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幾個階段
美國是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最早也是最快的國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應用領域和規模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在全球所有電子交易額中,目前大約有50%以上都發生在美國。據報導,互聯網在美國發展17年所創造的價值,接近於美國汽車工業經過100年發展所創造的價值。作為這一場電子商務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美國國內的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五個階段,演繹了一段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史。
1991年,美國政府向社會公眾開放網際網路,允許在網上開發商業應用系統。 1993年,美國總統柯林頓提出建設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1994年,美國副總統戈爾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議,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響,全球出現了網路建設的熱潮。
這一段時期是全球電子商務的萌芽期。此間,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眾多美國網路公司紛紛成立,他們以提供信息聚集網路瀏覽者,吸引廣告商投放廣告而獲得收入。
1995年,網際網路上的商業業務信息量首超科教業務信息量,電子商務從此大規模起步發展。
1996年,美國兩大信用卡國際組織共同發起制定保障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安全電子交易、適用於B2C的模式的SET協議,並在全球推廣。
1997年,美國政府制定了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框架文件,推動全球電子商務的自由競爭發展。此外,美國和歐盟共同發表了有關電子商務的聯合宣言。當年,美國在網上開設的商店已達2萬家。
1998年初,美國政府宣布了三項免稅政策草案,將網上購物這種商業形式與傳統的貿易方式區別出來,用法律形式保護新型的電子商務市場。當年北美網上購物的人數達100萬人次。
從1998年開始,美國政府通過法案決定聯邦政府機構的全部經費開支實行電子化付款,加快了美國全國金融的電子化、網路化。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即B2C)在這一期間興起,電子商務進入了發展的第二階段。據美國官方資料,
1999年美國第四季度B2C的交易額達53億美元,佔全部商品零售總額的0.64%。
2000年到2004年,企業間電子商務(即B2B)興起,企業之間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來進行交易,以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率。電子商務進入了發展的第三階段。美國國內製造協會2000年的一項調查表明:32%的製造商開始使用電子商貿技術來進行商業交易,80%的公司有自己的網址,並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招標、購買等商業活動。
由2005年起,美國的許多大型傳統企業相繼轉向電子商務,並試圖通過互聯網簡化商業流程,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全球電子商務迎來了發展的第四階段。 2008年,美國Groupon的成立,開創了網路團購模式,即消費者對商家的電子商務(C2B)。該模式的核心是通過聚合為數龐大的具有相同購買意向的零散消費者,形成一個強大的采購集團向商家大批量購買,以此來改變B2C模式中用戶一對一出價弱勢地位,這標志著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走向第五階段。
⑵ 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一定是多行業的融合。前景非常廣闊。
1、電子商務要素
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支付、物流、數據。要如何抓住這三個關鍵性的因素既是挑戰,也是所有互聯網業以及所有對未來經濟發展感興趣的人的重大機會。
2、電子商務的起源
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出現了「商務電子化」的概念,當時是指利用電子數據處理設備使簿記工作自動化。
3、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人們可以不用出門利用電腦或者手機就能夠進行購物,並且價格便宜。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如今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4、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
我國的電子商務正如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還在進行快速的成長。在快速成長的同時,我國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例如因為網路技術的不足造成信息泄露、買家和買家對於誠信不重視、物流的服務質量不能夠跟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5、電子商務核心
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是服務。盡管電子商務產業呈現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但依然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可以說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尚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後,服務監管體系、統計監測體系、產業投融資機制亟待建立。
⑶ 跨境電商美國市場飽和了嗎
飽和了。跨境電商美國市場飽和了。與2020年30%的增長相比有明顯下降,這表明美國的電商市場已經趨近飽和。市場飽和的另一個指標是77%的電子商務滲透率,換句話說,2020年有77%的美國人口至少在網上購買過一種產品。
⑷ 2017年,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回縮的態勢對嗎
2017年全球經濟繼續呈現溫和復甦態勢,國際貿易持續低迷。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加快全球市場效率提升,商品信息更加對稱,貿易門檻逐步降低。跨境電商給全球貿易格局帶來新的變化,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愈發緊密。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產生深刻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對2017年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做了梳理和總結。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在過去十多年中快速增長,並且這種勢頭仍在持續。當前,全球網民人數已達41.57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54.4%,亞洲網民數佔全球網民數的比重最高,達48.7%;全球已有七個國家網購用戶數量過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市場,網民規模達7.72億人,普及率達到55.8%;從網購人數增長區域來看,未來幾年增長最快的地區將是中東和非洲。
2018年,預計有16億人至少在網上購物一次,占所有互聯網用戶的50%以上。其中,亞太地區網購人數將佔全球一半;2017年,全球網路零售交易額達2.30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4.8%,佔全球零售總額的比重由2016年的8.6%上升至10.2%。
中國穩居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電子商務市場地位,2017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29.2萬億,同比增長11.7%,B2C銷售額和網購消費者人數均排名全球第一。
美國是電子商務發展最早且最成熟的國家,2016年美國網路零售交易額達3897億美元,增長14.9%,網路零售成全球零售市場強勁拉動力。
英國是歐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互聯網普及率達93%,電子商務銷售額佔GDP比例達7.16%。
拉丁美洲是最受歡迎的電子商務新興市場,2016年,巴西全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534億雷亞爾,成為拉丁美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遠超拉丁美洲其他地區;移動電子商務繼續高歌猛進。
目前,全球有約16.6億消費者使用移動端進行網購,使用移動端進行支付的消費者佔比已達12%。其中,中國使用移動端進行網購的消費者佔到88%,全球排名第一。
全球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從區域上看,歐洲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北美的跨境電商市場處在高速發展階段。預計2020年,全球跨境B2C電子商務突破1萬億美元。2016年俄羅斯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3億美元。相比本土電商網站俄羅斯網民更傾向於海淘,俄羅斯跨境網購的商品90%來自中國。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使其與全球75%的經濟產生關聯, 2016年第三季度,韓國海外直接線上銷售為551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2.5億元),同比猛增105.4%,創單季歷史新高。跨境電商成外貿發展重要驅動力;2016年全球B2C電商支付規模為2.37萬億美元,其中電子錢包支付佔30.4%,是全球第一大支付方式,多樣化支付方式推動全球電子商務發展。
各國政策加大力度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目前,超過70%的國家已經通過了電子交易法,而通過了網上消費者保護法的國家比重最低,不到50%。
2017年,全球電商行業投融資活動回轉,總投資額有望突破200億美元。電商行業種子/天使輪的融資次數開始逐年下降,已從2013年的54%下降到了2017年的38%。後期投資項目火熱,全球電商行業邁向成熟。中國、美國、印度是最大的市場,分別佔全球投資額的30%、24%、17%。美國電子商務交易活動最為頻繁,佔全球47%。
在這樣一個變化當中,全球電子商務主要朝著從粗放式擴張到精細化發展、從涇渭分明到邊界模糊、從發達地區到新興市場、從資源驅動到技術驅動的四個方向發展。
第一個是: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增長速度自2016年後呈逐年下滑趨勢。增長放緩的情況同時出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中國等新興市場中。增速趨緩的主要原因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互聯網用戶增長乏力、產業增長空間和潛力受到限制,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將從粗放式的增長進入到精細化和集約式增長階段。
第二個變化的趨勢是電子商務無界化態勢明顯,傳統的企業邊界、產業邊界、地域界限甚至線上和線下的界限正在被逐漸顛覆。
第三,以亞太、中東歐、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為主的新興電子商務市場開始躍進。2016年新興地區佔全球B2C市場中的比重超過北美和西歐等發達地區,全球電子商務的重心正在轉向新興市場。
最後,雲計算、虛擬技術,無人機等新興技術在電子商務各環節廣泛應用,大數據驅動電子商務領域進一步創新,智能無人商店、社交電子商務等電商新業態和新模式的不斷涌現。技術應用、數據革命賦能電商發展新動力。(來源: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 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⑸ 電子商務前景怎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南京新百(600682);國聯股份(603613);上海鋼聯(300226);卓爾集團(02098);焦點科技(002315);冠福股份(002102);生意寶(002095);科通芯城(00400.HK);慧聰網(02280.
HK);歐浦智網(00271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網上零售交易總額;農村網路零售額
電子商務交易額逐年增長
2011-202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逐年增長。2021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2.3萬億元,同比增長19.6%,恢復高速增長。其中商品類交易額31.3萬億元,服務類交易達到11萬億元。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2015年電商市場份額
2015年全球電商市場規模達22.1萬億美元,其中B2B電商規模為19.9萬億,B2C電商是2.2萬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B2C電商市場,B2C銷售額和網購消費者數量都是最高。就網購消費者數量而言,前十大電商市場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巴西、俄羅斯、法國、韓國和印度。雖然印度網購消費者排在第10,但消費者的年均網購開支為891美元,要高於巴西和俄羅斯。
⑺ 拼多多出海,美國電商市場是要變天了嗎
拼多多出海,美國電商是否變天,也是存在諸多的問題的。有學者表示,目前來說美國電商平台相對較為穩定,其部分品牌知名度和涵蓋的區域已經覆蓋了全國的市場。所以拼多多是否能夠在美國的市場中,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看待問題。
其實我們會發現美國本身對華一些政策,所以會導致中國的一些企業在發展上存在諸多的問題,也會受美國政府方方面面的限制。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拼多多出海之後是否能夠征服美國電商市場,也是存在諸多的未知數,尤其消費觀是否認同,消費區域是否能夠覆蓋,也是需要進一步觀察之後,才能獲得答案。
⑻ 電子商務是什麼
現在還沒有準且的定義 以及概念 電子商務可定是未來商務發展的一種趨勢 但是這個怎樣發展依舊是個謎 絕對是趨勢 而這個趨勢是怎樣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現在所有相關資料都是宏觀上的 電子商務實現起來很難 就像改變你的觀念一樣 需要很長時間 有興趣可以聊聊
⑼ 美國電子商務是什麼時候起步的
電子商務沒法確切的說是那一年開始起步的,因為一開始的發展都是不為人所留意的,直到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20世紀 90年代,伴隨著互聯網的急劇擴張,電子商務迅速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熱點。它的發展速度與規模不僅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測,而且對美國整個經濟社會,特別是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對此,美國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
1996年下半年,美財政部頒布了有關「全球電子商務選擇稅收政策」白皮書;
1996年底,柯林頓總統親自倡導成立跨部門的電子商務管理協調機構 k k美國政府電子商務工作組(US Government Working Group on Electronic Commerce),負責制定有關電子商務的政策措施,並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實施;
1997年 7月 1日,柯林頓總統頒布了聯邦政府促進、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全球電子商務框架」(A Framework For Global Electronic Commerce)。該框架確立了聯邦政府政策的基本框架,對於美國乃至世界各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1993年,美國政府頒布「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行動計劃以及信息高速公路規劃,計劃投資4000億美元,用20年時間,逐步將電信光纜鋪設到所有家庭用戶。1994年美國政府提出建設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的倡議,旨在通過衛星通訊和電信光纜連通全球信息網路。2000年,美國政府向信息和通訊產業投資8.5億美元,並提供1.1億美元用於發展第二代互聯網,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