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名創優品負面消息接連不斷,這是要倒閉的節奏嗎
我覺得名創優品不會倒閉的,雖然確實它的負面新聞特別多,但是我覺得不會影響到他企業的根基,而且它已經在亞洲地區開了1100多家店鋪,我覺得一個商品店能開到這樣的程度,它是有很強大的企業根基的,品牌影響力一定很大以及受眾也比較多。雖然出現了負面新聞,但是如果能夠公關的好,度過這一段時間,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現在名創優品的負面新聞都已經告了一段落,正在處於急迫的想要去修復公關品牌的名聲的階段,我覺得一個企業要長久,是不能以這樣敷衍的態度去做事的,就要從根源上解決這件事情,給公眾一個交代
B. 品牌學院:名創優品
名創優品——新零售下奇跡的代名詞,經濟寒冬中異軍突起的黑馬,到底它的秘密是什麼?國君紡服呂明團隊帶你走進 MINISO名創優品~
說起十元店,我腦海里第一時間浮現的是這樣的場景(暴露年齡):參差不齊的貨架上擺放著花花綠綠的塑料盆、暖瓶、馬桶刷,門口的大喇叭循環播放著錄音:
10元10元,全場10元,10元你買不了吃虧,
10元你買不了上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誠然,這是十幾年前的十元店,頻繁分布在大街小巷、街頭巷尾,成為我孩時上下學的背景板。
這是過去的十元店
如今,有一家「十元店」店鋪數量達到1400餘家,全球營業額預計超過100億,平均每月開店80-100家,堪稱「十元店之King」,它就是——「MINISO名創優品」。
這是現在的十元店
對於這樣的商業奇跡,我內心也著實好奇,是什麼樣的力量與特質讓名創優品逆勢而生呢?借著假期與出差的閑暇時間,我拜讀了杜博奇先生的著作《名創優品沒有秘密》,書中詳細闡述了名創優品商業模式的探索和構建過程,獲益匪淺同時也令我激動不已,不禁想把自己讀書中點滴思考與體會記錄下來,整理成讀書筆記與大家分享。
作為一枚小小研究猿,對框架還有著一定的執念。所以我將讀書筆記分為六個部分:
一、名創優品發展現狀與歷程
二、品牌定位
三、店鋪與渠道建設
四、產品與供應鏈
五、物流系統與IT系統
六、團隊建設與管理
本次就只寫前兩部分,僅供參考,哈,歡迎拍磚~ (文章部分節選自原書)
12
— 名創優品發展現狀與歷程 —
1. 現狀:飛速發展,成為零售業的奇跡
2013年7月,MINISO名創優品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與中國企業家葉國富在東京共同創辦,同年9月,MINISO名創優品進駐中國。2013年11月15日,名創優品第一家購物中心店在廣州中華廣場盛大開業。隨後就以一種病毒式的速度席捲全國,2013年,開店27家;2014年,開店373家;2015年,開店1075家; 截止2016年9月,店鋪數量已經超1400家,遍布全球各地。 目前已與包括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及中國香港、澳門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達成戰略合作,平均每月開店80-100家,預計2020年在全球開店6000家。隨店鋪的快速擴張,營收也是飛速發展。2014年20億,2015年50億, 2016年達到100億,2020年預計超過600億!
2.名創優品是如何建立的?
過去幾年,零售行業遭到電商的致命打擊,關店潮席捲全國,商鋪租金以每年12%速度下滑,波司登一年砍掉5053個零售網點,李寧關閉1200家門店,達芙妮關閉805家門店……當大家對實體線下經濟悲觀至極的時候,名創優品誕生了並成為經濟寒冬中的黑馬。
翻看葉國富的履歷:1998年南下廣東打工,2005年創立過「哎呀呀」品牌,如今在國內擁有三千家專賣店,已是小有成就。從事零售行業十幾年,葉國富對於傳統零售的弊端深知於心。帶著困惑,他去歐美日韓尋找答案。在美國,「low price and high quality」的好市多門庭若市,「low price every day」的沃爾瑪穩坐頭號零售商寶座;在德國,阿爾迪(ALDI)超市優質低價,生意興隆;在日本,「低價良品、品質保障」的優衣庫成為國民品牌。
總結下來,葉國富發現三點:1)國外線下零售商均奉行優質低價,保證品質前提下降價,消費者就會回歸 2)歐美實體店很多又好又便宜的產品「made in China」。3)日本具備高水平的設計能力。
那麼為什麼中國工廠不把優質低價的產品賣給中國人呢?葉國富很快意識到,不是中國工廠不賣給國人,而是沒有好的平台供給國人。
要用互聯網手段改造傳統零售業——結合中國低成本製造能力、日本高水平設計能力,在全世界尋找最好資源進行規模化配置,打造新型零售網路為消費者提供優質低價的商品。
隨後一個偶然的機會,葉國富認識了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經過多次交流後,兩人聯合創立了快時尚百貨品牌「名創優品」,三宅順也負責產品設計,葉國富負責商業拓展……
12
— 名創優品的品牌定位—
【抓住消費者本質訴求——優質低價】
1. 核心定位——優質低價
定位理論的創始人里斯和特勞特認為,「定位是你對未來的潛在顧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產品定位在你未來潛在顧客的心中」。 在商品過剩時代的競爭法則就是抓住消費者的本質訴求——優質低價。簡單而言,就是「同等價格品質最好,同等品質價格最低」,這是名創優品的定位,也是其核心競爭力。
2.如何實現優質低價?
消費者的偏好和訴求不斷發生變化,在眾多變數中,品質與價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兩項關鍵要素,誰能將二者更好的協調統一起來,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
名創優品通過生產關系的創新,一方面通過現代化IT技術與高效的倉儲物流系統升級供應鏈,提升經營效率;另一方面引入共贏的合作機制,降低邊際成本,引發規模效應,最終實現品質和價格的和諧統一。
葉國富投入3000萬元委託海鼎公司打造定製化供需管理系統,進行數據管理,通過規模以量定價,控制產品質量和成本,毛利率僅有8%左右。低成本與低毛利實現優質低價。並通過分布在廣州、武漢、沈陽等地的八大倉儲和第三方物流,集中采購統一配送,最大限度縮短工廠到店鋪距離,中國區實現21天全場周轉
△名創優品目前在中國設有7大物流倉儲中心,現代化的倉儲物流系統是名創優品的生命線……
3.充滿張力的商業模式與六駕馬車?
名創優品高速成長的核心在於以顧客思維為戰略原點,以消費者為中心,以信息化為管理手段,以現代物流配送系統為支撐,構建一套充滿張力的商業模式。
獨特的品牌定位、優質低價的產品、一流的店鋪、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高效的IT系統、獨特的商業合作模式,這六大要素被葉國富概括為驅動名創優品高速運轉的「六架馬車」。其中品牌、產品、店鋪易被模仿,但物流系統、IT系統和合作模式卻難以在短時間進行抄襲。
△驅動名創優品快速增長的六架馬車……
C. 名創優品致歉了,稱自始至終是中國企業,該品牌存在哪些問題
名創優品在中國廣大網友的抵制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紛紛向中國消費者致歉,並且稱自己自始至終都是中國企業。這種前後不一的說法確實非常讓人憤怒名創優品品牌,一直都打著日本品牌的旗號自稱,名創優品曾經出現過侮辱中國旗袍文化的事件,而且在某次簽約儀式上掛著日本國旗。
名創優品在創立之初受消費者青睞,這家公司在中國市場一直有著一定的地位,但是名創優品現在的行為已經觸及了中國消費者的底線。無論產品性價比再好,但凡涉及到愛國問題,中國消費者從來都不會心軟手軟,明明是一個中國企業卻想打著日本品牌的旗號,如果消費者是完全不可以容忍的。
D. 名創優品2021財年三季度營收達22.3億元,名創優品的產品怎麼樣
名創優品的產品質量是非常不錯的,作為一個經常在名創優品購買產品的人來說,已經感覺到了名創優品的創新能力是非常強的。
22.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對於名創優品的貢獻其實是非常大的,名創優品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當中所受到的關注度其實是比較大的,正是因為名創優品的很多產品都是性價比非常高的,所以才能夠得到大家的關注。
一、名創優品是非常注重創新的。經常購買名創優品產品的人基本上都會知道名創優品的很多設計其實都是非常獨特的,創新是名創優品最大的一個優勢。名創優品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對於每一個細節的把控力度都是非常精準的,這完全是創始人受到了喬布斯的影響,在設計方面是非常注重創新的。
名創優品不僅僅在線下開設有很多的實體店,而且在網路上還有名創優品的官方店鋪。名創優品的經營模式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通過大量的產品吸引大量的客戶,從網路上和線下實體店同時進行銷售,從而能夠帶來22.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E. 名創優品市值暴跌,為何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呢
今天是7月30日,根據最新消息報道,名創優品公司在今年開始以來,就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這是個令人不解的事情,很多人經常去名創優品買東西的人應該知道,名創優品的銷量一直是不錯的,店鋪裡面一直都有顧客出入,他們的人流量還是不錯的,按理說,名創優品應該是盈利才對,那又為什麼會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F. 名創優品的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s):名創優品做到大街小巷開店,顧客盈門必然有其獨特之處。它是日本品牌,且不論是真假,標榜的就是日系。在日本注冊,本部在日本,設計師是日本人,在日本有店。在國人心理更信賴日本產品,不能親自去日本購物,在家門口體驗一下也是不錯的,其品牌優勢就出現了。
幕後老闆葉國富,是哎呀呀的創始人,有著多年的經營零售業經驗,貨源供應有了相當的保證。零售業的品牌新貴不少,紀念日、三福等等,但日系同類型連鎖品牌不多,有先入優勢。且名創優品系融合了日本大創、優衣庫和無印良品的超級「神店」,平價質優,當然受歡迎啦。
2、劣勢(Weaknesses):名創優品被曝光產品90%是中國製造,大多產品有中國代工貼牌,包裝上的日文錯誤百出,立馬感覺檔次變低了。幕後老闆是中國人,所謂日本品牌八成是假的,不能深究;價格低廉帶來大量客源的同時,也使得人們對「一分錢一分貨」傳統思維深信不疑,很容易懷疑產品質量。
3、機會(Opportunities):經濟不好,成本更低,享受經濟下行的紅利。根據對之前數次經濟危機的分析,在經濟不佳,特別是面臨經濟危機的時候,消費者會偏好選擇價格低廉的商品,這時產品質量會放在第二位,價高質優的品牌產品不好賣了。
4、威脅(Threats):公司戰略一書中指出,基於資源的觀點與行業分析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點:它同樣依靠經濟方面的推理。它將實力與資源視為公司競爭力的核心並取決於三種基本市場力量的相互作用:需求、稀有以及專用性。
名創優品的介紹:
MINISO名創優品以時尚休閑生活百貨為主,囊括生活百貨、創意家居、健康美容、潮流飾品、文體禮品、季節性產品、精品包飾、數碼配件等八大類,超過10000種產品,涵蓋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在MINISO名創優品生產的產品中,剩下的20%由分布在全球的100多個買手捕捉流行元素。MINISO名創優品自信將能帶給消費者新的消費滿足感,並且以提升品質為一貫的目標。
作為全球生活優品消費領域的開拓者和領導品牌,MINISO名創優品通過規模化的全球采購,從世界各地選取合適的材料,力爭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低價的生活用品。
G. 名創優品市值暴跌,是他們的經營模式出了哪些問題嗎
名創優品是一個比較出名的品牌,也算是一個雜貨品牌,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精美禮品,還有一些生活用品,再加上性價比較高,經常做活動,就得到了大家的喜愛。然而根據最新消息得知,名創優品市值暴跌,這也能夠證明經營模式出現了問題。首先就是虛假陳述商業模式了,其實很多事情並不像名創優品高管說的那樣。其次就是走向衰落了,畢竟大家對於這種品牌也不是特別熱衷。
其實,名創優品巔峰時刻就連無印良品都不是對手,而且無印良品用20年做到的成績,名創優品僅僅用了五年。但是再怎麼樣,一個品牌也終將會走向衰敗,這跟創始人的想法包括旗下店面的經營模式有著很大的關系。不過名創優品已經深入人心,如果能夠有著相應的轉機,小編認為名創優品還會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畢竟很多年輕朋友都比較喜歡逛。
H. 名創優品史上最慘烈「翻車」,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生活家居零售商是怎麼了
名創優品遭到了史上最慘烈的翻車,是因為把穿著旗袍的娃娃稱為日本藝妓。負面輿論不斷發酵之後,越來越多媚日的證據被翻了出來。雖然名創優品已經發文道歉,但並不能夠因此平息他們內心的憤怒。在調查當中還發現名創優品的老闆命令員工,不要在店裡播放中文歌曲。為了增加自己店裡的生意,跟外國合作的時候,還選擇懸掛日本的國旗。如此錯誤的行為是絕對不能做到,因為是在不斷的挑戰國家的底線和庄嚴。
總的來說用假裝來自海外的方式進行售賣商品,是對自己國家生產的品牌不夠自信。要知道中國製造一直都在不斷轉向中國創造的道路,沒有出現擾亂的情況。日本製造能夠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優質的口碑,其實就是堅持質量和細節的打造。只要能夠將自己國家的生產線牢牢把握,肯定是會獲得消費者的喜歡。不要一味的蹭海外的言論,否則的話做生活家居的零售商最終也會得到懲罰。
I. 你不知道的名創優品:10元店背後的58億互聯網金融帝國
一個落後者被大肆淘汰的時代,必定會是一個好產品嶄露頭角大行其道的時代。
比如這幾年,實體店遭受到了電商的致命沖擊,關店的關店,降租金的降租金,日子實在不太好過。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一個品牌卻做到逆勢增長,讓一眾實體店領略到了什麼叫做硬實力。
沒錯,我說的就是名創優品。
「當別人不拿你當回事的時候,你要狠狠地把自己當回事。」葉國富的人生就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
細數他的創業經歷,就會發現他特別擅長將別人看不起的生意做成大事業。
在名創優品之前,葉國富操盤過飾品店「哎呀呀」。「哎呀呀」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街頭小店,但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開了3000家店,火爆全國。
盡管哎呀呀很成功,但飾品生意的天花板太低了。根據數據,哎呀呀3000多家店鋪在2014年的總銷售額僅為3.59億元,算下來每家店鋪的月銷售額不超過1萬元,利潤實在微薄。
於是葉國富進行了一次產品升級,將商品品類范圍拓展到日用百貨——2013年,他與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合作,創辦名創優品。
名創優品可以說是一家很「奇葩」的店。
風格全日式 ——優衣庫一樣的招牌、無印良品般的裝修、賣的是日本大創風格的雜貨,說明書都是日語。
但實則是國產品牌 ——天眼查顯示,名創優品是一家廣州公司。
一般的十元店,開在街頭巷尾。店內一台碩大的音箱外放著「件件十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店面擁擠狹小,陳設凌亂。
然而名創優品卻開在商場黃金地段,店面通透明亮,紅白相間,人頭攢動。不少顧客買完單從收銀台走出,臉上的笑容燦爛到彷彿剛剛逛的是Gucci。
單看它的商品,只能用「廉價」來形容:5元的護手霜、9.9元的香水、10元的眼線液筆、15元的數據線、29.9元的雙肩包……
可是實際上,這些商品都還挺好用。 9.9元兩雙的襪子,穿好幾個月都不會破。29.9元的雙肩包,電商君背了好幾年。10元的眼線筆,自上市以來爆賣1億支。
此外,普羅大眾對於這些產品的第一印象是「山寨」,變色唇膏直接「撞臉」Dior,面膜讓人想起悅詩風吟,潔面乳的外觀和資生堂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名創優品對「正版」也有所要求。 它花了大力氣尋求與三麗鷗、寶可夢、Kakao Friends、漫威的授權合作,推出的水杯、包包和盲盒聯名款,都頗受歡迎,甚至引發搶購潮。
正是這么一家「奇葩」店鋪,7年內開店量達到4200家,遍布全球60 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達到200億元。
10元店成了200億元的大生意,憑什麼?
葉國富曾表示,中國只有10%的人看得懂名創優品模式。 這是不是聳人聽聞,電商君不得而知。但仔細研究其商業模式,確有其有趣的地方。
它之所以能夠經受住電商的沖擊,主要是因為用創新的商業思維去開店,在一眾平平無奇的零售店中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自然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客流。
其一,「優質+低價」的產品策略,打動消費者的心。
名創優品出現之前,商場賣的東西要麼品質好但是價格很貴,要麼價格低但是質量很差,設計很low。
而名創優品的產品卻能夠給消費者一種驚喜感:東西均價在100元以下,但無論是設計還是質量都過得去。
這樣追求性價比的策略無疑最貼合小鎮青年的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差異的兩級有了碰觸的可能。
那個月薪只有3000元的工廠女工,跟坐在寫字樓的都市白領打開的是同一部電視劇。她們同樣追求精緻和小資,但目光所及的店面如同路邊攤一樣擁擠灰暗。
直到名創優品的出現,一下子佔領了這部分人群的真空地帶。它既精緻,又廉價,給予了這些囊中羞澀的小鎮青年不一般的消費體驗,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幸福感,自然頗受青睞。
名創優品消費者體驗報告顯示,51%的消費者都是被超高性價比吸引來的。
其二,獨特的供應商合作模式,形成名創優品的核心競爭力。
名創優品的商品價格這么低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傳統零售行業中,產品出廠之後經過一層又一層的經銷商,價格早已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而名創優品為了能降低商品價格,是這么做的:
首先,直接從供應商處定製商品,不經過任何分銷環節,使得零售環節毛利率降至8-10%;
其次,規模化采購商品,降低采購成本;
再者,採取「買斷制」,自負盈虧,並以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15天回款周期給供應商回款,增強信譽度,加大議價權。
此外,我們都調侃名創優品在山寨方面是一把好手,但有沒有想過它的產品可能不算「山寨」呢?
據名創優品市場經理表示,他們推出的香水,其供應商其實是迪奧、香奈兒的供應商。他們推出的化妝品,其供應商則是雅詩蘭黛的供應商。
名創優品的商品之所以價格低得出奇,品質還過得去,完全是因為這家公司懂得如何在供應商上下功夫。
其三,自建倉儲配送中心,構建護城河。
事實上,類似名創優品這樣的百貨商店,因為需求量大,所以補貨非常頻繁,平均兩天就要補貨一次。
而且,全國足足有幾千家名創優品,如果物流不及時,就會導致補貨不及時、缺貨等問題,進而推高成本,削弱競爭力,後果不堪設想。
名創優品的做法是在中國市場建立了8個倉儲中心。供應商將產品發往指定倉庫,名創優品再通過物流公司將倉庫產品進行小批量統一配送。
這樣能最大程度縮短了渠道距離,提高了物流效率。有數據顯示,名創優品的周轉周期僅為21天。
這么多實體店,為什麼成功的是名創優品?背後自有其必然性。
有沒有人想過,既然名創優品商品單價這么低,那它是怎麼做到一年200億營收的?
那就不得不提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了。
公開資料顯示,名創優品採取多元化經營模式,10%是直營店,15%是合作店,75%是加盟店。
在跟加盟店的合作方面,名創優品簡直是賺錢鬼才。
如果有人要加盟名創優品,需要繳納三筆費用:每年8萬的特許商標保證金,75萬的貨品保證金,2800元/平方米的裝修預付款。因為名創優品規定店鋪面積最少要在200平米,所以裝修預付款至少要56萬。
這三筆費用加起來,就達到了139萬元。也就是說,名創優品每開一家加盟店,就至少可以賺139萬元。
加盟費雖高昂,但名創優品會對門店進行全面託管運營,也就是從裝修到店員的招聘再到店鋪運營全都一手包辦,加盟商只需要付鋪租、工資和水電費,相當於躺著賺錢。這樣的模式,還是吸引了不少人來加盟的。
按照75%的比例計算,名創優品現在擁有3150家加盟店。光加盟費,它就賺了4億元。
此外,加盟商每天還要分享前日營業額的38%給名創優品。
葉國富稱,在一線城市,名創優品做得好的門店,每天人流量可達2000人,按照客單價30元計算,一天的營業額就是6萬元。6萬元裡面,名創優品可以賺到22800元。
按照一個月計算,名創優品可以獲得68.4萬元的收益。這個數字看起來可能比較小,但名創優品在全球的店鋪數量為4200家。 算下來這個收益達到28億。
盡管這只是理想模式中的收益,沒有扣除掉額外的運營成本,但也足夠驚人了。
僅僅通過加盟模式,名創優品就發了一筆橫財。
名創優品更強大的地方在於,如果加盟商錢不夠,它就會告訴加盟商,可以用門店資產和75萬的保證金作為風險保障金,在名創優品關聯的金融平台分利寶上進行貸款。
名創優品的招商經理曾向媒體表示,加盟三家以上店鋪,就可以通過分利寶融資。
名創優品和分利寶的關聯很深厚。天眼查顯示,2016年之前,葉國富曾擔任分利寶法人,後來退出。目前分利寶的最大股東是阿信金服李明煥,而李明煥與葉國富同時持有湖北哎呀呀工貿股份。
這個模式神奇在什麼地方呢——加盟商通過分利寶借款,把錢給名創優品。到時候,還的錢表面上是給分利寶,但不排除又到了名創優品口袋的可能。
據業內人士分析,這樣一來,資金從分利寶即名創優品流出,途徑加盟商,又回到名創優品身上。名創優品不僅不需要花什麼錢,還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從數字上看,這個模式還是很成功的——分利寶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台累計交易總額已達58.92億元。
你以為人家做的是零售生意,其實深水之下還隱藏著一個龐大的互金帝國。從賺錢這個角度來看,名創優品堪稱奇才。
葉國富對於電商一直都比較抗拒。以下都是他曾說過的話:
「我感覺今天所有的企業都被馬雲嚇壞了,好像不做電商、不做互聯網都沒有出路一樣。」
「過去3-5年實體零售死了一大片,從2016年開始,未來3-5年,電商會死掉一大片。」
「電商『先天不足』,新零售必定脫胎於實體。」
在他看來,線下性價比高的零售店完全有資格與電商一戰。 這也導致名創優品這么多年來不太注重線上渠道的拓展,開店5年後才入駐天貓,去年底才做了一個小程序和服務號。
然而因為疫情,名創優品終於顯露出了其脆弱的一面。今年1月份,名創優品業績下滑30%。2月,名創優品一度關閉了國內50%的線下門店,業績下滑95%。
線上渠道的不完善,導致名創優品陷入了銷售困境。如此一來,就算囂張如葉國富,最終也只能對電商說一句「真香」。
疫情期間,名創優品終於開始積極擁抱電商。
它推出了社交電商平台「名創優品員工內購」,靠著6年來積累下的幾千萬微信公眾號粉絲做私域流量運營。
同時,他也開啟了直播帶貨,甚至把葉國富本人請到了直播間。
並且,它與餓了么、美團、京東到家等平台合作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並與順豐合作推出「同城急送」服務,實現半個小時送貨到家。
這一系列的舉動,讓名創優品實現了線上銷售額300%的增長。
葉國富稱之為一種新模式:「我們這種模式是不依託第三方平台,以自己的門店為基礎,直接面向顧客的一種服務。這跟以往的電商或微商相比,具備較高的品牌信任度。它最大的好處是有助於加強我們線下會員的黏性,從而提升復購率。」
可見,電商和實體零售從來不是對立的關系,反而是 相互補充 的關系。如果曾經創新的商業模式的紅利逐漸消失,那麼擁抱電商獲取新的增長,實現線上下結合也未嘗不是一種可能。
從名創優品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它能夠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做了零售本應該做的事情——產品低價、品質優秀。
細細環顧周圍,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消費主義思潮大行其道的時代——哪個精緻女孩不會擁有一整套口紅?下午茶不來口星巴克像話嗎?
而商品的包裝和營銷也越來越厲害——一杯奶茶賣30塊是很正常的事情,一雙球鞋可以賣到上萬塊的天價,遠遠超出其實際價值。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追求精品,願意為品牌溢價和 情感 價值買單,奈何經濟實力不足。為了實現消費主義的美夢,他們甚至願意去還信用卡,甚至是網貸。
這是一個充滿浮華的時代。
而只有名創優品,回歸了商業的本質,讓產品在優質的同時做到了低價。正視了這群年輕人的需求,讓他們在享受低價的同時體驗了一把品質生活。
這樣的經驗對於電商賣家來說同樣有效。除了營銷和包裝,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好的打造爆款的方法,那就是性價比。
選品上,可以選擇能夠符合消費者期望的中等質量的產品,如同「田忌賽馬」一樣給消費者製造驚喜;
定價上,可以讓產品更有價格競爭力,以此獲得更多的訂單,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包裝上,可以跟名創優品一樣簡化包裝,極力控製成本。只要成本可控,價格稍微低一點也能夠確保不錯的利潤率。
無論時代怎麼變化,必勝之道其實還是優秀的性價比,就看誰能抓住機會了。
作者:電商君
J. 名創優品的渠道是如何改進的
具體情況如下:
1.名創優品作為新零售業的標桿企業,擁有龐大的線下消費群體,其新零售版圖已布局全球99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門店數達4749家,國內門店數2939家,海外門店數1810家。
2.如今,名創優品憑借品牌在線下積累的供應鏈、產品、行業及模式方面的優勢,大力拓展線上業務,而這些優勢也將進一步遷移至線上平台。
財報數據顯示,本季度內名創優品國內電商收入同比增長136%至近2億元,電商及O2O業務合計貢獻了集團總收入的12%。
名創優品CEO葉國富表示,將繼續堅定推進全渠道戰略,從私域流量運營、DTC能力建設、打造線上特色產品和改進智能演算法等方面發力,提升用戶復購與黏性。在全渠道的布局下,充分挖掘非線下渠道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力。伴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新消費品牌們圍繞著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快速崛起,引領了新的消費趨勢。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人們對數字、文化、旅遊等新型消費的追逐,促進了各行各業的迭代升級。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具備培育世界級品牌的充足條件,誰能利用好這些有利因素,誰就很可能發展成世界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