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欺詐手段有哪些
詐騙方式之一:網下交易詐騙。特點是:騙子一般通過網路了解到你的購物需求,交易的物品一定是你想要的,而且一般都便宜一些。通過QQ、手機簡訊、電話等方式聯系談妥交易,但不公開交易信息,即便是給你的信息,你也是無法正常核實的。往往受騙者受騙之後,有苦說不出,騙子是沒費什麼精力,就讓你送上了白花花的銀子。防範措施:在沒有絕對把握前,拒絕和任何人進行網下交易,不論交易可能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詐騙方式之二:以虛假身份交易詐騙。特點是:利用網路交易身份認證的漏洞,因為一般網站都會讓一些注冊會員有一些簡單認證的方式來讓初來者有交易的機會。騙子往往是未認證會員或買家會員身份,唯一的誘餌仍然是你的需求:你特別想要的東西或低價的東西。他們會拒絕先貨後款賣貨,或買貨要先款。他們的身份信息基本上也全是假的,行騙之後往往就消失無蹤。防範措施:對於未經嚴格認證的會員,與其交易一律只能要求其先貨賣貨或先款買貨,否則不賺或少賺交易的利潤也就罷了。 詐騙方式之三:盜取用戶名進行行騙。特點是:利用有些認證用戶交易密碼設置過於簡單,通過猜測或更復雜的方法獲取其密碼,登陸後以認證後的用戶名進行詐騙。這類詐騙方式的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聯系電話和交易所提供賬戶都和認證信息不一致,網上交易經驗稍豐富點的,一般都不會上當。防範措施:如果交易對象的交易信息,主要是打款賬戶和聯系電話與認證信息不一致,千萬要再三核實後再進行交易。 詐騙方式之四:江湖救急,廉價傾銷。特點是:詐騙份子一般是有一定信譽和一定交易資格的老用戶,忽然間拋出與其平素交易量不符的物品,而且價格較低。這類詐騙,由於其已經贏得一定的信譽度,比較容易讓人上當。一般這類人,大多是打算退隱網路交易市場,做一票就走人的。此類人,大多可能是一時缺錢花,或經營不景氣,才出此下策。此類詐騙也不太好防,唯一的可疑點,就是拋售的不合理,所以一般他們會打出種種救急原因,為他們的傾銷做解釋。 防範措施: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要買便宜貨,先考慮好安全。對方如真是誠心賣貨,對你提出的安全交易的要求,就應該不會太拒絕。不要聽他說的任何急用錢的理由,打款之前,要能確信資金安全。詐騙方式之五:偷梁換柱。特點是:往往詐騙份子根本沒有物品可售,或壓根不打算做正經買賣。你一片誠心,錢先打過去了,結果收到的只是幾本破書,而不是你所買的貨品。這類交易,一般所出售的物品沒有圖片,或借用圖片。一般詐騙份子都是那些不常進行交易的人,或者是短期經營出現困難的用戶。 防範措施:進一步了解網路交易風險,增強網路交易風險意識,採取中介交易或要求對方先貨等安全交易方式。 詐騙方式之六:高價收購,空手套白狼。特點是:出價比一般市場收購價高一點,也不算是很不合理。但堅持先貨進行收購,中介給他他也不要。明明網上有人賣得便宜點的貨他也不要,問都不去問一下。有的人先也收到貨後打點錢,等你的貨發出後,才發現他會找出種種理由不匯款,或乾脆人間蒸發。 防範措施:情願賣低點,也不要把貨交給你並不了解的人。 詐騙方式之七:代理貨品,人間蒸發。特點是 :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不在市場的用戶的交易需要代理商才能更好進行的特點,代理貨物存放於他處,一直也沒有什麼問題。忽然有一天,聽說找不到他人了,於是急著聯繫上他,但已經人走貨空。 防範措施:選擇經營狀況良好的人進行代理,代理貨品如考慮是中長期投資,一定要自己先拿回來。 詐騙方式之八:貨物遺失,拒不打款。 特點是:利用貨物運輸過程的無據可查的漏洞,你貨發出去了,他說沒收到,要求你重發或拒不打款。或者和你扯皮,等你查明白了,他卻早已經離開原來那裡。防範措施:選擇收貨必須收貨人簽收的物流公司進行發貨,最好是在短期內能查詢的。 詐騙方式之九:提供擔保,進行詐騙。特點是:讓人提供擔保,等他的目的達到後,擔保人不認帳或也從此消失。擔保可能省去了中介的一些麻煩,但安全性畢竟比中介差些。 防範措施:如確實需要擔保,最好雙方選擇都能認可的擔保人。 詐騙方式之十:以次充好,騙人錢財。特點是:這類詐騙的隱蔽性較大,利用網路交易不能見實物的弊端,以及網友相關知識的不全面,混水摸魚,能騙就騙。一旦被發現,就以定品不一搪塞,或認錯換貨。雖不是明火打劫,但其實也坑人不淺,危害不小。 防範措施:多學有關知識,增長交易經驗。瀛商網的陳總提醒大家:網上交易有風險,要提高警惕,正確認識到不法分子詐騙的方式,做到有效的防範。
㈡ 常見的電子商務騙局
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騙局也層出不窮。以下是常見的電子商務騙局:
騙局一:新模式下的傳銷
偽裝成電子商務的網路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這些傳銷網站宣稱有獨特的電商模式,可以幫助會員在網站消費過程中獲利。例如,太平洋直購網號稱BMC模式,實則通過注冊會員邀請制,拉攏人氣,同時鼓勵會員繳納保證金,積分到一定程度可以轉型不同層級的渠道商。而另一家六六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則自詡採用NAP模式,通過推廣網購機為名,私下卻按照不同區域等級制定代理商加盟制度。這些傳銷網站背後的利益鏈條錯綜復雜,搭建金字塔式的會員結構,公司及加盟商的主要收入也通過發展下級會員獲取高額回扣。
騙局二:返利網真偽難辨
一些電商網站通過虛假線上交易及訂單,在拉高營業額後套取返利的形式從中享受高額利潤。例如,萬家購物消費500返500,消費1000返1000,誘發了大量虛假消費和投機行為。然而,這樣的金錢游戲卻讓不少正當經營的返利網躺著中槍。一時間,電商圈內風聲鶴唳、談返利即色變,甚至大型電商平台也中斷了與返利網的合作。
騙局三:冒牌電商客服竊取用戶信息行騙
網購騙局的專業化程度已經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冒牌客服會稱呼自己為正規電商的客服,提供熱情服務,甚至詢問用戶的購物習慣和心理需求。然而,在用戶打開包裹後卻發現,傳說中的價值上千元的商品其實是假貨,而快遞員已攜款逃跑。這些冒牌客服之所以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用戶信息,是因為大批量網購用戶的信息被泄露。這些泄露的信息被不法分子用於詐騙活動。
騙局四:假扮網路支付退款盜刷
部分不法分子將觸角伸向網路支付,騙取客戶銀行卡信息,從而進行銀行卡盜刷。他們通常會設下圈套,冒充第三方支付網站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向持卡人表示交易未成功,需退款。在獲得持卡人的信用卡卡號、網銀賬號、手機動態支付驗證碼等信息後,大肆套取銀行賬戶中的資金。用戶只需稍加提防並及時向第三方支付核心信息,便可識破此類騙局。
騙局五:物流公司偽裝電商
一些潛伏在二手交易網站的物流公司以極低的交易價格吸引用戶。一旦成交,則變相申請物流付款,而這家物流公司則是詐騙團伙事先准備好的皮包公司。用戶在支付擔保費及手續費後卻發現訂單早已不翼而飛。由於用戶已將資金墊付且無法追回貨款因此只能繼續支付最終導致越陷越深。
在網路誠信及安全還沒有健全的處境里消費者一定要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和掌握最新的信息不要貪圖便宜嚴加防範才能遠離所謂的電子商務騙局。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電子商務騙局如虛假廣告宣傳、釣魚網站等也需要消費者保持警惕以避免上當受騙。同時電商平台也應加強監管力度打擊不法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維護市場秩序。
㈢ 平台雷什麼意思
平台雷是指某些在線平台上出現的欺詐、風險或陷阱等問題。
1. 基本含義:
平台雷一詞通常與在線服務、電子商務或社交媒體等網路平台相關。它指的是在這些平台上,存在的一些欺詐行為、虛假信息或者隱蔽的風險,導致用戶遭受損失或困擾。這些「雷」可能以多種形式出現,如虛假廣告、詐騙鏈接、惡意軟體、欺詐交易等。
2. 詳細解釋:
欺詐行為:在某些在線平台上,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平台進行欺詐活動,包括虛假招聘、網路釣魚等,騙取用戶的錢財或個人信息。
虛假信息:平台上的某些信息可能是虛假的,比如虛假商品信息、不實宣傳等,這會導致用戶做出錯誤的決策或遭受經濟損失。
隱蔽風險:一些平台可能存在隱蔽的收費項目或者不合理的服務條款,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會遭受額外的費用或限制。
安全威脅:通過點擊可疑鏈接或下載惡意軟體,用戶的設備可能會受到攻擊,導致隱私泄露或數據損失。
這些「雷區」的存在,不僅損害了用戶的利益,也影響了平台的聲譽和健康發展。因此,用戶在使用網路平台時,需要保持警惕,注意識別並避免這些平台雷。同時,平台方也應該加強管理和監管,減少平台雷的出現,為用戶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服務。
3. 防範措施:
為了避免遭遇平台雷,用戶應該保持警惕,選擇信譽良好的平台和商家,仔細閱讀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不輕易點擊不明鏈接或下載未知來源的軟體,遇到可疑情況及時舉報。平台方也應該加強監管,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提高平台的安全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