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趨勢一: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成為中國服務貿易新的經濟增長點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產業結構由「工業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出現了以電子商務服務為特徵的新型服務業。新型貿易服務業的特徵是:電子商務服務通過建立全球化的交易規則、標准和服務體系,在不同國家地區貿易商之間、貿易商和政府之間形成高效的電子化業務流程,進而實現跨境電子化貿易和貿易高效化。
目前,中國正處於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形成期,預計未來20年,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成為中國服務貿易中新的經濟增長點,並加速國際貿易服務領域的變革,這也是全球貿易服務領域變革的必然趨勢。
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並不是一種「自然演化」的自發過程,而是一種面對國際競爭壓力的「追趕」結果,這也是電子商務服務後行的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所以,學習和借鑒先行國家的經驗非常重要。但因為國際環境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原因,中國不可能完全重復先行國家和地區走過的道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當務之急是:樹立創新意識,結合國情,選擇低成本、見效快、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模式。
======================================================================
趨勢二:政府公共服務將帶動企業供應鏈電子商務發展
鑒於非市場化因素即政府的公共服務是目前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瓶頸,國際電子商務發展明顯呈現出以政府公共服務帶動企業供應鏈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趨勢。
為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的優勢,APEC經濟體成員政府、企業紛紛建立創新服務體系,通過實施電子商務「單一窗口」服務,統一電子商務標准,完善法律規則體系,以及加快貿易手續簡化進程等舉措,為提升企業供應鏈功效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作為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發展中國家,在電子商務發展初期,更需要將政府引導與作為市場主導的企業行為相結合,選擇政府有限干預的理性運行模式,制定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戰略,以尋求低成本、見效快、可持續的發展。
=========================================================
趨勢三:電子商務服務的全球化時代即將到來
電子商務服務方式的出現,突破了傳統貿易以單向物流為動作格局,實現了以物流為基礎,信息為核心,商流為主體的全新戰略。這意味著只要市場的開放程度納入一定的規范,電子商務就具備了「可貿易」的條件,將暢通無阻地進入國際貿易領域。
目前,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逐步完善,「可貿易」的條件日趨成熟,國際電子商務服務正從區域、經濟體成員內信息聚合向跨區域、跨境和全球化電子商務交易服務發展,使得電子商務服務也從經濟體內向跨經濟體、跨區域及全球化服務延伸。
可以預言,電子商務服務將帶動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成為新時期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的焦點問題,這也預示著電子商務服務的全球化時代即將到來
㈡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是什麼
一定是多行業的融合。前景非常廣闊。
㈢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
電子商務減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節省了大量的開支,從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以後電商行業也會更加快速發展,由此來說,電子商務的就業前景是很好的
㈣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答: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一、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更加完善
1、目前的已經開始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可以將信息社會的進程分為起步期、轉型期、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五個階段。
2、這里需要引入一個概念「信息社會指數」,即ISI。這一指數從信息量、信息裝備率、通信主體水平、信息悉數四個方面來測量不同社會階段、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信息化發展程度。
3、按照這一指標進行衡量,我國的ISI值處在0.4左右,也就是說,我國正處於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過渡的加速轉型期。
二、網路消費者數量將巨幅增長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排名第一位的國家,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的網民在世界上也處於第一位。
三、移動網上購物更加發達
1、從2006年開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了4億,從這一年開始,手機用戶的數量每年都幾乎有一個億以上的增長量。
2、截至2014年年底,手機用戶數量已經達到12.86億。
3、按照的人口數量,手機在未來依然有著極大的普及空間,這也為我國移動網上購物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四、網路交易額翻倍增長
1、與傳統企業相比,電商企業在促銷方面有著更多的奇思妙想。
2、預計到2020年,網路零售商佔全國商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可以達到16%,這對傳統商場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五、所有企業都將成為電商
目前,已經開通了網上商店的企業已經嘗到了電子商務帶來的甜頭,國際與國內許多知名品牌大多已經在網路上有了自己的品牌專營店。
六、大數據的應用
大量的電子商務顧客行為數據即將充分產生它的價值,這也將成為一家電子商務企業盈利的最高級模式。
㈤ 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是什麼
中國最近十年的外貿迅猛增長,幫助了阿里巴巴等一批國際商貿網站的崛起,但接下來版幾年,隨著房地權產及石油行業等利潤的上漲,外貿行業的利潤下降,更多的行業資本將流入到國內商貿及服務行業去,這也會對本地搜索與分類廣告帶來一定的發展契機,無論阿里巴巴、易趣或淘寶,這些的先行者只是集中精力在商貿行業,而服務行業相對是一片空白,如果本地搜索與分類廣告發展得好,也許其中會產生另一位電子商務的巨頭,畢竟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服務行業占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越來越重要。
㈥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怎麼樣
目前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可謂是全球電子商務領先者,主要以阿里、京東平台為主的幾大體系,也還很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例如退換貨、售後服務、假貨(實物照片不真實)等等問題需要改進.另外中國電子商務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電子商務未來有十大趨勢,關鍵詞分別是:移動化,平台化,三四五線城市,物聯網,社交購物,O2O,雲服務,大數據,精準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以及互聯網金融.
電子商務最近一年面臨巨大拐點:1.以馬雲主導的淘寶系,以及京東這些以產品為主要形式的實物型電商;2.以馬化騰為主導的騰訊系,以及美團等,這些以服務為主要形式的服務型電商.
第一個趨勢,移動購物.大家知道去年年底時候,手機用戶已經達到了五億,而PC用戶是5.9億,而手機的滲透率增速是遠大於PC的滲透率的.也就是說在2017年,手機用戶將超過PC用戶,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將來的主戰場不是在PC,而是在移動設備上.而移動用戶有很多的特點,首先購買的頻次更高、更零碎,購買的高峰不是在白天,是在晚上和周末、節假日.而移動購物將會革PC電子商務的命,我們要做好准備,我們要迎接這場新的革命.而做好移動購物,不能簡簡單單的把PC電子商務搬到移動上面,而要充分的利用這種移動設備的特徵,比如說它的掃描特徵、圖象、語音識別特徵、感應特徵、地理化、GPS的特徵,這些功能可以真正的把移動帶到千家萬戶.
第二個趨勢,平台化.大家可以看到大的電商都開始有自己的平台,其實這個道理很清楚,就是因為這是最充分利用自己的流量、自己的商品和服務最大效益化的一個過程,因為有平台,可以利用全社會的資源彌補自己商品的豐富度,增加自己商品的豐富度,增加自己的服務和地理覆蓋.
第三個趨勢,電子商務將向三四五線城市滲透.一方面來源於移動設備繼續的滲透,很多三四五線城市接觸互聯網是靠手機、Pad來上網的,而且這些城市首先經濟收入提高,再加上本地的購物不便,加上商品可獲得性很差,加上零售比先進國家落後.
隨著一二線城市網購滲透率接近飽和,電商城鎮化布局將成為電商企業們發展的重點,三四線城市、鄉鎮等地區將成為電商"渠道下沉"的主戰場,同時電商在三四線欠發達地區可以更大的發揮其優勢,縮小三四線城市、鄉鎮與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差別.阿里在發展菜鳥物流,不斷輻射三四線城市;京東IPO申請的融資金額大約為1500000000到1900000000美元之間,但是京東在招股書中表示,將要有10到1200000000美元用於電商基礎設施的建設,似乎兩大巨頭都將重點放在了三四線城市.事實上,誰先搶佔了三四線城市,誰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
拼優街618
第四個趨勢,我認為是物聯網.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這些可穿戴設備和RFID的發展,將來的晶元可以植入在皮膚裡面,可以植入在衣服裡面,可以在任何的物品裡面,任何物品狀態的變化可以引起其他相關物品的狀態變化.你可以想像,如果你放一個牛奶放進你的冰箱,進冰箱的時候自動掃描,自動的知道這個保質期,知道什麼時候放進去,知道你的用量,當你要完的時候,馬上可以自動下訂單,這個訂單作為商家接到訂單馬上給你送貨,剛好下訂單可能又會觸發電子商務,從供應商那裡下訂單,而那個訂單觸發生產,也就是說所有的零售、物流和最後的生產可以全部結合起來.
第五個趨勢,我認為是社交購物.希望聽到親人、朋友、意見領袖的意見,作為參考,我們推薦.社交購物可以讓大家在社交網路上面更加精準的去為顧客營銷,更個性化的為顧客服務.
拼優街商品
第六個趨勢,O2O.很有意思,線上線下相結合,那有三個功能,第一是集貨的區域,由那個地方集散到顧客手中;第二那個地方是顧客取貨的點;第三個那個地方是營銷的點,展示我們的商品,為社區的居民進行團購,幫助他們上網,幫助他們使用手機購物,起了三個作用.但很感嘆的是什麼呢?傳統零售在往線上走,電子商務往線下走,最後一定是O2O的融合,為顧客提供多渠道、更大的便利.
第七個趨勢,雲服務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大量的電子商務的企業發展了很多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物流的能力、營銷的能力、系統的能力、各種各樣為商家為供應商為合作夥伴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能力,這些能力希望最大效率的發揮作用.比如說我們推出一個SBY,這裡面有營銷服務、數據服務、平台服務、物流服務.剛剛又推出了金融服務,還會有更多的服務.也就是說我們把自己研發出來的,為電子商務本身提供的能力,提供給全社會.
拼優街電商購物平台
第八個趨勢,大數據的應用.大家知道實際上從電子商務的盈利模式逐漸作為一個升級.低級的,盈利是靠商品的差價.下一個能力是為供應商商品做營銷,而做到返點,營銷所帶來的盈利.下一個盈利方面是靠平台,有了流量、顧客,希望收取平台使用費和傭金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下一個能力是金融能力,也就是說為我們的供應商、商家提供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得到的能力.下一個能力是數據,也就是我們有大量電子商務顧客行為數據,利用這個數據充分產生它的價值,這個能力也是為電子商務盈利的最高層次.而數據,我們知道也是一個逐漸升級的過程,原始的數據是零散的,價值非常小,而這些數據經過過濾、分析而成為了信息,而在信息的基礎之上建立模型,來支持決策,成了我們的知識,而這些知識能夠做預測,能夠舉一反三,能夠悟出道理,成了我們的智慧.所以在整個升級,數據升級,和我們數據價值的升級,我們從中就充分的體現這個大數據的價值.
㈦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分析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分析 1朝著國家化務實發展越加明顯 隨著中國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我國的電子商務和世界接軌是今後的必然發展趨勢。互聯網最為顯著的一個優勢就是具有開放性,並且不受到任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互聯網能夠有效的通過傳輸促進國家和國家時間的交流,對於推動國家對外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未來我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將會隨著外界環境不斷地完善,逐漸和世界接軌。通過電子商務,我國企業可以和國外的企業站在一個相同的起跑線上,從而實現共同發展。通過電子商務,我國未來的一些中小型企業可以實現真正的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對外貿易。 2區域融合化具有顯著的優勢 中國國土比較遼闊,人口數量較多,地域有著鮮明的特點。因此,以中國國情為基礎,採取區域化戰略是擴大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必然途徑。從目前的人員分布來看,我國的網民主要分布在城市之中,主要以經濟發達的地區為主。為了能夠有效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就要擴大網上營銷的規模。因此,採用區域化戰略的方式是今後電子商務發展擴大規模的主要手段。 3第三方平台將成為中小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主要平台 目前,我國的第三方電商平台發展非常的迅速。例如阿里巴巴網站已經實現了國內國外市場的統一,這致使我國一些中小型企業在國內進行相關營銷的同時,還能夠開拓國際市場。此外,第三方平台已經增加了多個行業,一些企業利用第三方平台既可以實現采購,還能夠進行相關銷售。同時,也能夠方便一些企業開展批發和進行小批量的零售。因此,在未來許多的企業都會選擇利用第三方平台來進行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因為自主建設電子商務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經濟成本,還需要面對軟體應用等問題。所以,在未來第三方平台將會成為中小型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主要平台。 4電子商務的內容會更加的多樣化 目前,我國大多數人對於電子商務的理解都是網路購物。因為電子商務的整體模式都是一個交易的整體過程。因此,有很多的電子商務企業將電子商務和網路購物聯系起來。隨著利用網路進行購物和消費人群的越來越多,電子商務帶來的影響和相關產業也越來越多。總而言之,在未來的電子商務,相關分工也會越來越細致,其功能也會更加的完善。因此,為了不斷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電子商務的內容會更加的多樣化。
㈧ 電子商務發展前景
企業移動端加速,促進電子商務規模擴大
近年來,我國政府繼續出台財政政策加快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國內外環境均利好我國企業間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在網購市場中,企業加大移動端布局,移動購物發展迅速,成為拉動網購市場發展重要力量,進而推動電子商務整體市場增長。
2011-2018年間,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增長,穩居全球網路零售市場首位,跨境電子商務再上新台階,與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聯動發展態勢愈加明顯。《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6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30.61萬億元,增長14.5%;合約類電商交易額1.02萬億元,下降51.3%。
2011-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㈨ 電子商務發展背景
1.起點:1995.1 中國電信開始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Internet)接入服務。
1995.4 馬雲創辦「中國黃頁」網站。
1995.8.15 國家計劃委員會正式批復「中國商品訂貨系統一期工程項目建議書」,建設全國 計算機網路交易體系。
2.萌芽:1996.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全國骨幹網建成開通。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CIECC)成立
1997中國商品地火系統、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中國商品交易中心等相機運營。
1998 聯想、海爾等企業電子商務起步
北京、上海等城市電子商務工程啟動
阿里巴巴、8848等電子商務網站開通。
3.成長與發展:1999年開始,中國電子商務進入成長和發展期。
電子商務初見成效:①200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1,,00億元,比2005年增長48.6%
②2006年網上消費總額打2767億元,比2005年增長47%.
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2006年19家電子認證機構(CA)進20家網路銀行、物流『信用體系飛速發展。
電子商務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快速發展,新興業務模式和數字化產品不斷涌現。
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①2004年 中國政府發布《電子簽名法》
②2005年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出台
③《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將電子商務列入戰略行動計劃。
④ 2007年《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
㈩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背景
發展的背景,1智能機的價格降低
2電子商務的興起開始改變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3隨著國家網路通信基礎實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