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器每個18元商場搞促銷活動買四個送一個500元錢最多可以買多少個這樣的計
500除以18約等於27,每買四個送一個可以得到6個因此可以買33個。
B. 12贈1數量問題 促銷活動,買12送1.一共訂貨500個,應該送多少 麻煩給下計算公式.
500*(1/12)=41.666666666666666667=41
C. 如何搞促銷活動及活動成本計算
首先你要看你促銷的目的是什麼?
確認好後,再細分根據目的你要出什麼錢?版
人工費用,幾天,幾次權,幾個人(督導、促銷員)分開
場地費用、物料費用、運輸費用、促銷用品費用、促銷服裝、進場費用,押金啊
然後留點多的加入預算。
D. 商場搞促銷活動買4個計算器送1個,380元最多能買多少個40元的計算器
380元最多能買多少個40元的計算器
計算過程是:
380÷40=9個
9÷4=2個
9+2=11個
所以一共可以買到11個的計算器。
E. 1件商品正常零售價為10元,毛利20%;現計劃做加1元送1件的促銷活動,請問促銷供貨成本如何計算
1件商品正常零售價為10元,毛利20%;那麼成本是10-10*.2=8元
如是計劃做版加1元送1件的促銷活動,那權么成本還是8元的話,你每兩件的零售價是10+1=11元,而你每兩件的成本是8*2=16元,你每賣岀兩件=11-16=-5元,即虧本5元。折每件虧5/2=2.5元
只有當每件成本降為8-2.5元=5.5元你才不虧不賺。成本降價額大於2.5即成本降價後小於8-2.5=5.5元後你才能賺。
如果你想加1元送1件後毛利率保持20%,那麼成本應由每件8元降為:
[10+1]/2-[10+1]/2*0.2=5.5-1.1=4.4元。
F. 怎樣計算商場活動扣點、回款具體演算法或者公式有嗎
扣點核算方法
1、滿100送50,相當於花100元現金,買了150元商品,即100/150=6.7折
如原扣率為25%,原利潤為25元,供應商結算額為75元。
參加活動後,供應商結算是以含券銷售額來計算的。假設扣率25%不變,供應商可結150*(1-25%)=112.5元,但這150元的銷售里券佔了50元,現金只有100元,所以商場還要倒貼12.5元,這樣就虧了。所以要提高扣率。
按100元現金,商場保證得25元,供應商得75元倒推:
75/150=0.5,商場扣率要到50%,才能保證扣下的75元中,除去50元的券,商場還有25元現金賺。而供應商如果進貨價是5折,就一分錢沒賺,而不打折的話,150元的銷售,供應商可以賺150*(1-25%)-150*50%=37.5元。
2、「只送不收」和「只收不送」兩種情況
例一:商場做滿100送50活動,損失率33%,在比較仁慈或不夠強勢情況下
對於參加活動的A專櫃,商場扣率為45%。
對於只收不送的B專櫃,由於該品牌比較強勢,商場只在該專櫃原扣20%的基礎上增加了5%,即扣25%。
顧客在A專櫃購買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現金券全部用於B專櫃
在該輪交易過程中,商場毛利額=100*45%-50*(1-25%)=7.5元
商場毛利率=7.5/150=5%
例2:對於只送不收的C專櫃,商場只象徵性的在25%的扣率上增加了2%,即扣27%。
顧客在C專櫃購買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現金券全部用於A專櫃
在該輪交易過程中,商場毛利額=100*27%-50*(1-45%)= -0.5元
商場毛利率= -0.5/150= -0.3% (呵呵!虧了)
顧客在C專櫃購買了100元商品,得到50元現金券全部用於B專櫃
在該輪交易過程中,商場毛利額=100*27%-50*(1-25%)= -10.5元
商場毛利率= -10.5/150= -7%
某商場搞「買300送200」的促銷活動為例。商場和供應商的基本經營信息如下:
商場和供應商以扣點的方式聯合經營 4
l商場平均扣點率為25%
供應商從生產商進貨的價格為3折 %
那麼在這次活動中商、供兩家的利潤產生情況是這樣的,顧客花了300元錢而買走了500元的商品,就商場而言,只有300元的現金收入;對供應商來說,實際上是賣了500元的貨。
先算商場的收入,為了保證與平常的收入相同,商場不能按照平常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那麼該如何計算呢?如下:
300×25%=75(由於商場實際收入現金300元,商場所得收入應為75元)
500×75%=375(如若依舊以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金額應為375元,這樣的話商場損失嚴重,故而在促銷期間要提高扣點)
300-75=225(商場欲保持75元的收入,則當返還供應商225元)
1-225÷500=55%(所以,商場當將扣點提至55%才能維持應有收入)
再給供應商算算,商品進貨價格為售價的3折,即30%,再減去日常經營的基本費用大約10%,如果按前所述商場再扣掉55%,那麼供應商的利潤為:
1-30%-10%-55%=5%
5%的利潤實在是太可憐,當然,在作返劵促銷的時候商場也會主動承擔一部分,比如,將扣點調到50%,供應商此時就能剩利潤10%。如果銷售量提高一定程度,雙方還是可以賺錢的。這說的是300返200的情況,如果300返300、200返300的話,供應商一定會賠錢。為什麼?因為商場黑著呢,扣點多少他說了算,商場要在保證不賠的情況下才會考慮讓扣點給供應商。當然,這是說商場power比較強的情況,供應商還得巴結商場呢,不聽話就得撤櫃,被掃地出門。再有就是供應商的power比較大,比如一些一線的牌子,根本不把商場放在眼裡,商場還得卑躬屈膝地竭盡辦法留住這個財神爺,所以,根本不敢惹,人家不高興就不參加你的活動。另外,power強的商場也不敢對供應商太狠,一旦把供應商欺負急了,下次人家不會再與商場合作了,商場也就開不下去了,考慮到這點,商場還要維護供應商,一般會讓扣點的。當然,我不否認有些商家在打折返劵期間有虛高抬價的行為,但是,現在消費者的眼睛那是相當的雪亮,而且購物時已經不是「貨比三家」的初級階段了,現在流行的是「劵比三家」。他們對價格了如指掌,很難被騙的,所以,商家的虛高抬價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信任危機,一般的商家不會這么冒險的,就是抬了,也只是個別牌子的個別行為。總之,促銷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掙錢或賠錢。
換成300送300
300×25%=75(由於商場實際收入現金300元,商場所得收入應為75元)
600×75%=450(如若依舊以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金額應為450元,這樣的話商場損失嚴重,故而在促銷期間要提高扣點)
300-75=225(商場欲保持75元的收入,則當返還供應商225元)
1-225÷600=62.5%(所以,商場當將扣點提至62.5%才能維持應有收入)
再給供應商算算,商品進貨價格為售價的3折,即30%,再減去日常經營的基本費用大約10%,如果按前所述商場再扣掉62.5%,那麼供應商的利潤為:
1-30%-10%-62.5%=-2.5%
表面是虧了,所以就要和商場談扣點。但是實際上許多商品並不是剛好為300的倍數,所以在這裡面是有文章可做的:
以一雙女鞋469為例計算,顧客花469現金買了469+300(券)=469(鞋)+289(鞋)=758(價值)
所以是買469送758,469/758=0.612
469×25%=117.25(由於商場實際收入現金469元,商場所得收入應為117.25元)
758×75%=568.5(如若依舊以25%的扣點返款給供應商,金額應為568.5元,這樣的話商場損失嚴重,故而在促銷期間要提高扣點)
469-117.25=351.75(商場欲保持117.25的收入,則當返還供應商351.75元)
1-351.75÷758=54%(所以,商場當將扣點提至54%才能維持應有收入)
再給供應商算算,商品進貨價格為售價的3折,即30%,再減去日常經營的基本費用大約10%,如果按前所述商場再扣掉54%,那麼供應商的利潤為:
1-30%-10%-54%=6%
所以廠家的底線是54折回款,一定要這么談(回款而不是扣點)才能不被商場利用其他諸如廣告費等名目把你弄虧
商場扣點計算,指的是商品供貨方與商場方利益分配問題。許多人,包括廠方的工作人員和商場企劃工作人員有時候都不大搞得清楚。說白了,所謂的商場扣點無非就是數學中的加減陳除問題罷了。如果要與商場打交道,了解這一塊那是屬於基本的工作常識。那麼,我們開始吧,先從專業術語開始。
專業術語:
扣點:就是商場的營業抽成。這個扣點分為兩塊:一塊是基礎扣點,這是在簽定合同的時候就在合同中列明的,例如扣點25%,管理費2%,衛生費1%合計28%。那麼在正常銷售的情況下你每銷售100元就要給商場28元,其計算公式如下:100*(25%+2%+1%)=28 另一塊是臨時大型活動的扣點。例如商場每逢大型節假日就會舉辦買減、買贈、買送等等活動,這種活動的扣點一般是臨時洽談的。或者是廠方在特殊情況時可以向商場申請扣點。例如有團購的工作服,本來應該正價銷售的,結果為了優惠團購客戶,會低於正常折扣價,而在這種情況時可以向商場申請降低扣點。
回款率:銷售額減去商場抽成最終回到廠方的貨款占銷售額的比率
計算公式:〔銷售額-(銷售額*商場扣點)〕/銷售額=回款率
例如:某個商場為了迎接三八婦女節,在三八節當天舉辦滿400減100元,回款率70%,滿減部分由商場承擔
顧客的利益:等於花300元錢可以買到價值400元的東西,相當於打7.5折
廠家的回款:(400-100)*70%=210元 換算成原價貨品的折扣:210/400=5.25折
商場抽成:(400-100)*30%==90元
促銷術語:
滿減:指的是達到活動內容規定的金額就可以相應減掉的部分。這種方式對顧客相對於滿贈要有利
滿贈:指的是達到活動內容規定的金額就可以得到活動承諾的所贈之物,可能是抵用券,可能是禮品
積分:積分一般是指VIP卡上按消費額積成分數,到規定的時間換禮物或抵用現金等。一般有廠家的VIP積分(具體怎 么積分由廠方規定。可能是每消費一元錢積一分,每積一千分可換一條圍巾等);還有是商場的積分,積分標准由商場制定。
例如:商場搞活動滿300元儲200元 商場基礎扣點是20% 總金額為300的話,問商場扣點為多少元,專櫃賺多少錢!(按商場不承擔任何費用計算))
顧客的利益:等於花300元錢可以買到價值500元的東西,相當於打6折
廠家的回款:300*80%=240元 換算成原價貨品的折扣:240/500=4.8折
商場抽成:300*20%==60元, 商場的扣點是60元。
做活動期間,商場應該增加扣點!實際上是相當於用300買了500元的貨品!
假設扣率20%不變,供應商可結500*(1-20%)=400元,但這500元的銷售里券佔了200元,現金只有300元,
商場扣多少能達到他應得的60元呢?
商場應該增加扣點52%,供應商可結500*(1-52%)=240元,500元的銷售里券佔了200元,現金只有300元,商場應得=300-240=60元
商場應該增加扣點52%能達到他應得的60元
總結:
1、如果商場不承擔任何費用是指不承擔折扣費用,那麼廠家的回款:300*80%=240元 換算成原價貨品的折扣:240/500=4.8折
商場抽成:300*20%=60元
2、如果商場承擔折扣費用,那麼商場應該增加扣點52%能達到他應得的60元。但是促銷儲的錢是不能當時消費的,促銷儲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比如你要用必須消費更多的商品,這樣產生的利潤會彌補折扣費用,使用實際的商場扣點不會是52%這么高。
3、促銷返的錢不能當時消費,假設顧客購了X元商品,剛對於這次交易商場只收到X元,並且其後續還得發出200N的商品,N為300的整數倍。其返商家只能是(1-20%)X,而供應商促銷期間發出X元商品,後期得發出200N元的商品。則應得返X(1-Y)+200N(1-20%)。兩方相等,只得Y=0.2+160N/X。
例如:某種商品進價150元,標價200元,但銷量較少。為了促銷,商場決定降價銷售,若為了保證利潤率不低於20%,那麼至多打幾折?
設打x折 (200x-150)/150=20% 解:X=9折
G. 促銷活動如何做好預算
節日促銷活動如何控制費用呢? 促銷活動往往有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促銷費用根本花不出去,目標達不成;二是促銷費用花出去了,而目標依然是達不成。 原因何在?表面上看,問題似乎是出在促銷費用上,因為促銷費用花不出去說明促銷計劃或者方案本身存在問題,市場人員沒有充分的市場依據,憑自己拍腦袋制定出一廂情願的促銷計劃。事實上,是促銷的計劃性不強導致根本無法執行,或者是在過程中不斷的追加促銷費用,導致促銷如救火。 工作中,促銷費用的支出大多數情況下是讓營銷目標實現變得「可能」,但怎麼樣讓促銷費用使營銷目標實現從「可能」變「可控」,不在促銷工作的過程中救火一樣追加費用,等促銷活動結束又掂回來一堆需要補簽的費用追加申請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制定準確的促銷預算 案例:小劉是某白酒品牌的市場負責人,最近正為一些無法兌現的市場費用苦惱,因為中秋節申請搞的促銷活動,目標雖然達成了但比促銷計劃中預算申請的費用超支了很多,找老總去批復追加的費用申請又被退了回來,因為無法向客戶交待當初自己已經承諾的費用而陷入困境。 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最為常見,由於當初的預算申請與實際操作出現較大的偏差,盡管說也達成了目標但超支的費用卻無法兌現,會導致市場停滯。 究其原因,主要是對促銷方案沒有做好充分的論證,甚至是拍腦袋定的一廂情願的方案,盡管能批下來,但過程中又面臨著追加費用的現實。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要求市場負責人必須依據市場制定促銷方案,充分考慮市場的變動因素,盡可能的與客戶溝通促銷方案,尤其是促銷費用。 二、在做好預算的同時讓目標與費用成正比變動 案例:在幫助某白酒企業做促銷費用使用分析時發現,能按照促銷預算計劃使用費用的幾乎很少,尤其是節日促銷,我們在審視其預算方案與實際發生的費用偏差時找到了根源。原來所有的促銷費用預算都非常精確,表現為目標一定,費用一定。但實際運作過程中,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按照這種既定的預算,促銷費用投入的比率可以一定,但只有讓促銷費用投入比率與實際達成目標成正比時,才能保證預算費用的准確性。 在申請促銷費用時,大部分市場人員受企業既定標準的限制,對費用預算總是追求絕對值,甚至精確到元、角、分。這樣就會在目標靜止的情況下發生促銷費用不斷的變動,導致促銷過程中出現不斷的費用追加。 如果能夠提前預測促銷活動的變動性,承認過程中的調控是一種事實,不是把促銷費用金額絕對化而是投入產出比率的絕對化,就會減少過程中的臨時「抱佛腳」。 三、在促銷方案的執行過程中學會「聚焦」 案例:某白酒企業集中做春節促銷行動,要求各市場做好「綜合工作」,即做好酒店終端的拉動,做好通路促銷,做好高端產品的推廣上量,做好商超的陳列展示,做好消費者的品嘗促銷,做好家屬區的重點推廣。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營銷隊伍做出來一個大而全的促銷方案,但本來都不多的促銷費用又被大家像朵餃子餡一樣分配。結果促銷行動一塌糊塗。 事實上,無論是企業還是市場在某個階段只能圍繞一個目標展開工作,不可能在一定的階段內承擔更多的目標體系。如果我們過分強調某個階段的全面性,就會導致一事無成。 同樣,促銷行動,尤其是節假日的重大促銷,盡管說比較重要,但絕不是所有的活動都要做,更不是全面出擊,企業有清晰目標的同時,必須學會指導市場人員聚焦主要目標,不能讓有限的費用撒胡椒面。 四、在促銷費用應急時學會「寅吃卯糧」 案例:某白酒企業在年度促銷費用使用評比表彰會上,小王榮登榜首,因為小王的促銷費用預算最准確且從來沒有在促銷過程中追加費用。當大家問及原因時,小王把自己「寅吃卯糧」的促銷費用使用策略講了出來。原來,小王在每次集中促銷活動中也經常出現超出預算申請支出的情況,但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急於申請追加費用,而是把超支的費用與客戶協商好,讓客戶暫時墊支,在下次促銷中予以彌補。這樣就避免了「救火式」費用申請。 事實上,無論多麼精確的促銷預算都不會與實際發生的吻合,不夠用而超支的現象是正常的,關鍵是會不會靈活的應對。 值得提醒得是,提前做好准備,在一定的階段內化解和稀釋集中促銷行動中超支的費用也是達成目標的一種策略。 五、工作是彌補促銷費用不足的主要措施 案例:某白酒企業的區域經理小張接到下屬的電話申請,說這次元旦促銷活動遭遇競爭對手的強力攔截,需要告訴追加這次集中行動的預算投入。 小張接完電話後就迅速趕到了該市場了解情況,發現對手確實是在有意識攔截自己公司的活動,而且投入的力度比周邊的市場都大。但他發現對手僅僅是費用投入的力度較大,鋪貨工作做的並不扎實,只是在表面上做活動。小張就迅速安排下屬及客戶手下的人員,加大運力集中鋪貨,給競爭對手打個時間差,提前把通路下的貨壓滿致使通路上沒有再接貨的能力,使競爭對手跟在自己後面有力度但鋪不下去貨,結果自己利用迅速的分銷成功的拿下了該市場。 促銷似乎成為各個企業營銷工作的必然。事實上,促銷就是如何調動、使用企業銷售費用和資源的學問,但大部分企業及企業的營銷人員對這種在促銷中調動和使用資源的學問缺少真正的研究,大家更多地是停留在促銷的表面工作上,甚至是為目標而促銷,把促銷當作客戶達成銷售目標的籌碼和手段,而不是為工作而促銷,准確的說,促銷的要義是為工作而非目標。 我們在促銷活動中,除了關注費用以外,更多的是反思我們的工作是否到位,沒有扎實的工作,即使再多的費用投入都不會產生效果。因為促銷費用的投入是為了減輕工作本身的難度,而不是有了足夠的費用就不用再做工作了。值得提醒的是,任何時候促銷費用是無法取代,也離不開扎實的市場工作。
H. 如何計算市場營銷活動轉化率
這個本來不是很好復計算的,制同時也很少有企業真正把它計算的合理,不過我倒是有一個方法可以嘗試一下,就是採用實驗對比的方法:
首先選擇兩個目標群體特徵接近或者類似的,然後前期的銷量也幾乎一致的地區
第二在一個地區實施市場營銷活動,另一個地區不實施任何市場營銷活動
第三 在一段時間以後,比較兩個區的銷量變化情況,就可以評估出你的市場營銷轉化情況。
前面是基礎的試驗,為了嚴謹的話,還可以同時選擇多個不同情況的市場,同時進行這個試驗,就是在一部分市場實行營銷活動,一部分市場不實行,最後比較實行營銷活動的區域與不實行的區域之間的差異。這樣應該會是相對比較合理的評估營銷活動轉化率的方法
I. 求答案:促銷活動,一個產品為1元,買10個送1個,如何計算出十送一後它的單價,及其公式及原理說明.
單價1元,1*10=10 10/11=0.909091,呵呵應該是這樣吧,數學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