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電子商務稅收管制

電子商務稅收管制

發布時間:2023-05-11 14:44:38

㈠ 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進出境商品的管制政策主要體現在

法律分析:跨境電子商務活動中進出境商品的管制主要是針對企業認證、出入境海關申報、物品管制、物流交易及稅收監督等方面。

法律依據:《海關總署公告2016年第26號(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

一、適用范圍

電子商務企業、個人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實現零售進出口商品交易,並根據海關要求傳輸相關交易電子數據的,按照本公告接受海關監管。

二、企業管理

(二)參與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企業應當事先向所在地海關提交以下材料: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副本復印件(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的企業不需要提供);

3.企業情況登記表,具體包括企業組織機構代碼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中文名稱、工商注冊地址、營業執照注冊號,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件類型、身份證件號碼,海關聯系人、行動電話、固定電話,跨境電子商務網站網址等。

企業按照前款規定提交復印件的,應當同時向海關交驗原件。

如需向海關辦理報關業務,應當按照海關對報關單位注冊登記管理的相關規定辦理注冊登記。

㈡ 電子商務稅收中有哪些主要稅種

增值稅。對於預收款方式銷售貨物,《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為貨物發出的當天;銷售應稅勞務,為提供勞務同時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的憑據的當腔茄天;進口貨物,為報關進口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針對電商預售貨物的特點,它與銷售貨物又有所不同,因此,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需要結合會計法規以及民法典、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以及「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綜合考量。
消費稅。《消費稅暫行條例》對預售貨物,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量:採取預收貨款結算方式的,為發出應稅消費品的當天;採取其他結算方式的,為收訖銷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憑據的當天。
營業稅。《營業稅暫行條例》對預售勞務,採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
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取決於稅法對收入的確認。《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規定,在滿足收入確認的條件下,銷售商品採取預收款方式的,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
因此,實行預收賬款,對於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來說,其收入確認時間大致可分為2類:
1、銷售貨物,以發出商品時間為納稅人確認收入時間;
2、提供勞務,如果不跨納稅期,納稅人確認收入時間為提供勞務終了時;如果跨納稅期,一般採用完工進度(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勞務收入。
出口退稅。根據《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96號),自2014年1月1日起,對電子商務出口符合規定條件的,適用增值稅、消費稅退(免)稅政策。
根據現行稅收政策及會計處理辦法,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可分為以下若干種情形:
1、先付款後發貨,有第三方擔保
第一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有第三方擔保、正常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發貨→確認收貨→擔保方清算貨款」,在初次提交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時不做銷售處理,即使發貨仍未能確認能否成交,亦不確認收入和成本,在購貨方確認收貨、交易成功時確認收入和成本,納稅義務發生。
第二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有第三方擔保、因拒收須重新發貨的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發貨→拒收退回→重新發貨→確認收貨→擔保方清算貨款」,在初次提交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時不做銷售處理,即使發貨仍未能確認能否成交,亦不確認收入和成本,拒收退回後重新發貨,再次發貨仍未能確定能否成交,亦不能確認收入和成本,在購貨方確認收貨、交易成功轎扮時確認收入和成本,納稅義務發生。
第三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有第三方擔保、被拒收並取消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發貨→拒收退回→擔保方退款」,在初次提交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時不做銷售處理,即使發貨仍未能確認能否成交,亦不確認收入和成本,拒收退回後擔保方退款,款項未流入企業,不發生納稅義務。
第四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有第三方擔保、付款後即反悔而取消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擔保方退款」,在初次提交訂單、在線付款至擔保方時不做銷售處理,擔保方退款後,款項未流入企業,不發生納稅義務。
2、先付款後發貨、無第三方擔保
第五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無第三方擔保、正常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直接到賬→發貨→確認收貨」,在初次提交訂單不做銷售處理,在線付款到帳時先作預收帳款處理,即使發貨仍未能確認能否成交,亦不確認收入和成本,在購貨方確認收貨、交易成功時確認收入和成本,納稅義務發生。
第六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無第三方擔保、因拒收須重新發貨的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直接到賬→發貨→拒收退回→重新發貨→確認收貨」,在初次提交訂單、在線付款到帳時先作預收帳款處理,即使發貨仍未能確認能否成交,亦不確認收入和成本,拒收退回後重新發貨,再次發貨仍未能確定能否成交,亦不能確認收入和成本,在購貨方確認收貨、交易成功時確認收入和成本,納稅義務發生。
第七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無第三方擔保、被拒收並取消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直接到賬→發貨→拒收退回→退款」,在初次提交訂單、在線付款到帳時先作預收帳款處理,即伍帆察使發貨仍未能確定能否成交,亦不確認收入和成本,拒收退回、退款取消交易,款項未流入企業,不發生納稅義務。
第八種情形,先付款後發貨,無第三方擔保、付款後即反悔取消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在線付款直接到賬→退款」,在初次提交訂單、在線付款時先作預收帳款處理,退款取消交易,款項未流入企業,不發生納稅義務。
3、先發貨後付款第九種情形,先發貨後付款,正常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發貨→確認收貨和收款」,在初次提交訂單、貨到付款先發貨時,不能確認交易是否成功,不做銷售處理,在購貨方確認收貨並支付款項時,確認收入和成本,納稅義務發生。
第十種情形,先發貨後付款,因拒收須重新發貨的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發貨→拒收退回→重新發貨→確認收貨和收款」,在初次提交訂單、貨到付款先發貨時,不能確認交易是否成功,不做銷售處理,在拒收退回、重新發貨時仍不做銷售處理,在購貨方確認收貨並支付款項時,確認收入和成本,納稅義務發生。
第十一種情形,先發貨後付款,被拒收並取消交易。其交易流程為「網店訂單→發貨→拒收退回取消交易」,在初次提交訂單、發貨時,不能確認交易是否成功,不做銷售處理,拒收退回、取消交易,不發生納稅義務。
4、退貨換貨、退貨退款
第十二種情形,受理已成交後的換貨。其交易流程為「已成交後退回貨品→換貨發貨」,成交後要求換貨收到退貨時,應做相應的會計處理,沖減收入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等,在換貨發貨、按原退貨金額確認換貨收入,納稅義務發生。
第十三種情形,受理已成交後的退貨並退款。其交易流程為「已成交後退回貨品→退款」,成交後收到退回貨品時,應做相應的會計處理,沖減收入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等,不發生納稅義務。
電子商務進出口根據《海關總署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14年第56號),從2014年8月1日起,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通過經海關認可並且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實現跨境交易進出境貨物、物品的,應在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申報前,分別向海關提交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電子商務企業或其代理人應在運載電子商務進境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電子商務出境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場所後、裝貨24小時前,按照已向海關發送的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如實填制《貨物清單》,逐票辦理貨物通關手續。個人進出境物品,應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如實填制《物品清單》,逐票辦理物品通關手續。
電子商務企業在以《貨物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一般進出口貨物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並提交相關許可證件;在匯總形成《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向海關申報時,無需再次辦理相關征免稅手續及提交許可證件。
個人在以《物品清單》方式辦理申報手續時,應按照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有關規定辦理征免稅手續,屬於進出境管制的物品,需提交相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㈢ 我國對電子產品出口的稅收政策

主要分三種:出口免稅並退稅,出口免稅不退稅,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電子商務與稅收簡述:電子商務與稅收內容提要:電子商務稅收政策已廣為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重視。本文綜述了國際上對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制定的情況,並提出了對我國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初步思路和建議。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應運而生的網路經濟(電子商務是其組成部分),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現存的生活方式,並觸及了現行的法律(包括稅收法律)、制度、體制等社會規范。因而,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十分關注網路經濟的發展,並適時研究、制定、完善本國和國際的經濟貿易法則,以適應網路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經濟全球化。現行的稅收制度是建立在傳統的生產、貿易方式的基礎之上並與之相對應的。而有別於傳統商務的電子商務的出現,已使現行稅收制度的一些規定不適用或不完全適用於電子商務,並涉及國際稅收關系和國內財政收入等一系列有關稅制和稅收征管的問題。一、國際上對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與制定目前,各國(主要是電子商務較為發達的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和國際性組織對生產商務的稅收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已有少數國家頒布了一些有關電子商務稅收的法規,一些國際性組織(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已就電子商務稅務政策形成了框架協議並確立一些原則。具體而言,電子商務涉及的稅收問題,主要是:是否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是否對電子商務開征新稅,如何對電子商務征稅。1 是否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這一問題首先是由美國提出的。美國是電子商務應用最早、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到目前為止,美國已頒布了一系列有關電子商務的稅收法規,其要點是:免徵通過網際網路交易的無形產品(如電子出版物、軟體等)的關稅;暫不徵收(或稱為延期徵收)國內「網路進入稅」(InternetAccessTaxes)。美國國內在對電子商務免徵關稅問題上達成一致後,於1998年,美國依仗其電子商務主導國的地位,與132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簽訂了維持網際網路關稅狀態至少一年的協議;1999年,美國又促使世界貿易組成員國通過了再延長維護網際網路零關稅狀態一年的協議。然而,美國在是否對國內電子商務暫不征稅(主要是銷售稅)的問題上,至今未達成共識。目前,在美國圍繞對國內電子商務征稅的問題,已形成兩大陣營,雙方各執已見:一些聯邦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正在醞釀提出永遠(而不是暫時)禁止聯邦、各州和地方政府對網路征稅的法案。據分析,提出這一法案的理由是,在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中以直接稅(所得稅)為主(佔全部財政收入的90%以上),免徵電子商務交易的稅收,對聯邦政府財政收入影響甚少,(雖然電子商務在美國的發展十分迅速,但1999年網上交易額約200億元,僅佔全部零售業總額1‰)卻可以促進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產生新的稅源。而一些州、地方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則對此持疑義,提出對電子商務以及其它遠距離銷售(如郵購、電話和電視銷售)征稅(美國多數州、地方政府及其立法機構支持這一提議),其理由,一是免徵電子商務的稅收(主要是銷售稅)將危及州和地方政府的14財政收入(在州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中銷售稅等間接稅佔50%左右),有可能迫使州和地方政府改徵其它稅種;二是免徵電子商務的稅收將使傳統商務處於不平等競爭狀態,有違稅收「中性」、「公平」的原則。據報載,2000年,美國的一些州政府,如密西根州和北卡羅萊納州已規定納稅人在填寫1999年所得稅表時須列明其網路花費金額,並以此支付地方銷售稅。佛羅里達州和其他一些州已在醞釀類似的做法。除上述兩種對立的意見外,一些國會議員提出了一種妥協、折中的方案,即:將對電子商務3年內不征稅的期限延至5年,以給美國政府足夠的時間研究制定適合各種商務的稅收政策並協調聯邦政府與州、地方政府的關系。凡種種爭論,在美國尚無最後定論。美國制定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的政策,一是避免不必要的稅收和稅收管制給電子商務造成不利影響,加速本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至於州、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因免徵電子商務稅收而減少的部分,可通過聯邦政府的轉移支付予以彌補);二是為美國企業搶占國際市場鋪平道路。目前,在世界上從事電子商務的網路公司中美國企業約佔三分之二;在世界電子數字產品交易中美國佔主要份額(僅1997年美國出口電子軟體達500億美元)。若免徵電子數字產品關稅,即可使美國企業越過「關稅壁壘」,長驅直入他國而獲利;三是美國國內的相關法律(美國聯邦政府稅法與州及地方政府稅法,州與州之間稅法不盡一致)、征管手段等尚不統一和完善,難以對電子商務實行公正、有效的監管,故而美國政府制定並堅持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政策。而作為世界經濟大國、電子商務最發達國家的美國,其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趨向,對各國及國際間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制定將產生重要影響

㈣ 電子商務治理及監管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6條的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電子商務發展促進、監督管理等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行政區域內電子商務的部門職責劃分。
來源:網路圖片
1. 電子商務監管體制
電子商務監管體制(E-commerce supervision system),是指政府履行電子商務活動監管職能的機構設置、管理許可權劃分及其相互關系的組織結構與制度。監管體制是完善電子商務監管的首要內容。
在我國,中央政府參與電子商務監管的部門主要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家郵政局等部門。
目前,現有商務活動的監管體制仍可以延伸至電子商務領域。對於電子商務交易、網路安全保障、信息服務市場秩序、電子商務的行業發展和規范制定等電子商務發展促進、監督管理工作,上述部門需要按照各自職責,以電子商務整個流程中的若干環節或具體電子商務行為為落腳點,單獨或者與其他部門配合,開展電子商務發展促進、監督管理工作。
由於各地電子商務發展的水平不一致,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單獨設置電子商務主管部門,或者授權某一部門或者多個部門行使電子商務的監督管理權力。
來源:網路圖片
例如,直播電商作為電商行業新業態,近幾年發展迅猛,已成為互聯網風口。「直播帶貨」互動性強,繞過了經銷商等傳統中間渠道,直接實現了商品與消費者對接。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億,占網民整體的為了更好地促進直播電商行業發展,推動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此前,在2020年3月,廣州就出台了《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從加強頂層設計、打造產業集群、推動商貿領域應用、構建人才支撐體系、營造發展良好氛圍等五個方面,提出16條政策措施,要建立行業規范與標准,充分發揮廣州市先行先試傳統與優勢,按照《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結合廣州直播帶貨業態的具體實踐情況,盡快從市級層面探索制定涵蓋網路主播、內容發布平台、產品供應企業在內的相關主體和群體的規范與標准。大力支持直播電商發展,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
2. 電子商務監管職責
電子商務監管職責(E-commerce regulatory responsibilities),是指政府各部門監督管理電子商務活動的職責。電子商務跨行業、跨領域的特徵,決定了需要多個部門進行監督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7條的規定:國家建立符合電子商務特點的協同管理體系,推動形成有關部門、電子商務行業組織、電子商務經營者、消費者等共同參與的電子商務市場治理體系。
依照國務院「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即「三定」方案的規定,各有關部門對電子商務的監管職責如下: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擬定電子商務產業政策,協調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並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決策,擬定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規劃,組織擬定與電子商務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
(2)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統籌推進國家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推進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承擔通信網路安全及相關信息安全管理的責任,負責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和國家信息安全標准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3)商務部
商務部負責推動流通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流通標准化和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牽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擬定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台,按有關規定對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制定進出口商品、加工貿易管理辦法和進出口管理商品、技術目錄,擬定並執行對外技術貿易、進出口管制以及鼓勵技術和成套設備進出口的貿易政策,推進進出口貿易標准化工作,依法監督技術引進、設備進口、國家限制出口技術的工作,牽頭擬定服務貿易發展規劃並開展相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服務出口和服務外包發展的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推動服務外包平台建設,依法對經營者集中行為進行反壟斷審查等。
(4)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職責是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草案,完善有關金融機構運行規則,發布與履行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組織制定金融業信息化發展規劃,負責金融標准化的組織管理協調工作,指導金融業信息安全工作,制定全國支付體系發展規劃,統籌協調全國支付體系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支付結算規則,負責全國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管理徵信業,推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
(5)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負責市場主體統一登記注冊;負責反壟斷統一執法;負責監督管理市場秩序;依法監督管理市場交易、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組織指導查處價格收費違法違規、不正當競爭、違法直銷、傳銷、侵犯商標專利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行為;指導廣告業發展,監督管理廣告活動;指導查處無照生產經營和相關無證生產經營行為。
(6)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要職責是落實互聯網信息傳播方針政策和推動互聯網信息傳播法制建設,指導、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
(7)海關總署
海關總署基本職責是進出境監管、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並承擔口岸管理、保稅監管、海關稽查、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國際海關合作等職責。
(8)國家郵政局
國家郵政局負責快遞等郵政業務的市場准入,依法監管郵政市場,負責郵政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負責郵政行業運行安全的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保障通信與信息安全,依法監督郵政行業服務質量。
來源:網路圖片
仍以直播電商為例,為加強網路直播營銷管理,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網路直播營銷健康有序發展,2021年4月2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網路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辦法》提出,國家七部門建立健全線索移交、信息共享、會商研判、教育培訓等工作機制,依據各自職責做好網路直播營銷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加強對行業協會商會的指導,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嚴重違反法律法規的直播營銷市場主體依法開展聯合懲戒。
總之,電子商務的本質是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涉及廣告發布、合同成立、電子支付、快遞物流等諸多環節,現實狀況難以由統一的部門進行監管。因此,國務院有關部門依法按照各自職責,分別負責電子商務發展促進、監督管理等工作。
第4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

㈤ 電子商務中稅收問題與對策文獻綜述範文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應運而生的網路經濟(電子商務是其組成部分),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現存的生活方式,並觸及了現行的法律(包括稅收法律)、制度、體制等社會規范。因而,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十分關注網路經濟的發展,並適時研究、制定、完善本國和國際的經濟貿易法則,以適應網路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經濟全球化。

現行的稅收制度是建立在傳統的生產、貿易方式的基礎之上並與之相對應的。而有別於傳統商務的電子商務的出現,已使現行稅收制度的一些規定不適用或不完全適用於電子商務,並涉及國際稅收關系和國內財政收入等一系列有關稅制和稅收征管的問題。

一、國際上對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與制定

目前,各國(主要是電子商務較為發達的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和國際性組織對生產商務的稅收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已有少數國家頒布了一些有關電子商務稅收的法規,一些國際性組織(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已就電子商務稅務政策形成了框架協議並確立一些原則。具體而言,電子商務涉及的稅收問題,主要是:是否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是否對電子商務開征新稅,如何對電子商務征稅。

1 是否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這一問題首先是由美國提出的。美國是電子商務應用最早、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到目前為止,美國已頒布了一系列有關電子商務的稅收法規,其要點是:免徵通過網際網路交易的無形產品(如電子出版物、軟體等)的關稅;暫不徵收(或稱為延期徵收)國內「網路進入稅」(InternetAccessTaxes)。美國國內在對電子商務免徵關稅問題上達成一致後,於1998年,美國依仗其電子商務主導國的地位,與132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簽訂了維持網際網路關稅狀態至少一年的協議;1999年,美國又促使世界貿易組成員國通過了再延長維護網際網路零關稅狀態一年的協議。

然而,美國在是否對國內電子商務暫不征稅(主要是銷售稅)的問題上,至今未達成共識。目前,在美國圍繞對國內電子商務征稅的問題,已形成兩大陣營,雙方各執已見:一些聯邦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正在醞釀提出永遠(而不是暫時)禁止聯邦、各州和地方政府對網路征稅的法案。據分析,提出這一法案的理由是,在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中以直接稅(所得稅)為主(佔全部財政收入的90%以上),免徵電子商務交易的稅收,對聯邦政府財政收入影響甚少,(雖然電子商務在美國的發展十分迅速,但1999年網上交易額約200億元,僅佔全部零售業總額1‰)卻可以促進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產生新的稅源。而一些州、地方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則對此持疑義,提出對電子商務以及其它遠距離銷售(如郵購、電話和電視銷售)征稅(美國多數州、地方政府及其立法機構支持這一提議),其理由,一是免徵電子商務的稅收(主要是銷售稅)將危及州和地方政府的14財政收入(在州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中銷售稅等間接稅佔50%左右),有可能迫使州和地方政府改徵其它稅種;二是免徵電子商務的稅收將使傳統商務處於不平等競爭狀態,有違稅收「中性」、「公平」的原則。據報載,2000年,美國的一些州政府,如密西根州和北卡羅萊納州已規定納稅人在填寫1999年所得稅表時須列明其網路花費金額,並以此支付地方銷售稅。佛羅里達州和其他一些州已在醞釀類似的做法。除上述兩種對立的意見外,一些國會議員提出了一種妥協、折中的方案,即:將對電子商務3年內不征稅的期限延至5年,以給美國政府足夠的時間研究制定適合各種商務的稅收政策並協調聯邦政府與州、地方政府的關系。凡種種爭論,在美國尚無最後定論。

美國制定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的政策,一是避免不必要的稅收和稅收管制給電子商務造成不利影響,加速本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至於州、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因免徵電子商務稅收而減少的部分,可通過聯邦政府的轉移支付予以彌補);二是為美國企業搶占國際市場鋪平道路。目前,在世界上從事電子商務的網路公司中美國企業約佔三分之二;在世界電子數字產品交易中美國佔主要份額(僅1997年美國出口電子軟體達500億美元)。若免徵電子數字產品關稅,即可使美國企業越過「關稅壁壘」,長驅直入他國而獲利;三是美國國內的相關法律(美國聯邦政府稅法與州及地方政府稅法,州與州之間稅法不盡一致)、征管手段等尚不統一和完善,難以對電子商務實行公正、有效的監管,故而美國政府制定並堅持對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政策。而作為世界經濟大國、電子商務最發達國家的美國,其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趨向,對各國及國際間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制定將產生重要影響。

在電子商務發展規模上稍遜於美國的歐盟成員國,於1998年6月發表了《關於保護增值稅收入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報告》,並與美國就免徵電子商務(在網際網路上銷售電子數字化產品)關稅問題達成一致。但歐盟也迫使美國同意把通過網際網路銷售的數字化產品視為勞務銷售徵收間接稅(增值稅),並堅持在歐盟成員國內對電子商務交易徵收增值稅(現存的稅種),以保護其成員國的利益。

在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剛剛開展尚未起步。發展中國家,對國際上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制定的反應多為密切的關注。發展中國家大多希望、主張對電子商務(電子數字化產品)徵收關稅,從而設置保護民族產業和維護國家權益的屏障。

2 是否對電子商務開征新稅。1998年,一些國家政府和一些專業人士,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除對電子商務交易本身征稅外,新開征「比特(Bit電子信息流量的單位名稱)稅」。此提案一經提出,即遭致美國、歐盟的反對:美國政府多次提出報告,強調國際稅收制度不應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對電子商務不應開征新稅(如「比特稅」);1998年,歐盟通過決議,原則上同意不向電子商務開征新的稅種,強調現行稅法應公平適用於電子商務;OECD於1998年發布了「電子商務:課稅框架條件」的報告,雖未明確表示反對開征「比特稅」,但著重指出,各國應實施公平的、可預見的稅收制度,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目前,世界各國在是否對電子商務開征新稅這一問題上的意見已趨於一致,即不同意開征「比特稅」。

實際上,對電子商務徵收「比特稅」存在諸多問題:根據電子信息流量,能否區分有無經營行為(目前,網際網路提供一些免費服務)?能否區分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能否區分經營的收益?答案是:根據電子信息流量是無法區分上述問題的。何況,一個網路公司的電子信息流量大,即表明該公司使用通信線路時間長、支付使用通信線路的費用多,而費用之中已含有稅款。在筆者撰寫此文的前幾天(2000年2月7日),據報載:美國的「雅虎網站」受到「電腦黑客」的攻擊。在攻擊的高峰時刻,「雅虎網站」每秒種收到的查詢請求高達「1吉比特」,比一些網站一年收到的信息量還要多!如按信息流量徵收「比特稅」,「雅虎」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網路公司將不堪重負(注:雅虎網站在正常情況,每天訪問該網站的次數約3.5億次)。此一例,可作為不宜開征「比特稅」之佐證。

3.如何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這主要涉及有關常設機構、勞務活動發生地、電子交易數據法律效力、轉讓定價等有關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

(1)常設機構的認定。現行的稅法,對常設機構有明確的定義,即:常設機構是指一個企業進行全部或部分經營的固定場所(包括分支機構、工廠、車間、銷售部和常設代理機構等)。而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往往是通過在一國(地)的網際網路提供商的伺服器上租用一個「空間」(即設立一個網址)而進行網上交易,它在伺服器所在國(地)既無營業的固定場所,也無人員從事經營。在國際稅收中,一國通常以外國企業是否在該國設有常設機構作為對其營業利潤是否征稅的界定依據,而現行稅法關於常設機構的規定已不適用電子商務交易中常設機構的認定。對此,有的國家提出把網址或伺服器視為常設機構,在網址或伺服器所在國(地)征稅,其依據是:一是企業租用的伺服器是相對固定的,企業對其擁有處置權;二是企業租用的伺服器可被看作類似位於一國(地)的銷售機構;三是企業通過租用的伺服器在一國(地)進行了經營活動,因而可把網址定為常設機構。對於電子商務交易中常設機構的認定問題,在國際上尚未定論。

(2)勞務活動發生地的認定。如今,網際網路的普及使人們可以坐在家中的電腦前,為另一國(地)的消費者提供諸如會計、法律、醫療、設計等勞務,而不需要象傳統勞務活動那樣,在另一國(地)設立從事勞務活動的「固定基地」,也不需在另一國(地)停留多少天。因而,現行稅法有關勞務活動的「固定基地」、「停留時限」的規定,已不適用於電子商務交易中的勞務活動。因此,對獨立個人和非獨立個人,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的勞務活動發生地的認定,則需重新予以確定。由此可見,由於電子商務交易方式的特點(不受或較少受空間地域的限制),已使常設機構、勞務發生地的認定發生困難。

(3)轉讓定價問題。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電子商務交易轉讓商品更為容易,更易於跨國公司將利潤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因而,各國對電子商務交易中的轉讓定價問題日益關注。歐、美等國和OECD對此進行研究,指出,電子商務並未改變轉讓定價的性質或帶來全新的問題,現行的國際、國內的轉讓定價准則基本適用於電子商務。但是,由於電子商務擺脫了物理界限的特性(不受空間地域的限制),使得稅務機關對跨國界交易的追蹤、識別、確認的難度明顯增加。因此,各國在補充、修改、完善現行有關轉讓定價准則的同時,應加強電子商務稅收征管設施(包括硬體、軟體、標准等)的建設,提高對電子商務的電子數據核查的數量和質量。

(4)數字化產品性質的認定。對於通過網路下載的數字化產品(如電子出版物、軟體等)的性質如何認定?在1998年10月召開的OECD財政部長會議上,歐盟提出了鑒於大多數國家實行增值稅體制,因將數字化產品的提供視同勞務的提供而徵收增值稅的提議,並且迫使美國接受了此提議。歐盟的提議明確規定:通過網路提供勞務,如果消費者或供應者的任何一方在歐盟國境之外的,以消費者所在地為勞務供應地;如果消費者和供應者都在歐盟境內,則以供應者所在地為勞務供應地。這實際上是歐盟對美國提出的免徵數字化產品關稅政策的回應和對策。

(5)稅收征管體制問題。現行的稅收征管體制是建立在對賣方、買方監管(或者說是以監管賣方、買方為主)的基礎上的。而在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中,稅務機關無法追蹤、掌握、識別買賣雙方「巨量」的電子商務交易數據並以此為計稅依據。對此,歐、美等國提出建立以監管支付體系(金融機構)為主的電子商務稅務征管體制的設想。電子商務交易中的雙方(賣方、買方),必須通過銀行結算支付,其參與交易的人不可能完全隱匿姓名,交易的訂購單、收據、支付等全部數據均存在銀行的計算器中。以支付體系為監管重點,可使稅務機關較為便利地從銀行儲存的數據中掌握電子商務交易的數據並以此確定納稅額。歐、美國家為此還設計了監控支付體系並由銀行扣稅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模型。

此外,國際上在討論、研究電子商務稅收問題時,還涉及到電子商務交易數據的法律效力(歐美等國已通過立法,確認了電子商務交易數據的法律效力並可將此作為納稅憑證)、對電子商務徵收間接稅(增值稅)是實行消費地原則還是實行來源地原則(大多數國家傾向實行來源地原則,即由供應方———賣方所在的國家征稅,其理由是,在電子商務交易中很難確定消費者所在地)、電子商務交易中的避稅與反避稅等一系列問題。

綜上所述,概括而言,電子商務涉及的稅收問題可主要分為二大類:

一是由電子商務涉稅概念的重新認定而引發的問題,即由於電子商務「虛擬化」而出現的「交易空間」概念模糊所引發的有關稅收規定的重新界定問題。在現行稅收法規中不適用電子商務的規定,幾乎都涉及「經營場所」、「經營地點」等物理意義上概念。而這必將導致稅收管轄權重新確定和選擇的問題。目前,世界各國確定稅收管轄權,有的是以行使屬地原則,有的是以行使居民管轄權原則為主,有的是二者並行行使。如果以居民管轄權原則進行稅收管轄,發達國家憑借技術先進的產品和服務優勢,將會不公平地從發展中國家獲取收益,而發展中國家的涉外稅收幾乎為零。如果以所得來源地原則進行稅收管轄,電子商務的虛擬化會使所得來源地確認困難,屬地稅收管轄權行使的難度增加。

二是由電子商務交易「隱匿化」而引發的問題。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傳統商務的紙質合同、帳簿、發票、票據、匯款支付等均變成了數字流和信息流,而稅收征管電子化相對滯後於網路技術的發展,使稅務部門如何追蹤、掌握、審計有別於紙質交易憑證的電子數字交易數據,進而對交易隱匿的電子商務進行公平、有效的管理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現在,國際上對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在一些問題上已達到一致,或趨於一致,有些問題則尚未定論。隨著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網路和通信新技術的採用,還會出現一些涉及電子商務稅收的新問題,因此,國際上關於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還將繼續深入,我們應予以密切關注。

二、關於研究、制定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意見與建議

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正處於由概念到現實的轉變過程中,據我國有關部門統計,1999年全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約2億多元,其支付手段有網上支付,也有到貨付款,交易額大體與2個大型商場的年營業額相當。在此,我們結合我國電子商務具體狀況,對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制定,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即,我們首先應對是否同意WTO一致通過的免徵網路交易(無形產品)關稅的決議作出決策,我們應採取何種對策?是否免徵網路交易(無形產品)關稅?是否視無形產品為有形產品繼續徵收關稅?或是比照歐盟的做法將無形產品視為勞務徵收增值稅?還是把無形產品交易的收益定為特許權使用費而徵收預提稅?這需要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在綜合分析國家的財政收入狀況和民族產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盡快作出回應。

2.我國應制定對國內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的政策。目前對電子商務稅收問題,應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但不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征稅上。因此,在一定時期內,我國不應對我國尚十分幼稚的電子商務進行征稅。在國際上普遍對電子商務進行免稅的情況下,我國對電子商務征稅,不利於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另外,以我國目前的技術水平(國際上也是如此),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稅收成本高,技術上也無實現可能。此外,我國尚未建立一支既懂電子商務技術又熟悉稅收政策的具有綜合素質的稅務隊伍。更重要的是,我國還未建立健全與電子商務相關的配套法律。

從電子商務的具體運作形式和發展進度看,全球性電子商務暫時不會對我國稅收收入產生強烈沖擊。電子商務涉及到的有形實物交易,仍可以通過海關進行稅收管理。對於網路上的數字化產品,如軟體、資料庫產品、音像產品等,亦可採取相應措施進行稅收征管。

國際上對電子商務不征稅將持續二三年的時間,我國應利用這段寶貴時間,抓緊制定、建立我國的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其中不僅應制定有關電子商務的優惠政策,還應制定對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高科技產業的優惠政策。

(1)對建立電子商務交易中心,提供電子貿易服務的企業(網路服務商)給予稅收優惠,如免徵營業稅;
(2)對以電子商務為載體的新型服務行業,給予供政策優惠,如減免營業稅;
(3)對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型產品銷售或服務加大鼓勵力度(如提高出口退稅稅率),提高國際經濟競爭力;
(4)對企業進行內部技術更新、提高自動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的投資;尤其企業進行BtoB電子商務建設,給予稅收優惠,如實行投資抵免;
(5)對通過電子商務直接銷售自產商品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如減征有關的稅收;
(6)利用稅收政策,促進以信息產業為主體的高技術產業,包括生命科學、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環境技術等無污染、可持續發展產業的發展。總之,對我國剛剛起步的電子商務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既不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又可以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健康、迅速發展。

3 在研究、制定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同時,還應加強稅收征管電子化建設和建立高素質的稅務隊伍的工作。在某種意義上說,在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確定之後,稅收征管電子化和高素質稅務隊伍建設就是決定的因素,這是以電子商務為特徵的網路經濟對稅收工作的必然要求。

(1)應適應經濟信息化和稅收征管信息化的要求,統一和制定符合現代網路經濟和網路社會特點的稅收征管業務規程。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不僅提供了高技術產品和信息承載處理手段,而且以此為基礎,誕生了高效的管理科學。它能改變組織結構、增強管理功能、革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辦法。我們應運用這一科學,建立新的稅務信息系統運行和管理體制,形成新的稅收管理模式。

(2)應加快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和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建立與海關、金融機構、企業、工商甚至外國政府間的信息共享網路(目前這一網路已初步形成),對企業的生產和交易活動進行有效監控。

(3)在城市一級建設現代化的、以廣域網路為依託的、充分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的稅收監控體系和稅收征管體系(目前,我國稅務部門已建立了國家、省、地(市)三級聯網的廣域網,並正向縣級稅務部門延伸),並以此為基礎建設完善的全國各級宏觀稅收徵收、管理、分析、預測、計劃信息庫,形成全國稅收徵收、管理、分析、預測、計劃體系和機制。

(4)總結稅務部門已建設和運行的以增值稅發票計算機交叉稽核、防偽稅控、稅控收款機為主要內容的「金稅工程」的經驗,針對電子商務的技術特徵,開發、設計、制定監控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軟體、標准,為今後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管做好技術准備。

(5)加強稅務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使廣大稅務幹部既懂得信息網路知識,又熟悉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業務,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適應新形勢下稅收征管的稅務隊伍。

三、關於研究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思路和原則

目前,在我國研究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存在著兩種傾向:一種是「嚴峻論」,認為電子商務對現行稅收制度提出了嚴重的挑戰,應對現行稅收制度作較大變動;一種是「簡單論」,認為現行稅收制度完全適用於電子商務,無需作什麼修訂、補充。我們認為,二者都有失偏頗。我們認為,研究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原則和思路應是:第一,立足現行稅收法規並加以補充、完善,以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有別於傳統商務的貿易方式,其承載的內容仍然是現存社會中人們時常使用的商品、勞務。其內容實質未發生變化。現行的稅收法規及其體現的稅收原則是社會生產、貿易活動的社會規范,其基本上是適用於電子商務的,我們應繼續以現行稅收法規及其體現的稅收原則,去解釋、分析、研究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第二,認識和把握電子商務的特徵和本質,研究制定稅收征管的政策和措施。任何事物都存在於空間和時間之中。電子商務亦不例外。盡管電子商務交易的「虛擬化」,使人感覺電子商務交易似乎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實際上電子商務只是縮短了交易的時間,取消和減少了物理意義上的場所如辦公樓、商店倉庫等而已),然而,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人(賣買雙方)、錢(貸款)、物(有形的、無形的)仍存在於一定空間和時間之中,絕不會因電子商務交易的「虛擬化」而「虛擬」得無影無蹤。任何事物在其相互聯系的環節中有主要環節。在電子商務的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三個環節中,資金流是主要的環節。在研究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時,我們應抓准「人」、「錢」、「物」特別是「錢」這個環節(如歐美國家建立監管支付體系的征管體制的設想,即是一個有益的啟示),研究、制定相應稅收征管政策和措施。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人們既然能夠創造出傳輸巨量數字信息流的網路通信技術,也就能夠發明管理、控制數字信息流的方法與措施。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也為稅收征管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帶來了先進高效的現代管理技術。第三,當前在電子商務國際立法(包括稅收法規)的進程中,已呈現國際立法先於各國國內立法且歐美等發達國家居主導地位的趨勢,對此我們應予以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我們應利用多種渠道、廣泛收集各國研究電子商務稅收的文件和資料(歐、美、日等國已發布許多有關電子商務稅務政策的文件,如歐盟提出了「電子商務征稅指南」,日本公布了「電子帳簿保存法」,OECD頒布了「電子商務與稅收———階段性報告」,美國頒布了「全球電子商務選擇稅收政策」),緊緊跟蹤、掌握國際電子商務立法的進程和趨勢,從而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總之,只要我們確立了正確的思路和原則,關注世界和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調查電子商務的技術特徵,研究電子商務可能帶來的稅制和征管問題,同時加強相關部門的協作,加強對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就能夠制定出適應電子商務內在規律又符合稅收原則的電子商務的稅收政策。

參考文獻:
1.《全球電子商務框架》,美國政府,1997年7月1日
2.《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綜合報告》,鄧壽鵬,1999年12月28日
3.《電子商務入門》,錢世德等編著1998年5月
4.《全球網路經濟》,蕭琛著,1998年10月
5.《論電子商務的稅收管轄權模式》,張秦,韓峰,2000-01-036.《稅收譯叢》,1999年2、3、4、5、6期

㈥ 還在關注跨境電商稅收新政

所謂「人肉代購」,就是通過海外歸國人員將購買物品帶入國內。人肉代購的參與者主要是空姐、導游和留學生。同時也有一些家境較優越的網友利用旅行、度假、購物的機會,從國外代購一些商品。
3月24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16〕18號),宣布自2016年4月8日起,中國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對消費者,即B2C)進口稅收政策,並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

上述新政明顯縮小了跨境電商的稅收優勢,此舉在短期內可能會讓部分消費需求湧入人肉代購、非正規直郵等渠道。

為了配合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新政的施行,把一碗水端平,兩條海關新公告果然陸續出台:

1、嚴查人肉代購行李:不合規定的行李,扣!

海關總署公告2016年第14號(關於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監管辦法》(海關總署令第9號)等規定,現就海關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旅客攜運進出境的行李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暫不予放行:

(一)旅客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

(二)進出境的物品屬於許可證件管理的范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的;

(三)進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按規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或其他海關手續,其尚未辦理的;

(四)對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

(五)按規定暫不予以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海關暫不予以放行的行李物品,可以暫存。

上述暫不予放行物品不包括依法應當由海關實施扣留的物品。

二、暫不予放行的行李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可以要求旅客當場辦理退運手續,或者移交相關專業機構處理,因此產生的費用由旅客承擔。

(一)易燃易爆的;

(二)有毒的;

(三)鮮活、易腐、易失效等不宜長期存放的;

(四)其他無法存放或不宜存放的情形。

三、對暫不予放行的行李物品辦理暫存的,海關應當向旅客出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憑單》(以下簡稱《憑單》,樣式詳見附件),旅客核實無誤後簽字確認。

四、交由海關暫存的物品有瑕疵、損毀等情況的,海關現場關員應當在《憑單》上予以註明,並應當由旅客簽字確認。對於貴重物品或疑似文物等物品,海關可以採用拍照、施封等辦法進行確認。

五、旅客辦理物品的提取手續時,應當向海關提交《憑單》原件並出示旅客本人有效的進出境證件。旅客委託他人代為辦理物品提取手續的,接受委託的代理人應當向海關提交《憑單》原件、旅客本人出具的書面委託書、旅客有效的進出境證件復印件,並出示代理人本人有效的身份證件。

六、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三個月內,旅客應當辦結海關手續。逾期不辦的,由海關依法對物品進行處理。需要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時間不計入暫存時間。

七、本公告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

2、堵住郵政快件通道

不少業內人士判斷,海關上線新快件系統,目的很可能是要加強對這部分商品的監管,相關部門勢必將加大監管及抽查力度,提高抽檢率。

海關總署公告2016年第19號(關於啟用新快件通關系統相關事宜的公告)

為規范海關對進出境快件監管,加大信息化技術運用,提高通關效率,方便進出境快件通關,海關總署決定,自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啟用新版快件通關管理系統(以下簡稱新快件系統),原快件通關管理系統中的報關功能同時停止使用。現就相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新快件系統適用於文件類進出境快件(以下簡稱A類快件)、個人物品類進出境快件(以下簡稱B類快件)和低值貨物類進出境快件(以下簡稱C類快件)報關。其中:

A類快件是指無商業價值的文件、單證、票據和資料(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予以征稅的除外)。

B類快件是指境內收寄件人(自然人)收取或者交寄的個人自用物品(旅客分離運輸行李物品除外)。

C類快件是指價值在5000元人民幣(不包括運、保、雜費等)及以下的貨物(涉及許可證件管制的,需要辦理出口退稅、出口收匯或者進口付匯的除外)。

二、A類快件報關時,快件運營人應當向海關提交A類快件報關單(格式詳見附件)、總運單(復印件)和海關需要的其他單證。

B類快件報關時,快件運營人應當向海關提交B類快件報關單(格式詳見附件)、每一進出境快件的分運單、進境快件收件人或出境快件發件人身份證影印件和海關需要的其他單證。B類快件的限量、限值、稅收征管等事項應當符合海關總署關於郵遞進出境個人物品相關規定。

C類快件報關時,快件運營人應當向海關提交C類快件報關單(格式詳見附件)、代理報關委託書或者委託報關協議、每一進出境快件的分運單、發票和海關需要的其他單證,並按照進出境貨物規定繳納稅款。進出境C類快件的監管方式為「一般貿易」或者「貨樣廣告品A」,征免性質為「一般征稅」,征減免稅方式為「照章征稅」。

快件運營人按照上述規定提交復印件(影印件)的,海關可要求快件運營人提供原件驗核。

三、通過快件渠道進出境的其他貨物、物品,應當按照海關對進出境貨物、物品的現行規定辦理海關手續。

四、自本公告施行之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快件監管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04號公布,第147號、第198號修改)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第、第十三條暫停執行;《海關總署關於進境KJ3類快件的申報規范、快件渠道進出境個人物品監管有關問題的公告》(海關總署2009年第39號公告)、《海關總署關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快件報關單申報內容進行調整的公告》(海關總署2010年第41號公告)同時廢止。

這勢必增加海淘代購被稅的風險!
何為「自用、合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公告2010年第54號》規定:

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用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單一品種限自用、合理數量,但煙草、酒精製品及國家規定應當征稅的20種商品等另按有關規定辦理。

對於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僅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征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征稅。

事實上,各地海關此前已多次提醒過,旅客進出境攜帶的物品要在「自用合理數量」。

這次海關總署再度發文重申這一精神的同時,還明確了諸多執行細節,將便於地方執行。

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新政出爐的當下,海關總署重申上述要求,也可以視為嚴打海淘代購的一種信號。

據傳,有民眾清晨5時30分抵達機場時,海關工作人員就在上班了。「無申報通道」是關著的,全部人必須得走「申報通道」過機器檢查,哪怕手中僅僅只有手提袋也可能檢查。

只要掃出來有名包、名表,基本上都跑不了,還會調來托運行李一起來接受檢查。並且很多東西就算沒有吊牌,但海關只要看是新的、貴重的就扣了。

尤其是包包和手錶,千萬不能帶。一旦被機場海關查到,包你連本帶利全泡湯。

此舉一出,海淘代購的風險和成本可謂是越來越高!費錢、費事、費心的海淘還能獲得剁手族們的青睞嗎?

本專稿由福建自貿區觀察微信號提供

「福建自貿區觀察」微信號(微信ID:fjftz-view),匯聚對福建發展熱心的媒體、政府、研究機構、企業等各界人士,以自由的思想,從非官方的視角,普及自貿區知識、解讀自貿區政策、分析自貿區問題、挖掘自貿區商機,並著力打造一個友好寬松的互動交流社區。

關注「福建自貿區觀察」,新鮮觀點第一時間推送!

㈦ 電子商務法如何監管電商平台

隨著電子商務法歷經五年時間終於在萬眾期待的目光下出台,對於電子商務無論是經營者還是平台亦或是用戶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尤其是對於行業的監管和規范對消費者來說無疑能最大程度提高我們的消費體驗。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在電子商務發展和監管過程中,電商平台是非常關鍵的主體。如果說網路1.0時代的特徵是去中心化,那麼在平台經濟的網路2.0時代,最突出的 特徵就是圍繞各類平台的再中心化。《電子商務法》制定者深刻把握了這一規律,把電商平台作為一類特殊主體在法律中作出規定。除了圍繞其設定相應平台義務和 平台責任外,在網路綜合治理體系中發揮好電商平台的優勢也是《電子商務法》的重要著力點。
第一,注重平台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在規范電子商務行為中的關鍵作用,對以平台規則為核心的平台治理機製作出明確規范。
1、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平台規則,明確進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權利和義 務;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平台猜世規則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並保證消費者能夠便利、完整地閱覽和下載;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公示信用評價規則, 為消費者提供對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的途徑。
2、鼓勵建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制定並公示爭議解決規則,根據自願原則,公平、公正地解決 當事人的爭議;鼓勵建立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商品、服務質量擔保機制。
3、修改平台規則,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公開徵求意見,採取合理措 施確保有關各方能夠及時充分表達意見。修改內容應當至少在實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4、不得利用平台規則,對平台內經營者在平台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 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台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
5、依據平台規則對平台內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實施警示、暫 停或者終止服務等措施的,應當及時公示。
第二,讓電商平台參與或協助監管。
1、在實名制方面,應當要求申請進入平台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聯系方式、行政許可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 登記檔案,並定期核驗更新,並按照規定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送平台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
2、在市場主體登記方面,應當提示未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依法 辦理登記,並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為應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經營者辦理登記提供便利。
3、在稅收征管方面,應當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 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向稅務部門報送平台內經營者的身份信息和與納稅有關的信息,並提示依照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依法辦理稅務登記。
4、在安全保障方面,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證其網路安全、穩定運行,防範網路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應對網路安全事件,保障電子商務交易安全;應 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發生網路安全事件時,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5、在違法處置方面,發現平台內的 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存在違法情形的,應當依法採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三,明確建立以電商平台為關鍵節點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1、「避風港」規則。知識產權權利人認為其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有權通知電商平台采配兆納取必要措施。電商平台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採取必要措施,並 將該通知轉送平台內經營者。平台內經營者接到轉送的通知後,可以向電商平台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電商平台接到聲明後,應當將該聲明轉培沒送發出通知的知 識產權權利人,並告知其可以投訴或起訴。電商平台在轉送聲明到達知識產權權利人後十五日內,未收到權利人已經投訴或者起訴通知的,應當及時終止所採取的措 施。
2、公示規則。電商平台應當及時公示收到的前述通知、聲明及處理結果。
3、「紅旗規則」。電商平台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台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應當 採取必要措施;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綜上更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全部內容,可見加強對電商平台的監管治理,是電商法著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思想內核,也是對於電商行業未來發展的長遠治理。

㈧ 電商如何避稅

你好,電子商務企業需要繳稅,但是有些稅和有些地區不是強制性的,電子商務如果有增值內稅交易,應該繳納增容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負擔百分之四,一般納稅人負擔百分之十七,但是可以抵扣進項稅。
地區不同稅種也略有差異,不同規模企業,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不同,增值稅17%,城建稅5%,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印花稅0.03%,水利基金0.10%。

㈨ 中國應實施怎樣的電子商務稅收政策

一、國家現行的電商稅收政策是:
電子商務如果有增值稅貨物交易,應該繳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負擔率百分之四,一般納稅人稅率百分之十七,但是可以抵扣進項稅。
二、根據相關的報道,我的建議是:
1.加強對C2C平台的稅收征管,努力做到應征盡征。按照這一思路,應當對C2C平台的個體網商進行強制性的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將其全部納入工商行政管理和稅務管理的范圍。同時,盡可能利用交易平台和支付平台進行代扣代繳以實現應征盡征。如果從理想的依法治稅和稅務機關履行征管職能的角度來看,這一鍵正頃思路並無不妥。但是,從中國的征管實際稿陸和實質公平的角度來看,如果按照這一思路解決所謂電商征稅問題,將會導致線上交易的稅收征管力度和實際稅收負擔遠高於線下交易,從而造成實質上的稅負不公。
2.根據中國征管現狀,按照實際公平的要求,盡可能保持稅收的中性。這一思路並不意味著放棄對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而是要求稅務機關在現行稅收征管框架下將征管重點放在B2C交易和C2C交易平台中的大型網店上,其實質是不出台針對電子商務,尤其是C2C交易平台的特殊征管措施,而是在已有稅收征管框架下,通過完善稅收征管技術手段,在減少漏征漏管戶的同時,重點加強已進行稅務登記企業線上交易的稅收征管,努力實現線上線下交易的稅負公平。
對於C2C交易平台上交易規模較小,無實體經營場所且沒有進行稅務登記的個體網店,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將其納入稅收征管范圍。為此,有必要修改現行的稅收登記管理辦法,將交易額較小的個體網店比照農村流動商販,適用可以不辦理稅務登記的規定。下一步也可以通過修訂《稅清高收征管法》,對自然人納稅登記進行明確規定,通過建立覆蓋自然人的普遍登記制度解決個體網店稅務登記的問題。
為鼓勵小微企業的發展,可以考慮進一步提高增值稅、營業稅的起征點,不區分線上線下交易普遍適用,鼓勵超過起征點的個體網店進行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同時研究對小微企業適用所有稅費按綜合計征率簡易徵收的征管辦法。
3.將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稅收優惠。盡管中國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網路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仍不足8%,電子商務對其他領域的滲透和影響才剛剛顯現。為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放棄所謂稅收中性原則,對線上交易給予明確且有期限的稅收優惠。但針對線上交易實施稅收優惠政策的前提是,要有明確且成本較低的區分線上線下交易的征管措施,這一點在實施中有一定的困難。而且針對線上交易的稅收優惠會帶來傳統行業較大的抵觸。
比較可行的思路是研究制訂與電子商務發展密切相關行業的稅收優惠措施,如對電信運營商在農村地區的互聯網寬頻接入服務收入免稅;對電信運營商在農村地區的互聯網和高速移動網路的設備投資加速折舊或允許進行投資抵免;對在農村地區設立的快遞網點收入減免增值稅,等等。
綜上所述,解決目前社會各界爭論的電商征稅問題,應客觀理性地分析電子商務領域稅收問題的實際狀況;在制定稅收政策時,避免就稅收論稅收和片面強調表面稅收公平的錯誤傾向。要從中國現階段稅收征管實際出發,遵循實質公平原則,避免政府不適當的管制和干預。因此,解決電商征稅問題不能採取第一種思路,第二種思路比較穩妥可行,如果條件具備,應積極研究實施第三種思路。

㈩ 電子商務國際稅收的監管非常難,主要是因為什麼認定困難

標准不同。電子沒羨商務稅收中管轄權確定的困難主要是由於世界各國所採取的確定稅收管轄權的標准不同引起的。電子商務對國際備蠢稅收的基本概念的沖擊及應對策略一、產生的沖擊第一,對傳仿察陪統的常設機構概念的沖擊。

閱讀全文

與電子商務稅收管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
訥河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瀏覽:484
星巴克具體營銷戰略和方案 瀏覽:722
電子商務認證法律制度 瀏覽:275
市場營銷課總結 瀏覽:735
金生水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46
市場營銷創業策劃書200字 瀏覽:768
活動策劃方案學校雙旦活動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