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商務發展狀況以及近幾年數據
一、探討電子商務發展中的誠信問題
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誠信建設戰略思路: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建立科學、合理、權威、公正的信用服務機構;嚴格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逐步形成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信用服務體系的方針和目標。大家都稱誠信是電子商務的基石。應當看到,電子商務不是空中樓閣,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傳統經濟方式和交易環境的。因此我認為,誠信,不僅是電子商務的基石,首先也是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石。我國的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不健全,還處在多頭管理的階段,一些信用評價機構本身服務的誠信可能就有問題,甚至出現3A評級也可以隨意買賣的現象,全社會的誠信意識還沒有建立,一些個人和企業沒有為經常性的違約、失信而付出代價。這種「守信卻得不到更大利益」、「失信也不會得到更大懲罰」的現象,給商業交易帶來了很高的交易成本,也制約了傳統商業走向電子商務的步伐。
與傳統商業相比,電子商務通常是買賣雙方不見面的,更加需要參與者誠實守信:
(一)
買賣雙方信用狀況信息不對稱甚至缺失,往往憑經驗直覺、網上交流、網下調查等進行綜合判斷,而網下調查的成本很高,有些業務很難調查到,這就很容易出現在交易信息、供貨、付款等方面出現誠信問題,影響用戶對網上交易的信心;
(二)
為了促進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我們希望傳統商業模式下的信用模式盡快完善,信用數據盡快共享;同時我們認為需要為電子商務的參與者建立必要、實用的、符合電子商務特徵的信用模式和信用數據管理機制;
(三)
健全我國的信用管理體系,涉及的因素較多,但與信用有關的立法、執法是重中之重。我們已經有了一部《電子簽名法》,未來可能還需要有電子商務企業信用的管理辦法、網上拍賣交易管理辦法、電子商務稅收及發票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規。
(四)
金融領域的信用管理體系也很重要,他直接影響到電子支付和正常服務的履約,影響電子商務的效率和質量。底層的信用體系,會影響到客戶端對電子商務的信任、信心與效率。
具體在B-C、C-C、B-B電子商務中,誠信狀況還是有差別的。
(一)
B-C電子商務:B2C交易趨於成熟,雖然存在個別商家欺詐消費者的情況,但比例不大。消費者通常會選擇自己熟悉的,知名度較高的網站購物。從98、99年至今,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如卓越、當當這樣在細分領域的品牌不斷涌現,一定程度上對交易誠信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些誠信的商務平台交易額連年放大,保持了健康穩定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通過給商戶平台及其用戶提供在線支付服務,也為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創建於1998年的「首都電子商城」(現在的首信易支付,典型的中立第三方支付平台),開創性地打造了基於銀行的「信任機制」—— 整合銀行服務資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本賬戶開設在銀行,資金支付通過銀行執行,保證及時准確結算,使銀行的客戶(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在信任銀行的前提下,逐漸接受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務;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接入的企業必須提供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及年審證明,防止誠信不足的商戶欺詐消費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保持客觀中立,成功地解決商家、消費者、銀行之間的糾紛,保護了各方的利益。這種模式已被同行業廣泛採納。
(二)
C-C電子商務:C-C電子商務的難點是,在買賣雙方缺乏信任的前提下,要完成交易,很難找到一個信任的「支點」。在信用評級模式和擔保模式之間,擔保模式似乎更受個人用戶歡迎。第三方中介的這種以擔保為核心的付款的模式,一定程度上促進了C2C業務的發展,但這種模式設計的起點就是互相不信任,由於導致了資金流與物流之間的不同步、甚至較長時間的割裂,因而減緩了電子商務的交易效率,比如說賣家遲遲收不到貨款導致經營成本過高,無法滿足數字化虛擬商品和服務交易的需要。從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看,這種擔保模式是誠信體系不完備、認證注冊機制不健全情況下的一種臨時過渡模式。C-C電子商務是全社會誠信水平的晴雨表,這種誠信與支付模式,必將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發展而不斷創新。
(三)
B-B電子商務:我們都知道,國內的B-B電子商務基本上還停留在供求信息交互的階段,只有為數不多的大型企業成功建立了自身的B-B采購或銷售平台,90%左右的企業甚至還沒有體驗過B-B電子商務給自身業務帶來的優勢。由於企業之間交易的額度較大,誠信問題更為突出,反過來企業不講誠信的代價往往也很高。以大企業為核心的B-B電子商務平台以及垂直性行業平台,由於各方面的資質背景與行業領導優勢,誠信度相對較高;而其他類的中小企業為中心的平台與綜合性B2B平台上,仍然比較多的是在網上獲取信息、談判、下單、網下再商議、再談判等傳統的方式來實現。
針對上述情況,首信易支付在2006年7月份發布了基於多銀行的第三方B-B支付服務,有幾方面的特點:
1)
是基於國內各銀行的信用體系,而不是其他的信用評價體系,對買方交易支付情況實時反饋,;
2)
二是將資金流與信息流有機結合,款項瞬間到帳,滿足了B-B電子商務平台中部分業務對實時交易的要求,對交易談判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3)
三是能夠為企業在商業談判、下單、支付等方面的管理需求提供定製服務,例如:分期、保證金等付款形式。
4)
第三方B-B支付服務要立足於國情,因地制宜。我們的經驗是,在解決支付問題的同時與賣方企業、銀行共同打造了 「信任機制」,能很好地解決B2B交易中的支付、誠信、資金安全問題。
我國電子商務在各方面與國際電子商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主要不是技術上和商業模式上,而是誠信體系、安全認證與支付方面。作為從業者,我們既需要自身誠信,更需要積極配合行業誠信體系建設,進行不斷的創新與突破。
二、探討支付市場與第三方支付發展的問題
國內電子支付市場,主要包括三種業務形態:銀行或銀聯的電子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電子支付平台,企業內部自行建設的電子支付平台。在行業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如下一些問題,已經引起行業主管部門的關註:
1.
虛擬貨幣作為新的貨幣形式,形成了虛擬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納入央行的監管體系之前,及早防範風險;
2.
電子支付服務的風險管理、自律與監管體系需要建立和加強;
3.
電子支付營運資格的認定、保護與發展的問題;
4.
支付服務客觀上提供著金融外延和金融增值服務,應明確其業務范圍,促進其業務大膽清晰的創新;
5.
要警惕支付行業內無序甚至惡性的競爭,損害支付服務,甚至對電子商務業務的發展起到負面沖擊作用。
6.
在保護電子交易的同時,國家要考慮從支付認證、支付標准、交易透明度等角度,為工商管理、稅收征管、政府的行業管理業務統一籌劃建立一些標准上的、技術上的和政策上的准備。
7.
要高度警惕電子支付行業中的洗錢、國際支付轉移、國際信用卡盜竊、國際交易稅收流失等問題;
可見,放任電子支付行業不加以監管的風險很大,但對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其他的支付平台監管時,我們認為應該給第三方支付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方支付優勢在於:利益中立,商業模式比較開放,能夠滿足不同企業的商業模式變革,幫助商戶創造更多的價值。第三方支付是以銀行的服務為基礎,與銀行合作,向大大小小的企業提供個性化的電子支付服務,為銀行發展面向用戶的增值服務。很顯然,銀行的個性化服務成本仍然較高,一些銀行操作起來成本高的業務,對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可能是盈利的業務。
第三方支付在近兩年飛速發展,創新應用不斷涌現,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1、降低社會交易成本
1)銀行加快了處理速度和效率,企業減少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2)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實現企業與多家銀行連接,減少了開發和維護成本;
3)降低了交易取消或延遲、付款失敗、信用欺詐的風險,提高企業的交易成功率。
2、提升企業競爭力
1)企業交易效率和效益提高,促進了許多新型創新服務的出現;
2)企業的業務覆蓋區域擴大,顧客在支付手段上有更多的選擇;
3)第三方支付服務商促進了消費者消除對中小商家交易的疑慮。
3、促進產業發展
1)幫助銀行推廣了電子銀行業務,推動了B-C、C-C業務的發展;
2)銀行、企業能夠根據專注於產品服務設計與市場推廣;
3)第三方支付商客觀中立地處理交易,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
可見,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專業與專注,確實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但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發展環境也逐漸復雜化。
首先,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收益模式經受考驗。因為第三方支付服務的直接支付收入逐漸透明,下降幅度較大,加之從交易手續費中付給銀行的成本居高不下,支付服務的直接毛利率相當低。如果再以低於銀行成本、甚至免費進行服務,那麼這些服務商的短期盈利可能性就很小。其他業務對支付業務的補貼是普遍現象,但這種用戶互聯網的免費思路來進行對虛擬經濟運行極為關鍵的支付服務,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希望政府盡快出台相關政策,從長計議,認定、保護、發展第三方支付服務。
第二,創新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第三方支付服務商、銀行與銀聯、企業內部的支付平台之間的支付業務重疊比例越高,惡性競爭就越大,很容易導致支付服務商在穩健經營、高質量服務、誠信方面不出現問題,最終的結果是企業用戶、個人用戶利益受到損害,實力弱、缺乏創新和利潤增長點的支付平台商被淘汰。
第三,商業銀行的發展促使支付服務商加快創新。銀行是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也拿走了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很大比例支付收入中;同時個別銀行使用低於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的費率,與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直接展開低端的競爭。銀行在自身信息化制約以及市場不成熟制約下,前幾年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是良好的,現在銀行認識到網銀業務的重要性,逐漸基於網銀發展針對用戶的在線服務。這就要求,第三方支付服務商跳出過去的業務局限,這樣才能在新的起點上與銀行達成更深入的合作,實現新的業務創新,做到雙贏。
第四,行業主管部門在監管支付服務的同時,也需要有相應的扶持政策。我們都知道,央行針對電子支付行業的管理規則即將陸續出台,在加強監管的同時,該如何幫助和扶持第三方支付呢。比較理想的環境是,主管部門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幫助第三方支付服務商爭取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統一銀行支付網關的技術規范,統一各銀行的數字證書,給市場一個相對寬松、有利發展的環境。
建立和實現安全、簡單、大眾化的電子支付功能,是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這應該是政府、銀行和支付服務商共同的責任。
作為行業的管理者,政府和央行並不是行業創新的主體,應該更多發揮政策支撐的作用;
商業銀行承擔著創新的職責,同時也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對企業和個人服務能力有限,發展業務的靈活程度也有不足,應該利用自身的優勢,與支付服務商合作創新;
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各自有著網上、網下、全國、地方、行業等不同的性質,採用不同的支付形式,服務於不同的對象,對使用者的需求有更透徹的理解,是電子支付行業創新的主力,是商業銀行的合作者,同時也是商業銀行的客戶,在相當程度上依託商業銀行的業務體系。國內電子支付市場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卡基支付、網上支付、移動支付同時並存,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全國性的網上支付服務商和移動支付服務商、地方性的線下支付服務商、綜合多種支付形式的支付服務商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支付服務商中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類,即自建支付平台的企業,可能是電信運營商、公共服務運營商、互聯網業務運營商、電子商務企業等,他們具備深厚的行業基礎或者巨大的客戶數量,也是電子支付行業創新隊伍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三、安全認證問題
我們知道,電子商務是指採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商務業務活動。各種商務平台、交易平台、支付平台應當認真負責地執行買賣雙方委託的任務,並積極協助雙方當事人成交。其中認證中心扮演著一個買賣雙方簽約、履約的監督管理的角色,買賣雙方有義務接受認證中心的監督管理。在整個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包括電子支付過程中,認證機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雖然還沒有一個對於電子認證的統一規范和標准,但我國各行業、各地區、各部門建立的電子認證機構已多達百餘家,部分銀行也開始做自己的認證系統。盡管,CA認證對電子商務買賣雙方的交易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從電子商務產業的未來發展角度看,一方面,需要國家從交易、支付、虛擬貨幣的監管角度,都迫切需要統一各種分散的CA認證體系;第二,需要考慮買賣雙方認證、訂單認證、虛擬貨幣認證的統一注冊問題;第三,CA認證的發展,需要和應用相結合,例如在推行G2B的業務過程中(企業網上納稅等等),推廣CA的應用。第四,電子商務也要重視中小企業市場。
談到電子商務,很多人概念中只有大型企業才有可能從電子商務發展中獲益。事實上,根據我們的服務經驗,廣大的中小企業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提供著各種各樣的產品銷售、服務提供,以及數據內容的銷售等。據數據統計,在我國:
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5%;
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佔GDP的比重超過50%;
中小企業提供了全國60%以上的出口額和46.2%的稅收收入;
中小企業吸納了全社會75%的就業人員;
中小企業創造了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
80%以上的新產品來自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數量巨大,勇於創新,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也應該是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服務行業的重要力量。
站在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誠信與支付健全的角度,希望無論誠信體系設計還是支付服務的定位上,要放遠未來,不要忽視中小企業、傳統行業的市場,無論是國內貿易、國外貿易、資金結算、以及其他增值服務,都能支撐支付服務企業的發展。
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推廣電子商務發展的成功經驗,攜手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促進電子商務和諧、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共同建設中國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的美好明天。
『貳』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的電子商務數據分析
電子商務相對於傳統零售業來說,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切都可以通過數據專化來監控和改進。通過數據可屬以看到用戶從哪裡來、如何組織產品可以實現很好的轉化率、你投放廣告的效率如何等等問題。基於數據分析的每一點點改變,就是一點點提升你賺錢的能力,所以,電子商務網站的數據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叄』 從哪裡能看到電商的行業數據分析報告
我國網路零售交易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9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正在浙江義烏舉行。作為主辦方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和模式豐富程度,都已經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在網路零售交易額方面,已經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10年增長10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僅僅達3.4萬億元。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4萬億元。到了2013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10萬億元。截止至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預計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37.05萬億元。進入2018年底,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元,達到了31.63萬億元,2008-2018年這十年期間增長了10倍。
2008-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副主任姚廣海表示,不僅僅是規模在世界遙遙領先,同時我們在電商模式的豐富程度,在電商覆蓋的領域,都是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的,同時直接影響電商發展的網上支付和物流快遞這兩個環節,我們在世界上更是遙遙領先。
專家表示,在拉動消費方面,電子商務的作用巨大。回顧過去幾年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成就,無疑跟信息技術的進步是分不開的。4G技術的發展,給移動互聯網帶來了便捷性,也帶動了手機端消費模式的興起。即將到來的5G技術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應用市場。
中國電子商會秘書長彭李輝表示,比如說萬物互聯,我們的車聯網,所有的出行、無人駕駛,都可以做到零延時的信息傳遞。未來在5G環境下面的一些直播短視頻,因為短視頻崛起之後,(對)帶動銷量有很大的幫助,通過視頻的角度,能夠初步了解商品的功能,精準找到需求。
跨境電商為雙邊貿易發揮作用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與沿線國家在電子商務領域展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跨境電商不斷深耕。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處高級專員亞歷山德拉·加拉甘現場分享的數據顯示,2018年俄中兩國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雙邊貿易額達到1070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2018年兩國跨境電商貿易額已超過40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兩國客戶收到超過3億個包裹。
她說,俄羅斯的主要外國電商平台是中國,從包裹數量來看90%的海外包裹來自中國,從金額上看中國佔俄羅斯海外網購的50%。2018年6月兩國共同簽署「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電子商務在雙邊經貿關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吸引中小企業參與雙邊經貿合作的重要手段。
中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志剛認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電子商務有助於企業積極應對數字貿易壁壘,成為企業抓住數字貿易發展新機遇的重要載體。
社交電商成新的市場風口
針對近兩年社交電商以其裂變式的成長速度不斷刷新市場認知,成為新的萬億市場風口。國美零售控股集團副總裁李欣表示,隨著中國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拼多多」的崛起就很好證明了中國還有很廣闊的未被開發出來的電商發展空間。社交電商是大的藍海,是有溫度的,下一步國美很重要的切入點就是社交電商。
據悉,國美於2018年4月開始上線和試運營旗下社交電商平台國美美店,截至2018年底,GMV(網站成交金額,包含付款和未付款兩部分)43億,服務用戶超過190萬人。
『肆』 電商數據分析需要統計哪些指標
數據指標
1.電商總體運營指標
數據指標
電商總體運營整體指標主要面向的人群電商運營的高層,通過總體運營指標評估電商運營的整體效果。電商總體運營整體指標包括四方面的指標:
(1)流量類指標
獨立訪客數(UV),指訪問電商網站的不重復用戶數。對於PC網站,統計系統會在每個訪問網站的用戶瀏覽器上「種」一個cookie來標記這個用戶,這樣每當被標記cookie的用戶訪問網站時,統計系統都會識別到此用戶。在一定統計周期內如(一天)統計系統會利用消重技術,對同一cookie在一天內多次訪問網站的用戶僅記錄為一個用戶。而在移動終端區分獨立用戶的方式則是按獨立設備計算獨立用戶。
頁面訪問數(PV),即頁面瀏覽量,用戶每一次對電商網站或著移動電商應用中的每個網頁訪問均被記錄一次,用戶對同一頁面的多次訪問,訪問量累計。
人均頁面訪問數,即頁面訪問數(PV)/獨立訪客數,該指標反映的是網站訪問粘性。
(2)訂單產生效率指標
總訂單數量,即訪客完成網上下單的訂單數之和。
訪問到下單的轉化率,即電商網站下單的次數與訪問該網站的次數之比。
(3)總體銷售業績指標
網站成交額(GMV),電商成交金額,即只要網民下單,生成訂單號,便可以計算在GMV裡面。
銷售金額。銷售金額是貨品出售的金額總額。
註:無論這個訂單最終是否成交,有些訂單下單未付款或取消,都算GMV,銷售金額一般只指實際成交金額,所以,GMV的數字一般比銷售金額大。
客單價,即訂單金額與訂單數量的比值。
(4)整體指標
銷售毛利,是銷售收入與成本的差值。銷售毛利中只扣除了商品原始成本,不扣除沒有計入成本的期間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
毛利率,是衡量電商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是銷售毛利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如京東的2014年毛利率連續四個季度穩步上升,從第一季度的10.0%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2.7%,體現出京東盈利能力的提升。
2.網站流量指標
數據指標
(1)流量規模類指標
常用的流量規模類指標包括獨立訪客數和頁面訪問數,相應的指標定義在前文(電商總體運營指標)已經描述,在此不在贅述。
(2)流量成本累指標
單位訪客獲取成本。該指標指在流量推廣中,廣告活動產生的投放費用與廣告活動帶來的獨立訪客數的比值。單位訪客成本最好與平均每個訪客帶來的收入以及這些訪客帶來的轉化率進行關聯分析。若單位訪客成本上升,但訪客轉化率和單位訪客收入不變或下降,則很可能流量推廣出現問題,尤其要關注渠道推廣的作弊問題。
(3)流量質量類指標
跳出率(Bounce Rate)也被稱為蹦失率,為瀏覽單頁即退出的次數/該頁訪問次數,跳出率只能衡量該頁做為著陸頁面(LandingPage)的訪問。如果花錢做推廣,著落頁的跳出率高,很可能是因為推廣渠道選擇出現失誤,推廣渠道目標人群和和被推廣網站到目標人群不夠匹配,導致大部分訪客來了訪問一次就離開。
頁面訪問時長。頁訪問時長是指單個頁面被訪問的時間。並不是頁面訪問時長越長越好,要視情況而定。對於電商網站,頁面訪問時間要結合轉化率來看,如果頁面訪問時間長,但轉化率低,則頁面體驗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很大。
人均頁面瀏覽量。人均頁面瀏覽量是指在統計周期內,平均每個訪客所瀏覽的頁面量。人均頁面瀏覽量反應的是網站的粘性。
(4)會員類指標
注冊會員數。指一定統計周期內的注冊會員數量。
活躍會員數。活躍會員數,指在一定時期內有消費或登錄行為的會員總數。
活躍會員率。即活躍會員占注冊會員總數的比重。
會員復購率。指在統計周期內產生二次及二次以上購買的會員占購買會員的總數。
會員平均購買次數。指在統計周期內每個會員平均購買的次數,即訂單總數/購買用戶總數。會員復購率高的電商網站平均購買次數也高。
會員回購率。指上一期末活躍會員在下一期時間內有購買行為的會員比率。
會員留存率。會員在某段時間內開始訪問你的網站,經過一段時間後,仍然會繼續訪問你的網站就被認作是留存,這部分會員占當時新增會員的比例就是新會員留存率,這種留存的計算方法是按照活躍來計算,另外一種計算留存的方法是按消費來計算,即某段的新增消費用戶在往後一段時間時間周期(時間周期可以是日、周、月、季度和半年度)還繼續消費的會員比率。留存率一般看新會員留存率,當然也可以看活躍會員留存。留存率反應的是電商留住會員的能力。
『伍』 2005年至今中國網民數量及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的數據。
中國互聯網用戶由2000年的2250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4.2億人次。互聯網用戶人數的急劇版增長為電子商務的高權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用戶基礎。 中國互聯網用戶由2000年的2250萬人增長到2010年的4.2億人次。互聯網用戶人數的急劇增長為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用戶基礎。
『陸』 電商數據分析
像B2C電商數據分析包括了大行業大平台的數據狀況,也可以是小到店鋪、單品、sku的某個版某個維度詳細數據分權析。
慢慢買API介麵包含的電商數據有行業整體的背景現狀,覆蓋主流天貓、淘寶、京東、國美、蘇寧、聚美、唯品會、考拉等國內獨立電商平台,及時更新品牌、單品的交易價格、交易數量、交易額、促銷力度、消費者評價等。
還能基於電商平台品牌分銷數據,幫助品牌方通過有效的價格管控體系,對分銷商違規價格行為、非授權店鋪的侵權行為等提出實時預警提醒,並提供有效分析報告,進行及時渠道管理。
『柒』 電商平台應該分析哪些數據具體怎麼去分析
電子商務平台需要分析的數據及分析規則如下:
一、網站運營指標:
網站運營指標主要用於衡量網站的整體運營情況。在這里,EC數據分析聯盟暫時將網站運營指標分為網站流量指標、商品類別指標和供應鏈指標。網站流量指標主要用於考慮網站優化、網站可用性、網站流量質量和客戶購買行為。
商品類別指標主要用於衡量網站商品的正常運營水平,與銷售指標和供應鏈指標密切相關。這里的供應鏈指標主要是指電子商務網站的商品庫存和商品配送,而不考慮商品的生產和原材料的庫存和運輸。
二、商業環境指標:
這里,電子商務網站經營環境指標分為外部競爭環境指標和內部購物環境指標。外部競爭環境指標主要包括市場佔有率、市場拓展率、網站排名等,這些指標通常使用第三方研究公司的報告數據。與獨立的B2C網站相比,淘寶在這方面的數據要准確得多。
網站內部購物環境指標包括功能指標和運營指標(這部分與之前的流量指標一致)。常見的功能指標包括商品種類的多樣性、支付配送方式、網站正常運行、連接速度等。
三、銷售業績指標:
銷售業績指標與公司的財務收入直接掛鉤,在所有數據分析指標體系中起著主導作用。其他數據指標可根據該指標進行細分。
網站銷售績效指標主要關注網站訂單的轉化率,而訂單銷售指標主要關注具體毛利率、訂單效率、重復采購率、退貨率和匯率。當然,還有很多指標,如總銷售額、品牌類別銷售額、總訂單、有效訂單等,這里沒有列出。
四、營銷活動指標:
營銷活動的成功通常從活動效果(收入和影響)、活動成本和活動凝聚力(通常通過用戶注意力、活動用戶數量和客戶單價來衡量)等方面來考慮。在這里,營銷活動指標分為日常市場運營活動指標、廣告宣傳指標和對外合作指標。
其中,市場經營活動指標和廣告投放指標主要考慮新增客源數量、訂單數量、訂單轉化率、每次訪問成本、每次轉化收益和投資回報。而對外合作的指標則由具體的合作夥伴來確定。例如,電子商務網站與返利網合作時,首先考慮的是合作的回報。
5、客戶價值指數:
顧客價值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歷史價值(過去消費)、潛在價值(主要從用戶行為考慮,以RFM模型為主要衡量依據)、附加價值(主要從用戶忠誠度、口碑推廣等方面考慮)。這里,客戶價值指標分為總體客戶指標和新老客戶價值指標。
這些指標主要從客戶貢獻和購置成本兩個方面來衡量。例如,我們使用訪客數量、訪客成本和從訪客到訂單的轉換率來衡量總體客戶價值指數。除了上述考慮之外,老客戶價值的衡量更多的是基於RFM模型。
(7)電子商務用戶數據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中使用分析數據的優點:
數據分析體系建立之後,其數據指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業務需求的變化實時的調整,調整時需要注意的是統計周期變動以及關鍵指標的變動。
一般來說,單個數據索引的分析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每個索引都是相互關聯的。將所有索引編織成一個網路,並根據具體需要找到每個數據索引節點。當用戶在電子商務網站上有購買行為時,他們會從潛在客戶轉變為網站的價值客戶。
電子商務網站一般將用戶的交易信息,包括購買時間、購買商品、購買數量、支付金額等信息存儲在自己的資料庫中,因此,這些客戶可以根據網站的運營數據來分析自己的交易行為,估計每個客戶的價值以及為每個客戶拓展營銷的可能性。
參考資源來源:
網路-電子商務數據分析
『捌』 如何對電商用戶進行數據挖掘
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選擇挖掘模型,主要模型有: 關聯規則分析、分類分析、聚類分析等,版當前數據挖權掘也存在一些用戶模型,這些用戶模型將人以性別、種族、年齡和興趣等分類。 得到數據挖掘結果後,進行解釋應用,一般挖掘應用包括排名與個性化推薦、異常檢測、Web挖掘與搜索、大數據的可視化計算與分析等。必聯悅采正牌B2B電商,支持數據分析。
『玖』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的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的五個指標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體系包括網站運營指標、經營環境指標、銷售業績指標、運營活動指標和客戶價值指標五個一級指標。
網站運營指標這里定為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其下麵包括有網站流量指標、商品類目指標以及(虛擬)供應鏈指標等幾個二級指標。經營環境指標細分為外部經營環境指標和內部經營環境指標兩個二級指標。銷售業績指標則根據網站和訂單細分為2個二級指標,而營銷活動指標則包括市場營銷活動指標、廣告投放指標和商務合作指標等三個二級指標。客戶價值指標包括總體客戶指標以及新老客戶指標等三個二級指標。 網站運營指標主要用來衡量網站的整體運營狀況,這里Ec數據分析聯盟暫將網站運營指標下面細分為網站流量指標、商品類目指標、以及供應鏈指標。
1.網站流量指標
網站流量指標主要用從網站優化,網站易用性、網站流量質量以及顧客購買行為等方面進行考慮。流量指標的數據來源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網站日誌資料庫處理,另一種則是通過網站頁面插入JS代碼的方法處理(二種收集日誌的數據更有長、短處。大企業都會有日誌數據倉庫,以共分析、建模之用。大多數的企業還是使用GA來進行網站監控與分析。)。網站流量指標可細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和轉換指標,例如我們常見的PV、UV、Visits、新訪客數、新訪客比率等就屬於流量數量指標,而跳出率、頁面/站點平均在線時長、PV/UV等則屬於流量質量指標,針對具體的目標,涉及的轉換次數和轉換率則屬於流量轉換指標,譬如用戶下單次數、加入購物車次數、成功支付次數以及相對應的轉化率等。
2.商品類目指標
商品類目指標主要是用來衡量網站商品正常運營水平,這一類目指標與銷售指標以及供應鏈指標關聯慎密。譬如商品類目結構佔比,各品類銷售額佔比,各品類銷售SKU集中度以及相應的庫存周轉率等,不同的產品類目佔比又可細分為商品大類目佔比情況以及具體商品不同大小、顏色、型號等各個類別的佔比情況等。
3.供應鏈指標
這里的供應鏈指標主要指電商網站商品庫存以及商品發送方面,而關於商品的生產以及原材料庫存運輸等則不在考慮范疇之內。這里主要考慮從顧客下單到收貨的時長、倉儲成本、倉儲生產時長、配送時長、每單配送成本等。譬如倉儲中的分倉庫壓單佔比、系統報缺率(與前面的商品類目指標有極大的關聯)、實物報缺率、限時上架完成率等,物品發送中的譬如分時段下單出庫率、未送達佔比以及相關退貨比率、COD比率等等。 一個客戶的價值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歷史價值(過去的消費)、潛在價值(主要從用戶行為方面考慮,RFM模型為主要衡量依據)、附加值(主要從用戶忠誠度、口碑推廣等方面考慮)。這里客戶價值指標分為總體客戶指標以及新、老客戶價值指標,這些指標主要從客戶的貢獻和獲取成本兩方面來衡量。譬如,這里用訪客人數、訪客獲取成本以及從訪問到下單的轉化率來衡量總體客戶價值指標,而對老顧客價值的衡量除了上述考慮因素外,更多的是以RFM模型為考慮基準。
數據分析體系建立之後,其數據指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業務需求的變化實時的調整,調整時需要注意的是統計周期變動以及關鍵指標的變動。通常,單獨的分析某個數據指標並不能解決問題,而各個指標間又是相互關聯的,將所有指標織成一張網,根據具體的需求尋找各自的數據指標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