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府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1、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規范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信息化建設中,政府的干涉是必不可少的。正如要使一場球賽正常進行,裁判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政府幹預應致力於促成一個適宜的制度環境, 保護公共利益,而且必須明確、透明、客觀。為此政府必須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稅收政策、電子支付系統、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安全、個人隱私及電信技術等,只有制度健全了,整個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才能順暢地進行。 2、管理、協調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環境。政府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應發揮宏觀規劃和指導作用,通過宏觀規劃、協調組織,制定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強政府有關部門間的相互協調,保持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政策、法規和標準的一致性、連續性,創造適宜的社會環境、競爭環境、管理和服務環境,引導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國家整體發展做好鋪墊。 3、積極參與電子商務交易市場。政府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最大使用者。在世界范圍內,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推進政府部門辦公網路化、自動化、電子化,實現信息共享已是大勢所趨。為了提高社會公眾對電子商務的信心與認知度,政府要以身作則,帶頭利用嶄新科技,以電子化的方式為市民提供服務。我國 1999年實施的「政府上網工程」,其目的就在於通過推動我國各級政府部門為社會服務,促進公眾信息資源上網,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並以此來帶動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建立良好的電子商務環境。
黑蜘蛛電子商務為您解答www.bsicms.com
⑵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是干什麼的,為什麼一直打電話要網站認證呢
都是忽悠的協會,讓認證不屬於官網認可,他是賺錢用的
⑶ 談談我國有哪些優勢的電子商務外部環境可以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從1998年3月6日,由世紀互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銀行共同攜手,完成了第一筆電子商務交易,標志我國國內電子商務已進入實用階段。到2008年9月,我國互聯網用戶數達到1.72億,而且正以每年增長47%的速度發展。按照信息產業部「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我國互聯網用戶數有望達到2億,年均增長8%,普及率為15%。2000年電子商務收入已達到18156萬美元。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所以還需要在發展和運用電子商務方面下力氣。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打造電子商務發展和運用的經濟環境。
一、電子商務經濟環境
電子商務經濟環境是指將商務活動建立在以信息和網路科技術為支撐的技術平台上的經濟條件,包括信息網路的基礎設施、企業信息和金融電子化等內容。在良好的電子商務經濟環境下,企業可以利用網路,超越空間界限,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開發、生產、宣傳、銷售、貨款結算及銀行之間往來等各個環節的業務。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疏通和供求協議的達成也可以通過網路進行。
企業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前提條件。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過程中,不斷開發和廣泛運用信息和網路科學技術,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企業信息化的內容包括產品設計信息化、經營管理信息化、決策信息化和信息化的人力資源培養等諸多方面。企業能否利用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或者說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依賴於企業信息化的水平。只有當企業信息化發展到一定水平後,企業才能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貨款結算及與銀行之間的業務往來等各個環節的業務。
金融信息化是發展電子商務的關鍵。金融信息化是指金融機構在其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和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運用,使金融服務更加及時、便捷、安全、多功能和全球化。在金融信息化的條件下,金融機構通過信息網路開展業務。金融信息化使網上銀行應運而生。
通過網上的支付工具進行的電子支付與結算,起著聯結網上交易雙方的紐帶作用。由於突破了地域與時間限制的電子商務正在迅速發展,金融業為了在信息時代求生存,必須要適應新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盡可能為網上交易的市場主體提供優質服務。
二、加快我國電子商務的經濟環境建設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都以超常的速度發展,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基礎。
要提升我國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信息終端設備的普及程度,建設適應電子商務發展要求的基礎設施,所需要投資的規模十分巨大。同時,要使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保持其科技水平的先進性,還需要不斷研製和開發與網路體系相適應的信息傳輸設備和技術,所需要的投資也絕非小數目。達維多定律所揭示的企業必須進行不斷創新的原理,意味著網路和信息技術投資必須保持連續性。
人力資源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能動性因素。信息和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素質不斷提高的信息和網路科技及相關領域的專才,如IT專才、網路管理專才、材料專才及投資管理專才等。而信息技術的超常規發展,則意味著信息科學技術方面人力資源的知識速度不斷加快和素質不斷提高。
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20多年的歷史,許多企業都建立起了內部的網路,並不同程度地運用信息網路技術進行信息處理和輔助管理。一些大中型企業已經擁有了相當多的信息技術設備,並培養和儲備了一些信息技術人才。
我國金融信息化的建設,自1993年開始的金卡工程建設起,駛入了快車道。金卡工程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卡發卡和服務體系,利用金卡工程的連接,實現跨銀行、跨地區的通存通兌、聯機授權、實時轉帳,形成安全、快捷、經濟的支付環境,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條件。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招商銀行等都已開通了網上銀行業務。
在金融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少新問題也正在困擾著金融網路發展:(1)金融信息的安全問題。(2)金融信息安全防護措施的後發性問題。(3)網上銀行的統一問題。
三、解決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中的難題
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積極打造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環境。在我國現有的條件下,無論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企業信息化、金融電子化,都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特別是資金和適用的人力資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國家、企業等相關主體的共同努力。
1、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的資金問題
信息企業、工商企業、金融企業及相關各主體,要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我國巨大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市場及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商機,提高經濟效益,為自身的發展壯大積累資金。
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多元化的特點,使企業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籌措資金,以滿足電子商務發展對資金的巨大需求。在我國投資政策的指導下,利用國外資金打造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經濟環境也是可取途徑。當前世界經濟低迷,而我國經濟發展可謂是一枝獨秀,為我們利用國外資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的人才問題
發展電子商務需要一大批信息科技、電子商務、現代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可是目前在我國的人力資源市場上,這類專業人才卻是短缺和閑置的狀況並存。從國外引進專才是解決眼前加快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對專才需要的捷徑。在這方面政府已經作了大量的工作,例如近幾年我國政府都曾組團專程赴美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招攬人才。目前出現的出國留學人員學成回國潮是和政府的努力分不開的。今後我們還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引進國外專才。為了更好地引進並留住專才,必須進一步完善引進國外專才的政策和相關措施。不久前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綠卡」制度,將更有利於國外專才的引進。
3、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中的政府宏觀調控職能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和人力資源短缺問題,都必須通過市場來解決。
我國政府已經為電子商務經濟環境的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說電子商務經濟環境建設的每一個進步都和政府的支持分不開。當然也應當看到,處於新舊體制轉軌時期的政府,在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計劃經濟的烙印,相信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換,政府對打造有利於電子商務經濟環境支持力度會進一步強化。
簡單來說,一是我國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二是我國人口基數大,網民數量多,三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這三點可以使得電子商務長足的發展。
⑷ 電子商務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發展趨勢室內空間:學習培訓電商技術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一般是從業商務洽談的應用性或基礎理論型優秀人才。包含在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從業電商基礎理論和運用的科學研究與課堂教學工作中;在各種公司、機關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業電商與智慧政務系統軟體整體規劃、基本建設與管理方面;從業電商的互聯網營銷、線上證劵等執行、可操作性工作中;從業機構內相關網址與信息化規劃的整體規劃、執行與管理方法等工作中。
現在中國的電商相比海外而言,發展還並不是很完善,可是有一點:越發不成熟的物品,越有發展前景。
未來中國的電商發展趨勢水準是全世界電商均值發展趨勢水準的4倍,
我國電商發展趨勢室內空間還挺大!
發展前途:發展趨勢電商,簡易的說是人對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發展的了解!假如便捷、便捷的買東西,提高高效率才可以推動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發展趨勢。
將來五年可以說電商是前期環節,會出現許多 從業電商的人與企業。每個人都了解到!這期內作電商不一定掙錢,有的也是虧本的,因此它是個有死有活的全過程。假如想把電商做活,那麼你需要干什麼?
我來告訴你:假如你一直在電商,你可以思索,是否會許多人在網上購物,假如許多人買,她們買要多少錢的物品,假如你買一千元之上的物品你能考慮到哪些,顧客擔憂哪些這些,電商必須處理這種難題。因此做電商要發現問題解決困難。假如你添加這一製造行業,你需要獨立思考,最先要了解「電商」!
⑸ 中國電子商務大賽的背景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國家信息化戰略發展,電子商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電子商務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大舉措。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5]2號)提出加強電子商務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企業和公民的電子商務應用意識和改造和完善現有教育培訓機構,多渠道強化電子商務繼續教育及在職培訓,提高各行業不同層次人員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的要求。中國電子商務大賽已明確作為中國政府長期舉辦的重要賽事,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首屆電子商務大賽包括個人賽與團體賽兩部分組成。個人賽在全國社會尤其是相關領域引起廣泛影響。
⑹ 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有分別是什麼
21世紀是一個數字化、網路化和知識經濟的社會,信息產業將成為國力競爭的焦點,也是國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直接影響著國家在新世紀的生存和發展。以數字化和網路化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因其具有超越時空界限、雙向信息溝通、交易手段靈活和交貨方式快速等特點,將改變傳統的貿易形態,為經濟發展提供原動力,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發展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因此,許多國家都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新世紀的一項重要國策。而發展電子商務必須是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並舉。
一、電子商務對現存制度的沖擊
電子商務作為網路時代的產物和知識經濟最突出的代表,它的產生和發展將在社會經濟領域引起的革命性變化,其意義將超過200年前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這不僅在於,電子商務是網路技術應用的全新發展方向,是網際網路的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在商業貿易領域中的運用,從而增加了貿易機會、降低了貿易成本、提高了貿易效益。更在於,電子商務已超越了作為一種新的貿易形式所具有的價值,正在改變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行與結構,人類從事經濟活動的許多基本游戲規則將因此而發生深刻的變化。
也就是說,電子商務最深刻的意義在於,它正在改變企業的主要經營模式和市場競爭的游戲規則,甚至正在沖擊和改變人類社會在工業化時代賴以生存的許多制度。事實上,這種沖擊是多方面的,無論是經濟制度、政治制度、還是社會文化和生活制度,都在經受或將經受電子商務的挑戰。其中,商貿制度以及與此相聯系的產權制度、分配製度、金融制度、稅收制度、企業管理制度等都是電子商務直接沖擊的對象。
就商貿制度而言,「電子商務的應用正在產生的新的交易過程和新的交易方式。一方面企業利用電子商務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擴大選擇面、提供新的勞務、使購買過程流水化並降低了成本,以此來獲得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由於顧客能通過互聯網從各種渠道獲得許多價格和產品信息,互聯網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價格約束」[1](p22)。具體來說,首先,電子商務通過網路技術,建立互動式的電子商務平台,實現虛擬的商務平台與物理的商務運作的對接,使市場的空間形態、時間形態和虛擬形態融為一體,使傳統的貿易方法進入到了電子化時代,在網上建立完成產、供、銷全部商業流程的虛擬市場;其次,互聯網和IP協議(Internet協議)使遠處的成本和近處的成本相同,使交易不因范圍和距離的變化而遞增交易成本,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現代化信息環境,改變了人類記錄和傳播信息的符號,使信息成為了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核心,誰掌據了最新最全的產品信息和市場信息,誰就在這種虛擬的市場上掌握了主動權。再次,電子商務是平等競爭的最有效的工具和載體,它改變了企業競爭的基礎和方式,使交易規范化,防止暗箱操作,減少賄買賄賣,凈化流通領域。最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沖擊著傳統經濟結構和貿易方式,對國際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主導國際貿易的重要因素,加速了世界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投資一體化的進程。
就財產分配製度而言,電子商務將使產權制度特別是財富分配製度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網路時代特別是電子商務為知識作為資本提供必要的說明和範例。甚至可以說,社會財富將會因電子商務的存在而進行重新分配。那些掌握了先進的網路技術和最能感悟電子商務的知識英雄們,將以自己的知識資本迅速地獲得較大份額的社會財富。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將電子商務視為「世界正在關注著國家財富再創造關系間的一場革命」[2](p40)。
就勞動制度而言,隨著電子商務的擴展,就業需求效應將傳遞到經濟各領域。提供運輸和裝運服務、網上目示、桌面出版等服務的工作出現需求而且發展迅速。同時,其它一些職業的需求將下降,包括旅行代理人、股票經紀人、銀行出納員和通訊設備操作人員。其原因在於消費者將增加網上采購及其它網上交易活動,以繞過額外的傳送方式或是選擇一條直接路線來收集信息。
就管理制度而言,「電子商務正在成為企業管理和政府管理的戰略手段」[3](p282)。具體來說,電子商務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管理思想,它要求企業從以生產為中心的管理思想,轉變為以市場需求為中心的管理思想。縱橫交錯的計算機網路改變了信息傳遞方式,原來起上傳下達作用的中層組織逐漸消失,高層決策者可以與基層執行者直接聯系,企業的組織結構和職能,從層次的指令控制結構轉向基於信息的扁平結構,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管理職能、工作群體的結構都將發生變化。原來的供應鏈將形成一個端到端的關系式的管理模式,這種集成的或擴展的供應鏈管理著連接客戶、生產商、供應商、銷售商、競爭對手的網路。
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們正處於一場由數字處理推動的技術革新之中,並在經受因這種技術變革而產生的制度改革。
二、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優化制度環境
電子商務產生和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是因網路技術革命而產生的全新的商業形式,技術革命是其產生的根源和基礎。因此,最初從事電子商務的大都是那些具有網路知識的技術精英。他們的主要注意力是如何將網路技術商品化和電子商務的技術創新上。然而,隨著電子商務向縱深發展,技術精英們越來越感到,電子商務主要的問題還是商務,無論技術如何先進,面對傳統的商務規則都會變得有些力不能及。於是,人們不得不從技術以外的視角來審視電子商務的發展問題了。那些有遠見的政府和經濟學家已經認識到,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許多問題都需要用制度的方式確定下來,「新的組織形式和新技術一樣的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p97)。
在一定的意義上,電子商務對現存制度的沖擊程度就是現存制度規則對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的制約程度。事實上,目前電子商務的最大障礙是制度環境。這種障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建立在工業化時代的許多制度嚴重阻礙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人類社會現存的許多制度都是基於工業化時代的要求和特性建立的。電子商務卻是以網路時代和知識經濟為基礎。這兩者的差異十分明顯。正是這種基礎性的差異,構成了電子商務與現存制度規則的沖突。另一方面,人們還沒有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建立新的規則體系。電子商務是Internet爆炸式發展的直接產物,人類對自己創造的電子商務缺乏必要的理論認識。這正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所說,「一種最新的發明創造——我們稱之為信息技術——正在以一種我們未曾預料到的方式開始改變我們的貿易方式,並創造價值,這種方式在5年前還是不可想像的」[1](p10)。也就是說,由於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造成了各國政府及經濟學家們認識上的不足,尚不能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適當的制度環境。
現代制度經濟學認為,人是在由現實制度所賦予的制約條件中活動的。由於人都是自私而有理性的,他們總是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競爭也就成為現實客觀的存在。而無約束的競爭行為必定加劇交易活動的不確定性,增加交易成本。為了減少這種成本支出,人們建立了許多要求行為人共同遵循的契約關系或交易規則,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約束條件。這些規則的存在,使社會變得有序,使社會各種資源的配置更為合理,從而提高了人類活動的效率和改變人類生活的經濟環境。制度就是被用於支配特定的行為模式與相互關系的一系列行為規則。制度通過界定和限制交易主體的選擇集合減少交易活動的不確定性,從而降低交易成本,使來源於交易活動的潛在收益成為現實。人們通過這一系列規則來界定自己的選擇空間和約束相互關系,減少環境的不確定性、減少專業化和分工帶來的交易費用的增加,進而創造有效的組織運行條件,促進生產性活動。正因為如此,人類社會創造了許多有效的經濟制度,以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合作問題。可以說,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創造新制度來適應新的經濟條件的過程。而科學有效的制度,是人們對制度資源充分認識和合理開發運用的結果。
要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就必須清除那些嚴重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舊制度,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要創造能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制度。因為,網路時代和電子商務這種通過虛擬市場來進行交易的商貿形式,有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需要依靠制度創新來予以解決。比如目前人們普遍關注的與交易安全相聯系的商業信譽問題。中國有學者指出,電子商務的問題不僅僅是電子問題,也不僅僅是商務問題,而且是一個商業信用問題,以及商業信用賴以確立的道德問題。毫無疑問,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然而,如果要進一步深究,我們會發現,信用的基礎雖然有文化和道德基礎,但其真正的依託應該是信用制度的建立。
制度影響人類選擇是通過影響信息和資源的可獲得性,通過塑造力以及建立社會交易的基本規則而實現的。制度創新是通過提供更有效率的組織經濟活動的途徑而對發展作出貢獻,而這些途徑通常導致經濟基礎性的調整。要建立更有效率的組織經濟活動的途徑,首先就要建立能影響信息和資源的更為有效率的組織,要建構這些組織原則和方式,也就是要創建系統而科學的制度規則。這種意義上的制度創新,對於新興的、代表著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電子商務特別重要。
三、網路時代制度創新的特徵
網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特性決定了電子商務制度創新的模式、方式和路徑。
網路時代,制度創新將以技術主導型的創新模式進行。按照傳統的經濟理論,經濟制度重新安排或新的經濟制度的產生有兩種基本的理論模式,即需求誘導型與供給主導型。所謂需求誘導型是指制度的重新安排是在單個行為主體為謀求在現存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即外在利潤)而產生制度變遷的需求所引發的。這種模式假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單個主體總是力圖在給定的制度約束下,謀求確定預期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制度安排和權利界定。一旦行為人發現制度的不均衡和外在利潤的存在,就會產生制度變遷的需求。這種需求能否轉變為新的制度安排,取決於贊同、支持和推動這種制度變遷的行為主體集合與其它利益主體的力量對比中是否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力量優勢明顯,則原有的制度安排和權利界定將被新的制度安排和權利界定所替代,最後國家通過法律等形式確立有利於占支配地位的行為主體的制度安排和產權規則,從而導致制度變遷。而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則是在一定憲法秩序和行為的倫理道德規范下,權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願是決定製度變遷的主導因素,而這種能力和意願主要決定於一個社會的各既得利益集團的權力結構或力量的對比。顯然,這兩種有關制度變遷的理論模式在互聯網時代需要修改了。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是因技術變革而引起的歷史性的商貿革命,技術主導的作用超過了利益主導的作用。當然,這並不是說,技術主導下的制度創新沒有利益因素。我們在這里強調的只是,人們在利用互聯網進行商貿活動時,首先而且主要的是以技術手段為條件的,也許並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努力可能產生的利益格局。
網路時代,制度創新的方式是開放式契約方式。這是「由於普通合約按照比較優勢促進了有效的專業化,因而對於隊生產進程來說,一些在聯合投入間的特別合約被共同用於隊生產。不是由於所有聯合投入的所有者的多邊合約,而是一個集中的共同團體促進了隊生產中的聯合投入的有效組織。合約形式形成了所謂企業尤其是適合於組織隊生產進行的實體的基礎」[4](p85)。網路經濟的本質和發展形式及方法都要求,有關主體的經濟權利特別是產權的交換和安排,都應該是一種自願的契約選擇過程,是按價值規律和公正公平原則進行的交換過程。因此,網路時代的制度創新應該以契約選擇為電子商務的靈魂,將具體的產權選擇進行科學的量化,並以標准化合約形式反映這種量化產權,以經濟行為主體的自願選擇來最終實現利益的市場交換和產權安排。這就是,「競爭和革新的陳舊的制度性障礙應該由那些不特別偏袒某一技術和行業的『開放構架』的原則來取代」[1](p94)。對於這種開放式的制度結構,已有經濟學家給定了許多原則性的意見。在美國具有廣泛影響的先進政策研究所就認為,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新經濟的革新政策應立足於四項基本原則:在新經濟基礎領域投資,尤其是在教育、培訓、科學和技術研究方面;建立一套靈活、開放、支持革新和發展的貿易規章制度,包括信息技術革命的政策;確保工人能夠得到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中順利前進的必要技能;政府的重組和數字化,保證它的迅速、靈活、反應快速。顯然,並不只這些。起碼還需要將全球一體化作為原則和標准。因為網路時代是全球真正一體化的時代。任何創制,任何標准,如果不能適應這一特點,就不可能在網路中生存。但是,這並不是說,全球所有的網路企業制定的標准都是一致的。制度標準的全球一體化,是指各種制度和標準的兼容性。這種兼容性表明,網路時代的制度體系應該在共同的基本原則前提下進行。電子商務規則體系的這些基本原則應該是網路時代所具有的基本特徵。
網路時代,制度創新的路徑是從制度整合到新制度的確立。網路時代的制度創新是在對現行制度規則體系的確認和劃分的基礎上,實現制度邊際效應的重組。這種制度邊際效應的重組,首要目的是要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減少交易費用,實現制度規則體系在更高層次的均衡。因此,考慮制度創新的約束條件也是十分必要的。這些約束條件將決定製度規則邊際效應重新安排的成本和實施的費用,是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所作的制度選擇。但是,制度創新不可能象理論創新那樣,可以完全自由地進行。事實上,一定的制度規則代表著一定的利益,制度之間的沖突反映了利益之間的沖突,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會千方百計阻礙新事物的發展,因而,也就從來不可能有完全自由的制度整合體系存在,任何制度邊際效應的重新安排必定要受到各種條件的約束。其中,現行法律對制度創新的影響和制度邊際效應綜合體的運行成本的約束是最主要的。現行法律特別是憲法決定了選擇空間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製度變遷的進程和方式。國家一定時期的法律秩序,是國家基本制度的具體體現。法律確立並保護它認為必要和應該的社會規則。這並不是說,法律反對一切制度變動,作為根本大法的憲法在事實上規定了制度創新的方向。為了控制由法律界定的制度創新方向,協調好現行制度利益的既得者與新制度利益的獲得者之間的平衡,國家權力中心一般不願意採用激進的創新辦法。尤其在中國這樣實施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的國家,維護權力中心的政治權威,將有助於穩定有序地完成制度創新的實施,減少談判成本。可以說,個體收益是誘發微觀經濟主體對制度創新的需求,但它不是正式制度供給的依據。經濟制度真正的供給者是代表國家權力的法律。也就是說,我們在規范電子商務時,要充分考慮國家法律對各種制度規則體系的界定。凡是國家法律明文禁止的行為,都不能作為電子商務的規則而予以確認和許可,否則,將直接觸犯國家的法律規定,給電子商務的發展製造新的障礙。只有對國家肯定的行為和保護的經濟關系進行重組,才能得到國家法律的認可,起碼不會造成直接的法律沖突。
⑺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公布的網路傳組織有哪些
中國電子商抄務協會(英文名稱:China Electronic Commerce Association.英文縮寫CECA)是由信息產業部申請,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民政部核准登記注冊的全國性社團組織,其業務活動受信息產業部的指導和國家民政部的監督管理。協會於2000年6月21日在北京成立,呂新奎同志擔任名譽理事長,宋玲同志擔任理事長,總部設在北京。
宣傳組織有: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中國杭州創立,他們相信互聯網能夠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小企業通過創新與科技擴展業務,並在參與國內或全球市場競爭時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宣傳組織有:網路(Nasdaq: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
宣傳組織有:新浪(NASDAQ:SINA),是一家網路公司的名稱,以服務大中華地區與海外華人為己任,新浪擁有多家地區性網站,通過旗下五大業務主線為用戶提供網路服務,網下的北京新浪、香港新浪、台北新浪、北美新浪等覆蓋全球華人社區的全球最大中文門戶網站,2012年11月新浪注冊用戶已突破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