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制約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制約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交易主體電子商務觀專念落後,商務意識淡薄,信屬息素質偏低;
網路信息化基礎建設不完備 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不能滿足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需要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人才匱乏是制約農產 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等。
㈡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是
(1)商業模式缺乏創新
(2)企業信息化水平很低
(3)社會信用體系沒有形成
(4)電子商務高回級人才匱乏
(5) 電子商務政策答法規很不健全 在宏觀層面上,政策法規不健全、標准不統一以及商
(6) 電子商務支撐體系還不完善
從中國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的現實情況來看,網路結構復雜,不同行業、不同網路之間不能互聯互通,各種資源難以充分共享,網路應用落後於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企業難以適從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因此,要走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道路,在"應用主導,面向市場;網路共建,資源共享;技術創新,競爭開放"的指導方針的指引下,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發展框架,規劃中國電子商務整體戰略和實施措施;建立符合國際規范的信息交換技術標准和規范,自主研究開發電子商務相關技術和產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和法規,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產業環境,全面、積極、快速地推進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化發展。
(1) 聯合政府和企業的力量
(2)總體規劃、分步實施
(3)建立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撐體系
(4)大力推動企業信息化進程
(5)努力營造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外部環境
(6) 發展公用電子商務平台
㈢ 如何處理個人信息保護和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關系
在政策范圍內,最大程度自我保護,同時不影響自身發展。
㈣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制約因素及建議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制約因素及建議
農村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網際網路、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帶來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建議,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
從國內外電子商務的總體情況來看,其發展還是面臨不小的挑戰,用戶對物流,信息等環節滿意度低,總體缺乏統一的物流配送市場,電子商務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規定,網路誠信和安全體系有待加強。那麼對於建立在更為傳統產業基礎上的農產品電子商務而言,其制約因素就更是顯而易見了。
(一)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信息化基礎設施有待加強中國信息產業信息網顯示,從城鄉互聯網的普及率來看,互聯網在城鎮的普及率是44.6%,在農村僅為15%,由此可見,農村互聯網發展速度慢於城鎮發展速度。互聯網在城鄉的發展差距拉大,在導致農村互聯網增速放緩的因素中,農村互聯網相關基礎設施薄弱,公共上網資源匱乏和農村上網成本相對於農民收入水平仍較高是最重要的兩大原因。
(二)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缺乏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對新技術、新信息的接受能力較弱,對電子商務了解不深,而懂得電子商務技術的人才又不願到農村地區服務,這使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嚴重缺乏。
(三)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由於農業生產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原有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大型資料庫的建立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有序地進行。在我國現有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中,形式和內容雷同,缺少特色,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強。首先,在內容上,網站內容以宣傳本地農業,為領導服務的信息較多,而指導農民生產、真正適用於農民的信息較少,直觀反映的信息較多,有分析、協助決策層和農民生產決策的信息較少,缺乏宏觀的指導性的農業信息,信息服務尚未形成。其次,我國大部分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設有農產品行情和供需信息發布,但很少發布各個網站對市場需求的評價或預測,更沒有各地種植情況的信息,市場信息分析專家的作用沒有形成,而農業生產真正需要的這種具有指導意義信息。再次,網上信息不夠開放,有價值的信息不能實現資源共享。一些網站設有內外網兩個部分,外網公開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價值的信息少。內網上有用的信息相對比較多,又實行會員制,相對封閉起來。這樣網路間的互相封閉,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信息的發展,也失去了設網建站的目的。盡管各個單位都有資料庫,但真正可以投入運行的並不多。即使為數不多的資料庫,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要使用它們,也是困難重重。製作單位利益和數據保密問題,使得這些數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費。所以,目前我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還沒有形成,電子商務在推動農產品銷售方面的作用尚未發揮。
(四)農產品生產和農村消費主體的分散性和規模小。家庭目前仍然是我國農業的基本生產單位, 每家農戶就是一個生產經營單位, 農產品生產存在著分散性和規模小的特點。因此,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要考慮到農產品生產的特點。由於農村居民人口眾多而且居住較為分散,導致一方面,農村消費市場的分布面廣、服務對象絕大部分是千千萬萬的個體農戶,數量龐大,從生產資料到生活資料,品種繁多,規模較小;另一方面,具體到每家每戶,其品種規模卻又很小。這些特點,導致了農村市場的巨大差異性, 帶來農村市場本身以及農村市場系統和其他市場系統之間銜接的復雜性。農村市場的差異性,必然要求農村服務的多樣性和個體服務的專業化,必然對建立現代農村市場體系和物流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農村電子商務交易存在安全隱患在大部分的農村中。電子商務應用屬於新興產業,人們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農民更願意選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傳統交易模式,此外,一些網上詐騙的案例使他們產生畏懼。現代電子商務主要是通過網路實現,而網路經常會受到各種病毒、木馬程序的攻擊,加上農村網路硬體、軟體設備的落後以及缺乏安全技術支持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機會。目前,我國電子支付的手段尚不成熟,信用機制和約束機制也正在探索階段,這給農民網上從事經貿活動帶來很大的風險。這些都是長期影響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安全問題。
4.農村電子商務的覆蓋面窄,正處於萌芽時期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正處於成長期。東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已初具規模,而西部偏遠山區電子商務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在偏遠的山區,由於互聯網覆蓋面積狹小,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全面等,導致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很大的困難。所以,農村電子商務在我國農村的.覆蓋面窄,農村電子商務正處於萌芽階段。
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根據中國信息產業網信息化要聞關於《到2016年中國互聯網滲透率將翻番用戶超過6.5億》分析預計到2017年,中國互聯網滲透率將翻番,互聯網用戶人數將超過6.5億人,這個數字仍不足中國總人口的50%。大部分的增長來自中國農村地區。盡管中國農村寬頻覆蓋率不平衡,但大部分新用戶都來自農村地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在網吧接觸網路的農村年輕人。另外,農村地區年輕的互聯網用戶已經成為其所在地區最活躍的用戶群體。在農村互聯網用戶中,年齡低於30歲的用戶佔77%,低於20歲的超過農村互聯網用戶的一半。除了政府寬頻基礎設施建設,刺激農村互聯網滲透率的另外一個主要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長。2016年期間對西吉縣就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訪談。西吉縣位於寧夏南部,總面積3130平方公里,耕地174萬畝,人口約52萬。距西安459公里,距蘭州272公里,高速公路發達,交通很方便。西吉特產種類多,農產品資源豐富,是“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西芹之鄉”、小秋雜糧、澱粉製品、牛羊培育與加工、黑山羊、珍珠雞、運輸、糧油加工、蔬菜等重點特色項目建設結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依託資源優勢,拓寬發展項目,打造品牌企業,把企業做大做強,回報社會,造福人民。通過調查後,發現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一)農村居民中年輕人大都會使用電腦及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認識。農民能使用電腦上網的群體一般是青年人為主,年齡在20歲——35歲的人有70%~80%都會使用電腦。35歲——50歲大部分都能使用手機了解天氣預報、農業知識等。此外,農民大部分聽說過電子商務,且少部分人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了解。一些被調查者認為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是很有必要的,他們認為時代在進步,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高農村的經濟生活水平一種有效策略。
(二)農村計算機擁有量及基礎設施較差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家庭電腦擁有量較低。在當地大學生一般都擁有筆記本電腦,有少數比較富裕的家庭擁有自己的電腦。此外,由於農村網路覆蓋面積小,一般農民就算擁有自己的電腦上網也是比較困難的。
(三)當地政府為發展地區經濟也大力支持給大部分鄉村建立電子商務網站。雖然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在該地網站運營還是比較困難。
三、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義
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大國,傳統的農業商務信息的傳播途徑和方式的落後,直接導致農產品銷路不暢,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不僅有利於商品信息的快速傳播,還對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打破地域經濟發展不均衡,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農民收入的增長創造條件。
(一)改變農村生產經營模式,節約生產及銷售成本農村電子商務的競爭阻力小,傳統農產品供應鏈環節較長,從農業生產者到消費者環節較多,導致農產品在儲運、加工和銷售環節中的成本過高。首先,電子商務將農產品直接推向市場,拓展了傳統交易方式的同時簡化了供應鏈環節,降低了農產品交易成本。其次,可以解決小農戶的銷售途徑,避免因為產量小而沒有經銷商收購。再次,可以降低農業生產風險。絕大多數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往往並不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生產行為。這種習慣性行為導致的往往是不了解市場需求狀況,造成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農業生產風險。農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在於能夠讓農業生產者准確、實時了解市場動態信息,了解市場需求狀況,為農業生產者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合理組織生產,以避免因產量和價格的巨大波動帶來的效益不穩定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二)有利於農產品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在農村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人們為了擴大農業生產,提高生產質量等。他們會購買新進設備、生產資料。當然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當地設備資料等價格也不盡相同。農村生產一般為較小的農業個體,購買生產資料設備等投資資金也不夠充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建設應運而生。它可以為農村生產者提供了較多的信息,更多不同地區的產品設備、生產資料。緩解了該地區農業生產的資料、設備短缺,而引起的價格差異,有利於全國內生產資料、設備的優化配置。使農業生產者對於生產資料、設備選擇的多樣化,更能使他們購買自己合適的商品,使其購買的成本降低。從另一方面來說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人們的收入就增加了。
(三)有利於提高農村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在生活方面,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市場一樣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由於農村特殊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沒有超市、商場等成規模的規范的購物場所,農民購買物品相比城市顯得非常不方便,而電子商務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農村相對較低的經濟收入水平使得人們對商品的價格更為敏感,而在線營銷的普遍低價可以很好地滿足農村市場的需求。此外,農村在文化娛樂設施方面的缺乏。
(四)有利於提高農村經營者的市場競爭力農村生產者始終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體去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始終是一個問題,這正是由於農民生產的分散性,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差造成的。農村電子商務還可以很好地解決農村“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小農戶的生產形不成規模,自產自銷的方式不僅效率低,成本也極其高昂。電子商務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把小農戶組織在一起,在銷售環節上實現規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使得小農戶也一樣有競爭力。
四、電子商務的概念及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特點
(一)電子商務的理念電子商務的概念是指在國際互聯網上從事B2B、B2C的各類商業交易活動。按照IBM公司的定義,電子商務=WEB+企業業務。它所強調的是在網路環境下的商業應用,是把買方、買方、廠商及其合作夥伴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企業外部網(
Extranet)結合起來的應用。比較嚴謹的定義:“電子商務是各參與方之間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換或直接物理接觸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業務交易。”這里的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資料(EDI)、電子支付手段、電子訂貨系統、電子郵件、傳真、網路、電子公告系統、條形碼、圖像處理、智能卡等。一次完整的商業貿易過程是復雜的,包括交易前的了解商情、詢價、報價、發送訂單、應答訂單、發送接收送貨通知、取貨憑證、支付匯兌過程等,涉及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
(二)農村電子商務的特點。
農村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網際網路、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從事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在網上完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購買和電子支付等業務交易的過程。這種新的電子模式能推動農業的生產和銷售,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是新農村建設的催化劑。但目前,電子商務行為大多局限於城市裡的消費人群和部分服務商品類企業,在廣大農村還沒有推廣開來。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特點有:
1.農村電子商務將傳統的商務流程電子化、數字化一方面一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可以大量減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突破了傳統交易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等,使交易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農業網路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區域性謀略我國當前提供農業電子商務服務的網站為數不少,但由於農村軟、硬體的缺乏,網路接通農戶的“最後一公里”障礙,使得農民不能通過直接有效的途徑參與到電子商務中來。此外,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地理環境差異校大,農業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徵,這進一步促使農村電子商務問題復雜化。因此,農業電子商務必須深入考慮區域特點,才能更好地發展。
3.農產品需求的不可預知性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農產品的生產和農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預知性,農產品生產區域和生產者相對分散,農產品附加值較低,農產品不耐久存,農產品種類繁多而品質評價的主觀因素較強,這些因素極大地阻礙著農產品生產產業化和流通現代化,是實現農村電子商務的難點。
五、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建議
(一)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由於城鄉收入差距。
導致了城鄉互聯網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應該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發展農業經濟,提高農村個體收入。加快農村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改善農村用戶的網路環境。另外,移動手機的普及,為農村的信息化有增加有效途徑,採用手機支付、下訂單等,電腦與手機移動商務相結合,可以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網路系統。
(二)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根據農村現狀我們應該把握政策機會,把“大學生到農村支教、擔任農村村官”與“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相結合。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提高農民信息素質。引導大專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進入農村地區進行“技術扶貧”為農村電子商務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和隊伍保障。首先,通過對大學生村官、支教老師進行電子商務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並帶領村民學習電子商務知識,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其次,與高校和企業建立聯系,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相關講座,將產品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同時引進電子商務成功案例,讓農民感受效果了解未來農村的發展趨勢。定期組織村民進行培訓,並提供技術指導。再次,重點為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組織培訓人才。在農村具有號召力的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合作組織等是當前農村電子商務應用的主要帶動力量,對信息接受能力強、傳播速度快,培訓應以這部分人為重點,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訓效率,達到培訓的目的,進一步推動了農村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
(三)政府應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1.應該加大多農村網路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使網路系統有效的升級,引進好的硬軟體設備,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2.應加大對鄉村道路設施的建設的投資力度,保證物流的有效到達。
3.應通過制定政策支持金融企業向農業電子商務企業和個人發放貸款。
(四)建立健全農業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國家應該建立健全農業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體系。一是加強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研究。充分借鑒國外在信息立法以及其它的一些體制和做法比較完善的經驗,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國國情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方面的法律法規,用法律的制度來規范和保障農業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二是要加強市場的監督管理。要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同時加強信用環境的建設,以保證網上正規渠道技術、產品、市場信息的可靠性,以形成良好的網上市場環境。
(五)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和教育。在農村電子商務活動中,農業生產者當然佔主體地位,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對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宣傳活動,以取得農民的支持。首先,將成功運用電子商務的地區作為示範,從該地區抽調一些新近知識分子、大個體用戶給農民進行宣講,傳授一些網上交易支付的經驗。其次,還可以組織一部分有號召力的農民群眾到先進示範的地區進行考察,體驗先進的購物模式或銷售模式。讓他們相信電子商務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再次,應組織農民學習怎樣有效抵制或防範木馬程序。
(六)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針對農村的實際情況,一是農民組成合作社,專門從事運銷。這相當於生產企業自營物流。二是由經紀人或代理商同第三方物流簽訂合同,由專業的物流公司從物流業務在現階段“公司+農戶”的模式下實行訂單,委託第三方來從事物流業務,結果都可以使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使農產品更快的進入流通領域。另外物流公司方面應該完善農村物流網路和水果蔬菜等的保鮮技術,使電子商務開展的地區物流的有效完善和保證農果產品到達購買者手中不會腐爛,縮短物流運輸時間。這樣不僅能得到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強了競爭力,還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㈤ 哪些因素制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
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需切實解決好面臨的瓶頸和問題,凈化市場環境,規范發展秩序,激發市場活力。
制約因素有:
(一)信息溝通問題
跨境網購的買賣雙方處於不同地理位置,消費者對商品信息的了解很大部分是通過網站產品介紹。但是由於不同地區語言之間的差別,導致買賣雙方不能有效溝通。且不同國家的規格標准等會存在差異,這些都為交易的順利進行帶來了阻礙。
歐盟的一份調查報告稱:為了營銷產品而開發多種語言的購物界面是一項投入很大的事情,維護這些不同語言的網站、提供相應的購物咨詢服務更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二)網路支付問題
跨境網路購物中主要的付款方式是信用卡,但是由於各國金融監管體制存在差異,在消費結算時存在許多問題。
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信用卡信息被盜等犯罪行為呈上升趨勢。由於擔心信用卡安全問題,許多消費者不願意採用信用卡方式支付。
目前,支付障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物流問題
網上購物需要經過物流環節才能最後完成。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但是相應的物流服務卻跟不上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從而成為阻礙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原因。
跨境電子商務商品的運輸至少需要兩家快遞企業共同承擔。運輸時間長,運輸過程中信息無法進行有效追蹤,包裹丟失、損毀現在嚴重,使企業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遇到很大困難。國內網購商品的平均到貨時間為4天,跨境購物一般需要7天以上,有時甚至兩三個月,波動范圍大。
(四)法律問題
雖然我國近兩年來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規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但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家既沒有完善的理論依據也沒有成熟的實踐基礎,跨境電子商務法律也只能在發展中逐漸完善。
因而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帶,既破壞了國家的稅務結構,也使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我國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急需完善。
㈥ 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電商服務機制和物流服務落實到位難:雖然國家已出台相關支持政策,但是各地市政府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有時直接生拉硬搬大城市的服務機制,忽略了農村的實際情況,無法真正起到服務的作用;某些農村的居民由於地形地勢和耕作的土地分布等原因導致人口過於分散,這也使得物流服務配送速度慢、配送的難度增加;此外,有小部分的農村地區還未能建立起覆蓋當地生活范圍的電商服務站點,即使是已經建立了電商服務站點的地區,、一些站點負責人的電商技能也是不完備的,只能從事簡單的代繳話費或代收快遞等業務,缺乏健全的服務功能,無法為農村居民提供高效率、高水平、多元化的服務。
㈦ 我國電子商務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21世紀,電子商務在全球經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作為一種嶄新的商務運營模式,電子商務以其獨特的優勢已成為新世紀經濟增長的引擎,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重視。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的形成才剛剛經歷了幾年的時間,但是按目前的發展趨勢,其發展速度不亞於國際發展速度,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在對電子商務的未來充滿信心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如網路基礎設施薄弱、信用體制不健全、缺乏網上支付手段、相關法律不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滯後等。這些問題得不到實質性的解決,我國的電子商務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地發展。
1、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問題。
1.1 網路基礎設施薄弱。
電子商務是基於信息網路通信的商務活動,其特點是實時、快速,電子商務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取決於信息基礎設施的規模,為此,需要建設必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但我國由於經濟實力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網路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緩慢和滯後,已建成的網路質量離電子商務的要求還相距較遠。另一方面,上網用戶相對較少,網路利用率低,致使網路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投資效益低,嚴重製約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如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提高投資效益,改變網路通信方面的落後面貌,應是促進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的首要問題。
1.2 缺乏健全的信用機制。
不健全的市場信用機制是阻礙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網上交易雙方在進行每一筆交易的時候,都要鑒別對方是否是可信的。在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他們設計了一整套調查和評估消費者個人信用的指標,包括可靠性、信用等級、償付能力、人品以及一般信譽。由於信用機制基礎牢固,持卡人可以通過信用卡消費,風險小而且方便快捷。他們以銀行為商品交易的核心,和買賣雙方建立起一種三角形的穩定關系,以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的形式,把交易建立在以信用、擔保為基礎的平台之上。就目前而言,我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還未普遍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也沒有統一的信用認證機構,現金交易還佔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