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四川省2016年電子商務進農村

四川省2016年電子商務進農村

發布時間:2024-06-21 17:31:12

① 對加快電子商務進農村發展有何意見,建議

政策一政策名稱:《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頒發部委:國務院時間:2015年2月1日政策概述: 意見指出,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要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信貸、金融監管等政策措施,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確保農業信貸總量持續增加、涉農貸款比例不降低。同時,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鼓勵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發行債券。意見共分5個部分32條,包括: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在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方面,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政策二政策名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頒發部委:國務院時間:2015年4月2日政策概述:《決定》分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總體要求;拓展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領域,更好履行為農服務職責;推進供銷合作社基層社改造,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創新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治理機制,增強服務「三農」的綜合實力;加強對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領導5部分19條。在拓展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領域,更好履行為農服務職責方面,決定指出,要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路工程建設,健全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回收等網路,加快形成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服務新格局。順應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深刻變革的新趨勢,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政策三政策名稱:《關於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頒發部委:共青團中央辦公廳、商務部時間:2015年4月7日政策概述:通知指出,要部署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鼓勵農村青年抓住信息化進程給農業農村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積極利用電子商務等現代商業模式拓寬創業致富渠道,投身農業農村改革和農業現代化。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的工作內容包括4個方面:一是技能培訓。依託促進農村青年創業就業培訓項目,圍繞電子商務實操、網路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等內容,為農村青年提供電子商務技能培訓。二是金融支持。協調金融機構,聯合設計開發「青」字型大小電商創業金融服務項目,在授信額度、利率優惠等方面重點向電子商務創業青年傾斜。三是領創建站點。擇優選擇依託電子商務發展的涉農創業青年領創建縣級區域電商服務中心;鼓勵農村創業青年加盟或投資建立鄉鎮服務站和村級服務點。四是跟蹤服務。開展網店貨源對接;打造農村青年電商網路展銷平台或網路集市,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政策四政策名稱:《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頒發部委:國務院時間:2015年5月4日政策概述:《意見》提出了七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營造寬松發展環境,降低准入門檻,合理降稅減負,加大金融服務支持,維護公平競爭。二是促進就業創業,鼓勵電子商務領域就業創業,加強人才培養培訓,保障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三是推動轉型升級,創新服務民生方式,推動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工業生產組織方式,推廣金融服務新工具,規范網路化金融服務新產品。四是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支持物流配送終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設,規范物流配送車輛管理,合理布局物流倉儲設施。五是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強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提升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效率,推動電子商務走出去。六是構築安全保障防線,保障電子商務網路安全,確保電子商務交易安全,預防和打擊電子商務領域違法犯罪。七是健全支撐體系,健全法規標准體系,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強化科技與教育支撐,協調推動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政策五政策名稱:《「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頒發部委:商務部時間:2015年5月15日政策概述:《行動計劃》的主要任務是,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育農村電商環境;加快電子商務海外營銷渠道建設,助力電商企業「走出去」;支持電子商務進中小城市,提升網路消費便利性;推動線上線下互動,激發消費潛力;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拓展海外市場;鼓勵電子商務進社區,拓展服務性網路消費范圍。《行動計劃》提出,要力爭在1到2年內,實現在全國創建培育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60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培育150家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打造50個傳統流通及服務企業轉型典型企業,培育100個網路服務品牌;推動建設100個電子商務海外倉;指導地方建設50個電子商務培訓基地,完成50萬人次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培訓;力爭在2016年底,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網上零售額達到5.5萬億元目標。

② 大學生創業與電商扶貧

電商扶貧總結 採取積極扶持措施,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致富,加快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對加強社會安定團結,以下就是我整理的電商扶貧總結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電商扶貧總結 電商扶貧是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對於貧困戶增收意義重大,作為扶貧部門更有必要、有責任把此項工作抓好抓實。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縣《關於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快電子商務扶貧步伐,探索精準扶貧新路徑新模式。結合XX縣政府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精或芹燃神,針對XX縣貧困狀況,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工程支持XX縣精準扶貧工作? 一、要確定目標任務 以全縣321個建檔立卡的行政村為單元,以73個貧困村和15個老區村為重點對象,以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扎實抓好黨政推動、市場運作、基礎配套、協會牽引、示範試點等關鍵環節的工作。2015—2017年,全縣70%以上的貧困村實現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當地特色產品,交易額年均增長20%以上,全縣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和移動寬頻。2018—2020年,全縣貧困村基本普及電子商務應用,實現「三有一能」目標,即縣有農村首信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鄉有電子商務服務站,村有電子商務服務點,貧困戶能通過電子商務銷售自產產品、購買生產生活資料,交易額年均增長30%以上,全縣貧困村寬頻家庭普及率大幅提高,4G網路全面覆蓋。 二、要採取可行措施 (一)建立行政推進體系。縣、鄉鎮建立健全電商扶貧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負責電商扶貧的方案設計、政策制定、協調指導、工作推進、檢查考核等工作。層層成立電商協會,形成政府、協會、駐村工作隊共同推進電商扶貧的工作機制。 (二)建立網店服務體系。完善縣級電商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和村服務點功能及配套設施,為貧困村和老區村網店開設和運營提供策劃、培訓、IT外包、美工、客服、代運營等專業服務,健全上下游服務鏈;建立電子商務創業園,為貧困村和老區村網商提供創業孵化服務。 (三)建立網貨供應監管體系。按照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商品化銷售的要求,確定特色主業、主打產品,加工適宜網路銷售的優質產品。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產業化經營,帶動貧困戶從事網貨生產,建立完善的供應體系。認證一批網貨供應定點企業,為網店提供充足豐富的貨源。加強農特產品網貨監管,制定農特產品加工標准,指導企業、合作社和農戶按標准種植、生產、加工、包裝,從源頭保證網貨供應流通環節質量監管,建立網銷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對流通環節進行監測,杜絕質量隱患。 (四)建立網路物流體系。加快貧困村及老區村寬頻建設,採取有線無線結合的辦法,擴大網路覆蓋面。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在貧困村設立服務網點,鼓勵發展面向鄉村的「草根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提高網貨配送效率。 (五)建立人才培訓體系。制定培訓規劃、方案,整合現有培訓資源,構建由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團體、高等(職業)院校及電商龍頭企業為主體的電商扶貧人才培訓體系,實現電商扶貧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培訓全覆蓋。 (六)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圍繞「三有一能」目標,建立電商扶貧統計通報制度,重點考核網店數量、銷售量、交易額及帶動貧困村、老區村、貧困戶外銷農特產品,衫虛以及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情況。 三、要抓好重點工作 (一)寬頻網路建設。縣工信委等有關部門按照「寬頻中國」戰略要求,研究制定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措施,推動光纜入鄉、進村、到戶,實現貧困村、老區村互聯網全覆蓋。 (二)物流快遞支撐。通過物流補貼,稅費減免等方式,鼓勵和扶持物流企業在鄉鎮建立符合電商發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門店,在貧困村、老區村建立快遞服務點,開展集中收購、集中配送,到2017年實現物流快遞鄉鎮基本覆蓋,功能輻射到村。 (三)網店規模壯大。採取教育培訓、資源投入、市場對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務等方式方法,幫助貧困戶開辦網店,銷售農產品。通過與當地電商龍頭企業、網路經紀人、能人大戶、專業協會開展貧困戶網店「一對一「對接,幫助貧困戶提高網店運營效益。對暫不具備開辦網店條件的貧困村,鼓勵鄉鎮幹部、大學生村官、未就業大學生和貧困村在校大學生以及致富能人,在鄉鎮電商服務站、縣電商服務中心或電商創業園內開設網店,代銷農特產品。 (四)網路品牌培育。按照「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原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特色品牌。支持農產品「地標保護」「綠色」「有機」「無公害」等資質的申報認證,加強特色產品品牌化建設,提升產品品質、價值和知名度。建立電商扶貧農特產品目錄庫,對全市優質特色農產品種養規模、產量產值、品質特色開展調查摸底統計,確定主導品牌,編制特色主導產品目錄。引導支持每個鄉鎮至少培育一戶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龍頭企業,進行認證掛牌管理和扶持。 (五)金融服務支撐。將電商扶貧納入扶貧小額貸款支持范圍,對開辦網店、從事網貨生產銷售的貧困戶和帶動貧困戶生產銷售網貨產品且效果明顯(以銷售貧困戶產品為主)的企業和網店,給予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三年以內的小額信貸支持,政府按基準利率全額貼息。鼓勵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在鄉鎮設立服務網點,村設立金融服務代辦點,改善農村網店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條件。 (六)試點示範引領。按照全省貧困地區開展電商扶貧試點工作安排,盡快制定各縣、鄉鎮電商扶貧路線圖,確定時間表,高標准、高質量地做好試點工作。實施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做好省級電子商務示範縣創建工作。積極爭取與阿里巴巴集團「千縣萬村」、京東集團「千縣燎原」和蘇寧「農村電商」計劃的對接,利用大平台提升我縣電商扶貧質量水平。 四、要強化組織保障 (一)組織領導。電商扶貧工作實行「省上指導、市州協調、縣負總責、鄉村落實」的工作體制,在市、縣電商扶貧推進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各鄉鎮和貧困村、老區村為具體實施單位,要整合鄉鎮電商和扶貧工作力量,抓好電商扶貧各項工作的落實。貧困村、老區村「兩委」班子、雙聯單位和駐村工作隊要配合做好電商扶貧項目實施、政策宣傳、組織培訓和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工作。 (二)責任分工。扶貧部門負責貧困村、老區村、貧困戶基本情況、需求清單和規劃計劃的制定,以及綜合協調、進度通報、監督檢查、年度考核等工作;商務部門負責做好電商大平台引進、本土平台培養、網貨促銷、物流配送、人才培訓、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等工作;農牧部門負責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考核評價制度等工作;農工辦負責把電商扶貧作為駐村隊和幫扶單位的一項重要職責,納入駐村幫扶年度考核;工信等有關部門負責做好協調電信、移動、聯通、鐵塔、廣電網路等企業加快貧困村寬頻網路建設工作;工商、質監、食葯監部門負責做好網上銷售產品的資質認證、質量安全監管和誠信體系建設,加大網路市場監管力度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做好電商扶貧配套資金保障工作,制定出台財政獎勵扶持辦法。 (三)技能培訓。以縣為主體,做好電商扶貧的系統培訓和專項培訓。把電商扶貧培訓納入「兩後生」培訓范圍,列入年度計劃,加大培訓力度。採取「走出去」與「引進來」、課堂教學與現場觀摩、專家理論講解與店主現身說法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務求培訓效果,提高培訓質量。以縣(區)為主體,加強對網店經營者的專業培訓,重點對網上開店、網店裝修、客服、運營推廣、產品拍照美化及店鋪管理維護工具等操作技能進行培訓,幫助掌握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產品的一般流程,並能獨立運用電子商務平台開展業務,確保每個貧困村、老區村至少培訓2名電商應用人才。 (四)考核獎懲。商務、扶貧等部門要建立健全電商扶貧部門協作機制,對電商扶貧工作進行季度檢查、半年通報、年底考核,推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全市電商扶貧成效突出的「明星網店」和「誠信網店」,給予獎勵;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損害定西電商扶貧形象的行為,採取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予以懲罰。 (五)宣傳引導。加大電商扶貧的宣傳力度,在報紙、電視、廣播和網路等主流媒體上開辟專欄,進行跟蹤式專項宣傳報道。充分發揮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作用,靈活運用微博話題、微信欄目,對電商扶貧工作持續開展宣傳報道。依託「四雙」行動,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群眾在電商扶貧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及時總結和宣傳推廣電商扶貧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營造電商扶貧的濃厚輿論氛圍。   篇二:電商扶貧總結 寧都探索以電商扶貧推動老區振興發展 寧都縣是原中央蘇區核心縣,受交通區位、發展基礎等因素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遠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針對這一現實,寧都縣搶抓機遇,以電商產業發展為突破口,探索精準扶貧新機制,在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引領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得益於電商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寧都縣先後被列為全國創建革命老區扶貧攻堅示範區試點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試點縣。專家認為,寧都縣這一探索實踐為貧困地區開展精準扶貧提供了有益借鑒。 電商挺進紅土地 老區煥發新活力 寧都縣賴村鎮蓮子村位於縣城西南部24公里處,地理位置偏僻,是傳統的農業村,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7畝,經濟條件較差。全村8800餘人,有近三成都是貧困人口。長期以來,村裡的青壯年大多背井離鄉外出打工。 今年3月,村民宋建輝在駐村扶貧幹部的幫助下,在村頭開了個「農村E郵」便民服務站,讓村民們體驗到了電子商務帶來的甜頭。 蓮子村年近六旬的貧困戶宋有亭把自家產的毛芋仔拿到了服務站,「毛芋仔在市集上賣1.5元/斤,在網上能賣到3元/斤,價格翻了倍,前幾天我剛賣出去20斤。」宋有亭說。 「服務站可以為村民提供網路代購、代銷等服務,目前上線的農副產品有農家自產的土雞蛋、紅薯和芋頭,以及野生茶菇、手工麥芽糖等。」宋建輝介紹說,開業一個多月來,服務站幫助村民代購代銷270餘筆,累計交易金額3600多元。 宋建輝經營的「農村E郵」便民服務站是寧都縣與中國郵政聯合打造的農村電商服務平台,這個平台可為村民開展農副產品代銷、小額取款、代繳水電費、寄遞服務、手機充值等業務。目前,寧都縣已建成「農村E郵」村級服務站49個,計劃今年建設100個點,覆蓋全縣所有鄉鎮。 除了「農村E郵」服務站之外,寧都縣還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在縣城建立縣級運營中心,在鄉村設立服務分中心或服務站,並在其相關電商平台開展寧都產品在線銷售;與京東集團合作,建設寧都生鮮農業「京東產地直供」、「京東產地直發」電商基地;與飛天麥光光集團合作,建設鄉級電商服務分中心4個、村級服務站21個。 「縣、鄉、村三級電商進農村服務網路的建設,打通了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最後一公里。」寧都縣商務局局長寧蔚生說,寧都縣地處贛江源頭,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了眾多獨具特色的綠色無公害產品。有了電商平台,農村百姓可更加便利地外銷本地農副產品,實現農副產品增值。 在寧都,「虎蛙稻」大米、寧都黃雞、小布岩茶、寧都肉丸、大沽野生山茶油等土特產長期「深藏閨中」。如今,這些土特產品搭上了電商平台,「E路」暢銷,日漸成為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據統計,目前寧都縣所有土特產均已實現網上銷售,全縣有各類土特產網店近500家,已有81家農業企業、26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輻射帶動貧困群眾800餘人從事電商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可年增收6000元以上。 寧都縣委書記王四華說,過去由於地處偏遠、信息不暢,寧都農村優質的農產品難以走出深山拓展市場。電子商務大大縮短了農產品交易的.時空距離,對促進農產品銷售、提升產業效益、激活農村市場、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扶持 孵化 服務走出電商扶貧路 「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不僅要讓農村因電商『活』起來,更要讓貧困群眾因電商『富』起來。」 王四華說,寧都縣將電商產業發展與扶貧有機結合,探索精準扶貧工作新機制,借力電子商務幫助困難群眾樹立脫貧之志,掌握脫貧之技,實現脫貧致富。 今年18歲的廖竹生,出生在寧都縣對坊鄉一個貧困家庭,由於先天疾病,他的雙手手腕無法伸直,屬於三級肢體殘疾。貧困的家境、殘疾的身體曾經讓他喪失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廖竹生做夢都沒有想到,如今他能坐在電腦前經營著一家屬於自己的網店。 去年10月,廖竹生報名參加了寧都縣電商產業園舉辦的免費電商培訓班,隨後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開起了一家名叫「布潮行專櫃」的布鞋分銷網店。上個月,廖竹生的網店賺到了近3000元。「沒有電商的發展,沒有政府的幫扶,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自食其力。」廖竹生說。 和廖竹生一樣,越來越多的寧都貧困群眾通過電子商務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電子商務正在寧都城鄉遍地開花。 作為深居贛南一隅的貧困地區,寧都縣起初發展電子商務的氛圍並不濃厚。當地幹部群眾反映,寧都電商產業之所以能在底子薄、起步晚的情況下快速推進、異軍突起,關鍵在於當地黨委政府對電商產業的高度重視、高位推動,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方式扶持電商、孵化電商、服務電商,使電商產業迅速崛起並成為扶貧攻堅的有力推手。 ——扶持電商。寧都縣設立了電子商務專項發展資金,2014年縣財政安排了800萬元,重點扶持電商產業園發展壯大、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及電商人才培育等,促進電商產業加速崛起。同時,寧都縣出台了《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寧都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寧都縣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辦法(試行)》,在用地保障、財政支持、稅收扶持、價格優惠、金融服務等方面進行傾斜。 ——孵化電商。寧都縣因地制宜,通過市場化手段,扶持全球十大網商——飛天麥光光集團利用企業現有廠房改造建設縣電商孵化園,2014年9月在全省率先開園,當年就被評為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園內建有辦公樓、倉儲和人才公寓等4.1萬余平方米。寧都縣通過採取政府承租、企業建設和管理的模式,對入駐電商企業實行3年免租金、免水電費,有力地吸引縣內外電子商務企業入園創業孵化,目前已有102家企業和商戶入駐,從業人員超200人。 ——服務電商。寧都縣通過電商孵化園的集聚效應,瞄準國內電商龍頭企業招商,著力引進規模大、實力強的電商實體企業落戶寧都,鼓勵其在寧都建廠生產銷售產品。對引進的大型電商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的獎勵政策,每年評選一批龍頭示範企業,並對獲得省、市示範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獎勵,促進有實力、有潛力的電商企業做大做強,推進示範企業在寧都「生根」。 電商扶貧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幫助貧困戶實現減貧脫困。為此,寧都縣設立電商扶貧產業專項發展資金,全力推進扶貧開發與電商發展相融合,積極探索精準扶貧和科學扶貧新載體。 據寧都縣扶貧和移民辦公室主任揭曉鴻介紹,寧都縣從免費培訓、扶貧貼息、小額信貸、信息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幫助貧困群體、殘疾人從事電子商務,優先安置貧困戶到電商產業園落戶創業;廣泛開展貧困戶電商技能培訓工作,開展貧困群體專題培訓,提供「雨露計劃」資金補助;鼓勵電商龍頭企業安排適當產品、適當崗位幫助低收入、殘疾人群體實現就業。 飛天麥光光集團是一家從事孔明燈生產經營的企業,依託電子商務平台,這家公司把孔明燈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連續多年蟬聯孔明燈全球產銷量第一。業務做大之後,集團董事長劉鵬飛在家鄉寧都縣田頭鎮開辦了一家孔明燈線下加工廠,為周邊鄉鎮提供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依靠孔明燈加工、包裝等簡單勞動,一些老弱病殘、低保戶等農村貧困人口,如今一個月也能拿到500元—1000元不等的收入,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據統計,自電商扶貧開展以來,寧都縣注冊網店1000多個,有1000餘人實現電商創業,提供電商就業崗位2000餘個,2014年全縣實現網路零售總額近6億元,同比增長47%。 樣本效應初顯 發展亟待扶持 「寧都縣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探索實施以電子商務促進扶貧開發的新模式,引發了多重效應。」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宋智勇認為,寧都縣電商扶貧的探索與實踐具有一定的樣本意義,可為省內外其他貧困地區發展新興產業、創新扶貧模式提供有益參考。 拓寬扶貧手段,增加農民收入。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塗龍峰說,電子商務是扶貧工作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受勞動力、地形、交通、區位、物流等因素制約,寧都這樣的貧困地區發展其他產業較為困難,而電商可以快速把當地土特產優勢轉化出來,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揭曉鴻表示,作為一種全新的扶貧模式,電商扶貧豐富了扶貧開發的方式和手段,把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多個產業融入到扶貧鏈條中去,輻射和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扶貧開發工作提質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 縮小城鄉差距,融入「四化同步」。宋智勇等受訪專家認為,發展電商扶貧不僅有利於助農增收脫貧,還能將扶貧工作融入到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的進程中去,為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打破地域發展不平衡創造條件。 寧蔚生說,隨著電商扶貧的深入開展,寧都農村的通訊、物流、公路等設施都在逐步改善,加速了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揭曉鴻則談到,電商扶貧把貧困群眾從傳統的自然經濟觀念中解放了出來,極大地激發了他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動產業升級,助力經濟轉型。「電子商務給貧困地區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王四華分析說,發展電商可以把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擴大就業、促進生產、拉動消費,進而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貧困地區的自我造血功能。 通過發展電子商務,寧都縣進一步做深做細做精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臍橙、黃雞、白蓮、茶葉、油茶等農業特色產業生產標准化、品牌化、規模化;工業方面,寧都全縣已有10多家傳統製造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將「寧都製造」賣到了省內外;在第三產業方面,寧都立足客家文化優勢,將孔明燈、十字綉、寧都剪紙等特色工藝品搬到了網上銷售;此外,寧都縣電商經濟還帶動了加工業和包裝、倉儲、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寧都縣一些電商企業從業人員指出,應當加大對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和儲備,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物流成本。當地扶貧幹部表示,呼籲上級部門從全局出發,制訂電商扶貧發展規劃,設立電商扶貧專項資金,制訂針對老區的電商扶貧優惠政策。有受訪專家建議,國家、省、市可以甄選一些縣(市),將其確定為電商扶貧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示範引領,從體制機制上健全完善電商扶貧新模式。 ;

③ 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作為農村電子商務平台的實體終端直接紮根於農村服務於三農,真正使三農服務落地,使農民成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在整理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篇1

三種農村電子商務的模式雛形:

第一種是遂昌模式,走平台化道路。

無可厚非,淘寶在推進農村「電子夢」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重點項目「特色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遂昌位於浙江麗水市,遂昌館是國內第一個縣級農產品館,今年年初時上線,其核心在一個獨特的麥特龍分銷平台,藉助政府的強大支持和自身體系的巨大聚合力,「遂網」集合了當地千餘家小賣家共謀發展。他們為千餘家鬆散且不標准不專業的小賣家提供專業的培訓服務,對上游貨源進行統一整合並擬定采購標准,由「遂網」專業團隊進行統一運營管理,線下則按照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售後等標准化操作執行,遂昌模式更像是一個區域化的ShoppingMall,他們是一個服務商而已,售賣的是「標准化」。

第二種是成縣模式,走資源整合道路。

成縣地處甘肅隴南市,該縣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縣委書記李祥的推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李書記因在網上頻頻叫賣家鄉的鮮核桃,而被網友尊重為「核桃書記」。

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成縣同樣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主打產品有核桃、土蜂蜜等地方特產,依託在淘寶網店和隴南生活網www.0939.net團購平台,銷售平台,新聞平台,等網站進行銷售,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嘗到了在微博、微信上推銷產品的甜頭,並招募了不少年輕銷售人員,對他們進行專業化的微營銷培訓,至今他們80%的銷售額來自這些免費的社會化媒體,而「網店」對他們來說更大的價值在於交易,創業初期這未嘗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隴南生活網」多次報道,電商工作人員爬山涉水四處尋找優質的農產品貨源,找到一家便整合一家,即刻展開售賣,雖受規模限制,但小而靈活。雖然也注冊了「山泉老樹核桃」品牌,但還未進行深度開發。

第三種便是通榆模式,走品牌化道路。

通榆縣和以上兩縣的最大不同是,開門見山進行品牌化運作,為當地的農產品取了一個好名字叫「三千禾」,並直接進駐天貓旗艦店。和其他兩縣相同的是,均成立了縣域電子商務協會,並有專業的第三方主體進行運營。

如果把「遂網」理解為一個平台,「通網」就是一家B2C,「三千禾」呈現給你的是一個商品品牌,但其更重要的魅力在全程產業鏈上進行標准化運作,統一采購、統一包裝、統一運營、統一配送、統一售後等諸多標准化嘗試。

通榆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會大大的增加品牌附加值,目前主要售賣來自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雜糧雜豆、葵花籽、具有國家地理標識的草原紅牛肉等。

有一點需要特別提醒,千萬別簡單的模仿品牌化這條路,農產品實行品牌化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需要耕地有一定規模化和集約化,沒有集約就沒有效率,沒有規模就沒有產量,通榆縣地處大東北,無論是規模還是集約程度相比江浙地區有著天然優勢,專業的品牌化運作將如虎添翼。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思考,農產品品牌化後走的是多渠道戰略,電子商務是重要的戰場之一,品牌化的戰略價值是可以帶動產業群,上游產地可以更加集約化、規劃化和現代化,下游可以帶動半成品、深加工產業及附屬產業的發展,產業發展最終收益的還是老百姓,這才是通榆縣政府獨具慧眼的地方。

以上三種模式,並不代表其一成不變,畢竟行業剛剛開始,創新及變化一直在影響著行業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的「三個必須」

農村電子商務和資本市場上的電子商務有著不同的基因,我淺薄的總結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需要具備以下三個「必須」:

第一,發展農村電商,必須藉助縣級以上政府的公信力

以上三個縣城,如果沒有當地政府強有力的組織和支持,絕不會蛋出所謂的三種模式,這種支持不僅僅是「叫賣」,更重要的是為農產品質量做初級的信用背書,為第三方企業提供公司注冊、稅收、資金等實際性的支持。

我們多數的耕地小而分散,對於資源性的整合尤其需要藉助政府的力量,而「三農」關繫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縣委書記勇於站出來推銷家鄉農產品便也親民合理。

第二,農產品要賣得更高更遠,必須實現專業的品牌化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核心,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的根本是幫助農民增收,增收的關鍵是:其一,減少農產品的滯銷,獲得更多銷量;其二,讓農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獲得單量溢價。農產品進行品牌化運作便為農產品實現溢價增收開創了先決條件。

聯想集團戰略投資高端水果品牌「佳沃」便是恰逢其時的正確選擇,柳傳志坦言「聯想做農業並不著急賺錢」,因為打造品牌是一個長期戰略,更大的價值在未來市場,但現在需要先走出第一步。

第三,農產品品質體現,必須藉助地域特色找出差異化

農產品市場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嚴重,我們耳聞能詳多半是「地域品牌」,而非產品品牌,地域品牌的最大問題是好人壞人都可以用,就像今天你很難辨識誰是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消費者便對市場失去了正確判斷,對行業是毀滅性的打擊。

每個地域都有其唯一性,經緯度、溫度濕度、光照時長、土壤結構等不同,會生長出不同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農產品,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挖掘產品的特色賣點,進行專業化的品牌化包裝,通榆縣便依託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打造出了「三千禾」,這是一條突圍之路。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趨勢

最後再談一個趨勢,即「原產地直銷」,正如通榆欲在明年打造「電商黑土地」。這種做法就是我們掛在嘴邊的「C2B」模式,農產品不同於工業化產品,有著天然的生長周期,這一特性為C2B預留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如果你對這塊黑土地的雜糧雜豆有了巨大的信任和喜好,你完全可以預約明年全年的口糧,今後那塊黑土地就是你的了。隨著物流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冷鏈物流的不斷發展,這種想像將會逐步變成現實。

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篇2

[摘要]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近幾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迅速成長,已經由成長期跨越到了發展期。農村電子商務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關鍵就是培養人才。基於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 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2017年11月11日,央視財經頻道聯合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2017中國電商年度發展報告》。報告指出,這幾年我國農村電子商務迅速成長,已經成為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的璀璨之星。這份沉甸甸的報告列出了一串閃亮的數字。截至2016年年底,農村網店達832萬家,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人。2017年1~9月,農村實現網路零售額8361.4億元,約佔全國網路零售額的17.14%。同比增長38.3%,高出城市5.6個百分點。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2016年我國各部辦委局先後出台40餘個與農村電商相關的政策文件。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推進農村電商發展」。近幾年,農村電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不少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農村電子商務已經由成長期跨越到了發展期。農村電商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農村電商人才缺乏、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薄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夠健全、農村電商法律法規有待完善等。由於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有缺陷或者營銷環節混亂,采購兄弟、後廚網、慢品時光、卡卡鮮、菜管家、美味七七、果食幫等一批農產品電商企業先後出現虧損和倒閉。農產品電商企業同質化競爭的問題比較突出,電商園區與物流園區重復建設的現象比較嚴重,農村電商已經由藍海變成了紅海。農村電商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重中之重就是培養人才。為了加速農產品上行,構建完整的農村電商生態圈,產品開發、推廣運營、渠道延伸、公共服務、物流配送、媒體宣傳與市場規范等領域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需要了解農村、熟悉電商、經營有道的高端復合型人才。近20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行業競爭格外激烈。元旦、五一、「雙十一」……,每個節日都成了電子商務企業沒有硝煙的戰場。電子商務企業競爭勝負的核心因素是人才。隨著電子商務在農業領域的不斷拓展,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需求旺盛。我國很多院校先後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截止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學校設立了電子商務本科專業,650多所學校設立了電子商務專科專業,每年為社會培養數萬名電子商務人才。但是出於招生和就業的考慮,很少有高校開設農村電子商務專業,面向廣大農村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所以有必要進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破解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的窘境,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的繁榮。

1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開設農村電子商務專業

目前很多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培養方向模糊,培養目標不明確,對學生的就業方向沒有清晰的界定。概括起來,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方向主要有兩類:一類傾向於網站建設、網頁設計等相關技術的培養;另一類傾向於網路營銷、網路客服相關商務活動的培養。課程設置與農村電商業務的實際需求脫節。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了解農業、農村和農產品,不了解農業經營的特點和過程,不能順利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的相關業務。經濟新常態下高校專業設置要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鼓勵條件成熟的部分高校開設農村電子商務專業。

2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培養接地氣的人才

2.1探索訂單式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農村生活條件相對艱苦,從業人員薪酬相對較低,很多學生對農村及農村電商不夠了解,真正願意下鄉的電商人才並不多。面對人才缺口,我們要採取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我國有2800個縣,70萬個行政村,180萬個自然村,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模式各有千秋。高校在做出開設農村電子商務專業的決定之前要先進行市場調研。對省內各縣、村的農村電商產業園、農村電商企業及關聯企業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針對崗位需求進行課程設計。在政策配套比較完善的地區,政府適當地給予政策傾斜,鼓勵有共同需求的電商企業、相關機構對本地農村生源聯合進行訂單式培養,吸引更多的農村學子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參與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學校與企業簽訂聯合培養協議,為企業量身定做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從學生進校起,學校和企業共同對學生的就業崗位與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構建課程體系。高校與企業之間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聯手打造教學團隊,聯手建設實訓基地,共同為社會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農村復合型人才。

2.2嘗試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農村電子商務氛圍比較活躍的地區,得到政策支持的高校可以嘗試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技能人才成長的有效通道,是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在內涵上的延伸。這種培養模式由學校和對口企業聯合招生,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徒具有企業員工和職業院校學生的雙重身份。2014年國家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指出,要「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完善支持政策,推進校企一體化育人。」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結合學校特點因地制宜地進行創新。雲南工商學院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借鑒。雲南工商學院組建了卓越學院,選拔部分優秀同學組成試點班。針對市場上的緊缺崗位及高薪崗位的崗位需求設置相應課程。按照真實的辦公環境、真實的項目訓練、真實的項目壓力、真實的項目經理、真實的項目團隊、真實的項目實驗室等「六真」原則營造真實的企業環境。師生每月共同參與一個真實項目,並且項目由小到大,由淺入深,以積累實際工作經驗。通過高標准嚴要求的強化訓練,可以讓學生在就業階段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快速過渡。

3課程內容與崗位目標對接,以工作任務為導向開展教學

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學過程要以工作任務為導向,開展項目教學。項目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載體,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並且和學生進行密切的教學互動。開展項目教學模式的第一步是確定項目任務。項目任務明確以後,就要圍繞任務目標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互相協作。第二步是就制定並實施項目計劃。一個完整的項目計劃可以分為若干不同的學習情境。小組成員密切配合,按照計劃實施項目。第三步是就項目完成並進行評價。先由各組之間進行互評,接著是每個小組對本組的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進行自評,最後由教師進行點評。參與點評的同學要客觀、真誠。被點評的同學要虛心、平和。對於點評中不合適的地方,大家以包容的心態相互溝通。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是否在有效地學習,鼓勵學生勇於發言、積極探索,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打造農村電商師資力量,加強農村電商教材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資是影響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目前承擔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作的師資力量主要有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和接受電商培訓的農學專業教師。前者農業理論知識欠缺,後者電子商務技能薄弱。打造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是成功開展農村電子商務教學的關鍵。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師資隊伍建設:(1)給教師提供條件到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園進行頂崗實踐和項目合作;(2)聘請在農村電子商務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做兼職教師;(3)聯合電子商務領軍企業對教師進行農村電子商務業務培訓;(4)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考核體系。傳統的電子商務專業教材不能完全滿足農村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需要。農村電子商務專業可以組織行業專家和專業教師,結合農村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編寫內容實用先進的農村電子商務專業教材。

5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農村電商頂崗實習基地

農村電子商務融合產品創新、營銷推廣、物流配送和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實踐能力。為了讓學生開拓視野、了解行業前沿信息,可以不定期地邀請農村電子商務企業資深人士到學校舉辦專題講座。同時,根據教學安排組織學生到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園進行實地考察。頂崗實習基地建設是農村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一環。高校農村電子商務專業要服務地方經濟,以就業為導向,加大頂崗實習基地的開發建設力度。學校要同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龍頭企業以及電商孵化平台和淘寶村鎮等緊密合作,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實習基地,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實踐平台。高校要進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地方經濟,助力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培養「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後勁」的農村電子商務人才。

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篇3

積極拓展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事業,能夠切實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的科技進步以及社會發展,持續改進我國農產品領域的流通現狀,加快農產品貿易的發展,提升農民群眾的收入水平,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的全面調整,進而提升我國農業所具有的國際競爭力,有效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進而促進我國農業的增產增收以及農村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與進步。

一、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作用

我國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主要包涵了農業生產網路化管理、農產品網路化營銷、農村物流管理和農村客戶關系管理、農村娛樂服務等各項內容,其主要能夠發揮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能夠解決我國農村所存在的信息鴻溝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主要還是以家庭為單位實施的小規模生產,農業生產者相互間基本上並不存在信息上的交流,農戶們一般都是憑借著自身以往的價格經驗來確定具體生產項目以及生產規模的,這樣一來,就造成了農業生產上的極度被動,進而影響到我國農業生產的總體穩定以及農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而電子商務能夠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以及產後等各個環節進行有機地聯結,從而有效解決我國農業生產和市場信息之間所存在的不對稱問題,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廣大農業生產者能更好地了解到當前市場的信息,並且依據市場需求之變化,更為合理地組織生產,進而避免由於產量而導致價格上的極大變化,切實降低農業領域的生產風險。

(二)能夠妥善處理好我國農產品所固有的流通不暢難題

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中所體現出來的突出問題包括農產品流通不夠正常且功能上不夠健全完善,無法發揮積極引導與組織生產等作用。農民群眾盡管在諸多方面都在積極適應現代市場發展之所需,然而在銷售上顯然和現代市場經濟之間的要求具有相當大的差距,以至於難以更加積極主動地選擇最能促進自身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市場之中進行銷售,而是只得消極被動地等待市場進行選擇。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當然就為解決我國農業發展進程之中的農產品流通等問題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運用電子商務來改造傳統經濟體制之下的流通進程,能夠真正形成由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等共同構建而成的而且是以信息流為中心的新型流通過程,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能夠推動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更加優質高效的就業

如今,我國農村在勞動力的供給上具有不連續性之特點,特別是伴隨著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價格的持續提升,大量農民群眾開始到農村重新開展農業生產活動,而引入電子商務則能極大地促進我國農村勞動力的供求信息得到更加及時的反映,從而為我國農村勞動力的順利流動創設出有利的條件,進而提升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之機會,而且還能實現更加高效的就業。

(四)能夠為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與指導

千百年來,我國農業一直呈現出一種分散化、個體化的生產方式,這就對農業技術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一旦缺少足夠的技術支持與服務,農業生產中就會消耗掉非常多的生產資料,而且農業生產的質量也不會高,效果更是受到影響。同時,因為無法快速得到農業災害的相關預警類信息,也就難以提前使用有效的防範手段,由此而導致農業生產遭受到巨大的損失,且災後也難以採取合理的補救辦法,損失也就更難以得到切實有效的彌補。運用現代電子商務技術,並且輔之以專業農業科技人士的悉心指導,從而形成合理的`農業技術服務網路,應用更加便捷、更富有實效性的方式對廣大農戶實施技術指導以及信息服務,從而極大地提升廣大農戶對於農業技術的掌握與應用狀況,讓我國的農業生產能夠真正得到全過程監控以及指導,不斷提升科技在我國農業生產管理中的積極促進作用。

二、當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分析

經過上述討論能夠發現,我國農村中的農產品銷售不能使用淘寶網C to C模式來切實解決供需之間所存在的矛盾,而通過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協會以及農村合作社所搭建起來的B to C模式也並不適合於農產品流通之內在規律,這是由於與西方國家所實施的大規模與產業化農業生產比較起來,我國農業生產終究還是以分散型、個體化的家庭勞作為主體的,絕大多數農產品依然還需進行全面深加工,才能真正來到廣大消費者們的手上。所以,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應當採取B to B模式。

鑒於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主體相當分散,其主體為沒有很好地組織在一起的分散型農戶,所以農業企業往往會十分少,因而無法照搬與照抄城市電子商務的運行方式,這就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創新以及改進,以求更好地適應於農村實際。因此,筆者對B to B模式實施了變革,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三種模式。

(一)PtoCtoB新模式

P是個體農戶,C為農業協會或者農村合作社,B則是農產品銷售與深加工企業,或者是大型超市等。對分散化、單一化的農戶來說,假如要想取得與農業企業分庭抗禮的平等經濟地位,就迫切需要組成部分一個完整的整體,既要有組織又要有一定的謀略,而當前我國的農村合作社就能很好地解決該問題。在P to C to B新模式下,生產環節之中,合作社可依據市場的需求來組織廣大農戶實施統一化的生產,有時農村合作社還會接受農業企業的相應訂單,依據訂單來安排農業生產,而且提供技術上的大力支持,這樣一來就能保障高質與高效,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生態農業產品大行其道,而單一農戶的分散化生產方式很難控制好農葯的用量以及時機,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指導的統一化生產,就能夠讓生態農業從美好的憧憬轉變成為現實。銷售環節中,農村合作社是以整體身份來對外以及對農產品企業開展網路洽談與簽訂意向性合同的。具備了相應經濟實力以及技術能力的農業合作社就可以自行建設網站,通過自身所生產的富有特色的新鮮農產品為抓手來吸引廣大的客戶。 與此同時,還可通過電子商務中介平台發布相關的供求信息,查詢相應的需求信息,並在網路中相互洽談,甚至直接地出口各類農產品。

如今,網路交易的誠信與安全顯得極為重要,而電子商務認證中心則可為廣大經營者與消費者提供相對安全的網路交易環境,所以農村合作社以及農產品企業均需向第三方認證中心提出

認證的申請,並且通過網路交易來辨別與認證對方的身份,通過證書當中的密鑰加密傳達相關信息,從而切實保障商業信息的傳遞不會失密。物流環節中,農村合作社主要負責依據質量要求對農產品進行分揀以及包裝,其後再在網路中找到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完成相應的配送服務。支付環節中,農村合作社可以銀行設立帳戶並且通過網上銀行來接收買方所給付的貨款。

(二)BtoB新模式

B是指本地的農業生產型企業或者是專門開展農產品銷售業務的企業。因為自身具備了相當強的規模化優勢以及品牌優勢,運用自行建設的農產品網站,即可應用搜索引擎來推廣網站,同時還可在阿里巴巴等超大型第三方中介平台上進行注冊,由阿里巴巴在線上與線下為其進行宣傳推廣,這樣一來就能夠促進在線搜索農產品信息、報價、談判、合同簽訂、明確物流供應商、資金結算等工作的開展。為切切實實地保障網路交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交易的雙方還可向認證中心提出申請,由該中心明確各自的真實身份。在實施交易的過程中,雙方還可在網上彼此驗證各自的身份,並使用密鑰來加密相關信息,切實保障商業信息具有機密性以及高度安全性。在實施資金結算的過程中,雙方均應設置企業網銀,並直接通過網銀進行轉帳交易。

(三)PtoGtoB新模式

在此種新模式之下,中央和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都要緊密結合農民群眾所提出的迫切需求,從而形成一大批專門針對農產品種植、農產品銷售以及供求信息、勞動力資源培訓以及外出務工就業、網路農產品交易會等方面的涉農信息網站。例如,江西省的「信息田園」網站、四川省的「天府信息」網站、福建省的「數字福建」網站、陝西省的「電子農務」網站等。因為政府部門具備了一般企業所不具有的強大公信力,無論是普通農戶,還是涉農企業,均應高度信任政府所具有的中介作用。一部分地區開始探索先由政府部門出面接收外地的訂單,其後再分攤給農戶,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生產,這可以稱之為「訂單農業」,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的效果非常理想。

同時,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掌握科技的能力確實高於普通農民,能夠高效率地在網上開展交易談判,從而能夠實現精細化的網上實際操作。為有效保障網上交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交易者雙方應當事先向認證中心申請各自的證書,其後再由中心來確定其各自不同的身份。通過交易,雙方得彼此驗證身份,並且使用證書含有障礙,通過密鑰來保護各種信息,進而言之保障南方商業信息在機密、安全上的領先。

在資金結算這個環節中,雙方均應分別設有工商銀行戶頭網路銀行,直接進行網羅和網上轉帳。這和多個城市的電子商務施工者在國退民進中的表現正好相反,而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要想取得世紀的開展以及當地黨委、整體的積極支持。近年來,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相關若干意見中就提出了必須要支持當地農產品的陪送、直銷以及連鎖經營等,而通過鑒扎實的電子商加以分析易,不僅能夠體現出政府爭端抵禦順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絕對不可照搬工業與服務業所取得的發展模式,而是應當實施全力探索與創新。盡管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在發展中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是筆者堅信,由於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的持續探索,並隨直不斷健全完善,電子商務必然能夠在農業經營活動之中得到更好的運用,農業領域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相互矛盾肯定能夠得到切實緩解,進而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④ 2016年國家對農業互聯網有哪些內容

2016年,「互聯網+農業」由資本熱捧逐步回歸理性,甚至遭遇資本的寒冬。在潮起潮退之間,一些定位清晰的電商平台開始嶄露頭角。
中國農業正在經歷四大變革:土地變革、品種變革、渠道變革、組織變革;通過四大變革,將誕生四大新型農業綜合服務體系:新型智慧農業種植體系、互聯網新型農業流通體系、新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
一、國家」互聯網+農業」新政密集出台
2016年1月27日,《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即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3年聚焦「三農」。「互聯網+」現代農業成為今年一號文件的亮點。2016年國家出台了多項關於互聯網+農業的政策,鼓勵促進互聯網+農業快速發展:1月11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3月17日商務部等六部門印發《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4月22日農業部、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等8部門聯合印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7月4日商務部發布《關於開展2016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8月21日農業部與商務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9月1日農業部正式發布《「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改革攻堅規劃》。這些政策大力推進了「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也加快了現代化農業發展和互聯網與「三農」領域的融合發展,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這些對於互聯網+農業發展都是重大利好。
二、「三權分置」為農村土地變革鋪平道路
2016年,中央提出了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也就是把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明確歸於國家,承包權歸於農民,使用權歸於種植者。這樣的好處是,以後農民往外流轉土地,手裡還握著承包權,只是把土地的使用權租出去了。
「三權分置」是實踐探索的產物,是家庭承包經營制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而不斷變革創新的結果,它孕育於中國國情,著眼於解決現實問題,具有深厚的實踐依據、豐富的創新內涵和重大的政策意義。
「三權分置」為土地流轉提供了法律基礎,從而使規模化的平整土地,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成為可能,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三、新《種子法》為品種變革保駕護航
歷經5年調研、修改和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種業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
與新種子法配套,2016年7月8日農業部下發《農作物種子標簽及使用說明管理辦法》,於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在我國境內銷售的種子在包裝上都要有標簽二維碼,應當包括生產經營者名稱、品種名稱、單元識別代碼、追溯網址信息,否則不允許銷售。
為了滿足廣大種子企業的迫切需求,有種網推出農作物種子標簽二維碼平台,完全符合農業部《農作物種子標簽及使用說明管理辦法》要求,供廣大種企免費使用,實現種子標簽的製作和管理,為種子建立「電子身份證」。種子購買者可以通過掃描種子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快速查詢到相關生產信息,准確了解從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銷售等全過程的信息,從而實現「全程可追溯」。
四、電商巨頭引領農業渠道變革
正大集團、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強強聯手 深度助力農村電商
2016年12月28日,正大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在武漢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三方基於良好的信任,著眼各方長遠發展戰略,強強聯合,共同攜手,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及精準扶貧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三方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示範帶動效應,共同推動中國農牧業互聯網化的產業升級和高效發展,順應國家號召,利國、利民、利企業。
京東「3F」戰略布局農村市場
京東的農村電商「3F戰略」,包括工業品進農村戰略,農村金融戰略和生鮮電商戰略。在「互聯網+」和城鎮化的大潮下,京東將逐步構建從城市到農村的新型銷售網路、提供面向農村的普惠金融服務和建立從農村到城市的農業品直供渠道,通過縮短城市與農村的距離,消除城鄉的價格歧視,推進消費的公平透明。未來在惠及城市和農村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同時,還能逐步解決農民買好東西難、借款貸款難、農民賺錢難的「農村三難」問題。
蘇寧推農村電商「三化、三雲、五當」戰略
圍繞農村市場的發展,蘇寧制定了「三化目標」、「三雲服務」、「五當模式」為一體的農村電商戰略。「三化目標」即「運營產業化、產品品牌化和人才的專業化」;「三雲服務」是通過物流雲、金融雲、數據雲向農村市場的廣泛滲透;五當模式」即「造富在當地、銷售在當地、服務在當地、就業在當地、納稅在當地。」
五、政府社會共同推動農業組織變革
發改委、農業部聯合印發農業領域PPP指導意見
2016年12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農業部發布了《關於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推進農業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簡稱PPP),這是農業領域首個PPP指導文件。《意見》明確提出了農業領域PPP的重點領域與路徑。在重點領域方面,重點支持社會資本開展高標准農田、種子工程、現代漁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及追溯體系、動植物保護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規模化大型沼氣、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物聯網與信息化、農產品批發市場、旅遊休閑農業發展。
六、頂層設計、民間智慧共促農業繁榮
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
2016年9月6日,農業部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總結交流各地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的好做法和好經驗,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間「互聯網+」現代農業重點工作,為在全社會掀起「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熱潮營造良好氛圍。

會議同期還舉辦了「互聯網+」現代農業暨新農民創業創新論壇及分論壇,展覽展示「互聯網+」現代農業和新農民創業創新成果,發布推介「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和新農民創業創新百佳成果,有種網等一百家農業互聯網公司及平台被評選為「互聯網+」現代農業百佳實踐案例。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成功舉辦,農業電商表現搶眼
2016年10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由農業部和雲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省部長推介品牌農產品專場」在昆明市舉辦,來自農業部、各省(區、市)主管農業的20位省部長集中亮相,講述中國農業品牌故事,聯合為我國品牌農產品代言,這是建國以來省長首次站台,宣傳農產品。

京東、淘寶、蘇寧易購、永輝超市、北京新發地、本來生活、網庫集團、有種網、禾中味道等30個來自大型批發市場、零售商超及網路采購平台組成超級買家團齊聚現場。各大公司、平台參會代表變身超級買手,對中意產品快速下單,納入批發銷售采購計劃。
七、新型智慧農業種植體系前景廣闊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實現行政村寬頻全覆蓋,創新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推進農村互聯網提速降費。
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落實14項重大工程 聚焦智慧農業
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從五大領域布局「十三五」期間全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任務,並具體落實到智慧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14項重大工程。《規劃》強調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力爭到2020年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達到17%、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2%、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80%。
《規劃》提出智慧農業引領等多項重大工程。對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漁業生產等進行物聯網改造,建成1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省、1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區、100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基地。建設村級益農信息社,到2020年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建設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改造升級國家農業數據中心。建設基於衛星遙感、航空無人機、田間觀測一體化的農業遙感應用與研究中心。
農業部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2016年6月23日,農業部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提出意見,提出了建立追溯管理運行制度、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強化農業部門追溯管理職責、提升智慧監管能力、加強政策扶持等要求。意見指出,目標建立全國統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規范和技術標准,選擇蘋果、茶葉、豬肉、生鮮乳、大菱鮃等幾類農產品統一開展追溯試點,逐步擴大追溯范圍,力爭「十三五」末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有條件的「菜籃子」產品及「三品一標」規模生產主體率先實現可追溯,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生產經營主體的質量安全意識明顯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

⑤ 2016年力挺農村電商,國家都有哪些政策支持

YiShop電商系統:
農村電商將成政策支持重點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聶林海在會議期間介紹,電商向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延伸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電商的新增長點。
資料顯示,全國各類涉農電子商務網站已近30000家。2014年我國農村網路市場規模達1800億,此外,農產品在網上銷售額1000億。
聶林海透露,下一步農村電子商務的力度將放在農產品進城。「農民的農產品不僅可以賣出去,而且可以賣更好的價格,只有農民賺更多的錢才有能力消費。」
梳理今年出台的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政策可以發現,在國務院層面,今年已經發布有關電子商務的六個文件:國發24號文《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40號文《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46號文《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72號文《關於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國辦發77號文《關於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治理的意見》,以及國辦發78號文《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指導意見》。
國家將給予農村電商的各項支持
1.鼓勵社會資本、供銷社等各類主體建設涉農電商平台。
2.鼓勵農村商貿企業建設配送中心,發展第三方配送等。
3.嚴打網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
4.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網上支付、供應鏈貸款等產品,簡化小額短期貸款手續,加大對電商創業的信貸支持。

⑥ 互聯網創業農村電商扶貧

一、電商扶貧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01電商扶貧歸根結底在扶貧,總體要求是精準電商扶貧是電商與扶貧工作的融合,電商特徵明顯,但根本還是扶貧,電商只是載體而不是目的,最終檢驗成效的是扶貧效果。同時,電商扶貧也不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必須要精準到人到戶,體現為實實在在的賣出去、掙回來,讓老百姓感受到實惠。所以,《意見》的指導思想就明確指出:「以貧困縣(832縣)、貧困村(12.8萬)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引導和鼓勵第三方電商企業建立電商服務平台,注重農產品上行,促進商品流通,不斷提升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拓寬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渠道,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從這個指導思想就可以看出,電商扶貧要在貧困地區開展,重點在農產品上行、貧困人口創業就業,最終體現在當地農特產品銷售和農民增收上。02首次提出「三個全覆蓋」電商扶貧版圖讓人憧憬距離2020年的脫貧攻堅最後期限只有四年多時間了,電商扶貧要做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目標,也需要一個總體謀劃,不能當花瓶,做應景,必須要有切切實實的推進路線圖。為此,《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實施電商精準扶貧工程,逐步實現對有條件貧困地區的三重全覆蓋:一是對有條件的貧困縣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全覆蓋;二是對有條件發展電子商務的貧困村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三是第三方電商平台對有條件的貧困縣實現電商扶貧全覆蓋」。這三個「脊春行全覆蓋」的提出,對832個國定貧困縣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因為標志著不僅是國家財政支持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全覆蓋,而且是第三方電商平台全覆蓋,而且縣下面的村也要全覆蓋。當然,也要看貧困地區的電商基礎如何,所以文件謹慎地提出要對「有條件」的貧困縣,而且是逐步實施。那麼「全覆蓋」的效果如何體現呢?《意見》提出,「貧困縣形成較為完善的電商扶貧行政推進、公共服務、配套政策、網貨供應、物流配送、質量標准、產品溯源、人才培養等體系」。這八個體系的形成,也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付出艱辛努力。03電商扶貧可以行政推動,但更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意見》對電商扶貧的發展提出了五條原森畝則,但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條,即:「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堅持政府引導、扶持不幹預、服務不包攬,充分發揮市場在農村電商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培育發展貧困地區電商產業,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脫貧。」一方面,我們看到,在已經有起色的電商扶貧試點縣中,行政推動是必要的,因為在意識觀念、發展基礎、電商人才等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只有靠政府的強力推動,迅速補齊短板,才能打開電商扶貧的缺口;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單一的行政推動也容易演化為一種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生命力不強,特別是一些地方想在短期內大幹快上,靠電商扶貧出個經驗,拿點考核加分,往往是徒有虛名,甚至勞民傷財。所以,電商扶貧必須把政府的櫻嘩角色扮演好,准確定位,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真正對電商扶貧發展扶上馬,送一程,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進程中發展壯大。二、十六部委聯合發力,電商扶貧更加重視上行電商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上網,還可以與互聯網結合得更緊密,預售、眾籌、領養、定向采購都是可行的辦法,特別是消費扶貧的興起,又為電商扶貧打開一扇新的窗口。01人才始終是核心,今後還需不遺餘力各地電商扶貧面臨困難很多,一些困難不盡相同,但總體上都會遇到一個共同的大問題,就是人才瓶頸,能懂的人很少,會乾的人更少,能幹好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為此,前期的試點中,各地普遍把人才當作大問題來抓。《意見》針對性地提出了一個宏大的貧困地區電商人才培訓計劃,「到2020年完成1000萬人次以上電商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100萬名以上農村青年電商高端人才,實現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電商扶貧高級人才,形成一支懂信息技術、會電商經營、能帶動脫貧的本土電商扶貧隊伍」,這種力度可以說是空前的。當然,人才不是光培訓就能出來的,實踐才是培養人才的最好方式。所以,《意見》提出,「為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農民工和網路商戶等發展電子商務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支持貧困村青年、婦女、殘疾人依託電子商務就業創業」,具體要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巾幗脫貧行動」、電商助殘扶貧行動,分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黨的群團組織負責。02基礎設施短板明顯,供給側改革全面發力電商扶貧要做起來,面臨的現實制約很多,突出表現在網不通,網速慢,收費高;物流快遞不給力,「最後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沒有解決等。《意見》對此提出明確要求,「扎實推進貧困地區道路、互聯網、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電商發展基本條件。到2020年,寬頻網路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80%以上的貧困村有信息服務站」。具體的工作重點:一是「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重點向國家級貧困縣傾斜」,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的重點就是加強和改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強交通運輸、商貿、農業、供銷、郵政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共享銜接,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配送網路建設,加快貧困地區縣城老舊公路客運站改造,推動有條件的貧困村客運場站信息化建設,提升電商小件快運服務能力」,也就是說要整合縣以下能用的所有的各部門各體系資源,綜合打造物流快遞體系。三是「推進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作,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這已經是繼十年前上一輪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之後的新一輪農村信息工程了,但十年前的問題是農民運用不足,而現在是農民需求強烈,可謂供給側的對應再發力。03電商扶貧還在創新,消費扶貧頗有看點電商扶貧不僅僅是讓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上網,還可以與互聯網結合得更緊密,預售、眾籌、領養、定向采購都是可行的辦法,特別是消費扶貧的興起,又為電商扶貧打開一扇新的窗口。基於電商平台的信息便捷溝通與金融支付、物流快遞配套服務,在網上通過購買貧困地區特色產品來扶貧是一件既時尚又有意義的事情,一經推出,就引起了社會各方關注。如何推動消費扶貧健康發展,不至於淪為概念炒作,也不至於出現名不副實,需要規范和相關體系建設。《意見》對此專門提出指導性意見,一方面,「以每年扶貧日為時間節點,組織有關電商企業和網路平台,共同舉辦『邀您一起來網購』等消費扶貧體驗活動」;另一方面,「加強貧困地區優質特色農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休閑農業的宣傳推介,鼓勵支持電商平台常年開展富有特色的網購活動」。也就是說,消費扶貧可以結合扶貧日集中開展,也可以演化為常態化活動,但核心是優勢產品、特色產品,也需要加強網路宣傳,塑造地域品牌,讓消費者買得情願,吃的滿意。那麼消費扶貧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就是雖然消費者願意購買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甚至也願意接受貧困地區農產品在包裝、外觀上的一些不完美,但並不等於就可以不做上網銷售的品控,因為消費者本質上還是在采購正常商品。所以,消費扶貧的興起,需要貧困地區加速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強源頭的農產品基地建設,做好標准化生產,重視產後的貯藏保鮮、包裝分揀、品牌設計等環節,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讓消費者買得情願,吃的滿意,最終是以商道來行人道。從2016年發生的貧困地區網上促銷事件來看,有幾條經驗教訓必須汲取:一是宣傳上有度,不能過度煽情,內含道德壓力;不能按一般電商產品過度進行產品美工和方案創意,這往往造成宣傳與實物的感觀落差,降低了消費者的體驗感。二是組織上有序,絕對不是把東西上網那麼簡單,從源頭的產品質量控制到中間的倉儲、包裝、物流到最後的客戶服務與售後等,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嚴格的把關,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整體形象。三是一定要確保真實和精確,不能籠統地說這就是貧困地區的東西,而是要精準到什麼鄉什麼村什麼農戶生產的,怎麼種的,怎麼收的,誰最後賣出去的,這個信息必須真實,新疆的維吉達尼團隊就是做好了這一點,消費者的信任度明顯提升。同時,相關信息最好有政府背書。嚴禁任何形式的借用消費扶貧營銷,確保愛心不受傷害。

閱讀全文

與四川省2016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大學市場營銷學視頻下載 瀏覽:120
香奈兒營銷方案 瀏覽:179
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方案 瀏覽:140
網站後台培訓方案 瀏覽:776
校學生會針對各部門培訓方案 瀏覽:409
市場營銷要素7p 瀏覽:119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代碼 瀏覽:781
養老護工培訓方案 瀏覽:644
傢具商場感恩節策劃方案 瀏覽:234
整合營銷方案格式 瀏覽:726
活動促銷費率 瀏覽:234
自助燒烤營銷方案 瀏覽:479
農村安全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117
紅白電子商務是什麼 瀏覽:69
商城周年慶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310
btob電子商務模式的交易流程 瀏覽:385
市場營銷題及答案 瀏覽:241
產品生命周期與市場營銷組合 瀏覽:911
電子商務網站實訓報告 瀏覽:603
網路營銷是以為基礎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