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國外電子商務資料

國外電子商務資料

發布時間:2023-05-11 01:38:48

A. 國外跨境電商平台有哪些

目前跨境電商平台主要分國際性、北美、南美、東南亞電商平台,下面具體講一下:

一、國際性跨境電商平台匯總

1、亞馬遜:亞馬遜公司是一家財富500強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它創立於1995年,目前已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3大互聯網公司,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 Internet、a9、lab126、和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IMDB)等子公司。亞馬遜及其它銷售商為客戶提供數百萬種獨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如圖書、影視、音樂和游戲、數碼下載、電子和電腦、家居園藝用品、玩具、嬰幼兒用品、食品、服飾、鞋類和珠寶、健康和個人護理用品、體育及戶外用品、玩具、汽車及工業產品等。

2、eBay:eBay(EBAY,中文電子灣、億貝、易貝)是一個管理可讓全球民眾上網買賣物品的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1995年9月成立於美國加州聖荷西,是全球商務與支付行業的領先者,為不同規模的商家提供公平競爭與發展的機會。

eBay在線交易平台在全球范圍內擁有1.2億活躍用戶,以及4億多件由個人或商家刊登的商品,其中以全新的「一口價」商品為主。eBay提供個性化購物體驗,並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實現消費者與全球商品的無縫鏈接。PayPal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1.32億活躍用戶,服務遍及全球193個國家及地區,共支持26種貨幣付款交易。通過PayPal提供的跨地區、跨幣種和跨語言的支付服務,用戶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電子商務,日處理交易量達到760萬筆。

3、速賣通:速賣通(AliExpress)是阿里巴巴幫助中小企業接觸終端批發零售商,小批量多批次快速銷售,拓展利潤空間而全力打造的融合訂單、支付、物流於一體的外貿在線交易平台。速賣通目前主要以俄羅斯市場為主,開店條件簡單易操作,適合新人,個體經營。

4、Wish:Wish商戶平台是移動端交易平台,平台主要的市場是歐美地區客戶,在wish平台上主要又以女性為主,大約佔了80%,年齡處於18-30歲之間,因此賣家可以根據平台客戶群體適當選擇一些這個年齡段女性所需的產品。

5、敦煌網:敦煌網是全球領先的在線外貿交易平台。其CEO王樹彤是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行動者之一。1999年參與創立卓越網並出任第一任CEO,2004年創立敦煌網。敦煌網致力於幫助中國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台走向全球市場,開辟一條全新的國際貿易通道,讓在線交易不斷的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6、蘭亭集勢:蘭亭集勢成立於2007年,由郭去疾、文心、張良、劉俊聯合創辦的。電子配件已為蘭亭第一大品類,佔比為39.1%,以婚紗禮服為主的服裝品類佔比為30.7%,除此之外便是小配飾、小商品、家居和園藝等其他產品。

7、DX:DX創始人陳靈健是香港人,早期和一個台灣人合夥開了幾個主營游戲配件的eBay網店,在2007年初就從eBay平台上撤出來做獨立網站。陳靈健是一位80後,畢業於美國常青藤名校,具有敏銳的市場眼光和超強的技術能力,DX網站一開始的架構和代碼就是由陳靈健自己完成的。DX以超前的技術架構、強悍的價格戰能力、超低的人力成本和犀利網路營銷技術迅速崛起,2011年銷售額即接近2億美元。

(【PS】想同時獲取Amazon、ebay、速賣通、wish、lazada等8大主流跨境電商平台從入門到精通全系列教程,可關注公_眾 號:Fastorer跨境飛魚奇或搜索「fastorer-flyfish」。Fastorer跨境飛魚奇現在已經有4000多個外貿B2B/B2C跨境賣家及優質外貿工廠企業加入圈子,各種外貿跨境教程、資源、工具、技巧、模板等優質文檔視頻/PPT/EXCEL資料每周更新,現已更新幾千份,全部為實操性干貨資料)

二、北美跨境電商平台匯總

1、Walmart

在中國大陸有招商,僅限企業入駐

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的零售業務遍布全球28個國家,布局電商一直是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一個戰略。從控股1號店,到上線自己的APP,沃爾瑪一直將電商作為實體門店的一個補充和延伸,從而提升客戶的購物體驗感。目前,沃爾瑪App上「全球e購」頻道提供200多個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全球知名產地的食品、保健、個護化妝和母嬰商品。

2、Newegg

在中國大陸有招商,僅限企業入駐

Newegg(新蛋)網於2001年成立,總部位於美國南加州的洛杉磯,是美國領先的電腦,消費電子,通訊產品的網上超市。新蛋聚集約4,000個賣家和超過2500萬客戶群。最初銷售消費類電子產品和IT產品,但現在已經擴大到全品類,品種類高達55,000種。吸引了18至35歲的富裕和熟悉互聯網的男性。暢銷品類是汽車用品,運動用品和辦公用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消費者是男性,但女性消費者也在快速增長。

3、Bestbuy

由於線下業務的衰落,Bestbuy(百思買)逐漸將目光放到了線上,於2011年進軍網路市場。其網站聚集了100多個賣家,每年有10億的訪問量。目前,其線上的跨境業務主要在北美國家,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網站總共提供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三種語言服務。與其它電商平台不同的是,只有被邀請的賣家才可以入住Bestbuy平台,並且產品可以出現在百思買門店銷售,但其產品僅局限於消費類電子。

4、Overstock

Overstock是美國知名在線購物網站,成立於1999年,總部設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經銷各類商品,包括名牌時尚時裝、珠寶、電器、家用百貨、影音產品等。其跨境業務覆蓋美洲、歐洲、亞太、中東、非洲的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提供至中國的貨運服務。

5、Staples

Staples(史泰博)是全球卓越的辦公用品公司,創建於1986年,目前在全球擁有2000多家辦公用品超市和倉儲分銷中心,業務涉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Staples也迅速展開了自己的線上業務,主要通過建立分站和本地化運營的方式打入國外在線市場。其於2004年來到中國,後來還推出了Staples中國官網,主要經營紙張、耗材、文具、設備、日常用品等十大類數萬種辦公用品。

6、Neiman Marcus

Neiman Marcus(尼曼)是以經營奢侈品為主的連鎖高端百貨商店,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公司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能進入該百貨的品牌都是各個行業中最頂級的。其在線零售業務也於近幾年做得風生水起,商品可運至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於2012年12月正式啟動中國線上銷售網站,提供中文、英文兩種語言服務,產品包括女裝、潮鞋、手提包、配飾、男士服飾、兒童用品、家居等。

7、J.C.Penny

J.C.Penny(傑西潘尼)也是由線下走到線上的典例,公司創立於1902年,迄今為止在全美設有1200多家大型服裝商場,是美國最大的連鎖百貨商店、目錄郵購和電子商務零售商之一,主要銷售男裝、女裝、童裝、珠寶、鞋類、飾品和家居用品等。所有業務都由其自有配送網路提供全面支持,該配送網路是美國集成化程度最高的服裝配送網路之一。其跨境業務覆蓋美洲、歐洲、亞太、中東、非洲的近50個國家,目前也提供直運中國的服務。

(【PS】想同時獲取Amazon、ebay、速賣通、wish、lazada等8大主流跨境電商平台從入門到精通全系列教程,可關注公_眾 號:Fastorer跨境飛魚奇或搜索「fastorer-flyfish」。)

三、南美跨境電商平台匯總

1、Mercadolibre

1999年MercadoLibre於阿根廷成立,現在它已經成為拉美人網購的必選平台。最初,MercadoLibre模仿的是eBay拍賣模式,但隨著發展,它的模式越來越類似亞馬遜。現在MercadoLibre對拉美市場的影響力比亞馬遜更大。

eBay現與南美最大電商平台MercadoLibre (MELI)合作,提供賣家全新的拉美銷售渠道。MELI現擁有1.6億用戶,覆蓋南美洲18個國家包括巴西,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阿根廷等。

2、MercadoLivre(魅卡多網)

巴西本土最大的C2C平台,相當於中國的淘寶。利用好這個平台有利於了解巴西各類物價指數,消費趨勢,付款**慣等市場信息。聚集超過52000賣家和注冊用戶5020萬。訪問量位列全球TOP50。范圍覆蓋13個國家和地區(巴西,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多米尼加,巴拉圭,委內瑞拉和葡萄牙)。

(【PS】想同時獲取Amazon、ebay、速賣通、wish、lazada等8大主流跨境電商平台從入門到精通全系列教程,可關注公_眾 號:Fastorer跨境飛魚奇或搜索「fastorer-flyfish」。)

四、東南亞跨境電商平台匯總

1、Lazada

在中國大陸有招商,僅限企業入駐

號稱是東南亞最大的網上購物商城。是Rocket Internet為打造「東南亞版亞馬遜」而創立的公司。獲得阿里10億美元注資控股。銷售電子產品,衣服,用具,書籍,化妝品等,市場范圍涵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該公司提供免費送貨, 14天內免費退換貨,以及靈活的付款方式。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的互聯網普及率增長速度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

2、Shopee

在中國大陸有招商,僅限企業入駐

Shopee於2015年6月正式上線,,是東南亞+台灣地區領先的移動電商平台,目標市場(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台灣)有近6億人口,上線之後一直保持迅猛發展,尤其是在台灣已經穩居移動購物App的第一名(在台灣叫「蝦皮拍賣」)。目前年化GMV已超過25億美金,下載用戶超過3000萬。

3、Zalora

Zalora主打時尚電商,提供時尚和鞋類產品,是全球時尚集團GFG的子公司。目前月獨立訪客約90萬人次,月瀏覽量達90萬人次。Zalora是東南亞地區成長最迅速的電商之一,累計獲得約2.1億美元的投資。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泰國、越南以及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地區均有業務。ZALORA售賣國際品牌,各個分區網頁亦會售賣本地品牌。目前員工總數約為1000人。

4、Luxola

Luxola主打護膚品和化妝品品牌,該網站目前銷售250個品牌約4000款產品。其中65個品牌在東南亞市場由Luxola獨家在線銷售。目前,月獨立訪客約54萬人次,月瀏覽量達108萬人次。創立至今已經獲得四輪總1560萬美元融資。2015年7月,被法國奢侈品集團路易威登(LVMH)收購。目前該網站服務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澳大利亞、汶萊、香港、印度、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阿聯酋以及本土新加坡11個市場。

(【PS】:想同時獲取Amazon、ebay、速賣通、wish、lazada等8大主流跨境電商平台從入門到精通全系列教程,可關注公_眾 號:Fastorer跨境飛魚奇或搜索「fastorer-flyfish」。)

B. 國外電子商務網站有哪些

說到國外的也有很多的啊,好一點的像SMARTINTERDEAL韓國很有名氣的b2b網站、環球資源網、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b2b網站等。你可以上網查查。僅供參考。

C. 境外電商主要做哪幾個平台

國外電商平台主要有:

(1)亞馬遜

亞馬遜公司(Amazon,簡稱亞馬遜;NASDAQ:AMZN),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網路電子商務公司,位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是網路上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之一,亞馬遜成立於1995年,一開始只經營網路的書籍銷售業務,現在則擴及了范圍相當廣的其他產品,已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Internet、a9、lab126、和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nternetMovieDatabase,IMDB)等子公司。

(2)eBay

eBay(EBAY,中文:電子灣、億貝、易貝)是一個管理可讓全球民眾上網買賣物品的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ebay於1995年9月4日由PierreOmidyar以Auctionweb的名稱創立於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人們可以在ebay上通過網路出售商品。

(3)全球速賣通

全球速賣通(英文名:AliExpress)正式上線於2010年4月,是阿里巴巴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場打造的在線交易平台,被廣大賣家稱為「國際版淘寶」。全球速賣通面向海外買家,通過支付寶國際賬戶進行擔保交易,並使用國際快遞發貨,是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線購物網站。

(4)Paytm

Paytm,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和商務平台。Paytm目前在網上經營多種商品,包括手機及芹凳納其配件、電子產品、時裝男裝、女裝、嬰兒玩具、廚具等。目前其平台活躍用戶數達1.3億,商品交易額達35億美金交易額。2015年9月29日,阿里巴巴和Paytm發布聯合聲明,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及其旗下金融子公司螞蟻金服將向Paytm注入新資金。

(5)Newegg

Newegg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美國南加州,網站主要從事電腦、消費電子、通訊等3C產品的網上銷售。在美國,它銷售的商品種類高達55,000種,已經是全美規模最大的IT數碼類網上零售商之一。

拓展資料:

電商平台簡介

電子商務平台即是一個為企業或個粗慶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台。企業電子商務平台是建立在Internet網上進行商務活動的虛擬網路空間和保障商務順利運營的管理環境;是協調、整合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有序、關聯、高效流動的重要場所。企業、商家可充分嫌沒利用電子商務平台提供的網路基礎設施、支付平台、安全平台、管理平台等共享資源有效地、低成本地開展自己的商業活動。

D. 做跨境電商需要准備哪些資料

想做跨境電商,需要從市場定位營銷策略、配套服務、人才因素幾個方面做好准備。
1、市場定位:

關於產品的用料及品牌定位,需要在初期考慮清楚。只有你清楚了定位,才能找合適的渠道。相對來講,速賣通由於還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發力在新興市場(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所以定位低端,同時又由於歷史原因,有不少的小B訂單;

ebay由於是集市模式,所以主要是歐美中低端消費市場;amazon由於服務有口皆碑,目前是歐美的中高端電商市場佔有者。 
2、營銷策略:

基本上,營銷策略是跟隨市場定位和你的資金實力及短期期望值而設。 
3、配套服務:

剛剛提到物流解決方案、目標國家的支付方式、相應渠道的服務要求等等,有時候會成為你選擇渠道的重要考量因素。比方說,如樂器類產品,大件而又周轉率不高,那強行用amazon的FBA可能就不是明智的選擇。

但是該品類價格高,利潤高,產品更新換代不快及季節性不強,又適合做社區營銷,這樣一來,做自建網站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定位中高端,再在Amazon上出有產品,作為渠道組合,互為補充,就更好了。 
4、人才因素:

很多時候,在計劃列完,雄心勃勃之時,忽然發現團隊並沒有相應的人才,團隊打造也需要時間。除非你准備外包,不然,可能就是團隊裡面的成員,熟悉哪一個渠道,會從該渠道,量身來做,先開始運作起來,獲取經驗。然後,再慢慢搭建最合適的渠道組合所需要的團隊。

(4)國外電子商務資料擴展閱讀:

跨境電商平台分為跨境出口外國和從國外組織貨源跨境進口兩類。

比較主要的平台有以下一些:

1、國際B2C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亞馬遜、eBay、Wish、蘭亭集勢、敦煌。

2、進口跨境電商平台:洋碼頭、天貓國際、蘇寧雲商海外購,網易考拉海購、順豐海淘。

3、本土化跨境電商平台:Flipkart印度 ,walmart沃爾瑪,yandex俄羅斯,new egg美國新蛋網,trademe紐西蘭,mercadolivre美蘭卡巴西,ali,dhgate,ipros。

E. 跨境電商的發展歷史

隨著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跨境電商已經站到了資本市場的風口上。跨境電商有望成為對沖出口增速下台階的利器。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條件的惡化,以及歐洲、日本的需求持續疲弱,中國出口貿易增速出現了下台階式的減緩。

而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貿易近年來的發展腳步正在逐漸加快,並有望成為中國貿易乃至整個經濟的全新增長引擎。

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規模達4.49萬億元,跨境進口交易規模達9072億元。

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比例中出口電商佔比83.2%,進口電商佔比16.8%。從結構上看,跨境出口電商的比例將長期高於跨境進口電商的比例。

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將始終以出口為主,進口為輔。國家近年來力促跨境電商的發展,更多旨在扶持傳統外貿企業藉助互聯網的渠道實現轉型升級。

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跨境電商B2B交易佔比達到88.5%,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據絕對優勢,跨境電商B2C交易佔比11.5%。

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將快速發展,2017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將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0%左右。而其中主導仍是出口電商,佔比約保持在80%以上。

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出口電商交易規模仍將保持20%-25%的增速,2017年將達到6.64萬億的規模。未來隨著跨境物流、支付等環節問題的進一步突破和跨境電商企業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未來中國跨境電商重點將從B2C轉向B2B,電子商務的B2B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特別是通過推動製造型企業上線,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從生產、銷售端共同發力,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策略。

2018年11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並擴大適用范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

(5)國外電子商務資料擴展閱讀:

跨境電商迎來更多機遇:

《報告》顯示,用戶在海淘時普遍看重品牌,對慣用品牌的忠誠度較高,因此與大眾慣用的海外品牌有長期合作的平台將具備一定優勢。

此外,海外留學、出境游的興起為跨境消費創造了文化環境,為跨境電商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畢業於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的小蔡表示:「我買進口商品的習慣是從留學時開始的,畢業回國之後一度發愁買不到合適的進口商品。

直到近年來各大跨境電商平台興起,才讓我買到適合我的進口商品。」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及中國電商行業迅猛發展。

跨境電商將迎來新機遇,而大型平台的專業化運營將對行業整體口碑的提高帶來較大幫助,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與全球消費觀念的興起,用戶對高品質跨境電商的需求不斷增加,海淘用戶規模也將持續擴大。

伴隨相關部門陸續出台的實質性利好政策,跨境電商有望進入健康、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將成為全球跨境電商最大、發展最快的市場。

F. 國外的電商平台有哪些

國外的電商平台有:亞馬猜顫遜、速賣通、eBay、Wish.

拓展資料:

亞馬遜公司(Amazon,簡稱亞馬遜;NASDAQ:AMZN),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網路電子商務公司,位於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是網路上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公司之一。

亞馬遜成立於1995年,一開始只經營網路的書籍銷售業務,現在則擴及了范圍相當廣的其他產品,已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Internet、a9、lab126、和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nternetMovieDatabase,IMDB)等子公司。

亞馬遜一開始叫Cadabra。性質是基本的網路書店。然而具有遠見的貝佐斯看到了網路的潛力和特色,當實體的大型書店提供20萬本書時,網路書店能夠提供比20萬禪橋本書賀兆猛更多的選擇給讀者。

G. 電子商務英文文獻

Electronic commerce, commonly known as e-commerce, consists of the buying and selling of procts or services over electronic systems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other computer networks. The amount of trade concted electronically has grown extraordinarily since the spread of the Internet. A wide variety of commerce is concted in this way, spurring and drawing on innovations in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rnet marketing, 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utomated data collection systems. Modern electronic commerce typically uses the World Wide Web at least at some point in the transaction's lifecycle, although it can encompass a wider range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e-mail as well.

A large percentag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s concted entirely electronically for virtual items such as access to premium content on a website, but most electronic commerce involves the transportation of physical items in some way. Online retailers are sometimes known as e-tailers and online retail is sometimes known as e-tail. Almost all big retailers have electronic commerce presence on the World Wide Web.

Electronic commerce that is concted between businesses is referred to as Business-to-business or B2B. B2B can be open to all interested parties (e.g. commodity exchange) or limited to specific, pre-qualified participants (private electronic market).

Electronic commerc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sales aspect of e-business. It also consists of the exchange of data to facilitate the financing and payment aspects of the business transactions.

History

Early development
The meaning of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changed over the last 30 years. Originally, electronic commerce meant the facilitation of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electronically, using technology such as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and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These were both introced in the late 1970s, allowing businesses to send commercial documents like purchase orders or invoices electronically. The growth and acceptance of credit cards,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s (ATM) and telephone banking in the 1980s were also form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From the 1990s onwards, electronic commerce would additionally includ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 (ERP), data mining and data warehousing.

Perhaps it is introced from the Telephone Exchange Office, or maybe not.The earliest example of many-to-many electronic commerce in physical goods was the Boston Computer Exchange, a marketplace for used computers launched in 1982. The first online information marketplace, including online consulting, was likely the American Information Exchange, another pre-Internet online system introced in 1991.

Timeline
1990: Tim Berners-Lee wrote the first web browser, WorldWideWeb, using a NeXT computer.
1992: J.H. Snider and Terra Ziporyn published Future Shop: How New Technologies Will Change the Way We Shop and What We Buy. St. Martin's Press. ISBN 0312063598.
1994: Netscape released the Navigator browser in October under the code name Mozilla. Pizza Hut offered pizza ordering on its Web page. The first online bank opened. Attempts to offer flower delivery and magazine subscriptions online. Alt materials were als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s were cars and bikes. Netscape 1.0 in late 1994 introced SSL encryption that made transactions secure.
1995: Jeff Bezos launched Amazon.com and the first commercial-free 24 hour, internet-only radio stations, Radio HK and NetRadio started broadcasting. Dell and Cisco began to aggressively use Internet for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eBay was founded by computer programmer Pierre Omidyar as AuctionWeb.
1998: Electronic postal stamps can be purchased and downloaded for printing from the Web.
1999: business.com was sold for US $7.5 million, which was purchased in 1997 for US $150,000. The peer-to-peer filesharing software Napster was launched.
2000: The dot-com bust.
2003: Amazon.com had its first year with a full year of profit.

Business applications
Some common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electronic commerce are:

E-mail and messaging
Documents, spreadsheets, database
Accounting and finance systems
Orders and shipment information
Enterprise and client information repor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s
Newsgroup
On-line Shopping
Messaging
Conferenc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me electronic commerce activities are regulated by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 These activities include the use of commercial e-mails, online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privacy. The CAN-SPAM Act of 2003 establishes national standards for direct marketing over e-mail.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 regulates all forms of advertising, including online advertising, and states that advertising must be truthful and non-deceptive.[1] Using its authority under Section 5 of the FTC Act, which prohibits unfair or deceptive practices, the FTC has brought a number of cases to enforce the promises in corporate privacy statements, including promises about the security of consumers』 personal information.[2] As result, any corporate privacy policy related to e-commerce activity may be subject to enforcement by the FTC.

Forms
Contemporary electronic commerce involves everything from ordering "digital" content for immediate online consumption, to ordering conventional goods and services, to "meta" services to facilitate other type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On the consumer level, electronic commerce is mostly concted on the World Wide Web. An indivial can go online to purchase anything from books, grocery to expensive items like real estate. Another example will be online banking like online bill payments, buying stocks, transferring funds from one account to another, and initiating wire payment to another country. All these activities can be done with a few keystrokes on the keyboard.

On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big corporation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se the internet to exchange financial data to facilitat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ata integrity and security are very hot and pressing issues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these days.

電子商務或EC(英語: E-Commerce)是指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 (Intranet) 和增值網(VAN,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電子商務包括電子貨幣交換、供應鏈管理、電子交易市場、網路營銷、在線事務處理、電子數據交換(EDI)、存貨管理和自動數據收集系統。在此過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外聯網、電子郵件、資料庫、電子目錄和行動電話。

而廣義上的電子商務—電子業務或EB(英語: E-Business)則是指對整個商業活動實現電子化,也就是指應用電腦與網路技術與現代信息化通信技術,按照一定標准,利用電子化工具(有時甚至指整個電子媒介領域,包括廣播、電視、電話通訊等等)來實現包括電子商務(或電子交易)在內的商業交換和行政作業的商貿活動的全過程。

發展歷史
在過去的30年間,電子商務的概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初,電子商務意味著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將商業買賣活動簡化,通常使用的技術包括電子數據交換(EDI)和電子貨幣轉帳,這些技術均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應用。典型的應用是將采購訂單和發票之類的商業文檔通過電子數據的方式發送出去。

電子商務中的「電子」指的是採用的技術和系統,而「商務」指的是傳統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被定義為一整套通過網路支持商業活動的過程。在70年代和80年代,信息分析技術進入電子商務。80年代,隨著信用卡、自動櫃員機和電話銀行的逐漸被接受和應用,這些也成為電子貿易的組成部分。進入90年代,企業資源計劃(ERP)、數據挖掘和數據倉庫也成為電子商務的一個部分。

在「.COM」時代,電子商務增加了新的組成部分——「網路貿易」,客戶在數據加密傳輸技術支持下,利用網上商店的虛擬購物車和信用卡等電子貨幣支付形式,通過互聯網完成商品和服務的采購。

如今,電子商務的涵蓋十分廣泛的商業行為,從電子銀行到信息化的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的增長促進了支持系統的發展和進步, 包括後台支持系統、應用系統和中間件,例如寬頻和光纖網路、供應鏈管理模塊、原料規劃模塊、客戶關系管理模塊、存貨控制模塊和會計核算/企業財務模塊。

當互聯網在1994進入公眾的視線時,很多記者和學者預測電子貿易將很快成為主要的商業應用模式。然而,安全協議(例如HTTPS)用了四年的時間才發展的足夠成熟並獲得大范圍的應用。接下來,在1998年和2000年之間,大量的美國和西歐公司開發了許多不成熟的網站。

雖然大量的「純電子商務」公司在2000年和2001年的「.COM」衰退期消失了,還是有很多傳統的「水泥加磚塊」的零售企業認識到這些「.COM」公司揭示了潛在的有價值的市場空間,開始將電子商務的功能增加到網站上。例如,在在線食品銷售公司Webvan倒閉後,兩家傳統的連鎖超級市場Albertsons和Safeway都開始了附屬的電子商務功能,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線訂購食品。

電子商務的成功因素

技術和組織方面
在很多案例中,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存活下來,不僅僅是基於自身的產品,而且還擁有一個有能力的管理團隊、良好的售前服務、組織良好的商業結構、網路基礎和一個安全的,設計良好的網站,這些因素包括:

足夠的市場研究和分析。電子商務需要有可行的商業計劃並遵守供需的基本原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失敗往往和其他商業領域的一樣,缺乏對商業基本原則的領會。
一支出色的被信息技術策略武裝起來的管理團隊。一個公司的信息戰略需要成為商業流程重組的一個部分。
為客戶提供一個方便而且安全的方式進行交易。信用卡是最互聯網上普遍的支付手段,大約90%的在線支付均使用信用卡的方式完成。在過去,加密的信用卡號碼信息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支付網關在顧客和商戶之間傳遞,現在大部分小企業和個體企業還是如此。如今大部分規模稍大的公司直接在網站上通過與商業銀行或是信用卡公司之間的協議處理信用卡交易。
提供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交易。例如利用並行計算、硬體冗餘、失敗處理、信息加密和網路防火牆技術來達到這個需求。
提供360度視角的客戶關系,即確保無論是公司的雇員、供應商還是夥伴均可以獲得對客戶完整和一致的視角,而不是被選擇或者過濾得信息。因為,客戶不會對在權威主義(老大哥)監視的感覺有好的評價。
構建一個商業模型。如果在2000年的教科書上有這麼一段,很多「.com」公司可能不會破產。
設計一個電子商務價值鏈,關注在數量有限的核心競爭力上,而不是一個一站購齊的解決方案。如果合適的編製程序,網路商店可以在專業或者通用的特性中獲得其中一個。
運作最前沿或者盡可能的接近最前沿的技術,並且在緊緊跟隨技術的變化。(但是需要記住,商業的基本規則和技術的基本規則有很大的區別,不要同樣在商業模式上趕時髦)
建立一個足夠敏感和敏捷的組織,及時應對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上發生的任何變化。
提供一個有足夠吸引力的網站。有品味的使用顏色、圖片、動畫、照片、字體和足夠的留白空間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流暢的商業流程,可以通過流程再造和信息技術來獲得。
提供能完全理解商品和服務的信息,不僅僅包括全部產品信息還有可靠的顧問建議和挑選建議。
自然,電子商務供應商行業需要履行普世的原則,例如保證提供的商品的質量和可用性、物流的可靠性,並且及時有效的處理客戶的投訴。在網路環境下,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客戶可以獲得遠多於傳統的「磚塊+水泥」地商業環境下關於商家

顧客為先
一個成功的電子商務機構必須提供一個既滿意而又具意義的經驗給顧客。都由各種顧客為先因素構成,包括以下:

提供額外的利益給顧客: 電子銷售商如要做到這一點,可提供產品或其產品系列,以一個較低的價格吸引潛在的客戶、如傳統商貿一樣.
提供優質服務: 提供一個互動及易於使用的購買經驗及場所,亦如傳統零售商一樣, 都有助某程度上達至上述目標。為鼓勵顧客再回來購買。可利用贈品或促銷禮券、優惠及折扣等。 還可以互相連接其他相關網站和廣告聯盟等。
提供個人服務: 提供個人化的網站、購買建議、個人及特別優惠的方式,有助增加互動、人性化來代替傳統的銷售方式。
提供社區意識: 可以聊天室、討論板以及一些忠誠顧客計劃(亦稱親和力計劃)都對提供社區意識有一定的幫助。
令顧客擁有全面性的體驗: 提供電子個人化服務,根據顧客的喜好,提供個別服務,使顧客感受與別不同的體驗,便可成為公司獨特的賣點及品牌。
自助方式: 提供自助式服務網站、易用及無須協助的環境,都有一定的幫助。包括所有的產品資料,交叉推銷信息、諮詢產品補替、用品及配件選擇等。
提供各種資訊: 如個人電子通訊錄、網上購物等。透過豐富的比較資料及良好的搜索設備,提供信息和構件安全、健康的評論給顧客。可協助個人電子服務來確定更多潛在顧客。

失敗因素
個人資料的外泄是最大的因素,如果有駭客破解網頁原始碼,並在網頁上種下木馬或是病毒,只要你登入並打上個人資料,駭客便可以馬上知道你在網頁上打下哪些個人資料。所以如何保護顧客的個資等是電子商務最大的問題,如果不妥善處理,那此電子店家便會被淘汰。

H. 全球電子商務詳細資料大全

全球電子商務是指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電子交易活動,參加電子交易各方通過網路進辯迅行貿易。涉及到有關交易各方的相關系統,如買方國家進出口公司系統、海關系統、銀行金融系統、稅務系統、運輸系統、保險系統等。

全球電子商務業務內容繁雜,數據來往頻繁,要求電子商務系統嚴格、准確、安全、可靠,應制定出世界統一的電子商務標准和電子商務(貿易)協定。

基本介紹

主要特點,相關比較,發展,面臨問題,

主要特點

1.BtoB佔主導地位。2000年B2B交易額為1848.5億美元,佔全球網路貿易總額79%,而B2C為485億美元,僅佔21%。今後幾年,B2B在全球網路貿易交易額中所佔比重呈進一步擴大趨勢,並將在2003年達到87%。到2005年全球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額將超過5458億美元,也就是說,在今後5年內,B2B每年將以66%的增長率發展。 2.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為地區發展不平衡和行業發展不平衡。 (1)地區發展不平衡,以美歐日為首的已開發國家占盡先機。美國是世界上電子商務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憑借其網路技術、市場優勢和良好的商務基礎在全球網路貿易中占據絕對優勢。1998年全球網路貿易總額500億美元中僅美國就佔了170億美元,佔69%。其次是加拿大、日本、歐盟等已開發國家。北美地區線上零售額以每年翻三番的速度增長。亞太地區信息產業發達的日本、新加坡和韓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很迅猛。已開發國家佔了1998年全球網路貿易總額的96%。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開發中國家的電子商務仍處於起步階段。有關方面預測,2003年,我國網路貿易將達到40億美元,僅相當於美國1998年的23.53%。 (2)行業發展不平衡。就行業分布看,電子商務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特別是在金融業、旅遊業、電腦軟體、音像製品和信息咨詢等行業。據1998年《商業周刊》的統計和預測,1997年金融服務業的網上交易總額為12億美元,2001年將達到50億美元;電腦軟體的網上交易總額也由1997年的8.63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38億美元;旅遊業的網上交易總額也由1997年的6.54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74億美元;1997年音像製品、娛樂和售票服務的網上交易總額分別為1.56億、2.98億和0.79億,而在2001年它們將分別達到11億、27億和20億美元。電腦電子類產品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在該行業貿易總額中所佔比重最高,達8.2%,其次是航空國防(3.5%)、水電(2.9%)。在法國所有網上銷售服務中,成交數量最多的是文化產品,其次是電子產品和旅遊服務。

相關比較攜岩此

與一般電子商務相比,全球電子商務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一般電子商務泛指所有商務活動的電子化過程,主要是國內商務活動,而全球電子商務主要針對全球商務活動中的電子商務。 2.一般電子商務包含所有類型的電子商務活動,如商業機構對消費者、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以及消費者對行政機構等的電子商務活動。而在全球貿易活動中,交易行為一般棗掘涉及到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門、貿易夥伴和相關的結算、運輸、商檢等商業部門,全球貿易的交易行為和過程本身並不直接針對市場上的消費者。因此,全球電子商務只是包括了商業機構對商業機構和商業機構對行政機構的電子商務活動。貿易夥伴之間以及貿易夥伴與相關銀行、運輸部門、保險部門、商檢、海關和政府部門等傳輸訂單和相關單據和檔案就成為國際電子商務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 3.一般電子商務雖然使企業直接面對全球市場,可以採取網上成交模式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直接達成交易,但是企業所從事的全球商務活動行為不僅是成交活動本身,它往往涉及交易從前期准備到契約履行的方方面面。這些活動與一般貿易活動畢竟不同,要受到不同國家的對外貿易政策與措施的制約,同時又要納入國際規范。 全球電子商務的具體運作涉及的部門和范圍要遠遠多於或大於一般的電子商務,其相關的協調工作和法律慣例規范都是全球性的。因此全球電子商務活動仍然有它的特殊性。

發展

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 (1)20世紀60年代-20世紀90年代,基於EDI的電子商務。EDI在60年代末期產生於美國,當時的貿易商們在使用計算機處理各類商務檔案的時候發現,由人工輸入到一台計算機中的數據70%是來源於另一台計算機輸出的檔案,由於過多的人為因素,影響了數據的准確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們開始嘗試在貿易夥伴之間的計算機上使數據能夠自動交換,EDI應運而生。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將業務檔案按一個公認的標准從一台計算機傳輸到另一台計算機上去的電子傳輸方法。由於EDl大大減少了紙張票據,因此,人們也形象地稱之為「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 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數EDI都不通過Inter,而是通過租用的電腦線在專用網路上實現,這類專用的網路被稱為VAN(Value-Addle Neork,增值網),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問題。但隨著Inter安全性的El益提高,作為一個費用更低、覆蓋面更廣、服務更好的系統,Inter已表現出替代VAN而成為EDI的硬體載體的趨勢,因此,有人把通過Inter實現的EDI直接叫做Inter EDI。 (2)20世紀90年代以來,基於國際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由於使用VAN的費用高,僅大型企業才會使用,因此,限制了基於EDI的電子商務套用范圍的擴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網際網路(Inter)逐步從大學、科研機構走向企業和百姓家庭,其功能也已從信息共享演變為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工具。從1991年起,一直排斥在網際網路之外的商業貿易活動正式進入這個王國,電子商務逐漸成為網際網路套用的最大熱點。以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網路直銷模式而聞名的美國戴爾(Dell)公司1998年5月的線上銷售額達500萬美元,到2000年線上收入就占該公司總收人的一半。另一個網路新貴亞馬遜(Amazon.com)網上書店的營業收入從1996年的1580萬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4億美元,成為世界最大的圖書零售商。eBay公司是網際網路上最大的個人對個人的拍賣網站,這個跳蚤市場1998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就達1億美元。美國像這樣的營業性網站已從1995年的2000個急升為1998年的42.4萬個,目前已經超過二百多萬個。到2006年,網際網路網站數量已經突破1億,被頻繁訪問並一直保持更新的網站,總數大概在4700萬至4800萬左右。到2005年,全球僅B2B網路交易額就達到8.5萬億美元,並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 面對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各國都根據本國具體情況,相應的做出了一系列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規定。其中,已開發國家政府最先調整了他們的相關政策。美國於1997年推出了《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1998年又宣布電子商務為免稅區,網際網路為全球貿易區;1999年開始實行政府采購全部上網,搶佔了電子商務的制高點。歐日等國也不甘落後,先後提出了《歐洲電子商務行動方案》、《歐盟支持電子商務共同宣言》、《歐盟電子簽名的法律框架指南》以及《日本改善電子商務環境》檔案。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下,聯合國國際貿易法理事會(UNCI-TRAL)推出了《電子商務示範法》;世界貿易組織(WTO)各成員國簽署了《電子商務宣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渥太華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達成了全球電子商務里程碑式的檔案《一個無國界的世界:發揮全球電子商務的潛力》;各國企業界的知名人士還在巴黎舉行了影響廣泛的「電子商務全球商家對話會議」。 在這場信息技術革命引起的國際貿易方式的變革中,開發中國家處於一種較為尷尬的境地,他們寄希望乘機取得後發優勢,又無奈資金、技術等先天不足。因而除了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少數國家發表了自己的《電子商務政策框架》、《電子商務基本法》、《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外,絕大部分國家還無法佔據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引導地位。

面臨問題

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面臨如下新問題: (一)法律問題 電子商務,尤其是EDI作為一種貿易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可以為用戶帶來頗豐的經濟效益,但作為一種有別於傳統技術和概念的載體,對現行民、商法律提出了挑戰。 全球電子商務的技術平台日益完善。在全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國際社會也正在努力打破地區、國家之間的界限,建立一套國際統一的貿易規范與法律框架,包括對電子契約的認可、接受電子簽名以及其他類似授權程式的規則,制定爭端解決機制,制定權責明確的根本原則等等。 1996年6月,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推出《電子商務示範法》(UNCITRAL Model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對電子契約成立的時間、地點、契約的有效性、電子證據的有效性等方面作了規定。電子商務涉及電子檔案、契約、公證、簽名等認證問題,也涉及商務的爭端解決問題。電子商務市場的參與者,包括消費者、企業、金融機構和網路服務提供者都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共同遵守的商業規則。聯合國《電子商務示範法》在這方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但需要各國政府及有關的國際組織努力使之納入自己的法律體系。 1999年2月,歐盟提出建立一個旨在協調全球通訊,特別是電子商務的國際憲章的提議;1999年5月,美日兩國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在關稅、稅收、隱私權、身份確認等方面確定了共同原則。 (二)標准化問題 標准化是電子商務普及中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定義,標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標准化分為兩類:一種是事實上的(de facto)標准化,一種是法律上的(de jure)標准化。 由於電子商務的實施離不開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的標准化所採用的標准實際上是建立在網路技術標准化基礎上的,主要包括網路標准化與數據傳輸標准化。 對網路標准化起到重要作用的國際性標准化組織有國際標准化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一電信標准部(ITU-T)、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NSI)、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網際網路活動委員會(IAB)。 目前,國際國內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已存在的或正在發展中的行業標准有很多,適合我國國情的,能夠通行的有關標准要適時引導國內企業積極套用;不足以通行的要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促成國內標準的產生,使之能夠對國內相關行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實現與國際接軌。條件成熟時,應組織行業力量直接參與電子商務國際標準的研究制定。現有的行業標准有: UNSPSC:(United Nations Standard Procts and Service Classification)聯合國標准產品和服務分類標准,用於國際貿易特別是國際B2B業務及服務的開展。 UUDI:是通用發現、描述與集成協定的簡稱。UDDI用於Web服務的供應商發布對自己的注冊、讓應用程式查找特定的web服務並實施連線和互動。 EBXML:聯合國(UN/CEFACT,貿易促進和電子商務中心)和OASIS(結構化信息標准發展組織)共同倡導、全球參與開發和使用的規范。作為電子商務全球化標准,它是一組支持模組化電子商務框架的規范,支持全球化的電子市場,它使得任意規模的企業能夠通過交換基於XML的信息,不受地域限制地接洽和處理生意。 CnXML:在吸收了EBXML的基礎上,由中國科學院軟體所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作為發起人,聯合中國電子信息化發展研究院、8848、聯想神州數碼,方正數碼,用友軟體集團等國內企業組成CnXML聯盟,研究發展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子商務交易規范語言及其支持平台。據估算,中國如果普遍採用CnXML標准實施ERP和電子商務系統,規模效應可以把ERP的成本降低10%,而ERP和電子商務的集成費用可以完全消除,節省的成本將是相當可觀的。CnXML軟體可為我國在三年內節省1.5萬億人民幣。 物流標准化體系:我國在物流標准化體系建設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如《物流術語》、《商品條碼》、《儲運單元條碼》、《物流單元條碼》等國家標準的制定,但在推廣力度、標准化水平和套用范圍上仍存在問題。 對於以上標准或規范,還有電子商務中將會用到但這里沒有提及的其他標准及規范,我們應當加以研究,樹立自己對於這些標準的觀點,引導相關的行業逐步正確地套用、研究和發展完善。 未來的全球貿易是以電子商務套用為基礎的智慧型化商業,如果我們現在不積極參與列國際電子化貿易服務標准和游戲規則的制定過程中去,就會在將來的全球貿易中受制於人,對國家經濟發展是不利的。就像WTO,我們之所以要加入,是因為能夠在其中進行對話,並能夠主導一些對我國有利的規則的制定。國際電子商務標准就如同電子WTO,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另一方面我們應積極建立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電子商務標准化工作機構,可聘請國內在這方面已經開展了一些工作的企業、專家和相關管理部門參加,也積極歡迎願意在這方面開展一些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參加,積極跟進有關標準的發展,著手研究相關的標准問題。最起碼也要能夠正確的指導我國的企業如何來利用這些發展中的標准獲得經營效益,少走彎路。 (三)稅收問題 國際網際網路用戶一般對信息在網上運行的路徑不十分清楚。作為用戶身份證實的注冊要求只是最低的要求,在國際網際網路上安排一個不可追蹤的網點易如反掌,這就使得國際網際網路地址(計算機域名)與供貨履行或消費活動實際發生的位置之間的聯系相當微妙。 雖然網址可以使你知道誰在負責養護那個網點,但它決不會讓你知道任何有關聯在國際網際網路地址上的那台計算機的情況,甚至也不會知道那個機器所處的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稅務機構難以對交易進行追蹤,無法確定交易人所在地、交易發生地,因而給稅收工作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國際網際網路為企業和個人避稅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一個高稅率國家的消費者通過國際網際網路只要付少許的網上費用便可以從另一個低稅率國家購買到比本國價格便宜得多的商品,進行貿易的公司或企業也可以同樣的方式實現逃稅,其後果便對稅率相對較高的國家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造成財政稅收的損失。 然而,各國政府對網上征稅又面臨著種種實際的困難,如果政策不當,很可能會對網路的套用、電子商務的開展產生阻礙作用,結果因小失大。因此,既要從網上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保證有足夠的稅收來源,又要不阻礙這種新技術的發展。這對各國政府來說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也是各國開展電子商務所面臨的一項挑戰。 國際上在網路交易稅收方面,1997年12月,歐盟與美國發表了有關電子商務的聯合宣言,與美國就全球電子商務指導原則達成協定,承諾建立「無關稅電子空間」;1998年5月,世貿組織132個成員國簽署《關於電子商務的宣言》,規定至少一年內免徵網際網路上所有貿易活動關稅,隨後OECD國家也接受了關稅豁免建議,世貿組織也已認可這一原則;1999年2月,歐盟又提出建立一個旨在協調全球通訊,特別是電子商務的國際憲章的提議。美國依據「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規定的原則,已經分別與日本、法國、加拿大、荷蘭、愛爾蘭、澳大利亞、韓國、菲律賓、智利、埃及等國簽署了《電子商務聯合宣言》。 (四)安全問題 在全球電子商務的安全認證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方面,目前許多國家都在為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制度而努力。國際上基於公開密鑰體制(PKI)的CA安全認證保障體系,已被普遍認可,多數國家都在建立自己的CA安全認證保障體系,但目前還沒有國際統一的認證機構。在技術標准與標准化模式的發展方面,為了解決互聯、互通、互操作問題,許多國際大型公司提出了B2B電子商務架構,這些架構旨在提供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企業之間高效互動的功能,國際性標准化組織(如ISO、IEC、ITU)、國際網際網路協會(ISOC)、企業聯盟性標准化組織等許多國際組織,也都對電子商務標准化模式進行了研究、分析。 從全球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上看,一般要滿足三個要求: 1.安全可靠的電信網路; 2.保護有關網路的信息系統的有效方法; 3.證實及確保電子信息的機密性,防止信息未經授權而使用的有效方法。 面對國際網際網路上的Web伺服器存在的危險,企業經理或者安全人員會對安全問題以及使企業網路處於潛在危險的網路配置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 根據舊金山計算機協會對428家負責信息安全的經理所做的調查,42%的人稱他們的系統曾經被非法使用過,37%的人認為未曾被非法使用過,21%的人承認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系統是否被非法使用過。 企業在網上設立主頁,總體上是企業向外界樹立的企業形象。對許多企業來講,網上主頁就是企業。侵入者對企業主頁形象的破壞就是對企業形象的破壞。第三者在Web主頁上散布如兼並的謠言、虛假新聞發布會等都會左右市場,從而對企業造成不利的影響。 目前黑客的行為正在不斷地走向系統化和組織化,企業、集團、金融界高薪聘請黑客進行商業間諜幕後戰,商業間諜愈來愈成為一個問題。如果在Wed伺服器里沒有敏感性檔案,侵入者還會再進入企業內部網路探尋信息,其目的在於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優勢。目前在內部網路向第三者開放有增長趨勢的情況下,必然會給網上黑客帶來可乘之機。 因此,企業在國際網際網路和內部網路的聯接上必須採取足夠的安全防範措施。例如,用數據機這樣的普通裝置也能成為安全保護的一種手段。根據美國聯邦政府提供的數字,每年被盜竊信息的損失僅在美國就高達100億美元。侵入者除了從外部進入企業內部進行間諜活動,企業內部雇員也犯了許多安全方面的錯誤。 從安全性的要求上看,就是要有保護網路信息系統的有效方法。而這些有效的方法是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來實現的,沒有任何一種技術手段可以獨自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必須依靠不同層次的安全方法來共同實現。例如,防火牆技術,結構安裝正確的防火牆雖然可以大大減少來自於外部非授權的侵入的可能性,但卻不能保護企業網路染上計算機病毒。

I. 境外跨境電商要進行企業備案,需要准備什麼資料

境外跨境電商企業備案所需材料:
1. 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備案信息表;
2. 營業回執照(正答本原件和復印件);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正本原件和復印件);
4. 質量誠信經營承諾書;
5. 消費者自用承諾聲明主要要求;
6. ICP備案號或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
7. 進出口商品質量保證;
8. 不合格商品召回承諾;
9. 與境內企業簽訂的協議;
10.境內企業的營業執照

J. 國外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北美的現狀

目前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約4000多萬Internet用戶,占總人口的20%多。目前,Intern et網站的數量約有2000萬個。在1996年1月,網站數量僅有約20萬個;到1996年底,網站數量增加了約十倍達到200萬個;1997年仍然保持了這個速率。主幹網的速率為622M,有9個大節點。每個節點下掛幾個一級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每個一級ISP下,又掛幾個二級ISP,直至最終用戶。用戶的速率一般是56Kbps或33.6Kbps/28.8Kbps。現在有些地方已開始使用Cable

Modem,速度達500Kbps,許多地方已開始試用ADSL,速度達1.5Mbps。每個月用戶要交給ISP的費用大約為15加元(相當於人民幣90元),而且不限制通信量,服務很好,大部分ISP聲稱24小時×7天的技術支持。ISP出口到上一級ISP的速率一般為一根或多根T3(45Mbps)或T1(1.5Mbps)。一根T1線包月大約5000元人民幣,一般標準是掛300個左右的終端用戶。

大體上講,Internet的發展,從近年起有了爆炸性的發展,應用面遍及各行各業。縱觀美國Internet的歷史及展望未來,筆者認為,從Internet的應用角度看,可販種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電子郵件階段。這個階段可以認為從70年代開始,平均的通信量以每年幾倍的速度增長。比如,筆者在1996年發了大約200個電子郵件,1997年則有約1000個電子郵件。

第二階段,信息發布階段。從1995年起,以Web技術為代表的信息發布系統,爆炸式地成長起來,成為目前Internet的主要應用。

第三階段,EC(Electronic Commerce),即電子商務階段。EC在美國也才剛剛開始。之所以把EC列為一個劃時代的東西,筆者認為,是因為 Internet的最終主要商業用途,就是電子商務。同時反過來也可以很肯定地說,若干年後的商業信息,主要是通過Internet傳遞。Internet即將成為我們這個商業信息社會的神經系統。

三個階段開始的三個應用都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高速擴張中。電子郵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著目前的信件、一定程度上的電話和傳真;信息發布功能已經取代了一部分的報紙、電台、電視台的新聞發布功能,幾乎所有重要的報紙都有了免費的電子版本供查閱。許多日常工作,尤其是情況信息的搜集,通過一個滑鼠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免去了出差、長途電話、傳真、郵寄等過去是必須的動作,這些已經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

由於Internet對社會資源的巨大發揮和節約,美國政府在促進Internet的普及和發展上,不遺餘力,總統、副總統親自上陣。比如,在Internet商業活動還不充分時,政府出錢使Internet免費運行,直至近年在Internet走上軌道,能自行良性快速發展壯大時為止;還規定美國政府的各個部門1997年必須在Internet上購買不少於450萬件的商品,把指標分散開來,分配到政府各地和各部門,以培養在Internet上購物的習慣和環境。1997年5月份,柯林頓公布了一個政策,即Internet-Tax-Free-Zone(Internet免稅區),即在全球范圍內,通過Internet網所購、銷的商品不加稅,包括關稅和商業稅。這個政策已得到加拿大、日本、歐洲等國的不同程度的支持。所以,Internet免稅區,可能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意義極其寬廣和深遠。

總而言之,在美國和加拿大,一場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以Internet為綱的信息技術革命,正在席捲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而且其變革的速度之快,其影響之大,其涉及面之廣,無可比擬。

亞洲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新加坡企業調查揭示:亞洲電子商務發展不容小覷

作為最具高回報及商業機會的區域,亞洲電子商務發展一直受到信息技術和商界人士的關心。1993年至1996年,亞洲Internet網站數目激增137%。有調查預測,到2001年,亞洲國家應用電子商務的貿易額將達300億美元。由此可見,亞洲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容小覷。

以新加坡為例,Price Waterhouse曾於1998年進行一項專題調查,訪問了83家主要的商業組織,調查結果顯示電子商務的應用主要圍繞電子交易和市場推廣,其中尤以電子數據交換(EDI)和網上廣告為主。而電子郵件及網站是它們在Internet上宣傳的主要工具。另外,網上智能卡繳款及電子轉賬服務也正在成為公司下一個信息技術發展項目。可見,從數據往來至交易程序都將以Internet為平台,電子商務的應用范圍值得關注。

各行業趨向網上銷售網上EDI逐漸普及

事實上,邁入1999年,網上銀行服務(Internet Banking)已成為業界不可或缺的服務,不少大銀行不但有網站,而且還提供網上轉賬和查詢賬戶的功能。而零售及娛樂事業也大量應用網站從事訂購服務,如大型超級市場、花店、唱片公司等。在商務方面,貿易商也利用Internet進行交易及報關工作,使Internet EDI活動逐漸成為工商業的信息科技應用趨勢,並取代傳統的EDI網路和服務。與此同時,金融投資也正在向網上電子交易發展,這有助於簡化交易程序及增加市場信息透明度。

調查發現,公司發展電子商務是為了提高客戶服務及競爭力,而以增加收入為目的者只有20%弱。再者,大多數公司還不知道發展電子商務的成本,而且20%的公司認為需要10萬~50萬美元。

用EDI未必會降低成本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網站上提供服務及產品信息,無疑有助於客戶方便地掌握更多的資料。而電子商務的最大優點,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及突破時間和地區界限。至於成本降低及收入增加與否,就要看應用電子商務的策略和營運之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服務素質及效率必能高出同行。在成本方面,從專業角度評估,應該在13萬~15萬美元以下,因為其中的軟、硬體和人手其實可沿用現有的部分資源,關鍵是要有一個熟悉電子商務的專業人員帶領,使之可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及人力資源發展網上業務。

最大的開支是系統維護

有意發展電子商務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公司認為維護及後勤系統是電子商務的最大開支,其次便是保安措施。事實上,調查結果證明了這一看法的正確性,電子商務依賴網站伺服器甚至需要公司的Intranet相配合,涉及的軟硬體不少,而除了硬體的保養成本外,維持網站運行的人力及管理資源和不斷的服務改善工程也是一筆主要的花銷。

因此,在進行電子商務前,項目管理者、供應商和管理層應有充分的溝通,並且做好計劃預算,以便在電子商務發展時能在技術及成本關系中得到最大的效益。尤其是考慮網站連接上公司Intranet或資料庫時,在技術工作中所費時間甚多,而且可行性往往是最大難關。一旦預算失敗,應用不了現有的信息技術資源,就可能損失不少的資金及時間。

日本推崇電子商務

過去,日本的計算機化主要用於生產過程的優化以及在公司中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現在的結構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的國際競爭力大大削弱了。由於這些原因,日本迫切需要改變現在的系統。作為這種結構性改變的工具之一,電子商務被日本政府和私人機構推到了顯要位置。

在這種環境下,根據企業界的要求,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國際經貿部積極同私人機構合作,在日本經濟的每一個商務活動中開展電子商務的促進計劃。

日本國際經貿部對電子商務進行了分類,把商家和客戶之間的電子商務稱作客戶電子商務,把商家和商家之間的電子商務稱作公司電子商務,並在1994年,准備了總計2億5千萬美元的預算。接著,他們為19個客戶電子商務項目分配了8千萬美元的預算,為26個公司電子商務項目分配了1億7千萬美元的預算。

在客戶電子商務方面,日本現在有超過50家的本國銀行准備採用SECE(安全電子商務環境)協議。在公司電子商務方面,日本已經發起了一項稱為CALS的計劃,以實現從研究發展部門到生產部門之間的過程數字化。在這個計劃中,大量書面工作和商業過程被計算機的程序所代替,大大降低了費用,縮短了時間。

在客戶電子商務方面,在開放性網路如Internet上進行電子交易必須做到安全可靠。而

SECE實現了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進行日本式的商務活動。1997年10月,由富士通、日立和NEC聯合成立了日本認證服務有限公司以提供這種頒發電子認證的服務,現在已開始這項服務。

1996年,日本成立了電子商務促進委員會,簡稱ECOM,有251家公司或機構參加了該組織。此後,ECOM在諸如電子授權認證和電子預付款或"ECOM現金"協議等領域制訂了規劃和模型協議。這個授權認證規則得到了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研究院(NIST)及OECD的高度評價,並被指定為共同的全球規劃的主要基礎。因此,電子商務計劃通過一些私人機構的努力得到了較大發展。

日本的電子商務促進計劃採用了以下規則。首先,知識產權由發起這個計劃的政府和公司共享;其次,對參與公司的選擇是一個開放過程,一些外國公司實際上已經參與進來;第三,零售商通過提供系統服務來支持這個計劃;第四,每一個計劃有2年的時間框架。通過採用以上這些規則,這些計劃取得了很好的實際效果。

閱讀全文

與國外電子商務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
訥河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瀏覽:484
星巴克具體營銷戰略和方案 瀏覽:722
電子商務認證法律制度 瀏覽:275
市場營銷課總結 瀏覽:735
金生水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646
市場營銷創業策劃書200字 瀏覽:768
活動策劃方案學校雙旦活動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