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電子商務的安全交易和支付主要保證的四個方面 簡述電子商務安全認證中心的基本功能
安全交易和支付主要保證以下四個方面:
一、信息保密性:交易中的商務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回。如信用卡答的賬號和用戶名等不能被他人知悉,因此在信息傳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二、交易者身份的確定性:網上交易的雙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確認對方的身份,對商家要考慮客戶端不能是騙子,而客戶也會擔心網上的商店不是一個玩弄欺詐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確認對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三、不可否認性:由於商情的千變萬化,交易一旦達成是不能被否認的。否則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利益。因此電子交易通信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是不可否認的。
四、不可修改性: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否則也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商業利益。因此電子交易文件也要能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商務交易的嚴肅和公正。
電子商務安全認證中心(CA)的基本功能是:
1、生成和保管符合安全認證協議要求的公共和私有密鑰、數字證書及其數字簽名。
2、 對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進行驗證。
3、 對數字證書進行管理,重點是證書的撤消管理,同時追求實施自動管理(非手工管理)。
4、 建立應用介面,特別是支付介面。CA是否具有支付介面是能否支持電子商務的關鍵。
『貳』 電子商務網路支付與安全
支付與安全這兩方面的內容太多了。你到網上隨便一搜急有好多叫你如何處理的。不過我認為在網上交易肯定是有風險的,但網上交易也有了成為了必然的趨勢。
『叄』 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的人民郵電出版社教材
書名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叢 書 名21世紀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規劃教材·高校系列標准書號ISBN 978-7-115-29503-3 作者祝凌曦 陸本江 編著責任編輯滑玉開本16 開印張21.5字數537 千字頁數334 頁裝幀平裝版次第1版第1次初版時間2013年4月本 印 次2013年4月首 印 數-- 冊定價42.80 元 第1章電子商務安全概述1內容提要1學習目標1案例導讀11.1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現狀21.1.1電子商務在身邊21.1.2電子商務安全現狀31.1.3電子商務支付現狀51.2電子商務安全的基本要求81.2.1交易的認證性81.2.2交易的保密性111.2.3交易的完整性121.2.4交易的不可否認性141.2.5其他安全需求151.3電子商務的安全交易標准151.3.1安全套接層協議161.3.2安全電子交易協議161.3.3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161.3.4安全交易技術協議171.3.5安全電子郵件管理協議171.4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保障17本章小結18思考題19拓展閱讀19
第2章電子商務的安全技術23內容提要23學習目標23案例導讀232.1數據加密技術242.2身份認證與訪問控制技術282.2.1身份認證292.2.2訪問控制312.3網路安全技術332.3.1防火牆技術332.3.2計算機病毒及防護372.3.3入侵檢測技術42本章小結45思考題45拓展閱讀46
第3章數字證書與協議48內容提要48學習目標48案例導讀483.1密碼學的應用493.1.1對稱密碼學503.1.2非對稱密碼學523.1.3雜湊函數563.1.4數字簽名573.2數字證書583.2.1數字證書的概念583.2.2數字證書認證機構593.3數字證書的應用——SET協議603.3.1SET協議介紹603.3.2基本概念613.3.3SET協議信息結構623.3.4SET協議處理邏輯673.4數字證書的應用——SSL協議773.4.1SSL的主要組成協議773.4.2SSL記錄層協議783.4.3SSL握手協議793.4.4SSL的具體應用803.4.5SET和SSL的比較81本章小結82思考題83拓展實驗83
第4章電子支付概述84內容提要84學習目標84案例導讀844.1支付和支付系統844.1.1支付和支付系統854.1.2支付系統的發展864.1.3我國的支付系統874.2電子支付概論894.2.1電子支付現狀894.2.2電子支付的定義904.2.3電子支付的分類914.2.4電子支付產業存在的問題934.3網路支付944.3.1網路支付的概念944.3.2網路支付的條件954.3.3網路支付的特徵964.3.4網路支付的安全性問題964.3.5網路支付系統方式97本章小結99思考題99拓展閱讀100
第5章ATM與POS103內容提要103學習目標103案例導讀1035.1銀行卡1045.1.1銀行卡概述1045.1.2信用卡1065.1.3借記卡1065.1.4IC卡1075.2銀行卡的「費」1085.2.1信用卡年費1085.2.2信用卡利息1105.2.3信用卡提現1135.2.4信用卡分期付款1165.2.5銀行卡交易手續費1175.3ATM1185.3.1ATM系統概述1185.3.2ATM系統的網路結構及處理流程1205.4ATM系統的安全1225.5ATM使用的若干安全問題及對策1235.5.1竊取卡號、密碼信息1235.5.2ATM「吞卡」1245.5.3交易信息外泄1245.5.4嚴防電話和簡訊詐騙1245.5.5其他ATM詐騙手段1255.6POS1265.6.1POS系統概述1265.6.2POS系統的網路結構及處理流程1295.6.3POS系統的安全1315.6.4POS系統實例132本章小結133思考題134拓展閱讀134
第6章第三方支付——支付寶138內容提要138學習目標138案例導讀1386.1第三方支付1396.1.1第三方支付的概念1396.1.2第三方支付的模式1396.2支付寶概述1416.2.1支付寶發展現狀1416.2.2支付寶的特點及主要產品1426.3支付寶支付1446.3.1快捷支付(含卡通)1446.3.2支付寶余額支付1456.3.3網上銀行支付——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1456.3.4網點付款1466.3.5消費卡付款1466.3.6找人代付1476.4支付寶其他應用1486.4.1我要付款1486.4.2手機充值1496.5網上支付的風險及應對措施1506.5.1買家風險及安全策略1516.5.2賣家風險及安全策略1546.5.3支付寶的安全策略1556.6國內其他賬戶型第三方支付1596.6.1財付通1596.6.2安付通1596.6.3PAYPAL1606.6.4YeePay160本章小結161思考題162拓展閱讀162
第7章第三方支付——拉卡拉164內容提要164學習目標164案例導讀1647.1線下支付1657.1.1線下支付的定義1657.1.2線下支付在中國支付體系中的定位1657.1.3線下支付的發展歷史1657.1.4線下支付市場產業鏈整體分析1667.1.5線下支付帶來的影響1677.2拉卡拉概述1677.2.1拉卡拉公司介紹1677.2.2拉卡拉的發展1687.2.3拉卡拉合作夥伴1697.2.4拉卡拉的主要業務功能1697.3拉卡拉刷卡機1717.3.1拉卡拉公共網點刷卡機1717.3.2Mini拉卡拉家用刷卡機1767.3.3拉卡拉刷卡機的風險及防範1787.4拉卡拉超級盾1807.4.1拉卡拉超級盾簡介1807.4.2拉卡拉超級盾安裝及開通1807.4.3信用卡還款1827.4.4賬戶直充1837.4.5支付寶交易1847.4.6財付通賬戶充值1857.4.7賬單號付款1867.4.8其他1877.4.9超級盾使用過程中常見問題及相關業務費用1887.5其他混合型第三方支付模式1907.5.1嗖!付1907.5.2繳費易190本章小結191思考題191拓展閱讀192
第8章第三方支付——首信易支付193內容提要193學習目標193案例導讀1938.1網關支付概述1948.1.1網關支付概念1948.1.2網關型支付主要模式1948.1.3網關型支付的發展現狀1948.2首信易支付概述1958.2.1發展背景與歷程1958.2.2發展趨勢1968.3面向用戶的功能及基本操作演示1978.3.1會員資料管理及注冊認證演示1978.3.2我要收款2018.3.3我要付款2028.3.4購物付款演示2028.3.5我要充值2048.3.6返點查詢2058.3.7其他資金管理2068.3.8用戶賬戶管理2088.4支付平台功能及基本操作演示2098.4.1B2C支付2098.4.2B2B支付2118.4.3易收匯2128.5易支付安全案例分析及使用攻略2138.5.1案例2138.5.2首信易支付安全使用攻略2158.6第三方支付典型平台對比分析218本章小結219思考題220拓展閱讀220
第9章大額電子匯兌系統223內容提要223學習目標223案例導讀2239.1電子匯兌系統概述2249.1.1匯兌系統的涵義2249.1.2匯兌系統的特點2249.1.3匯兌系統的類型2259.1.4電子匯兌的處理流程與控制2259.2國內的電子匯兌系統2269.2.1中國國家金融數據通信網路系統2269.2.2中國國家現代化支付系統2369.2.3中國其他電子匯兌系統2459.3國外著名的電子匯兌系統2509.3.1SWIFT2509.3.2CHIPS2569.3.3FedWire2589.3.4其他電子匯兌系統2619.3.5國際匯兌系統運作示例263本章小結265思考題266拓展閱讀266
第10章網上銀行269內容提要269學習目標269案例導讀26910.1網上銀行概述27010.1.1網上銀行的概念27010.1.2網上銀行的特點27110.1.3網上銀行與傳統銀行的比較27210.1.4網上銀行系統的組成27310.1.5網上銀行的經營模式27310.2網上銀行的發展及主要業務27410.2.1網上銀行發展的四個階段27410.2.2網上銀行發展現狀27710.2.3網上銀行的主要業務27810.3網上銀行功能及操作實例28010.3.1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功能簡介28010.3.2注冊及登錄28110.3.3我的賬戶28110.3.4定期存款28710.3.5轉賬存款28810.3.6網上貸款29110.3.7網上掛失29210.3.8繳費站29310.3.9信用卡服務29410.4網上銀行風險及應對措施29610.4.1網上銀行典型風險29610.4.2網上銀行風險的應對300本章小結303思考題304拓展閱讀304
第11章移動支付306內容提要306學習目標306案例導讀30611.1移動支付概述30711.1.1移動支付的概念30711.1.2移動支付的分類30811.1.3移動支付發展階段30811.1.4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30911.2移動支付內容31011.2.1移動支付業務31011.2.2移動支付的運營模式31011.2.3移動支付終端解決方案31211.2.4移動支付的主要障礙31611.2.5移動支付的解決辦法31711.3移動支付實戰演練31811.3.1開戶31911.3.2充值32011.3.3手機支付卡通32211.3.4支付32411.3.5收付款32511.3.6提現32711.4移動支付的安全問題32811.4.1移動支付面臨的安全問題32811.4.2移動支付安全技術329本章小結330思考題331拓展閱讀331
『肆』 電子商務如何支付,付款方式與特點,安全性
在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B2C、C2C電子商務產生了多種支付方式,包括匯款、貨到付款、網上支付、電話支付、手機簡訊支付等方式,並且這些方式同時並存。據2005年CNNT統計,消費者常採用多種支付方式,其中匯款用戶占總用戶數量的43.2%、網上支付佔41.9%、貨到付款支付佔34.7%、手機支付佔1.7%。
2.1 匯款
銀行匯款或郵局匯款是一種傳統支付方式,也是目前為止電子商務支付方式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郵局匯款是顧客將訂單金額通過郵政部門匯到商戶的一種結算支付方式。採用銀行或郵局匯款,可以直接用人民幣交易,避免了諸如黑客攻擊、賬號泄漏、密碼被盜等問題,對顧客來說更安全。但採用此種支付方式的收發貨周期時間長,例如卓越網的郵局匯款支付期限為14天,銀行電匯為10天,而採用其他網上支付則只需1-2天。此外,顧客還必須到銀行或郵局才能進行支付,支付過程比較繁瑣。對於商家來說,這種交易方式也無法體現電子商務高速、交互性強、簡單易用且運作成本低等優勢。因此,這種支付方式並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的長期高速發展。
2.2 貨到付款
貨到付款又稱送貨上門,指按照客戶提交的訂單內容,在承諾配送時限內送達顧客指定交貨地點後,雙方當場驗收商品,當場交納貨款的一種結算支付方式。目前,很多購物網站都提供這種支付方式。這是一個充滿中國特色的B2C電子商務支付方式、物流方式,既解決了中國網上零售行業的支付和物流兩大問題,又培養了客戶對網路的信任。貨到付款仍然是中國用戶最喜歡的支付方式之一。但是,將支付與物流結合在一起存在很多問題。首先,付款方式採用現金付費,因此只局限在小額支付上,例如卓越網的訂單金額不可高於15 000元,對於商家的大額交易則無法實現。其次,由於送貨上門受到地區的局限,而EMS費用又較高,所以顧客選擇最多的還是普通郵寄,這就會帶來必然的時間損耗,給用戶造成不便。比如當當書店送貨上門服務,送到北京市內讀者手中需1-2天,而送到其他城市則需3-7天,普通郵寄則是更需1-2周,這還不包括邊遠地區。送貨上門單張訂單購物金額滿30元免5元平郵費用,單張訂單購物金額滿200元免加急費用,這個費用對於小額購物的顧客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2.3 網上支付
所謂網上支付,是以金融電子化網路為基礎,以商用電子化工具和各類交易卡為媒介,以電子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手段,以二進制數據形式存儲,並通過計算機網路系統以電子信息傳遞形式實現的流通和支付。
2006年網上支付在整個電子支付市場規模中所佔的比例為97%,網上支付仍是電子支付形式中的絕對主力,國內目前採用網上支付業務的網上書店總數已超過10萬家。網上支付的方式主要有:銀行卡支付方式、電子支票支付方式和電子貨幣支付方式。其中比較成熟的是銀行卡支付方式,銀行卡支付方式是目前在國內網上購物實現在線支付的最主要的手段。
2.3.1 網上銀行卡轉帳支付
網上銀行卡轉帳支付指的是電子商務的交易通過網路,利用銀行卡進行支付的方式。客戶通過Internet向商家訂貨後,在網上將銀行卡卡號和密碼加密發送到銀行,直接要求轉移資金到商家銀行賬戶中,完成支付。銀行卡的卡類可以包括信用卡、借記卡和智能卡等。
我國目前網上銀行卡轉賬支付可以分為有數字證書和無數字證書兩種方式。一般的用戶如果不去銀行申請啟用有數字證書保護的網上支付功能,就只能使用無數字證書保護的網上支付。不啟用數字證書保護的網上支付在功能上會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只能進行賬戶查詢或只能進行小額支付。而啟用數字證書保護的網上支付不僅擁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能享受網上銀行所提供的全部服務,支付的金額不受限制。
銀行卡網上直接轉賬支付存在著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的矛盾,例如要起用數字證書保護,付款人必須經過向銀行申請安裝數字證書,下載指定軟體等多道手續,對有些對電腦操作不熟悉的顧客而言就很難實現了。另外,因客戶直接將貨款轉移到商家的帳戶上,如果出現交易失敗的情況,那麼討回貨款的過程就可能變得非常繁瑣和困難。
2.3.2 第三方支付平台結算支付
第三方結算支付是指客戶和商家都首先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處開立賬戶;並將各自的銀行賬戶信息提供給支付平台的賬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商家已經收到貨款,商家發貨;客戶收到並檢驗商品後,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付款給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再將款項劃轉到商家的賬戶中。這樣客戶和商家的銀行帳戶信息只需提供給第三方支付平台,比較安全,且支付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如果客戶未收到商品或商品有問題則可以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拒絕劃轉貨款到商家。而商家則可以在貨款有保障的情況下放心發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風險。第三方平台結算支付是當前國內服務數量最多的支付模式。國內當前從事網上支付的企業已經從2004年的10多家增加到現在的50多家,2005年我國第三方支付平台規模增長到161億元。來自賽迪顧問的調查表明,2007年我國第三方支付平台規模已達到215億元。國內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比較知名的有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易趣的安付通、貝寶、騰訊的財付通、易寶、網銀在線、銀聯電子支付、環訊的IPS、雲網等等。
由於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解決了電子商務支付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如安全問題、信用問題、成本問題。與此同時,中國現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1)中國法律規定只有金融機構才有權吸納代理用戶的錢,其他企業機構不得從事類似活動,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也受到一部分人的質疑。
(2)貨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滯留的時間內將產生一定的利息,這部分利息如何分配目前也缺乏明確的規范和嚴格的監督。
(3)支付平台解決的電子商務支付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只限於客戶和廠商之間,其他安全性問題如客戶在支付平台填寫銀行資料時信息的保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4)操作還不夠簡便,客戶在使用支付平台時都必須進行一系列繁瑣的申請。
(5)貸款會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賬號中滯留一段時間,非實時性支付帶來存款風險,如第三方支付企業不能完全保證貨款安全,將大大損害客戶和商家的利益。
(6)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會被利用,通過捏造虛假交易從信用卡套現,甚至存在可能被利用來進行洗錢的風險。
『伍』 電子商務網站是如何做到安全支付的
一、移動支付中的安全問題
在整個移動支付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支付參與者包括:消費用戶、商戶用戶、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銀行。消費用戶和商戶用戶是系統的服務對象,移動運營商提供網路支持,銀行方提供銀行相關服務,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提供支付平台服務,通過各方的結合以實現業務。移動支付需要考慮以下安全問題:(1)移動終端接入支付平台的安全,包括用戶注冊時,簽約信息的安全傳遞,以及用戶通過移動終端登錄系統,其間傳遞的數據如簽約用戶名、簽約密碼等的安全性。(2)支付平台內部數據傳輸的安全,即支付平台內部各模塊之間數據傳輸的安全性。(3)支付平台數據存儲的安全,涉及到簽約用戶的機密性的銀行卡賬戶、密碼、簽約用戶名、簽約密碼等的安全性。
二、移動支付的安全認證技術
當前,移動設備的大量普及為移動支付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移動支付的實施,如移動終端的計算環境和通信環境都非常有限,這就需要對相應的安全認證做一些特殊要求。
1.WPKI安全標准概況
WPKI(WirelessPKI)是有線PKI的一種擴展,它將互聯網電子商務中PKI的安全機制引入到移動電子商務中。WPKI採用公鑰基礎設施、證書管理策略、軟體和硬體等技術,有效地建立了安全和值得信賴的無線網路通信環境。WPKI以WAP的安全機制為基礎,通過管理實體間關系、密鑰和證書來增強電子商務安全。WAP安全機制包括WIM(WAPIdentityMole,無線應用協議識別模塊)、WMLSCrypt(WMLScriptCryptoAPI,WML腳本加密介面)、WTLS(,無線傳輸安全層)和WPKI四個部分。以上各部分對實現無線網路應用的安全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WPKI作為安全基礎設施平台,一切基於身份驗證的應用都需要WPKI技術的支持,它可與WTLS、TCP/IP相結合,實現身份認證、私鑰簽名等功能。WPKI的主要組件包括:終端實體應用程序(EE)、PKI門戶(PKIPortal)、認證中心(CA)、目錄服務(PKIDirectory)、WAP網關,在應用模型中還涉及數據提供伺服器等設備,WPKI的基本結構和數據流向如圖所示。
在WPKI中,代替RA(RegistrationAuthority)的功能組件是PKI門戶(PKIPortal),它是一個網路伺服器,負責把WAP客戶的需求轉發給PKI中的RA和CA(CertificationAuthority)。CA主要負責生成證書、頒發證書和刷新證書等。WAPGateway負責處理客戶與源伺服器之間的協議轉換工作。WTLS是經傳統網路的TLS協議改進和優化而得來的,主要保證傳輸層的安全,WPKI也是對IETFPKIX標準的優化,使之更適合無線環境。
2.WPKI的加密演算法和密鑰
WPKI是通過管理實體間關系、密鑰和證書來增強電子商務安全的,與WAP安全標准相比,WPKI所採用的ECC(EllipticCurveCryptography,橢圓曲線密碼)密碼系統更適合在無線設備中使用。同樣強度的密鑰,ECC的密鑰長度(163bit)只是其他方案的六分之一(1024bit),但163bit的密鑰長度對窮舉密鑰攻擊幾乎是絕對安全的,因為窮舉163bit的密鑰個數有1.156×1049個,按每秒鍾測試1億個密鑰計算,也要3.6×1032年!
『陸』 電子商務的安全支付問題
1、電子商務的安全控制要求概述
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是交易的安全性。由於Internet本身的開放性,使網上交易面臨了種種危險,也由此提出了相應的安全控制要求。
1.1信息保密性
交易中的商務信息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帳號和用戶名被人知悉,就可能被盜用,訂貨和付款的信息被競爭對手獲悉,就可能喪失商機。因此在電子商務的信息傳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1.2交易者身份的確定性
網上交易的雙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確認對方的身份,對商家而言要考慮客戶端不能是騙子,而客戶也會擔心網上的商店不是一個弄虛作假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確認對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1.3不可否認性
由於商情的千變萬化,交易一旦達成是不能被否認的。否則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利益。
1.4不可修改性
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如其能改動文件內容,那麼交易本身便是不可靠的,客戶或商家可能會因此而蒙受損失。因此電子交易文件也要能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交易的嚴肅和公正。
2、電子商務安全交易的有關標准和實施方法
2.1安全交易的雛形
在電子商務實施初期,曾採用過一些簡易的安全措施,這些措施包括:
(1) 部分告知(Partial Order):即在網上交易中將最關鍵的數據如信用卡號碼及成交數額等略去,然後再用電話告之,以防泄密。
(2) 另行確認(Order Confirmation):即當在網上傳輸交易信息之後,再用電子郵件對交易作確認,才認為有效。
(3) 在線服務(Online Service):為了保證信息傳輸的安全,用企業提供的內部網來提供聯機服務。
以上所述的種種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操作麻煩,不能實現真正的安全可靠性。
2.2安全交易標準的制定
近年來,IT業界與金融行業一起,推出不少更有效的安全交易標准。主要有:
(1) 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S-HTTP):依靠密鑰對的加密,保障Web站點間的交易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2) 安全套接層協議(SSL協議:Secure Socket Layer)是由網景(Netscape)公司推出的一種安全通信協議,是對計算機之間整個會話進行加密的協議,提供了加密、認證服務和報文完整性。它能夠對信用卡和個人信息提供較強的保護。SSL被用於Netscape Communicator和Microsoft IE瀏覽器,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在SSL中,採用了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兩種加密方法。
(3) 安全交易技術協議(STT:Secure Transaction 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將認證和解密在瀏覽器中分離開,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將在Internet Explorer中採用這一技術。
(4) 安全電子交易協議(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ET協議是由VISA和MasterCard兩大信用卡公司於1997年5月聯合推出的規范。SET主要是為了解決用戶、商家和銀行之間通過信用卡支付的交易而設計的,以保證支付信息的機密、支付過程的完整、商戶及持卡人的合法身份、以及可操作性。SET中的核心技術主要有公開密匙加密、電子數字簽名、電子信封、電子安全證書等。
目前公布的SET正式文本涵蓋了信用卡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交易協定、信息保密、資料完整及數字認證、數字簽名等。這一標准被公認為全球網際網路的標准,其交易形態將成為未來「電子商務」的規范。
支付系統是電子商務的關鍵,但支持支付系統的關鍵技術的未來走向尚未確定。安全套接層(SSL)和安全電子交易(SET)是兩種重要的通信協議,每一種都提供了通過Internet進行支付的手段。但是,兩者之中誰將領導未來呢?SET將立刻替換SSL嗎?SET會因其復雜性而消亡嗎?SSL真的能完全滿足電子商務的需要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對比作管中一窺:
SSL提供了兩台機器間的安全連接。支付系統經常通過在SSL連接上傳輸信用卡卡號的方式來構建,在線銀行和其他金融系統也常常構建在SSL之上。雖然基於SSL的信用卡支付方式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但如果想要電子商務得以成功地廣泛開展的話,必須採用更先進的支付系統。SSL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在於它被大部分Web瀏覽器和Web伺服器所內置,比較容易被應用。
SET和SSL除了都採用RSA公鑰演算法以外,二者在其他技術方面沒有任何相似之處。而RSA在二者中也被用來實現不同的安全目標。
SET是一種基於消息流的協議,它主要由MasterCard和Visa以及其他一些業界主流廠商設計發布,用來保證公共網路上銀行卡支付交易的安全性。SET已經在國際上被大量實驗性地使用並經受了考驗,但大多數在Internet上購的消費者並沒有真正使用SET。
SET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協議,因為它非常詳細而准確地反映了卡交易各方之間存在的各種關系。SET還定義了加密信息的格式和完成一筆卡支付交易過程中各方傳輸信息的規則。事實上,SET遠遠不止是一個技術方面的協議,它還說明了每一方所持有的數字證書的合法含義,希望得到數字證書以及響應信息的各方應有的動作,與一筆交易緊密相關的責任分擔。
3、目前安全電子交易的手段
在近年來發表的多個安全電子交易協議或標准中,均採納了一些常用的安全電子交易的方法和手段。典型的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幾種:
3.1密碼技術
採用密碼技術對信息加密,是最常用的安全交易手段。在電子商務中獲得廣泛應用的加密技術有以下兩種:
(1)公共密鑰和私用密鑰(public key and private key)
這一加密方法亦稱為RSA編碼法,是由Rivest、Shamir和Adlernan三人所研究發明的。它利用兩個很大的質數相乘所產生的乘積來加密。這兩個質數無論哪一個先與原文件編碼相乘,對文件加密,均可由另一個質數再相乘來解密。但要用一個質數來求出另一個質數,則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將這一對質數稱為密鑰對(Key Pair)。在加密應用時,某個用戶總是將一個密鑰公開,讓需發信的人員將信息用其公共密鑰加密後發給該用戶,而一旦信息加密後,只有用該用戶一個人知道的私用密鑰才能解密。具有數字憑證身份的人員的公共密鑰可在網上查到,亦可在請對方發信息時主動將公共密鑰傳給對方,這樣保證在Internet上傳輸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2)數字摘要(digital digest)
這一加密方法亦稱安全Hash編碼法(SHA:Secure Hash Algorithm)或MD5(MD Standards for Message Digest),由Ron Rivest所設計。該編碼法採用單向Hash函數將需加密的明文「摘要」成一串128bit的密文,這一串密文亦稱為數字指紋(Finger Print),它有固定的長度,且不同的明文摘要成密文,其結果總是不同的,而同樣的明文其摘要必定一致。這樣這摘要便可成為驗證明文是否是「真身」的「指紋」了。
上述兩種方法可結合起來使用,數字簽名就是上述兩法結合使用的實例。
3.2數字簽名(digital signature)
在書面文件上簽名是確認文件的一種手段,簽名的作用有兩點,一是因為自己的簽名難以否認,從而確認了文件已簽署這一事實;二是因為簽名不易仿冒,從而確定了文件是真的這一事實。數字簽名與書面文件簽名有相同之處,採用數字簽名,也能確認以下兩點:
a. 信息是由簽名者發送的。
b. 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未曾作過任何修改。
這樣數字簽名就可用來防止電子信息因易被修改而有人作偽;或冒用別人名義發送信息;或發出(收到)信件後又加以否認等情況發生。
數字簽名採用了雙重加密的方法來實現防偽、防賴。其原理為:
(1) 被發送文件用SHA編碼加密產生128bit的數字摘要(見上節)。
(2) 發送方用自己的私用密鑰對摘要再加密,這就形成了數字簽名。
(3) 將原文和加密的摘要同時傳給對方。
(4) 對方用發送方的公共密鑰對摘要解密,同時對收到的文件用SHA編碼加密產生又一摘要。
(5) 將解密後的摘要和收到的文件在接收方重新加密產生的摘要相互對比。如兩者一致,則說明傳送過程中信息沒有被破壞或篡改過。否則不然。
3.3數字時間戳(digital time-stamp)
交易文件中,時間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在書面合同中,文件簽署的日期和簽名一樣均是十分重要的防止文件被偽造和篡改的關鍵性內容。
在電子交易中,同樣需對交易文件的日期和時間信息採取安全措施,而數字時間戳服務(DTS:digital time-stamp service)就能提供電子文件發表時間的安全保護。
數字時間戳服務(DTS)是網上安全服務項目,由專門的機構提供。時間戳(time-stamp)是一個經加密後形成的憑證文檔,它包括三個部分:1)需加時間戳的文件的摘要(digest),2)DTS收到文件的日期和時間,3)DTS的數字簽名。
時間戳產生的過程為:用戶首先將需要加時間戳的文件用HASH編碼加密形成摘要,然後將該摘要發送到DTS,DTS在加入了收到文件摘要的日期和時間信息後再對該文件加密(數字簽名),然後送回用戶。由Bellcore創造的DTS採用如下的過程:加密時將摘要信息歸並到二叉樹的數據結構;再將二叉樹的根值發表在報紙上,這樣更有效地為文件發表時間提供了佐證。注意,書面簽署文件的時間是由簽署人自己寫上的,而數字時間戳則不然,它是由認證單位DTS來加的,以DTS收到文件的時間為依據。因此,時間戳也可作為科學家的科學發明文獻的時間認證。
3.4數字憑證(digital certificate, digital ID)
數字憑證又稱為數字證書,是用電子手段來證實一個用戶的身份和對網路資源的訪問的許可權。在網上的電子交易中,如雙方出示了各自的數字憑證,並用它來進行交易操作,那麼雙方都可不必為對方身份的真偽擔心。數字憑證可用於電子郵件、電子商務、群件、電子基金轉移等各種用途。
數字憑證的內部格式是由CCITT X.509國際標准所規定的,它包含了以下幾點:
(1) 憑證擁有者的姓名,
(2) 憑證擁有者的公共密鑰,
(3) 公共密鑰的有效期,
(4) 頒發數字憑證的單位,
(5) 數字憑證的序列號(Serial number),
(6) 頒發數字憑證單位的數字簽名。
數字憑證有三種類型:
(1) 個人憑證(Personal Digital ID):它僅僅為某一個用戶提供憑證,以幫助其個人在網上進行安全交易操作。個人身份的數字憑證通常是安裝在客戶端的瀏覽器內的。並通過安全的電子郵件(S/MIME)來進行交易操作。
(2) 企業(伺服器)憑證(Server ID):它通常為網上的某個Web伺服器提供憑證,擁有Web伺服器的企業就可以用具有憑證的萬維網站點(Web Site)來進行安全電子交易。有憑證的Web伺服器會自動地將其與客戶端Web瀏覽器通信的信息加密。
(3) 軟體(開發者)憑證(Developer ID):它通常為Internet中被下載的軟體提供憑證,該憑證用於和微軟公司Authenticode技術(合法化軟體)結合的軟體,以使用戶在下載軟體時能獲得所需的信息。
上述三類憑證中前二類是常用的憑證,第三類則用於較特殊的場合,大部分認證中心提供前兩類憑證,能提供各類憑證的認證中心並不普遍。
3.5認證中心(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
在電子交易中,無論是數字時間戳服務(DTS)還是數字憑證(Digital ID)的發放,都不是靠交易的雙方自己能完成的,而需要有一個具有權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third party)來完成。認證中心(CA)就是承擔網上安全電子交易認證服務、能簽發數字證書、並能確認用戶身份的服務機構。認證中心通常是企業性的服務機構,主要任務是受理數字憑證的申請、簽發及對數字憑證的管理。認證中心依據認證操作規定(CPS:Certification Practice Statement)來實施服務操作。
上述五個方面介紹了安全電子交易的常用手段,各種手段常常是結合在一起使用的,從而構成比較全面的安全電子交易體系。
4、應用動態
根據最新報道,我國第一個安全電子商務系統:「網上訂票與支付系統」經過半年試運行後,於1999年8月8日投入正式運行,其發起單位由上海市政府商業委員會、上海市郵電管理局、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市電子商務安全證書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投資與開發。
系統結構採用網上訂票與支付系統由四個子系統組成:商戶子系統、客戶子系統、銀行支付網關子系統、數字證書授權與認證子系統。
商戶子系統的第一個應用是用來購買購買飛機票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網站。網址為:www.cea.online.sh.cn;它是中國安全電子商務第一網站。
客戶子系統是安裝於PC機上的電子錢包軟體,是信用卡持有人進行網上消費的支付工具。電子錢包中必須加入客戶的信用卡信息與數字證書之後,方可進行網上消費。
支付網關子系統通常是指由收款銀行運行的一套設備,用來處理商戶的付款信息以及持卡人發出的付款指令。
數字證書授權與認證子系統為每個交易參與方生成一個數字證書作為交易方身份的驗證工具。
其技術特點是採用IBM的電子商務框架結構、嵌入經國家密碼管理委員會認可的加/解密用軟/硬體產品。這個電子商務系統具有如下的安全交易特點:
1) 遵循SET國際標准、具有SET標准規定的安全機制,是目前國際互聯網上運行的比較安全的電子商務系統;
2) 兼顧國內信用卡/儲蓄卡與國際信用卡的業務特點,具有一定的中國特色;
3) 具有開放特性,可與經SETCO國際組織認證的任何電子商務系統進行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