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中的信用問題

電子商務中的信用問題

發布時間:2024-08-19 17:32:33

『壹』 淺談電子商務中的信用風險管理

淺談電子商務中的信用風險管理

[摘要]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信用風險已成為參與電子商務企業所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之一。針對電子商務活動中的誠信缺失行為和信用危機現象,應通過制定電子商務風險監控和管控措施,建設一個高效、規范的企業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制度與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健全電子商務社會信用保障體系。構築全方位、全過程的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預警、監測、轉移、防範和信用違法行為懲戒記錄機制。

[關鍵詞] 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社會信用保障體系

隨著網路的發展,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人們從事商務活動的新模式。與傳統商品交易方式相比,電子商務的優勢明顯。但由於網路信息本身具有虛擬性和不穩定性,電子商務信息易被修改、毀壞與丟失,加之參與電子商務的主體誠信問題及網路技術發展的局限,使得電子商務信息的真賣性與安全性難以得到保障。因此,電子商務與傳統的商品交易方式相比對信用風險管理的要求更高。如何取得並維持顧客的信任是電子商務成功的關鍵所在,欲發展電子商務必須先加強電子商務中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建立社會信用保障體系。

一、信用機制建設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當務之急

2010年一季度,中國互聯網網民新增2000萬人,網民總數達到4.04億人。伴隨網路用戶數量的持續增加,網上購物等電子商務活動逐漸被我國公眾所接受,電子商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這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電子商務機遇。但是,由於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有關市場經濟制度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市場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社會信用保障體系尚未建立起來;企業的市場行為隨機性大,不少企業的誠信度還不高;市場信用交易不發達,社會普遍缺乏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規范,誠信缺失行為盛行,“三角債”、假冒偽劣商品泛濫等信用危機現象隨處可見。這些誠信缺失行為和信用危機現象無疑嚴重製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並且也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絆腳石。

目前,我國社會信用保障體系僅在少數行業開始建立,不少企業尚未建設內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多企業根本就沒有設置信用管理部門。人們在電子商務活動中不重視對客戶信用狀況進行調查與評估,時常錯誤地選擇交易對象,從而導致違約或不履行合同等情況的發生。因此,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當務之急是加快建設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建立電子商務社會信用保障體系。

二、企業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

信用風險是指商品交易主體不能按事先達成的協議履行其義務的潛在可能性。信用風險會使商品交易主體因未能獲得預期的商品交易收益而承擔財務上的損失。因此,信用風險管理的目標就是通過採取將信用風險限制在可以接受范圍內的措施而獲得最高的風險調整收益。目前,信用風險的定量化工具、技術及模型等理論研究都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基於此,對電子商務的信用風險以及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1、建立健全企業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

藉助貫徹執行國資委頒發的《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和財政部制定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強大東風。優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制定電子商務風險監控和管控措施,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高效、規范的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預防並降低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應該包括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決策體系、評價體系等內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建立高效並目相互監督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提高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的關鍵。

加強電子商務客戶檔案管理,根據客戶信用信息的變化,及時調整電子商務交易品種與規模,建立合理的應收賬款回收機制。為了防止壞賬,當賬款逾期在3個月以內,由企業內部的信用部門進行追收;對於超過3個月的應收賬款,應尋求外部專業機構的力量協助追收;對於超過半年的應收賬款就必須作為壞賬處理,應採取法律行動追討逾期賬款。對於前任領導經營中產生的逾期賬款不能繼續作為應收賬款保留在賬上,而應將這部分應收賬款作為壞賬處理。

在企業內部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倡導和強化風險意識,樹立全方位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理念,實行事前預測、事中管理、事後處置的全過程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行為。通過建立這一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文化,使員工以誠實守信、審慎務實的態度來對待每一次電子商務業務,建立一支作風嚴謹、技術精湛的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隊伍。

2、建設具有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預警、監測、轉移和防範功能的電子商務網路系統

加快電子商務風險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一套具有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預警、監測、轉移和防範功能的電子商務網路系統。各相關電子商務的網站都應發揮自身掌握的信息技術優勢,建立起功能強大的電子商務信息資料庫和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開展信用風險的定量化工具、技術及模型等研究。採用適當模型計量信用風險,實行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的量化分析與控制,從而降低電子商務參與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的成本,提高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的時效性和准確性。在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做好重點電子商務客戶的信用風險內部評級,建立電子商務客戶的信用風險識別管理系統。

3、借鑒國際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經驗,開發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管理模型

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信用風險因素評估的“6C”法和信用評級法等。“6C”法是指根據商品交易主體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擔保(conater-a1)、經營環境(condition)和經營連續性(continuity) 等六個因素評定其信用程度(履行商品交易責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信用評級法主要採用z值模型對體現參與商品交易企業的贏利、營運等能力的財務指標 (銷售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和營業資產周轉率等)進行加權計算進行信用風險等級評分。

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已成為國際先進的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針對電子商務特點研發信用風險度量模型,通過信用風險度量模型計算電子商務的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識別和量化電子商務的信用風險,為防範電子商務信用風險提供了強大武器。在構築電子商務信用風險度量模型時,應採用通用信用語言,注意電子商務過程中的信用許可范圍。

『貳』 電子商務誠信問題探究 電子商務誠信問題論文

摘要:信用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誠信意識的淡薄和誠信體系建設的不健全嚴重阻礙電子商務畢悄的健康發展。本文主要介紹目前電子商務誠信的現狀,探究誠信缺失的原因以及提出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誠信;建設策略
一、電子商務誠信出現的問題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6月,網民數已增至4.85億人。同時,電子商務交易金額突破6萬億元,然而網路交易的誠信問題和支付困難一直困擾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據調查「用戶認為目前網上交易存在最大的問題」一項都涉及到誠信問題。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遇到過病毒或木馬攻擊的網民達到2.17億,比例為44.7%;有過賬號或密碼被盜經歷的網民達到1.21億人,佔24.9%,較2010年增加3.1個百分點;有8%的網民在網上遇到過消費欺詐,該群體網民規模達到3880萬。
我國電子商務誠信基礎薄弱,誠信體系不夠健全完善,雖然我國在電子商務誠信立法保護建設方面一直在不斷努力。2006年3月1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誠信評價中心在京頒發由該中心制定的《中國企業電子商務誠信基本規范》,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在機構設置和規范制定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但是總的來說,我國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目前處於信用體系不夠完善、信用監管機制不健全的階段。
二、電子商務誠信缺失的原因
電子商務誠信缺失是由諸多因素共同影響下造成的,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社會誠信意識淡薄。
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商業社會,公民的誠信意識日漸淡薄,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法商家和個人將誠信拋至腦後,利用互聯網法制的空檔進行商業欺詐。
(二)國家信用法律法規存在漏洞和政府監管不力。
我國的信用立法工作正逐漸向成熟邁進,但由於我國電子商務立法工作最近幾年開始起步的,因此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和空子。如我們已經有了一部《電子簽名法》等相關信用法律法規,但在電子商務企業信用的管理辦法、網上拍賣交易管理辦法、電子商務稅收及發票等一系列的帶友問題的法律法規方面缺乏或者不夠規范;而且政府在信用監管方面力度不夠,信用評價體系不完善,對不誠信行為的打擊和整頓力度不夠,這將制約電子商務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電子商務交易環節多,責任不明確。
在電子商務領域,交易環節眾多,牽涉到企業、消費者、物流、銀行等社會各方各面,在交易過程中任何一方誠信出現問題,都會使得交易不能順利完成。而且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導致電子商務信用危機,出現問題責任不明確,各方互相推託,追究結果很多時候將不了了之。只有企業、消費者、物流、銀行把握好各自的信用責任,這才有利用於減少電子商務信用問題的出現。
(四)技術安全存在隱患。
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的難題就是支付安全問題和電子身份認證問題。當前的支付眾多存在隱蠢數槐患:網路環境不安全,存在黑客的攻擊和木馬病毒、銀行卡支付介面控制項的安全性、用戶對信息數據的保密等。而唯有加強技術安全性才能為網上交易提供保障;同時要加強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等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才能保障電子商務認證安全。
三、我國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策略的選擇
(一)在全社會范圍宣揚誠信意識。
加大誠信建設和教育,提高全民誠信素質,弘揚社會主義「八恥八榮」觀,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加大媒體宣傳,形成社會輿論,表彰社會傑出的誠信企業和個人代表,批評揭露不講誠信,見利忘義的丑惡現象,形成良好的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以促進電子商務的建設發展。
(二)完善電子商務信用法律法規和政府監管。
電子商務信用法律法規並不完善,急需出台相關的電子商務企業信用的管理辦法、網上拍賣交易管理辦法、電子商務稅收及發票等一系列的電子商務信用政策法規;建立統一規范標準的電子商務信用評價機制;除了在立法保護電子商務誠信方面,政府部門還應該加大對電子商務信用的監管,對企業商家和個人進行監督管理,加大對網站產品信息的檢查,懲罰和查封偽劣產品、虛假網站,並將電子商務行業納入國家信用管理體系。
(三)依靠第三方信用平台解決信用風險。
第三方支付是買賣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的資金「中間平台」,是在銀行監管下保障交易雙方利益的獨立機構。第三方支付平台保持客觀中立,成功地解決商家、消費者、銀行之間的糾紛,保護了各方的利益。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為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一個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滿足了電子商務中商家和消費者對信譽和安全的要求。當前,第三方信用平台的典型代表有:阿里巴巴的「支付寶」、eBay易趣推出的「安付通」等。
(四)大力發展信息安全技術,解決支付安全和電子身份認證問題。
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突出的難題就是信息安全技術。只有信息安全技術得到保障,才能使電子商務有序平穩發展。在保障網路安全主要採用SET協議和SSL協議。SET叫安全電子交易協議,是為了在互聯網上進行在線交易時保證信用卡支付的安全而設立的一個開放的規范。因它的對象包括消費者、商家、發卡銀行、收單銀行、支付網關、認證中心,所以對消費者與商家同樣有利。它越來越得到眾人認同,將會成為未來電子商務的規范。我國應該積極應用推廣SET協議,研究開發先進的支付系統。解決支付安全問題,才能去除廣大網民以及銀行的心頭之痛。
四、結語
電子商務誠信體系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它的建設和完善需要國家、電子商業協會、銀行、商家以及廣大網民的共同努力。唯有做好道德和法律建設,研究和發展好電子商務信息安全技術,中國的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才能逐漸統一規范,並推動中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作者單位:河源市高級技工學校)
責任編輯 賴俊辰

『叄』 如何建設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

1、中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現狀
當前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正處於飛速發展時期,中國亦是如此。網路技術對經濟活動帶來的深刻影響已經不可逆轉,電子商務以自身獨特的魅力正在逐步改變著傳統的交易方式。問題在於即使技術上電子商務能夠贏利,為什麼實際交易中能夠實現盈利的電子商務網站卻少之又少?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電子商務的交易,影響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路障有哪些?我們認為,經濟活動中的低信任度無疑是困擾當前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路障,與傳統商務的信用問題相比,電子商務信用問題尤為突出。在電子商務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中,電子商務交易的信用危機也悄然襲來,虛假交易、假冒行為、合同詐騙、網上拍賣哄抬標的、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屢屢發生,這些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的發展。
假交易、合同詐騙、網上拍賣哄抬標的、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屢屢發生,由此引發了我國電子商務,特別是B2C發展的信用危機。許多網上購物者抱怨說不能按時收到所購商品,即使收到也是質量次等的、仿冒的、過期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購買的商品,卻也無可奈何。假「工商銀行」事件更是猶如當頭棒喝,令人霧里看花,真假難辨。
據《中國電子商務誠信狀況調查》顯示,有23.5%的企業和26.34%的個人認為電子商務最讓人擔心的是誠信問題,具體表現在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及廠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網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問題一直是困擾網路用戶進行網上交易的最大問題。由此可見,信用危機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最大的瓶頸,要使我國電子商務健康、有序地發展,必須加快誠信方面的建設。
2、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信用問題的來源
信用問題是人類社會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信用狀況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求誠信的國家,講求誠信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在商品經濟的時代,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出現了嚴重的缺失。信用機制的嚴重缺位,導致當前各類信用問題極為突出。毒米事件、毒油事件、殺熟現象屢屢發生,社會誠信幾乎降到了歷史最低點。這其中既有人們道德品質缺失的原因,也有社會信用體系缺乏,法制建設落後的原因。
相對於傳統經濟社會的信用缺失,基於互聯網虛擬技術的電子商務信用問題則更為嚴重。互聯網的出現,導致時間和空間分離程度大大加劇,匿名性、虛擬社會大量出現,由此加速了從「熟人社會」轉變到「陌生人社會」的進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獨特的網路信用問題。互聯網對信息不對稱性最大的影響是,網路交易的虛擬平台使交易雙方無法直接見面,這種空間上的分離使得虛假身份很難識別,網路欺詐、欺騙行為很容易滋生。而最常見的就是由賣方製造虛假身份欺騙處於信息不對稱劣勢的買方。在中國,互聯網的開放性加上傳統立法方面的滯後性,使得這方面的問題更加突出。網下的虛假身份迫使中國的銀行不得不推行實名制,至於網上的虛假身份和虛假信息,目前則沒有任何有效的法律機制來加以約束。
3、電子商務信用與傳統交易方式信用的區別
以互聯網為媒介的交易手段是電子商務的最基本特徵。在此之前,面對面的交易方式一直在傳統商務中占絕對的主導地位,也是人們最習以為常的交易方式。所以,電子商務的出現首先是對消費習慣、乃至生活習慣的一個挑戰。
網路上的信用程度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1、交易者最初進行電子商務時所獲取的交易信用經驗;2、針對所有參與者而界定的清晰、明確的交易角色與交易流程;3、參與者對電子商務切合實際的預期。
以互聯網為媒介的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的主要區別有兩點:第一,商品識別上的差異。電子商務中在決定購買某一商品時,買家所能獲取的商品信息只能來自網上的文字描述和照片,而無法親眼查看和親手觸摸,使得買方很容易懷疑他拿到手的商品會不會不是他看到的,或他真正想要的那種商品,因而對電子商務交易產生不信任心理。除非那些可以高度標准化的商品,例如書和唱片,才可能超越商品識別的差異,成為網上的暢銷品;第二,支付手段上的差異。電子交易不可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定存在一個時間差。如果先付錢後交貨的話,買方就有可能不信任賣方;如果先交貨後付錢的話,賣方就有可能不信任買方。這種情形在電子商務出現以前也存在,但區別在於,由於互聯網的開放性,電子商務中買方和賣方幾乎都是從不見面的、甚至匿名的人,而不象在傳統交易關系中通過面對面的接觸,買方和賣方可能建立起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信任度也容易提高。這樣就給電子商務信用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三、現階段中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的成功案例
本文認為,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信用狀況非常復雜,很難一概而論。不同的交易模式(比如B2C、B2B、C2C)、不同的行業特性、不同的網下信用特徵,會反映出不同的電子商務信用問題。我們以B2B的傑出代表——阿里巴巴為例,來探討一下B2B企業如何應對網上交易的信用問題。
阿里巴巴是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B2B網站之一,我們著重分析一下它是如何解決B2B的信用認證問題。阿里巴巴在其國際站上早就開始試行「誠信通」服務,並於2002年3月10日起正式在阿里巴巴中國網站全面推行「誠信通」會員服務。誠信通的原理是為每個使用該項服務的企業建立網上信用檔案,內容包括A&V認證(Authentication & Verification)、證書與榮譽、業務夥伴推薦、反饋中心、阿里活動記錄五項。其中,A&V認證由阿里巴巴的合作夥伴、著名的資信機構鄧百氏、澳美資訊、華夏信用等進行實地考查得出;業務夥伴推薦列出曾與該會員合作的企業及其聯系方式,供其它企業參考;反饋中心記錄貿易夥伴的客觀評價;阿里活動記錄忠實地記載會員在阿里巴巴的所有行為。
誠信通檔案是進入阿里巴巴互動互信貿易社區的通行證。只有經過第三方資格認證的誠信通會員才能獲得通行證,進入阿里巴巴誠信通貿易社區。通過網上信用活檔案服務--誠信通服務,以大大低於傳統方式的成本展示您的信用和企業形象,贏得信任;同時,對等地查閱其他誠信通會員的檔案,方便快捷了解他人信用,幫客戶大幅度縮減網路商務夥伴篩選時大量的詢問、調查和探知工作帶來的時間、人力、財力成本,迅速選擇真實可信的貿易夥伴進入實質業務洽談。
誠信通不是單單展示信用。它將建立信用與展示產品緊密結合,在建立的過程中獲得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積累信用,二者相輔相成,為企業的網上貿易提供鮮活的、真實、持續、高價值的參考。同時,作為誠信通會員,您才有權查看供應商的誠信通檔案,從第三方認證信息、資信參考人、會員評價、阿里活動記錄公司的證書與榮譽多角度、多方面的了解對方,幫助您以低成本進行第一步的篩選,快速進入實質交易。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誠信通」的最大特點是把網下認證同網上信用評價兩種手段結合了起來。阿里巴巴通過尋求與資深信用服務公司如鄧百氏、澳美資訊、華夏信用等合作,對它的用戶企業進行認證,並向用戶收取服務費。阿里巴巴比較聰明的一點是,把建立信用與展示產品等增值服務結合起來,讓會員不再把建立自己的信用看成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有價的資本,因此「誠信通」推出以後並沒有象媒體所擔心的跑掉大量用戶,反而有很多大用戶選擇了這項服務。這種信息的便利性、關聯性、有償性通過互聯網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使得電子商務信用環境比傳統商務信用環境得到了改善。

四、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構建
阿里巴巴的成功案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信用體系搭建設想,即在現階段中國法制建設欠缺、社會誠信水平低下的情況下,通過電子商務技術以及認證手段的創新,仍然能夠在一點程度上解決電子商務信用體系落後的問題。
由此,我們得出了以下延伸思考:首先,建立健全網路銷售商的認證力度。認證中心是一個負責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權威機構,它是對交易雙方進行身份認證的機構。通過認證中心的認證,可以確保交易活動的安全性,以及經銷商身份的合法性。讓那些無銷售資格的經銷商不能進行網路銷售,確保客戶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建立類似於誠信通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通過對網上客戶進行信用評級,與第三方信用機構合作,共同對網上交易主體進行監督。其次,經銷商應提高所售產品以及自身的透明度。經銷商在網站上銷售商品時,應盡量提高所售商品的透明度以及對自身的介紹,這主要是針對電子商務活動的特殊性而言的。由於顧客對自己所要購買的商品沒有直接的認識,只能通過網站的商品圖片和商品描述來感覺。針對這種特性,就需要經銷商在介紹商品的時候盡量細致貼切地描述商品的特徵,讓顧客最大限度的了解自己所要購買的商品。另外,經銷商還應當把企業的經營范圍等一系列特徵描述清晰,給客戶以信任感。商家應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原則,努力提高自己的誠信指數。
但是從長遠考慮,解決電子商務中的誠信危機要從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入手。信用體系的建設是一項極其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行業、企業、消費者以及傳媒各方通力合作,以法律為保障,採用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實現。我認為,可以從一下方面來考慮:
1、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商務活動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動都要涉及到多方參與者,包括參與交易的雙方、電子商務網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銀行、稅務部門、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機構,每個參與者都要承擔一定的信用責任。他們需要在一個完善的誠信環境下進行交易。因此,我認為國家應該盡快出台《信用信息公開法》、《隱私權法》、《消費信用保護法》等信用法律規范;同時建立相關信用管理機構:如行業誠信管理、信用中介機構管理、企業信用管理和消費信用管理等。尤為重要的是,在法律執行過程中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懲罰,加大失信行為的成本。
2、加強電子商務行業自律
電子商務行業的信用問題多發生在電子商務交易的主題即企業身上,因此,應該從行業自律入手,大力發展以行業協會為主體和會員單位為基礎的自律維權行業信用體系。同時,建立以企業風險管理為基礎、以信用中介為主體和市場運行為基礎的社會商務信用體系。加強電子商務行業自律,促進誠信經營遵守行業公約,恪守職業道德形成有效的誠信風險防控機制。
3、加強電子商務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必須依靠高科技手段,不斷加強網上安全認證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如數據挖掘技術的開發、信息安全技術的開發、信用系統數據平台建設。另外製訂政府信用相關數據和信息的採集、交換和存儲標准、電子簽名、CA認證等服務體系,為信用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創造條件。特別要大力扶持社會化、專業化第三方信用中介機構。發達的第三方服務體系可以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系統的實際應用提供穩定和強有力的支持,使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根據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研究,我認為,一個理想的信用體系應該是一座大廈,最上層是政府,負責信用立法與執法;第二層是行業協會,負責准入、評定、制訂游戲規則;第三層是中介機構,負責信用服務;第四層是企業與消費者。只有將這四層體系有機結合起來,構築一個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電子商務信用缺失的問題。

『肆』 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完善解析

電子商務所具有的遠程性、記錄的可更改性、主體的復雜性等自身特徵,使得其信用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以下是對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完善解析的分享,供大家閱讀參考。
一、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及信用發展現狀
據商務部不完全統計,2007年中國網商交易額突破13000億元,我國網商數量也已超過3000萬。然而,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和全球化發展勢頭下,交易的信用危機日益凸顯,虛假交易、合同詐騙、網上拍賣哄抬標的、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違法違規行為層出不窮,引發了我國電子商務,特別是B2C的全方位信用危機。許多網上購物者反映,他們不能按時收到所購商品,即使收到,也可能是質量低劣、仿冒、過期甚至根本不是自己原本想購買的商品,卻也無可奈何。假「工商銀行」、假「雲網」事件令人警醒,真假難辨。
二、我國電子商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1.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不完善。當前我國電子商務信用要過五大關:商業信用、銀行信用、系統(設備和網路)信用、社會信用及司法信用。我國現有的信用體系建設為實現銀行、稅務、法律等部門信息庫共享尚有困難。企業信用數據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專業的資信公司和信用評估機構建立的企業資信資料庫,但由於信用評級還屬於行業和個人行為,評級的中介機構、依據等都未得到法律認同,致使評級缺乏有效性和權威性。
2. 我國市場法制建設還不健全。在目前情況下,尤其是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很不完善,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對電子商務進行規范,加大了電子商務活動的風險。雖然已頒布了《電子簽名法》,但它只是在一個很淺的層面上對電子商務企業進行控制。由於對電子商務活動缺乏法律制約,一些交易者利用法律空白和漏洞從事網上欺詐活動,嚴重製約了電子商務的持續快速發展。
3. 行業自律尚未形成。我國信用系統嚴重滯後,還未建立起健全的'誠信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失信、違規行為監督懲罰機制,市場化運作模式雖已初露端倪,但運作存在不規范現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機制,行業自律尚未形成。
4. 網路購物的虛擬性、技術上的特點都不可避免地導致買賣雙方地位的不平等。電子商務所具有的遠程性、記錄的可更改性、主體的復雜性等自身特徵,決定了其信用問題更加突出。一旦一方發生信用問題交易就會成為泡影,甚至導致另一方上當受騙。尤為嚴重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進行詐騙,嚴重干擾了電子商務的健康、良性發展。
5. 社會信用意識差。在我國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人們在交易過程中誠實守信的意識還很薄弱,因為人們的失信成本很低,甚至有時還不存在失信成本,這使得部分人越來越不誠實、不守信。
三、我國電子商務中信用體系的構建
解決電子商務中的誠信危機要從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人手。信用體系的建設是一項極其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行業、企業、消費者以及傳媒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為支撐,以法律為保障,採用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實現。
1. 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商務活動模式,它的每筆交易活動都要涉及到多方參與者,包括參與交易的雙方,電子商務網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銀行、稅務部門、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機構,每個參與者都要承擔一定的信用責任。他們需要在一個完善的誠信環境下進行交易,但建設這種環境不是電子商務活動的某一參與者具有誠信意識就能解決的問題,這種誠信環境和機制需要社會各方共同長期努力才能營造出來。因此,我們應借鑒發達國家現行的相關立法,盡快出台《信用信息公開法》、《隱私權法》、《消費信用保護法》等信用法律規范;同時建立相關信用管理機構,如行業誠信管理、信用中介機構管理、企業信用管理和消費信用管理等,並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尤為重要的是,在法律執行過程中建立失信懲戒機制,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懲罰,加大失信行為的成本。
2. 加強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的建設。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一種法制經濟,在電子商務模式下更應如此。因此,我們要不斷完善現行的法律體系,如在《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公司法》、《票據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或修改過程中,充分考慮電子商務的特點,為電子商務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並留有發展的空間。另外,根據電子商務的環境和交易特點,建立電子交易法律和制度、電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電子商務涉及的法律問題還很多,如電子商務下的稅收問題、司法管轄權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等也應盡快解決。
3. 加強電子商務行業自律。大力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和行業自律的作用,逐步健全電子商務的社會信用體系。在信用體系建設中,要大力發展以行業協會為主體和會員單位為基礎的自律維權行業信用體系;以企業風險管理為基礎的自我內控信用體系;以信用中介為主體和市場運行為基礎的社會商務信用體系。加強電子商務行業自律,促進誠信經營遵守行業公約,恪守職業道德形成有效的誠信風險防控機制。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是中國電子商務的行業組織,要制定各會員必須共同遵守的商業規則,切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4. 加強電子商務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必須依靠高科技手段,必須不斷加強網上安全認證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如數據挖掘技術的開發、信息安全技術的開發、信用系統數據平台建設、數據倉庫的整合與數據採集(建立基於統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數據倉庫系統)。另外製訂政府信用相關數據和信息的採集、交換和存儲標准、電子簽名、CA認證等服務體系,加快各級各部門政務信息電子化、網路化建設,建立完善電子政務技術平台,將為信用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創造條件。特別強調的是要大力扶持社會化、專業化第三方信用中介機構。發達的第三方服務體系可以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系統的實際應用提供穩定和強有力的支持,使風險降到最低程度。首先交易雙方向第三方獲取認證,當雙方在網上進行交易時,第三方信用服務企業(如CA中心)就會對交易雙方進行資質驗證,對交易各方的交易資料的傳遞進行加密,對交易過程進行監察,從而確保客戶的交易是在安全、誠信的環境下進行的。
5. 培養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提高社會的信用意識是根本問題,沒有信用意識,沒有信用文化,信用就不會深入人心,也就不會形成健康的市場機制和社會信用氛圍。在電子商務的參與者中呼喚誠信,樹立誠信觀念、規則意識,使電子商務的參與者意識到,誠信是立身處世之本,是電子商務交易的基本要求,同時誠信、信用是一種財富,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競爭力。也許欺騙、造假能帶來短期利益,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必將失信於民,失信於社會,也就無法獲得長期、穩定的利益。
四、結束語
信用體系的建設任重道遠,特別是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建立還有許多理論、技術、政策等多方面問題有待解決,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相信隨著全社會誠信意識的加強,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必將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中的信用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處理培訓方案 瀏覽:416
臨沂市場營銷學校 瀏覽:5
做好線上營銷的方案 瀏覽:166
員工公司全年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9
市場不是市場營銷環境的特點 瀏覽:884
中醫護理適宜技術骨幹培訓方案 瀏覽:922
2019河南專升本市場營銷分數 瀏覽:821
廣西網路營銷政策 瀏覽:853
跆拳道促銷活動策劃 瀏覽:807
天津國網電子商務 瀏覽:946
檢測一個促銷活動效果的評估方法主要有 瀏覽:130
網路營銷職位工資高嗎 瀏覽:812
怎樣成為網路營銷人 瀏覽:84
考察京東電子商務條件下物流模式 瀏覽:749
運動鞋策劃方案 瀏覽:485
培訓學校答謝會方案 瀏覽:566
共希電子商務 瀏覽:305
零食淘寶店鋪策劃方案 瀏覽:373
傳統商業如何應對電子商務 瀏覽:591
房地產企業招聘會策劃方案書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