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順豐為什麼要做電子商務
順豐做電子商務的原因之一是看上了電商的發展趨勢。
以個體消費為基礎的電商是當下中國最活躍的商業因子,順豐自然不願意錯過。2009年,浙江嘉興順豐區部獲得了一個額外的收獲,賣掉了100多萬的「五芳齋粽子」。賣粽子的成功讓順豐嘗到了一絲甜頭,也直接將順豐送上了電子商務的道路」。 順豐自此便在電商這條路上摸爬滾打開來。
順豐做電子商務的原因之二是有自身優勢,但也是迫於形勢壓力。
順豐作為快遞企業原本就有物流優勢,依託順豐自己成熟的物流體系,延伸業務到電商是順水推舟的事情,也可以解決目前快遞行業惡性價格競爭的困局。現在電商的發展速度很快,網購人群呈現爆發式的增長,但是快遞物流的發展卻跟不上電商的發展。爆倉,送貨速度等等都嚴重的削弱了電商客戶對產品的體驗。當網購因為快遞物流等原因是去了「快捷」的優勢,也就是失去了客戶的信任。這種局面最後導致了電商開始拋棄快遞轉而走向自建快遞物流的道路。順豐從物流快遞到到電子商務,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另一方面在快遞業的持續增長越來越吃力的時候,或許電商業務正是順豐想要的那條護城河,核心是幫助順豐更加高頻地黏住這些年辛辛苦苦做快遞積累的用戶。
順豐做電子商務的原因之三是基於自身發展的考慮
從物流企業的發展歷史看,第三方物流企業從單一的物流業務單元起步逐步進行業務的多元化,最終成為一家綜合物流服務商,是一個常見的路徑,這樣也符合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對於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客戶的需求越發多樣化和復雜化,越需要有能力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物流商。不管是做物流還是做電商,順豐給自己定位為一個服務者,並且順豐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服務。順豐清楚自身的優勢,向產業鏈的上游延伸進軍電商業,符合趨勢也是其唯一選擇。
順豐這些年不放過每一個有可能被引爆的消費熱點,並且順豐在布局時盡量從貼近快遞業務延伸的角度去切入,或者說從廣義的服務角度去切入,都是為了把順豐做得更大更強。只是,回頭再看順豐經歷的外部及內部環境,這種產業鏈的延伸不像是主動的自我革命,更像是被逼上樑山,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戰略防禦。
總的來說,順豐對電商的大膽嘗試與執著,註定是個持久戰。離開了物流領域的順豐,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這或許也會成為順豐的「馬奇諾」。因為在這種戰略下,順豐已不是在物流行業游刃有餘的老將,現在的順豐已經體型龐大但還要不斷做加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內部管理難度,這是一個類似新手走鋼絲的挑戰。
註:二戰期間,面對強大的德國軍隊,法國人不想與之硬拼,又不想投降,於是躲在堅固的馬奇諾防線背後等待德國人進攻,不料戰線太長最終顧此失彼,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給出致命一擊。
B. 簡述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
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
起步期
1990-1993年,電子數據交換時代,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起步期。
雛形期
1993-1997年, *** 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
1993年成立了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中國信息化建設。
1996年,金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中國信息化規劃。
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
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
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發展期
1998-2000年,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中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 *** 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 *** 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穩定期
2000-2009年,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標志著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可持續性發展的穩定期。
成熟期
3G的蓬勃發展促使全網全程的電子商務V5時代成型,電子商務已經受到國家高層的重視,並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2)順及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
電子郵件階段。
這個階段可以認為是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訊量以每年幾倍的速度增長。
第二階段
信息發布階段。
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Inter的主要應用。
中小企業如何把握好從「粗放型」到「精準型」營銷時代的電子商務。
第三階段
EC (Electronic 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
EC在 美國也才剛剛開始,之所以把 EC 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是因為 Inter 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
同時反過來也可以說,若干年後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 Inter 傳遞。
Inter 即將成為我們這個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
1997 年底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第五次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APEC)上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敦促各國共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議案,其引起了全球首腦的關注,IBM、HP 和 Sun 等國際著名的信息技術廠商已經宣布 1998 年為電子商務年。
第四階段
全程電子商務階段。
隨著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服務模式的出現,軟體紛紛登陸互聯網,延長了電子商務鏈條,形成了當下最新的「全程電子商務」概念模式。
第五階段
智慧階段。
2011年,互聯網信息碎片化以及雲計算技術愈發成熟,主動互聯網營銷模式出現,i-merce(indivial merce)順勢而出,電子商務擺脫傳統銷售模式生搬上互聯網的現狀,以主動、互動、用戶關懷等多角度與用戶進行深層次溝通。
其中以 IZP 科技集團提出的 ICE 最具有代表性。
C. 電子商務主要學的是什麼內容
電子商務學習的內容包括以下方面:
1、電子商務一門綜合類學科,主要學習內容有:計算機網路技術、網頁設計與網站製作、網路資料庫、電子商務技術基礎、編程語言、網站推廣、網站優化、網站運營、PS、DW、管理學、經濟學、電子商務概論、網路營銷等。
2、電子商務最近十幾年一直高速發展,電商的興起給了實體店非常大的沖擊。電商非常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活物囤積和資金問題。
3、電子商務專業 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與管理理論基礎,掌握信息科學技術與手段,具備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從事現代電子商務運作與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經濟管理理論與方法。
4、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包括硬體(研發、生產、銷售、集成)、軟體(研發、銷售、實施)、咨詢等。隨著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相關的硬體、軟體開發和銷售對專業人員的需求是確定的,不過這種需求可能是顯性的,也可能是隱性的
D. 順豐電商商會寄來的快遞是真的嗎
是。順豐電商商會是上海順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旗下的分公司,有專業的商標認證,是只發送真品的公司,上海順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2021年1月2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王文俊。
E. 電子商務給金融業帶來哪些新的機遇
1.網路時代的金融服務
網路時代金融服務的要求可以簡單概括為: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提供任何方式(anystyle)的金融服務。顯然,這種要求只能在網路上實現、而且這種服務需求也迫使傳統金融業的大規模調整,主要表現在更大范圍內、更高程度上運用和依託網路拓展金融業務,而且這種金融業務必須是全方位的、覆蓋銀行、證券、保險、理財等各個領域的「大金融」服務。
2000年,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不少地區的網路金融業務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網上銀行服務已經逐步成為銀行必須提供的金融服務之一,否則銀行就必然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網路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網路金融業務會極大地降低交易成本。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網上銀行的經營成本遠遠低於傳統的銀行業。網上銀行是指通過Internet這一公共資源及使用相關技術實現銀行與客戶之間安全、方便、友好聯接的虛擬銀行。它可為客戶提供各種金融服務產品。
現代商業銀行面臨的是資本、技術和管理水平等全方位的競爭。各家銀行不斷推出新的服務手段,如:電話銀行、自助銀行、ATM、客戶終端等。據國外統計資料顯示,銀行通過各種服務手段完成每筆交易所花費的費用情況,對比如下:
營業點:1.07美元;
電話銀行:0.54美元;
ATM:0.27美元;
PC:0.15美元;
Internet:0.1美元。
從上述對比中可以看出網上銀行的服務費用最低,甚至比普通的營業費用要低10倍。這主要是由於它採用了開放技術和軟體,極大地降低了開發和維護費用。例如信用卡業務是一項與計算機及網路系統緊密相連的銀行業務,對於信用卡申辦人,若其已經上網,則可通過網路提出申辦意向,這樣可大大方便客戶,縮短從申辦到領卡的時間。持卡人也可以通過網路查詢自己的帳戶余額和用卡明細,這一功能可替換當前的電話銀行系統,並且比電話銀行系統更加直觀和快捷。對於那些有E-mail地址的客戶,銀行每月可向他們提供對帳單,可為銀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紙張。另一方面,也可讓客戶更快地收到信息。同時,銀行在網上還可以對特約商戶進行信用卡業務授權、清算、傳送黑名單及緊急止付名單等。
隨著Internet的迅速發展,網上購物變得越來越普及。顧客通過Internet瀏覽商家在網上展示的各種商品,據此選購自己喜愛的商品,選定後顧客所需做的只是輸入自己的信用卡號碼和密碼即可。這便是電子商務給金融業帶來的機遇例證之一。
有了網上銀行,人們就可以直接得到支付、轉帳等銀行服務。因此,網上銀行能夠提供比電話銀行、ATM和早期的企業終端服務更生動、靈活、多種多樣的服務。與營業點相比、網上銀行提供的服務更加標准化和規范化,避免了由於個人情緒及業務水平不同而帶來的服務質量的差別,可以更好地提高銀行的服務質量。
(2)降低銀行軟、硬體開發和維護費用
網上銀行的客戶端採用的是公共瀏覽器軟體,不需要銀行去維護、升級,這樣可以大大節省銀行的客戶維護費用,而使銀行專心於服務內容的開發。由於客戶使用的是公共Internet網路資源,銀行避免了建立專用客戶網路所帶來的成本及維護費用。
(3)降低客戶成本,客戶操作更加生動、友好
客戶只要可以接入Internet便可使用銀行服務,真正實現了跨越地理和時間限制的客戶服務。異地的客戶還可以節省過去實現方法中的國際、國內長途費用。客戶使用公共瀏覽器就可以享受到、圖文並茂的客戶服務。另外,網上銀行可以實現銀行的廣告、宣傳材料及公共信息的發布。例如,銀行的業務種類、處理流程、最新通知和年報等信息都可以在網上進行發布,這是網上銀行最基本、最簡單的功能。網上銀行還可以實現客戶在銀行各類帳戶信息的查詢,及時反映客戶的財務狀況,實現客戶安全交易,包括轉帳、信貸、股票買賣等。
(4)網路金融服務也打破了傳統金融業的地域限制,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金融服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網路可以十分容易地進行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這就為網上銀行拓展跨國業務提供了條件,使得網路金融服務能夠接觸的客戶群更大,打破了傳統金融業的分支機構的地域限制,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規模經濟。一旦一家網路銀行順利完成了規模龐大的信息技術投資,就能夠以相當低的成本、大批量地迅速處理大量的金融服務,從而迅速降低運營的成本,實現更大范圍的規模收益。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強大的外資金融機構根本無需再在中國境內大規模設立傳統的分支機構,只需通過開展網上金融服務,就能夠吸引相當大的客戶群體。
2.網路經濟時代的金融游戲新規則
根據網上銀行家網站提供的數據,1997年底已經有625家銀行提供在線和網際網路銀行服務,1998年底達到800多家,2001年將達到1200家。簡而言之,「要麼適應網路經濟,要麼死亡」,這就是網路經濟時代金融機構不可迴避的選擇;任何金融機構、任何投資者,都必須主動適應網路經濟時代的新游戲規則。
(1)網路經濟時代,不同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趨於模糊,金融服務的融合趨勢正在構建「大金融」的基石。
網路經濟的發展使得金融機構能夠快速地處理和傳遞大規模的信息,原來體制下嚴格的專業分工將經受強烈的沖擊,各種金融機構提供的服務日趨類似,同時,非金融機構同樣也有實力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據報道,日本索尼公司計劃在2001年設立針對一般個人的網路專業銀行,資本額為200億日元,索尼網路銀行設定的目標是;五年內存款達到一兆日元。刺網.伊藤洋貨堂正在籌組網路清算銀行,而富土通、日本壽險、東京電力等公司也正在組建網路銀行。大的網路公司如Yahoo、AOL以及微軟等也紛紛藉助已有的網路優勢,進入到金融領域中來,蠶食傳統的金融業務並挖掘新的金融業務.也使傳統金融企業的競爭對手今非昔比,金融與非金融業的差別日益模糊。
(2)更多的金融服務將離開傳統的金融服務機構,推動金融市場非中介化加劇。
金融市場享受金融服務的經濟主體,在選擇金融服務時,其選擇的優先次序越來越表現為從透明度低的金融機構轉向透明度高的服務機構。所謂透明度,就是主動向市場提供信息的多少、收取交易費用的高低。總體上看,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透明度較低,共同基金等屬於半透明機構,而證券市場則基本屬於透明機構。金融市場上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和交易品種的不斷豐富,將吸引更多的金融交易從傳統的金融機構轉向金融市場。
(3)網路經濟的開放性,決定了任何金事機構都不可能置身事外面對網路經濟的大潮,也許一些金融機構會心存僥幸:即使暫時不介入網路金融,對業務的影響可能也不會太大。
網路經濟的開放性,決定了這種想法的一廂情願。即使銀行想固步自封,市場的競爭也不會允許這種可能性的存在。網路經濟會讓傳統的銀行業被迫接受網路金融大潮的沖擊與洗禮。
3.網路大潮沖擊下的銀行戰略:困境與選擇
在網路經濟時代,傳統的銀行必須直面網路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及時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
首先,銀行要充分利用網路條件降低交易成本,這主要表現為通過運用網路,以更低的成本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其次,銀行要利用網路條件強化銀行在傳統體制下形成的信息優勢。
從操作層面看,傳統體制下銀行的信息優勢主要來自於帳戶的信息,而帳戶信息的獲得則取決於銀行清算支付系統的運轉。銀行如果失去其支付中介業務,就會失去客戶的信息乃至整個業務。值得關注的是,在網路經濟時代,銀行在支付體制中的支配地位已經受到沖擊,這一是由於新的支付工具不斷出現,如虛擬信用卡的大量發行、電子現金(e—cash)的發展;二是非銀行機構藉助新興的信息技術爭奪支付系統的經營許可權。事實上,這一點在美國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從美國支付業務的發展趨勢看,銀行正在喪失其信息優勢——而信息優勢正是銀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銀行必須及時利用網路經濟的條件,大力加強對客戶信息的採集與分析,如通過網際網路搜集關於客戶屬性、交易習慣、業務偏好等信息,並相應提供金融服務。
第三,隨著網路經濟的發展和金融市場的成本降低,銀行傳統的公司業務的萎縮是必然趨勢,因此銀行應當將業務發展的重點放在開發消費者銀行業務上,其中又更應當把重點放在與網路相關的消費者群體上。
(作者:木之青雨)
F. 做電商,開實體,順豐燒了上百億為什麼還是做不
早在2010年,順豐就開始了全產業鏈化布局,幾年過去,除了主營業務順豐速運保持核心競爭力外,其它業務都幾乎淪落成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2010年,順豐推出「順豐E商圈」,一年後,又推出了面向中高端商務人士的送禮平台「尊禮會」,但兩者都不了了之;
2012年,順豐上線了第三個電商平台「順豐優選」,主打生鮮食品,然而1年後「順豐優選」入駐天貓,表明順豐依然沒有找到作為平台型電商的出路;
2014年,順豐模仿「美國+日本」的「快遞+便利」模式,開啟了社區O2O項目「順豐嘿客」,後升級為「順豐家」主攻生鮮,但在門店無法維持盈虧平衡的尷尬境地里,幾度陷入關店裁員風波。
此外,從海淘到金融,再到無人機,到處都能看到順豐的影子。
順豐的業務拓展之路,可謂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讓人好奇的是,作為中國快遞龍頭企業,順豐的多個項目中,為何沒有一個取得突破性成功?
「狼」來了
2010年,順豐的銷售額達120億人民幣,擁有8萬名員工,年平均增長率50%,利潤率30%。這些數字,簡直就是王衛的「話語權指數」。
而硬幣的另一面,是順豐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第一,市場競爭激烈
快遞市場的激烈競爭,促使快遞價格不斷下調,另一邊又是航空燃油、人力運營、倉儲地租等硬性支出成本的不斷上漲,雙重擠壓下,順豐的日子並不好過。爆發後的順豐發展速度趨緩,利潤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
快遞業本就屬於微利行業,國際最成功的快遞企業,其凈利潤也不過7%左右。而當時的順豐還處在快遞擴張期,需要投入資金和力度都相對大,到2011年,順豐的凈利潤甚至連1%都不到,以什麼來保證如此大攤子的開支?
第二,業務依賴於電商企業,卻遭電商企業搶食
於順豐本身而言,新巨頭的加入,新秀的崛起,都讓快遞這片江湖「暗藏殺機」。
阿里巴巴、京東、蘇寧雲商等正通過自建物流體系的方式,降低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依賴。以阿里為例,2010年初,阿里入股星辰急便等快遞企業,後又推出「物流寶」,通過接入第三方快遞、倉儲的信息,為賣家提供入庫、發貨、上門攬件等方面的信息調配服務。尤其到京東、當當等電商平台開始籌建自己的存儲、物流體系,使得原本利潤可觀的傳統物流行業,無法再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
可見,開辟新業務,創造新的增長點,是順豐對當前形勢的未雨綢繆。
通常,面臨這樣的局面,企業會以三種方式尋求解答:
其一是在原有業務領域進行深耕,做精做細。對順豐來說,在服務上或許可以下功夫,但盡管如此,風險也並沒有降低;
其二是在原有業務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產業延伸。順豐厚積薄發近20載,手中掌握了龐大的數據,擁有多年高端客戶與數萬員工的數據積累,旁人求之不得的大數據基礎,順豐可以信手拈來。用戶是順豐進行電商和後期O2O布局的絕對優勢,況且,物流是連接線上和線下的橋梁,順豐後來的戰略部署,選擇相關產業延伸無可厚非;
其三是摒棄原有業務,挖掘新市場。但於順豐這樣有著雄厚基礎的大企業而言,摒棄舊業務從零開始,無異於自殺。
所以,「順豐E商圈」的問世,包括後來「尊禮會」、「順豐優選」、「順豐嘿客」的出現,都是順豐對當前局勢所做出的應對策略。只是,看到了方向,不等於就能把握方向。
缺失的互聯網基因
諸如「順豐E商圈」「順豐寶」「尊禮會」「順豐優選」這樣的電商平台,為何不是走向末路就是掀不起半點波瀾?
探究2013年以前的電商市場,淘寶一方獨大,京東於2012年正式開通自有物流體系,完善服務流程,直擊淘寶痛點後迅速崛起。
可以看到,能在一片紅海市場里分一杯羹的,不是行業的領頭羊,就是能夠打破市場痛點的後來者。但「順豐E商圈」和「順豐寶」始終沒有讓用戶感受到它存在於電商市場的獨特之處。問題在哪?
如同人一樣,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基因。
有別於淘寶和京東的互聯網基因,以快遞起家的順豐,骨子裡具備的基因是勞動密集、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
翻看「順豐E商圈」和「順豐寶」的網站頁面,其頁面的設計、功能的完整性、瀏覽器的兼容問題等等都顯得尤為業余,更不要提用戶體驗和數據挖掘層次的需求,企業缺乏互聯網觀念,內部缺乏互聯網人才,順豐在專業度上拿什麼與淘寶和京東競爭?
再者,從用戶角度出發,市場上早有淘寶京東這樣大佬,憑什麼去選擇一個剛起步且特色不明顯的電商平台?
沒有找到市場痛點,就貿然出擊,欲與巨頭分乳酪,結果顯然是不可觀的。
後來,「尊禮會」的出現,相當於順豐在開辟一塊細分市場,「尊禮會」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務人士提供專業禮品服務,採用嚴格的會員邀請制。
不與大眾禮品網站競爭,也不趟奢侈品電商這趟渾水,以禮品電商形式打入中高端客戶群,是從現有電商中突圍、樹立品牌的有力手段。
但很可惜,「尊禮會」作為一個創業性項目,從起步開始,並沒有一個成型的商業模式,對人力和無力的投入也相當薄弱,無法建立品牌核心優勢。
問題除了在基因上,同樣也存在於執行里。後起的「順豐優選」與「順豐嘿客」都不例外。
「順豐優選」在歷任掌舵人眼中,如同一塊燙手山芋。自2012年5月上線以來,「順豐優選」頻頻換帥。
2012年10月,上任僅5個月的劉淼突然宣布離職,隨後,順豐集團副總裁、航空公司董事長李東起接替劉淼,兼任「順豐優選」總裁;2013年,凡客旗下V+商城
項目歷任COO、總裁的崔曉琦宣布加入順豐優選,並出任CEO,李東起仍在集團層面供職;2015年5月,崔曉琦選擇離職,並加入聯想「佳沃市集」,連志
軍隨即接任;但2016年3月連志軍也已離職。
順豐雖手握物流優勢,但「順豐優選」卻難解供應鏈難題。在生鮮領域,物流並非生鮮電商經營中的決定因素,其根基實際上是供應鏈,解決高速流轉的生鮮供應鏈,要結合農業和營銷,需要專業及經驗,但「順豐優選」缺乏既懂生鮮又懂電商的團隊。
此外,曾有媒體報道,在順豐集團內,「順豐優選」的棋子角色過多受到集團戰略決策的影響,而牽制發展。
G. 山東順和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山東順桐鎮和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責任公司好。根據BOSS直聘顯示,山東順和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責任公司待遇好,有五險一金,有住房公積金,每天上班8小時,工作環境好,無加班,年底帶薪休假。山東順和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9年08月22日,注冊地位於臨沂市蘭山區蒙山大道與順和街交匯處路南順和家居四層,法定銷笑代表人為孫偉。經營虧輪含范圍包括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運營、管理;以自有資金對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科技項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