3948元,僅次於滬、京2個直轄市,高居全國第3位。浙江1997年即已成為全國第一個消滅貧困縣的省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居全國第一。<BR> 雖然由於資源和戰備方面的原因,解放後國家對浙江的投資極少,然而,浙江民間的投資意識很強。自1982年以來,非國有投資年均增長28.6%。1999年,全省民間投資額達1214億元,超過建國前40年浙江全社會投資的總和,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62.0%,高居全國第一(表2)。</P><P><BR>表2:部分沿海省份及全國民間投資情況表 地區 浙江 江蘇 山東 廣東 全國 <BR>民間投資額(億元) 1214.06 1389.10 1167.96 1710.45 13906.95 <BR>佔全社會投資比重(%) 62.0 56.9 52.6 58.2 46.6 <BR>資料來源:2000.11.29.《中國信息報》<BR> (四)生態環境<BR> 生態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浙江山青水秀,歷史上即享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美名,杭州則被譽為"人間天堂"。解放後,由於幾次政策失誤,山林破壞嚴重,80年代以後工業污染又給浙江的生態環境蒙上陰影。但是90年代以來,政府下大力氣,增加投入,控制污染,加上具備環境再生能力較強的先天優勢,形勢明顯好轉。最新的國家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表明:浙江現有森林面積8309萬畝,比10年前增長26.6%,森林覆蓋率高達59.4%,比10年前增加了16.8個百分點,名列全國前茅。如今,浙江已是全國著名的竹業大省、花木大省、旅遊大省。1999年,浙江的綠化觀賞苗木輸出量佔全國出省量的32%。在昆明世博會上,有一半的花木出自蕭山。至今,全省共建有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0個省級森林公園。旅遊收入領先於全國。浙江在城市生態建設方面也不乏大手筆,如杭州市決定投資60億,建設"藍天碧水"工程。<BR> 由於浙江的生態環境好,氣候條件優越,因而宜居宜游,發展旅遊業在全國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BR> <BR> 三、浙江市場擴大的比較優勢<BR> 貿易(包括國際貿易和地區間貿易)是地區經濟增長的基礎。貿易增長,也就是經濟增長在地區之間的擴散。有經濟學家認為,地區增長的必要條件是創造出口基礎。<BR> 西方經濟學家丹尼森認為:一個經濟體系的增長就意味著企業提供最終產品的市場規模的擴大。只要市場規模擴大,就有機會提高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專業化程度,擴大企業規模。因此,隨著市場的擴大與生產和銷售規模的擴大,就有可能獲得遞增的報酬。<BR> 浙江是"資源小省",產業結構的特點是"兩頭在外"(即資源和市場主要依靠省外)。浙江生產的產品有20%銷往國外,50%銷往省外,僅30%在省內銷售。從經濟學的觀點看,對商業的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商業環境最重要的因素。浙江人歷來有重視經商的傳統。改革開放初期,農民自發地辦起了工業品市場,通過市場調節促進生產要素的流動,使資源趨向合理配置,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浙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徵就是商品市場的領先發育,繼而引發了生產要素市場的發育。甚至可以說浙江走出了一條"市場大省"通向"經濟大省"的獨特發展道路。在闖市場的實踐中,浙江人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引進來"(在本地大辦市場)和"走出去"(出外經商,或創辦外地市場),如今浙江省內市場和外地市場的成交額均遙遙領先於國內其他地區。<BR> 1978年以來,各類市場的迅速崛起,成為推動浙江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浙江早已成為全國著名的市場大省。1999年,浙江有商品交易市場4347個,總成交額3606億元,連續9年列全國第一。義烏的小商品、紹興的輕紡產品、海寧的皮革、嵊州的領帶等商品成交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同類市場第一。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已擁有攤位24350個,成交額已連續8年居全國榜首,成為"中國第一市";紹興中國輕紡城是亞洲最大的紡織面料交易中心;嵊州領帶、諸暨珍珠均佔全國交易量的80%。<BR> 到1999年底為止,浙江專業市場已在外地開辦分市場30個,在國外開辦市場3個。漂洋過海辦市場,成為浙江農民"賺洋錢"的又一條捷徑。至今,浙江在巴西、南非、阿聯酋、俄羅斯、匈牙利、喀麥隆、奈及利亞等10多個國家已創辦或即將創辦自己的市場。<BR> <BR> 四、浙江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 <BR> 興旺的各類商品市場為浙江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正是以貿帶工、以銷促產,市場優勢與產業優勢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才使浙江經濟如此充滿活力。浙江發展特色產業有的是在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有的是原來沒有絲毫基礎,但產品小而專,投資少、上馬快、資金回收快、憑借市場信息靈即可賺錢的輕小型產業。<BR> 服裝、絲綢、茶葉是最具浙江特色的傳統產業。在全國紡織業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中,浙江的服裝、紡織業可說是一支獨秀。如今浙江服裝出口佔全省出口總額近40%,浙江服裝企業在中國服裝雙百強企業中"四分天下有其一"。浙江服裝業三巨頭"茉織華"、"杉杉"、"雅戈爾"同樣也是全國服裝業三巨頭。一省有2個城市(寧波和溫州)都一年一度舉辦"國際服裝節",爭創服裝名城,全國也唯有浙江。<BR> 溫州和台州地區是全省特色產業發展最有特色,也最成功的地區。溫州目前已建有30多個特色工業園區,如龍港的包裝印刷、平陽的皮鞋、溫州的服裝、樂清的低壓電器、甌海的眼鏡、永嘉的橋頭紐扣等,其產品在全國市場的佔有率均在30%以上。</P><P><BR> 五、浙江企業經營機制的比較優勢<BR> 歷史上,浙江企業具有"輕、小、集、加"的特點。即輕工業為主、小企業多、集體所有制企業和加工型企業多。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多種所有製成分經濟的增加,特色產業的發展,浙江企業的特點越來越表現出"輕、小、民、特"的特點。<BR> 浙江第二產業的比重在全國居第二位,屬工業領先省份。浙江工業的特點首先表現為輕型工業為主,企業規模小,與市場聯系緊密。浙江是工業結構輕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1999年全部工業總產值中,輕工業佔62.8%,重工業只佔37.2%,而且相當部分重工業屬於輕小型的機電、金屬加工業和精細化工業。輕型工業對企業規模的要求較低,因此浙江小企業地位重要。目前全省工業小企業占企業數的99.8%,改革開放以來小企業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0%以上。<BR> 小企業機制靈活,適應現代社會消費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更適合搞專業化分工協作,有利於提高競爭力。如今,浙江的小企業已經向"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方向發展,加強了專業分工協作,許多產品的生產企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BR> 浙江工業的特點還突出表現在非國有工業和農村工業比重大,個私經濟發展基礎好。在1999年全部工業總產值中,非國有工業佔89%,其中個私工業佔45.6%(表3)。浙江個私企業的注冊資本總額、工業總產值、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均居各省、市、自治區首位。在全國最大私營企業500強中,浙江佔有數量也列第一。溫台地區的工業總產值中,民營經濟的比重甚至超過90%。民營經濟大多決策迅速、善於抓住市場機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我省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機,從而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增長點。</P><P><BR>表3:浙江與全國工業不同經濟類型所佔比例比較(%) 地區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 城鄉集體工業 個體私營工業 其他經濟類型工業 <BR>浙江 10.2 31.9 45.6 12.3 <BR>全國 28.2 35.4 18.2 26.1 <BR>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浙江年鑒2000》 <BR> 1999年浙江第三產業增加值中,非國有經濟的比重高達54%;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中,非國有經濟的比重更高達78.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9.8個百分點。<BR> 1979-1999年,全省工業總產值新增量的78%來自鄉鎮工業。1999年浙江農村工業佔全省工業的比重為76%。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銷售產值、利潤總額、實繳稅金的絕對額和增幅均居各省、市、自治區首位。<BR> 近20年來,浙江經濟的快速增長主要來源於工業經濟的增長。而工業經濟的增長是市場帶動、農村工業的迅速發展、民營經濟的崛起、輕型工業的基礎較好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經濟制約瓶勁
資源短缺阻礙浙江經濟發展
「正在建設的項目沒有錢、正在投資的項目沒有地、正在生產的項目沒有電。」這句話在浙江企業中廣為流傳。
據調查,浙江現在可用於工業用地的耕地不足400萬畝,按一年使用50萬畝的速度計算,8年後浙江的工業用地將告罄;同時,浙江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礦產資源短缺、勞動力資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頸。
瀕臨東海之濱的寧波市,甬江、奉化江和餘姚江三江貫穿市區,為名副其實的水鄉,但事實上,寧波全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1315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2%,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1750立方米的用水緊張線。據有關部門預測,如今寧波、舟山地區年缺水總量約為6億立方米,即使到2020年周邊地區引水工程和10座水庫建成,但因經濟一直飛速發展,這一缺口仍將維持在6億立方米左右,情況相當嚴峻。
寧波市的缺水形勢可以說是整個浙江省的一個縮影。由於缺水,浙江不得不對地下水大量開采,直接導致地面下沉。到2003年底,寧波市的沉降區域總面積達175平方公里,寧波整個市區已成了一個巨大的碟形窪地。浙江省工商聯的一份議案中指出,2010年,浙江省水資源需求缺口將達55億立方米;2020年將上升到67億立方米。
不僅是水,電力也是如此。國家動能經濟研發中心總經濟師胡兆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浙江省的電力短缺最為嚴重。據統計,從2003年上半年以來,浙江省電力供應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2004年夏季,全省實際最大電力供應缺口在700萬千瓦以上。2004年1月至8月,全省拉限電損失電量達56.6億千瓦時,佔全國的59%。
「不到一個月諸暨城區就湧出了12家自備發電機的經銷商,由於供不應求,公司倉庫里放了好幾年的存貨也一銷而空。」 諸暨市機電設備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電力短缺,去年浙江幾乎每家企業,連理發店都自備發電機。在全國百強、浙江十強縣(市)的諸暨,全市共有自備發電機約11655台,發電容量26.05萬千瓦。
電力短缺等問題已經造成了大量浙江企業遷往外省。2005年初,國家統計局企調總隊和浙江企調隊對浙江596家企業的遷移問題作了調查。
根據調查,這次調查的浙江省596家企業中,已遷往省外的企業196家、有意向遷往省外的企業74家、省內遷移的企業128家、省內意向性遷移的企業48家、外省遷入浙江的企業150家。總體趨勢是向省外遷移。
浙江外遷企業最為關注的前三位遷移因素是:土地資源,認同率為55.6%;電力供應,認同率為45.4%;原材料及能源供應,認同率為42.9%。企業離開長三角的理由都很簡單:土地、勞動力成本高、電力、能源和原材料供應緊張。
「百姓經濟」抗風險能力不強
浙江,中小企業總數佔到全部工業企業的95%以上,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屬於民營經濟,浙江經濟是典型的「百姓經濟」。民營經濟在浙江已經超過了「半壁江山」的作用。
「從歷次經濟增長周期和加強宏觀調控階段的表現看,浙江工業往往顯現出上得快下得也快的特點」。浙江經貿委的一份經濟運行報告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與浙江以中小企業為絕對多數有關。
浙江的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而大企業和特大企業與其他省市相比不但數量較少,而且規模也不大。這導致浙江在國家宏觀調控中,企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不強,一遇到宏觀調控等形勢,經濟發展速度就明顯下滑。
中小企業是浙江工業的命脈。2004年浙江實現工業總產值24461億元,其中中小企業實現總產值21601億元,占整個工業總產值的88%。中小企業在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面臨土地緊缺、電力短缺、水資源短缺、資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難時,中小企業處境尤為艱難。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只可能優先保證大企業。」浙江溫州一位建材企業的老闆告訴記者,「盡管浙江省中小企業總數佔到全部工業企業的絕大多數,但仍然是並不被優先考慮的群體。」
浙江經濟模式急需轉型
「浙江民企以後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是粗放型,而是靠新的技術,改進產品,提高技術含量來提高他們的競爭力。要找出新的推進工業化方式來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史晉川認為,不僅僅是企業要轉型,浙江的經濟模式也急需轉型。

事實上,浙江模式的經濟增長已經到了極限。以2003年為例,當年非典對浙江經濟的影響大約在0.3個百分點,而電力短缺、拉閘限電導致的GDP損失是0.6個百分點。浙江經濟模式的轉型已經是當務之急。

目前,浙江經濟發展受土地、能源、水資源瓶頸制約相當突出。受此影響,浙江企業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業出口訂單無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資受阻,企業紛紛外遷,影響了浙江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經濟發展階段、宏觀形勢、體制條件尤其是資源環境情況的變化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資源約束將會是未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長期因素。所以,要考慮如何保障資源供給、合理利用資源的問題,要選擇適合浙江資源供給狀況的發展戰略。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技術進步,實現經濟向高級化發展。

⑧ 如何才能在寧波更好的生存下來

兩個字,「適應」,我不知道你是哪裡人,但你問這樣的問題肯定不是阿拉寧波人。呵呵。
在寧波這個也可以說比較大的城市,你想更好的生存下來,需要很大的毅力和適應能力。寧波這幾年發展很快,你看,每天人人都很忙碌的樣子。首先你在寧波生存下來,需要一技之長。在寧波一個人如果沒有一技之長,說難聽點的,只能當個乞丐。然後,就是你的機遇,有時候機遇會自己向你招手,而大多時候是你碰到機遇而不放棄。為什麼有的人能成大富翁,有的人且只能做個打工仔。就是這個道理。

作為老寧波人,歡迎你新寧波人的到來,大家一起為我們的寧波奮斗。

⑨ 發展寧波經濟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寧波市一季度個體私營企業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總量仍保持在高位運行,企業規模繼續做大做強,投入仍然十分看好。但與此同時,一季度企業新開業量下降,注(吊)銷企業對數量增長起到負面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寧波市私營企業發展。個私經濟整體發展良好。

一季度統計報表顯示,目前寧波市共有私營企業8.58萬家,投資者人數18.13萬人,僱工124.67萬人,注冊資本122.84億元,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5.78%、11.22%、12.83%、28.86%;個私企業完成總產值329.59億元,銷售總額(營業收入)214.5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9.6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0%、8.11%、11.92%。個體工商戶總量為24.91萬戶,從業人員46.69萬人,注冊資金89.49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43%、18.38%、11.21%;個體工商業完成總產值149.44億元,銷售總額(營業收入)159.9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8.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7%、6.88%、6.52%。私企注(吊)銷總量仍較大。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寧波市新開業私營企業共0.37萬家,投資者人數0.76萬人,僱工2.65萬人,注冊資本41.30億元,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9.54%、-18.18%、-37.43%、-14.79%。新開業個體工商戶0.91萬戶,從業人員1.87萬人,注冊資金5.08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2.43%、-18.07%、-14.53%。與往年相比,注銷量雖呈逐年遞減,但數量仍然較大。從統計報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的私營企業注銷雖較去年同期減少,但仍有777家注銷和382家被工商部門吊銷,也就是說在一季度新開業3戶企業,就有1戶企業退出市場主體。預計今年上半年,隨著一年一度企業年檢工作的展開,注(吊)銷數還會繼續增長,這對寧波市個私企業的整體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和制約。競爭與技術成注(吊)銷主因

目前,寧波市私營企業注銷量呈現區域化發展。從私營企業注銷分布區域來看,佔有較強的工業發展的地區發展量大,注銷量也較多。如寧波市的北部地區餘姚、慈溪等地注銷量位居全市前列,2006年注銷量為1230戶,佔全市注銷量的28.86%;其次為東部新城區,由於招商引資的扶持政策優勢吸引了一部分企業,因此,注銷量明顯高於其他區域。其中僅鄞州、鎮海、北侖開發區的注銷數量就佔全市注銷量的28.66%。可見,導致這些區域注銷量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些區塊的企業密度較大,競爭相對激烈,對於一些實力不足,缺乏競爭力的私營企業來說,生存舉步維艱,不得不敗下陣來。

另一方面,私營企業技術薄弱也是造成注銷的一大原因。如占注銷總量比例最大的製造工業,從2006年來看,注(吊)銷數量為5914戶,其中注銷數為4263戶。從注銷的企業主體性質來看,主要是個人獨資企業、普通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較多。這些小規模企業數量眾多,注冊資金在50萬元以下就佔80%以上,均屬於弱勢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些小企業往往經營產品檔次低,競爭力弱,缺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小家電、塑料製品、機械配件、小五金、燃具配件、模具、文具、服裝、針織等生產加工製造業中的小企業占近60%之多。

銀聯信建議:

寧波市在私營製造業發展中,要減少企業注(吊)銷的數量,保持健康穩步發展的勢頭,不能以過去低水平、小規模、高能耗的企業為發展對象,而必須站在世界製造業發展的前沿。要做到這一點,

首先,必須要引進高起點的大型企業,優化產業結構。政府要在招商引資中發揮作用,要著力發揮區域優勢的特色,引進一批資本密集、技術領先、裝備先進、管理現代的製造大工業;

其次,要緊緊抓住當前經濟發展的機遇,做好現有的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尤其是扶持中小私營企業的發展,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發揮資金和技術人才作用,形成新的製造業發展格局,促使私營製造業不斷壯大,走品牌之路,向科技型發展。

銀聯信建議銀行對於在這兩點做的比較好的小私營企業,資金可以謹慎介入,對於那些企業技術薄弱,實力不足的小私營企業最好不要介入資金,避免造成損失

閱讀全文

與寧波電子商務發展機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3電子商務期末考試題 瀏覽:381
益生菌產品策劃方案 瀏覽:813
網上商場上架廠家產品策劃方案 瀏覽:437
渠道招商策劃方案 瀏覽:73
市場營銷心理學講什麼 瀏覽:1
銀行存款專項營銷方案 瀏覽:217
網路營銷崗位群要求百度文庫 瀏覽:833
湖北工業大學電子商務 瀏覽:518
加拿大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333
旅遊三八婦女節策劃方案 瀏覽:196
東莞市搜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06
中通電子商務運單 瀏覽:95
電子商務何時進入旅遊業 瀏覽:992
移動互聯網汽車行業無線營銷解決方案 瀏覽:9
關於電子商務的英文演講 瀏覽:165
電子商務起名食品 瀏覽:713
商場抽獎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69
培訓機構sem推廣方案 瀏覽:984
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實訓基地 瀏覽:112
最專業的電子商務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