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加盟過北京鼎世豪源國際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嗎那公司怎麼樣
雷(Léi)姓源出有三:
1、出自方雷氏,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方雷之後,以國名為氏。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相傳方雷氏是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因鄭侍戰功被黃帝封於方山(在河南省中北部嵩山一帶),建立諸侯國。其子孫以國名為氏,為復姓方雷氏,後又分為兩支,一支姓方氏,一支姓雷氏。
2、出自黃帝有臣子名雷公,其後以祖名為氏。據《姓苑》所載,雷姓是個古老的姓氏。相傳黃帝有大臣雷公,是個名醫,精通醫術,曾與黃帝討論醫學理論。據《素問·著至教書論》說:「黃帝坐明堂,召雷公問之。」殷紂王有寵臣雷開。其後子孫以雷為氏。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數民族中有雷姓:
① 據《姓氏考略》所載(下同),東漢末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潳山蠻」和「南安羌」改姓為雷。他們逐漸全盤漢化,再經過這么長久的時間,現在根本已經與漢族成為一體,再也分不出彼此了。
② 金時女真人阿典氏,漢姓為雷。
③ 滿洲阿克占氏,改漢姓雷。
④ 景頗族春雷氏,漢姓為雷。
⑤ 基諾族布柯氏,漢姓為雷。
⑥ 今壯、苗、彝、瑤、水、阿昌、畲、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均有雷姓。
得姓始祖:方雷。炎帝神農氏的第九代孫名雷,黃帝伐蚩尤時,雙方激戰於涿鹿,雷奮勇殺敵,將生死置之度外,佐黃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戰爭勝利後,黃帝論功行賞,雷被封於方山(大致為今河南省葉縣南、方城縣東北一帶),其族稱方雷氏,為古諸侯國之一,方雷氏的後代有以國為氏者,稱雷姓。他們尊方雷為雷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雷姓最初是以中原為其繁衍地,從周朝至秦朝的八百餘年內,雷姓不顯於史,這大約是由於此期缺乏名人的緣故。上述的幾支雷姓,在早期的發展中各自獨立,界限分明,其中出自方雷氏部落的一支,在後漢、三國時相繼出了雷義、雷同等著名人物。此期有資料表明,已有雷姓遷居於古時的楚漢之地,即今天的江西、湖北、安徽、四川等地。此後經過不斷地繁衍播遷,雷義、雷同的後代在晉朝時形成了今江西省境的一大望族,史稱「雷姓豫章望」。後不斷向南北方擴散,其中,豫章人雷煥後裔有一支遷往馮翊(今陝西省大荔),後來發展成為當地一大名門望族,於是雷姓又有以「馮翊」為其郡望、堂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雷姓在南北方都有新的發展,但均以馮翊、豫章為其主源,而且這兩支雷姓喊鏈吵均各自獨立發展,直到隋唐以後,才因一些特殊的原因,逐漸遷徙、發展、合流在一起。唐宋以後,雷姓分布更加廣泛,如內蒙、廣東、陝西、四川、江西、湖南、廣西、山西均有雷姓人的身影。其中,遷徙至江南、嶺南的雷姓,有一部分融入苗、瑤、彝、侗、畲、壯、黎、布依等族中,在瑤族、畲族中,雷姓都是大姓,他們有自己的族譜,還涌現出一些有作為的人物。瑤族雷姓在廣西、湖南、廣東一帶分布相當廣泛,如廣西臨桂、靈川、湖南城步等縣皆有,他們大多尊雷元祥為開基祖。當然,這是因為北方歷代兵連禍接,雷姓士族只好更多地繁衍於相對穩定的南方。明初洪武年間,雷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湖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明中期以後,至清代中葉,雷姓分布更為廣泛,而且有部分人移居海外。如今,雷姓在全國分布廣泛,尤以四川、湖北、陝西等省多此姓,三省雷姓約佔全國漢族雷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雷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八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二。
三、歷史名人
雷 義:鄱陽(今江西省波陽)人,東漢時名臣,官至侍御史。與同郡人陳重情篤,被譽為交友的典範,人稱「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
雷 敩:南朝·宋時著名葯物學家,以著《雷公炮炙論》三卷著稱喚鋒。其中有的制葯法,至今仍被沿用。著有《論合葯分劑料理法則》等。
雷 煥:晉代天文學家。武帝時,鬥牛(星名)間常有紫氣。雷煥觀氣知豐城有寶劍。司空張華任其為豐城令,果於牢獄地基下掘得龍泉、太阿二劍。
雷 震:(1897-1979)浙江省和興人,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京就帝國大學。回國後投身政治,歷任國民參政會副秘書長、「政治協商會議」秘書長、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兼副秘書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要職,與胡適等人創辦並主持《自由中國》半月刊,因其政治理念與國民黨威權體制南轅北轍、迥不相侔,成為統治當局的政治上最大的敵手,而遭致政治構陷,成為蔣介石的「階下囚」。雷震一生懷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寫下戰後台灣民主憲政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本書作者以第一手資料,透過雷震的風雨一生,敘述一代知識分子與民主政治的互動關系,並以其個人政治生命的沉浮及歷史背景為考量,著力表述這位骨鯁之士從堅守理念到付諸實踐的精神風貌,從而顯現出那個時代的變局及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真實的艱難處境……
雷 淵:山西省渾源人,金代翰林院編修、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貴,曾在蔡州杖殺貪官污吏五百人,時號「雷半千」。
雷 鋒:湖南省長沙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在遼寧撫順服役時,榮立過二、三等功各一次,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萬春:唐張巡偏將,安祿山部將圍攻雍丘,與張巡並力死守睢陽,他站在城上督戰,雷萬春面部中六箭,仍屹立城頭巍然不動,面不改色,使敵軍懷疑他是一個木刻的人,後來探知原來是一個真的人,令孤潮禁不住贊美張巡說:「向見雷將軍已知足下軍令矣!」最後,這位連敵人都贊美的勇將,終於與張巡同時死難,英名傳流千古,備受後人的尊敬。
雷海青:唐代明皇時著名宮廷樂師,善彈琵琶,常入宮隨侍於唐明皇和江梅妃之側。安祿山攻入長安(今洛陽),數百名梨園弟子皆為俘虜,雷海青擲樂器於池,以示抗拒,被殺。
雷萬興:潮州(今廣東省潮安)人,唐代山越首領,與同族藍奉高等先後領導閩南、粵東山越人民反抗唐朝的殘暴統治,持續了四十餘年。
雷德驤:北宋同州郃陽(今陝西省合陽)人,歷任屯田員外郎、判大理寺,曾被趙普罷職,後趙普出鎮河陽,驤復戶部侍郎,旋趙普又入相,驤復遭降黜。
雷三益:清流(今屬福建省)人,南宋勇士。與三子雷丙、雷戊、雷庚一同入文天祥部,父子四人英勇剛烈,全部戰死沙場。
雷潤德: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元代學者,與其子雷機、雷洪、雷杭俱精於易理,有《周易》註解,世人稱為「雷門易」
雷發達:字明所(1619-1693),江西省建昌(今永修)人,明末清初建築工匠。曾參與過北京故宮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代也繼承其業,在工部樣房主持宮廷的營造工作達二百餘年,圓明園和頤和園中大部分建築均為雷氏設計,有「樣式雷」之稱。
雷以針:湖北省咸寧人,清道光進士,太平軍起,奉辦江北大營軍務,在揚州創辦厘金,以後各省效尤,致使政府財政收入大增。如不是他推行錢江創設的「厘金制」,清廷糧餉無著,恐早被太平天國傾覆了。雷以針因而聲名大噪,後又授陝西省按察使等職,顯達一時。著有《大學解讀》、《經傳雜記》等。
雷學淇:順天通州(今北京市通縣)人,清代學者。曾整理《竹書經年》,著有《夏小正經傳考》、《夏小正本義》、《校輯世本》、《古今天象考》等。
雷補同:江蘇省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清代大臣,1907年擢升右丞,旋任出使奧地利國大臣。與奧地利外交部蹉商,同意中國選派通曉德法文的學生前往學習。
雷鐵崖:四川省自貢人,著名的革命鼓動家和南社詩人。原名昭性(1873-1920),字澤皆,後改詟皆,入同盟會後署名鐵崖,曾介紹王雲五、楊杏佛、胡適之入同盟會,並任孫中山臨時大總統秘書。另還創辦《鵑聲》、《四川》等革命刊物,在海外主持《光華日報》宣傳革命。
雷經天:廣西省南寧市人,著名中共黨員,參加過南昌、廣州起義和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後任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院長。建國後,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長等職。
雷潔瓊:廣東省台山人,1945年參與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成為該黨派的第一位女發起人,後曾任民進副主席,為當代著名婦女活動家。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馮翊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設置「左馮翊」的行政區,與「右扶風」、「京兆尹」合稱「就畿三輔」。三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北魏移治高陸(今陝西省高陵)。此支雷氏,其開基始祖為西晉雷煥之族的後裔。
豫章郡:漢置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省的省會),轄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後世所轄漸縮為南昌附近一帶。又隋改南昌縣為豫章縣。唐後期改鍾陵縣,又改為南昌。
2、堂號
謙讓堂:東漢雷義和同郡陳重是好友。太守舉陳重孝廉,陳重要讓給雷義,太守不允。刺史舉雷義茂才,雷義又要讓給陳重,刺史不聽,雷義遂裝瘋披發而去。
此外,雷姓的主要堂號還有:「馮翊堂」、「豫章堂」、「精易堂」等。
五、宗族特徵
1、歷史上,雷姓濟濟多才,近現代,更是如此,雷姓既有科學家、學者,又有軍政界的高級官員和英模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
2、雷姓源於北,而盛於南,是典型的南方姓氏。
3、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據清光緒二十八年雷崇民纂《雷氏族譜》,河北永清雷姓一支字行為:「安靖敬謹�,翊運能來有,淵源永振強。」
六、雷氏族譜
鼻祖 雷公 黃帝娶方雷氏生以醫佐黃帝炮製中草葯普救萬民
二世 異
三世 暢
四世 堙 公生六月能言,十六繼重為南正
五世 渠援
六世 熏
七世 頡
八世 鹿(鹿下有四點)
九世 鳧
十世 禹(王旁禹字)
十一世 公弁 為車正 沒於王事
十二世 孟華
十三世 祿夫
十四世 夢珍
十五世 台光
十六世 太得
十七世 瀧駿
十八世 長庚 官太守
十九世 蓓
二十世 翠
二十一世 昂
二十二世 門(門中一合字)
二十三世 倡
二十四世 元奇
二十五世 騶
二十六世 建可
二十七世 鎧定
二十八世 君求
二十九世 仲紇
三十世 休
三十一世 申豪
三十二世 昌
三十三世 振
三十四世 諒 仕周
三十五世 瑕
三十六世 偃
三十七世 纘 仕周
三十八世 貺
三十九世 谷
四十世 麾
四十一世 奄(上面加台字上部)
四十二世 瓿
四十三世 禹(右加佳字) 仕魏
四十四世 俠
四十五世 (走字加瞿)
四十六世 嗥
四十七世 俏
四十八世 軌
四十九世 (大字下焉右耳)
五十世 鋸 字於樂始居鄱邑雷崗
五十一世 元嘉 字國瑞
五十二世 泄 字遠文
五十三世 通
五十四世 博文 字潛天 仕漢
五十五世 捷 字一舉
五十六世 安民 字子澤
五十七世 遇 字兆巷官江陵令
五十八世 中德 繼伯嗣徙越
五十九世 義 仕東漢官御史 與陳仲交如膝膠世稱雷陳之誼
六十世 乾陽 字七德弟倉州太守
六十一世 景民
六十二世 甄
六十三世 傑文 字入瑞
六十四世 煥 豐城令 通緯象得龍 泉太阿二劍
以下為南方江西、湖南、四川一帶雷姓世系,皆以雷煥為始祖
始祖 諱煥 字孔章 鄱陽小雷崗人也 晉平吳亂武帝時 半牛二星間常有紫氣 時張華與公同登樓望 密問公曰 此何氣也 公曰寶劍之精 上徹於天 當在豫章豐城 華即舉公為豐城令 公至掘獄果得二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 以一送張華 以一自佩曰靈物終當化去華得劍曰乃干將也莫即可復至乎然神物終當合耳後果驗公由鄱陽合豐城因仕遂家焉後名其鄉曰劍池邑曰劍邑江曰劍江蓋物以人顯故民懷其德劍池立廟名宦有祠享祀悠久 鐔舍孫禮曰作譜必歸其宗崇本也而詳其所可徵不強述其所難考重祖也吾雷氏譜斷自煥者蓋鐔肇居會昌之原而煥則其所自出之祖溯流窮源義宜尊之也以上不詳者不敢附也此斷為始祖雲
妣陶氏,生子二:長華、次葉(字文燦開派別處)
第二世 諱華 字文英,有逸才郡舉為建州從事晉平吳後朝政多失郡以國命使華適閩過延平津劍忽腰間躍出隋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見兩面三刀龍蟠瀠波沸浪騰漢曰先先君化去之言張公終合之論此其驗歟公以建州從事陛南昌太守而卒
妣王氏,生子二:長繼元、次繼新(諱鼎開派別處,生子二長象功字錦行次象初無嗣,後裔多從陝西)
第三世 諱承 (295年——366年) 字繼元。復任豐城令有政聲生於西晉惠帝元康五年乙卯歿於東晉興寧四年乙丑享七十一歲。
妣萬氏,生子二:長紉卒、次鐔
第四世 諱鐔 鐔乃劍之鼻名公名鐔者應劍瑞也官上舍齡東晉建元間卜居邑南會昌鄉之原山水清秀後人名其里日鐔舍故有鐔蔓所詠鐔陽家山圖古詩一首最著也卒葬上山屋傍丁山癸向
妣余氏 生歿失考葬與夫同山 生子三 長升 次昱 三杲
第五世 諱升 (342年——395年)字東明生於東晉咸康八年壬寅時堂五湖擾亂中原不寧退遁隱居東晉太元二十年乙未亨壽五十四歲葬本都地名松原坑山丙壬
妣黃氏 生歿失考與夫同葬 生子二 長祥 次節(開派別處)
第六世 諱祥 (375年——433年)字瑞鄉生東晉甯康三年乙亥十一月卒南寧元嘉十年癸酉葬麻丘丑山未向
妣孫氏 生歿失考與夫合葬麻丘坪丑山向 生子一 令
第七世 諱令 (426年——?)字秉威號耕讀生於東晉安帝二十二年戊午歿失考葬三十四都鐃房巽山乾向
妣張氏 生歿失考與夫同葬三十四都鐃坊巽山乾向 生子二 長益德 次明德(開派九江府)
第八世 諱修 (?——504年)字益德生南宋元嘉年歿天監三年甲申葬神嶺亥山已向
妣王氏 生歿葬失考 生子二 長憲文 次憲武 生女一適
第九世 憲文 (480年——?)字昌周生建元庚申七月歿南梁天監戊午葬沿溪
妣陳氏 葬松源山 生子二 長永泰 次惟泰(徙居南昌松安)
第十世 永泰 (519年——582年)諱世亨生南梁天監已亥歿南陳大建丑享壽六十三歲葬龍溪中午山子向
妣張氏 與夫合葬龍溪中午山子向 生子三 長朝安 次朝暢 三朝中
第十一世 朝暢 諱乾生隨文代之際幼孤以工役而歿官舍幸得蹄葬本里
妣徐氏 生歿失考葬與夫同在聚源頭 生子一 萬碩
第十二世 萬碩 諱才生南梁天監十五年丙申二月初一日幼有大志唐貞觀年間補授南昌尉 邵武太守事治暇錄傳家譜刻引於石碑歿南陳天嘉四年甲申葬油坑尾田螺丑山未向
妣孫氏 生南梁天監十五年丙申現夫同葬 生子三 長澤 次潤 三澮
第十三世 天庇 (672年——?)諱澮生唐咸亨三年壬申八月十五日甫九齡贅城陂李婆塘李宅子孫遂家其地歿夫婦同葬麻丘坪
妣李氏 生子一 震
第十四世 震 (704年——775年)字鳴空生唐長安四年已酉五月歿大歷十年乙卯十月葬麻丘坪
妣李氏 生長安二年丁未歿大歷已未葬與夫同形 生子二 長霆發 次霆進
第十五世 霆進 (755年——827年)生天保乙未五月歿太和元年丁未十二月葬本里葉家窩飛鳳形地冠穴 公居心忠厚處事端祥事親以孝著交友以信聞與人不乘與世無忤故鄉里揚詡實非虛聲也
妣聶氏 生歿葬失考 生子一 夢霖
第十六世 夢霖 (795年——859年)諱正生唐貞元年乙亥十月歿大中乙卯葬瑾坑
妣李氏 生歿失考葬高塘 生子一 慶遠
第十七世 慶遠 (814年——904年)生元和九年乙卯二月初三日歿昭宣帝二年丙寅八月葬釋褐阪
妣胡氏 生唐開成二年丁已八月歿後梁貞明龍德六年戊寅十月葬失考 生子二 長日篤 次日誠
第十八世 日誠 (887年——951年)生唐光啟三年丁未六月初三日歿後周廣順年辛亥葬敝形墓
妣徐氏 生唐光啟二年葬麻丘坪 生子一 景文
第十九世 景文 (937年——?)生後唐長興八年癸已八月十四日葬葉家窩
妣甘氏 生後唐清泰二年乙未二月葬與夫同形 生子二 長肇基 次燁
第二十世 肇基 (976年——1060年)八郎字日新號擴充生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丙子十一月初八日辰時壽八十五歲於嘉佑五年庚子九月十八日戌時終原葬爐沖楓樹下後改葬老虎沖壁上掛燈形癸山丁向立墳。 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縣鵝頸丘五十二都 ,與族孫德釀同仕於朝,官內閣主事,因內侍雷允恭驕橫專權,公預知敗即棄職歸里。 於祥符元年(1008年)戊申正月初四日舉家來楚南桂北之衡陽鄉,地名南園背(今湖南省桂陽縣東成鄉春養塘村)繼居,石洞雷氏開派之祖,桂永郴衡臨藍嘉等處雷氏。有贊雲:德性貞固創業乘裕,後裔繁盛鄉國共慕。又雲:英英雷氏系出吳西內閣主事剛直自持不附內侍臨下仁慈,自吳來桂石洞開基創業乘統百世本支肇基之謚誰曰不宜 。石洞雷氏第一代。
妣李氏 生歿失考葬桐源梘獨盧村
續妣周氏 生宋太平興國三年戊寅十一月初四日酉時享壽八十歲歿宋嘉佑二年丁酉十二月初三日已時葬春養塘上首馬架沖楓樹下 生子一 小七郎文亨
附:石洞雷氏字輩排列表
肇基生文亨,十四幼相承,念少百千萬,富貴盡郎稱,福壽康雷仲,正孟應孔廷,
尚禮光先祖,敦仁裕嗣英,本隆枝益茂,源遠澤長清,盛世鍾靈秀,高賢待召徵,
書香開甲弟,道學啟支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