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里農產品電子商務白皮書(2013)屬於什麼文獻
文獻按出版形式的劃分----圖書、報刊、研究報告、會議信息、專利信息、統計數據、政府出版物、檔案、學位論文、標准信息
你這個是阿里研究中心發布的 所以應該屬於研究報告
Ⅱ 農產品電子商務論文分析方法有哪些
一 農產品電子商務在農產品交易中的作用
農產品電子商務是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及配送銷售過程中全面導入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信息網路技術,在網上進行信息的發布和收集,同時依託生產基地與物流配送系統,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購買、銷售和電子支付等業務的過程。推廣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實質上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其在農產品交易中的作用如下。
1.有利於增加農民對農產品信息地掌握
由於自身知識的局限,農民對農產品市場不甚了解,對農業信息把握不準。在市場經濟下,農產品滯銷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內蒙古的土豆,接著是山東、遼寧的大白菜,再是河北大蔥,甘肅洋蔥,廣東、遼寧的蘿卜,等等,從經濟學層面講,這固然是由於農產品對市場需求有一定的滯後反應,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由於農民對市場掌握不夠造成的。小生意與大市場信息脫節,致使產銷缺少有效的對接。農產品的電子商務能夠讓農民了解不同時期的農產品需求狀況,了解政府對農業的各項政策,以及同行的基本動態,增強農民對市場的預見性。
2.有利於農民擁有更多的價格話語權
農業電子商務可以作為一種信息交流平台,實現農業信息的溝通與知識的共享。在收集信息的同時完成信息的交換,減少了信息不對稱的比重。在傳統農產品交易中,農產品的銷售大部分都依賴中間商的收購,農民對農產品價格並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即使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揚,農民依舊無法藉此增收。因此,對農產品實施電子商務,能夠擴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降低對中間商的依賴,從而擁有更多的價格話語權,更多地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3.有利於農產品交易手段多樣化
目前,我國農產品的交易方式多數為現貨交易與現金交易。通過網路,可以使生產者、消費者和經營者聯系起來,發展多種農產品交易方式。例如,2004年,山東壽光蔬菜首次進行了電子拍賣,開創了農產品新交易方式的先河。隨著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很多條件具備的大型農業生產基地或農場可以採用農產品期貨交易或批發。期貨貿易、遠期合約交易、集中競價、訂單式農業等多種現代交易手段都可以運用到農產品交易當中去,農業活動者應藉此東風積極構建多種銷售渠道。
4.有利於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
互聯網遍布全球,利用網路可以向全球發布農產品資源信息,宣傳、推介當地豐富的優質農產品,擴大本地區農產品的知名度,解決當地的農產品標准化問題。農民可以利用互聯網做廣告,成本比傳統廣告媒體低,而且,由於網路已成為當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路廣告的影響比傳統廣告來得更廣些。通過電子商務,農民可以減少第三方或中介組織的參與,減少中間交易環節,縮短供應鏈,提高市場運作效率,尋找優質客戶。當然,電子商務的特性要求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更加標准化,標准化反過來順暢了流通,也進一步減少了交易成本。
二 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用中的主要問題
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主要有供求信息服務型和商務服務型。前者為農產品生產者提供了各類信息,節省成本。後者可以為農產品提供信息化的交易平台,縮短農產品供應鏈條。但是,在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過程中,還面臨一系列的問題。
1.農產品的特性不適合電子商務
農產品的
源於:論文提綱格式範文http://www.udooo.com
生產依賴於自然條件和資源,種植和培育需要一定的周期且不利於存儲。另外,農產品的差異化不明顯,雖然現今很多消費者偏好於綠色無污染產品,但從直觀上很難進行辨別,加之我國農產品深加工比例較低,導致農產品無法像工業產品一樣實行品牌區分。不同的商品在其運行過程中,往往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價值保存期,而農產品的使用保存期可以說是最短的,很多農產品如鮮活品不易保存,造成遠距離販送很困難。同時又由於農產品對市場需求的反應滯後,對下期的需求量預測往往是根據上一時期的需求,導致了供銷不匹配。因此,決定了農業電子商務需要有組織的第三方介入。
2.電子商務技術不高和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
我國電子商務還處於發展階段,起步較晚,技術相對較弱,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諸如金融體系不完善、物流配送不健全、商業信譽不高等問題。很多農村電腦人均擁有量低且多為政府人員使用。即便近些年涉農網站增長迅速,但網站建設的質量不高,很多關於農產品的網站訪問速度慢,服務提供不穩定,網頁陳舊、鏈接不便利。在農村,農民還主要依靠郵政儲蓄、信用社等金融機構進行些存儲業務,缺少各種現代化的金融工具,即便是有,利用率也很低,商業環節中的資金流得不到很好的轉換流通。金融業不發達,使得很多電子商務賴以的支付方式很難起到作用。同時,由於交通不便和地區偏遠等原因,農村的物流不完善,農產品難以實現使用價值的轉移,這也進一步縮小了農產品銷售渠道。
3.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在農村嚴重變形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它不僅要求構建以計算機為主的信息網路體系,還要求有先進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與之相適應。然而,我國農村推行信息化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
據CNNIC統計,截止2011年6月30日,在全國近4.85億網民中,城鎮網民佔73%,農村網民佔27%。其中,職業為農民的網民佔5.3%,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農村的文盲率還是很高,農村科技化水平低,電腦擁有率不高。政府推廣並未真正做到授惠於民。很多地方電腦教育的對象以農村黨員和成人為主,計算機等設備的主要用途也只是宣傳終端,而黨員對此卻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有興趣的青少年卻沒有機會得到學習。這也使得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推廣受到阻礙,進而影響了農產品的電子商務運用。
4.從事與農產品有關的電子商務人才匱乏
分析人才匱乏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農村經濟水平低和文化生活環境差,很多懂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管理人員不願到農村去發展。而要使現今從事農業的
農民去學習電子商務,從中挖掘人才更是難上加難,這也就影響了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二是由於農村生產勞動者的文化程度低,加上傳統觀念的束縛,對新事物沒有足夠的信心,認為所謂的電子商務只不過是把東西放到網上去賣。不了解電子商務的其他作用,無法認識到信息時代掌握信息對自己競爭的好處。很多農民小農意識依然嚴重,對法律法規不了解、不尊重。三 農產品電子商務新模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由於農村不具備完善的網路銷售體系,很難將分散的農戶匯聚到淘寶等電子商務平台,因而也就不能用傳統的C2C模式解決產供銷問題。若像工業產品那樣由企業進行B2C也不符合我國農產品經營現狀。因此需要在農產品領域運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
1.P2B2F模式
P2B2F模式是一種通過企業及企業電子商務平台將農戶和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者聯系起來,縮短生產市場和消費市場的距離,建立一站式便捷購物模式,從而順利實現商品信息流和商流的流轉。
P代表個體戶,B為企業,F為家庭。這種電子模式主要是基於B2F電子商務模式。將交易對象分類於家庭這個單位中,提供一站式服務和高效免費的配送。需要強調的是,這種電子商務方式主要針對轄區內范圍,比如同省域內,同城內。這主要是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降低運輸成本。在產品的上游,企業可以要求農戶按規格將產品分類打包,再通過設立收購站,定期從農戶手裡購入貨物。設立企業可以在社區設立訂購點,或者以產品目錄單的形式向各個家庭進行宣傳,在目錄單上留下訂購電話和訂購網址,在收單後對農產品進行配送。貨款可以採取預付款、網上支付等方式。生產過程中,農戶可以根據企業所反饋的信息決定種植什麼農產品,消費者也可以更放心、更實惠地購買到安全可靠的農產品。P2B2F的交易運作流程如圖1所示。
此種電子商務模式的運用,一般集中在較小規模的生鮮農產品銷售上。目前,這種電子商務模式正處於開始階段,不僅需要擁有網上信息系統,也需要眾多的實體店鋪和配送人員。在實際操作中,企業可以將超市等零售實體作為其訂購點和配送點,進而建立廣泛的銷售網路。
2.B2B2C模式
B2B2C模式是指電子商務服務商將生產者和消費者置於同一電子商務平台,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只要有意向,雙方均可達成購銷協議。
這種類型比較特殊,是B2B的一個特例,即一家企業向另一家企業出售商品的同時,還會出售少量商品給個人或者企業客戶。第一個B代表商品或服務的供應商,第二個B代表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C則表示顧客。它包括了現存的B2B和C2C平台的商業模式,更靠近B2C模式。該平台將企業和單個客戶不同需求完全地整合在一個平台上,既節約了庫存和物流,又擁有了更好的盈利能力。對於農產品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全國有很多從事農業生產的企業,由於其本身已經具有了較強的規模和一定的品牌實力,並且在線下有了一定的銷售渠道,因此,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網路平台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接觸洽談。P2B2C模式交易運作流程如圖2所示:
這種模式的典型案例有山東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山東棲霞蘋果電子交易市場公司的電子市場是「中國蘋果交易網」。棲霞電子交易市場中的電子交易模式主要有:電子訂單交易、電子拍賣交易、電子招標交易。在電子訂單交易中,買賣雙方在電子訂單交易系統中分別發出買入和賣
中國免費論文網http://www.udooo.com
出報價,電子交易平台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撮合成交,確定買賣之間的成交價格並生產交易合同。若買方在成交後不想購買,則可通過交易平台將合同轉讓,轉讓的差價可以由訂貨方即買方獲得。
3.P2G2B2C模式
這是對P2B2C的一種改良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政府部門參與了市場的資源配置。政府可以結合農民對市場的需求建立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電子商務網站,如中國農業信息網、福建鐵觀音網、清河絨山羊網等。政府還可以替農戶接受訂單,安排本地區的農戶依訂單生產。政府可以組織當地發展集體經濟,形成區域品牌,再通過企業將產品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同時,政府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更加便利的物流、金融和通信,加強農戶之間的聯系,縮短農產品的供應鏈,加強農產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和人員流的轉換。
四 結論
綜上所述,農產品與工業、服務業和金融業產品不同,因此也不能借用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而需要對電子商務模式進行改良和創新。雖然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但隨著適合農產品的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運用,農產品的產供銷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從而有利於實現我國三農目標,讓農民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Ⅲ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工作開展
2014年農業電商出現井噴現象,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走向網路。近日,由甘肅、陝西、新疆三省區聯回合主答辦的「2015年中國(平涼)絲綢之路農產品博覽會暨中國西部農產品電子商務聯盟啟動儀式」在甘肅省平涼市舉行。據介紹,此舉旨在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業的交流合作,提升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業的服務能力,加快推進西部地區農業現代化。
Ⅳ 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論文要怎麼寫
我們可抄以從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問題、電子商務中農產品的流通模式、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路徑、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前景、農產品電子商務產銷問題等等方面進行論文的撰寫,關於論文的格式結構大家也要注意到位。具體的不妨來中國鳴網學術站看看。
Ⅳ 談談您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認識和期盼
農業是典型的傳統行業,具有季節性強、產品標准化低、企業素質較低等特點。電子商務能夠消除傳統商務中信息傳遞與交流的障礙,發展農村、農業電子商務,將有效推動農業產業化步伐。
今年11月份在濰坊舉行的首屆中國(濰坊)農產品電子商務大會,來自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500多家電子商務企業、濰坊市及周邊城市500多名農產品企業負責人與會,共謀農產品對接電商的發展機遇。
搶抓發展最佳機遇
11月7日,在濰坊舉行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大會吸引了眾多對該領域感興趣的人士。中國電商委雁陣實訓基地田野校長關於農產品電商發展分析的免費公開課上,座無虛席。「目前是進入農產品電子商務領域最好的時機,經過前兩年的鋪墊,這個產業在蓬勃發展著,其發展前景遠遠高於其他產業。」田野講到,當他問有多少本地農產品企業開啟電商渠道時,台下幾十雙手舉了起來。
「必須抓住最佳機遇,進入這個領域。」山東新天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春告訴記者。據了解,該公司於今年8月份正式上線運營「醉美舌尖」網上平台,出售其位於坊子區黃旗埠基地出產的時令蔬菜、肉禽蛋類、休閑副食等農副產品。「上線時間不長,但發展很快,目前每天都有下單量,前景廣闊。」張春說。
而國內知名電商平台國美在線財務總監李虹介紹,8月份、9月份國美在線農產品銷售的環比增長率均達到100%,並且已經全面覆蓋鮮肉、零食、乾果等領域。
據了解,目前全國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已超3萬家,其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已達3000家。農產品電商領域已成眾商家必奪商機。
品牌優勢至關重要
「農產品電子商務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專業,但如果沒有打出牌子的話,也很難銷售得好。」針對眾商家湧入農產品電商領域的極高熱情,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提醒。
「我們今年推嶺南荔枝品牌的時候,採取各種手段,包括打造首屆網路荔枝文化節、在地鐵站將荔枝免費送給女生、宣講荔枝文化等,做得很成功,銷售量很棒。」順豐優選執行總裁崔曉琦同樣大力強調品牌的重要性,「有些地方有很好的產品,但是沒有品牌。所謂沒有品牌,就是它沒有很好的標准,賣不出好的價格來。所以,大家有好的產品就要積極把它變成有品牌的產品,通過消費者的口碑來獲取更高的利潤。」崔曉琦說。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蘇軍強調,濰坊作為農產品電商大會主辦地,具有明顯的品牌優勢。據了解,壽光市是全國蔬菜大棚的發源地,蔬菜面積80萬畝,為京津冀的「菜籃子」;諸城畜禽養殖、加工產業集聚度高,擁有諸城外貿、得利斯集團兩家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龍頭企業;安丘市外向型農業特點突出,年出口創匯超過200萬美元的龍頭企業達到52家,形成了以蔥、姜、蒜、果蔬等優勢出口農產品為主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濰坊要借大會之機,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打造『中國農產品電商之都』。」蘇軍說。
Ⅵ 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1、農產品分級體系標準的確立
2、農產品運輸保障
3、農產品經營者的業務素質
4、農產品盈利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