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促銷活動效果預測

促銷活動效果預測

發布時間:2023-01-01 13:12:17

A. 促銷效果評估有哪些方法

促銷效果評估包括事前評估、事中評估和事後評估。評估方法包括前後比較法、市場調查法和觀察法。企業在實施評估時,要確定評估目標,制定評估策略,執行評估方案,注意評估周期,建議採取短期、中期相結合的方法,保證效果評估合理、公平,做好促銷費用的計算。

促銷效果評估是企業促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分事前評估、事中和事後評估三類,它們的特點各異,作用各異。

事前評估

所謂事前評估就是指促銷計劃正式實施之前所進行的調查測定活動。其目的在於評估該計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或以此在多個計劃中確定出最佳的方案。事前評估主要有徵求意見法和試驗法兩種方法。

事中評估

事中評估就是在促銷活動進行過程中對其效果進行評估法是消費者調查。調查內容分三個方面:

①促銷活動進行期間消費者對促銷活動的反應,可以通過現場記錄來分析消費者參與的數量、購買量、重復購買率、購買量的增幅等。

②參與活動的消費者結構,包括新、老消費者比例;新、老消費者的重復購買率;新消費者數量的增幅等。

③消費者意見,包括消費者參與動機、態度、要求、評價等。

綜合上述幾方面的分析,就可大致掌握消費者對促銷活動的反應,客觀評價促銷活動的效果。

事後評估

事後評估就是在促銷活動告一段落或全部結束後對其產生的效果進行評估。常用的方法有比較法和調查法。


實施程序

編輯

(1)評估目標。依據資料回饋法,偵測並了解策略及執行的成果。

(2)評估策略。執行資料回饋系統,是為了迅速、容易評估規劃與執行方案中的促銷活動。應用前後比較法。

(3)執行方案。比較每一個測試市場以及與其形態、商店數。每家商店平均銷售額等相近的「控制市場」。測試市場進行各項促銷測試活動,「控制市場」則執行正常的業務活動。具體的步驟可以做如下的概括:

①分析前置期間,以了解測試期間的銷售趨勢。

②測試期間是指執行促銷計劃的期間,分析該期間的銷售情形,確知銷售趨勢。

③緊接著測試期間之後的是事後期間,分析事後銷售情形,確知銷售趨勢。

④了解測試前、測試期間、測試後的來店顧客數、交易數。每家商店銷售金額差異。從這些數據可知測試期間每一個市場所增加的來店顧客數、交易數、銷售量等,進而評估成功的程度。

企業在實施評估時,要注意盡可能多地運用比較趨勢法。比較測試前、測試期間和測試後等銷售情形以便使企業對促銷效果作到心知肚明。促銷和其它營銷工作一樣,要長期不斷地進行下去,就必須有歷次活動的總結,通過總結評估了解本次促銷活動的效果、成功與不足、經驗與教訓.以便把下一次促銷工作做得更好。

注意事項

編輯

1、評估周期 效果評估應採取單次評估與中期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隨著客戶消費時的選擇日益理性、信息傳播的滯後等原因,當月組織實施的促銷即使在活動結束之後幾個月仍然能夠發揮一定的銷售促進作用。同時,促銷活動的負責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促銷結果,例如壓貨等等,非常容易造成銷售上升的假相。

2、促銷費用的計算

1)、很多企業在計算促銷費用往往沒有計算上級下拔的贈品,如禮品、宣傳物品等等。這將使促銷費用失真,不能反映促銷費用的真實效果。

2)、有部份客戶在促銷期內購進較大數量的產品,由於滯銷或其他私人原因,容易出出退貨現象(盡管大部分企業在實施促銷時都會註明不允許退貨),因此,建議除加強控制外,應根據歷史經驗預提退貨損失,並將其列入促銷費用。

3、促銷活動的關鍵在於事前計劃、費用預算、事中控制。效果評估只是用於對活動結束後的總結,目的是為以後開展促銷活動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與教訓。

B. 市場營銷策劃書中的目標和預期效果怎麼寫

一、營銷策劃書的格式

一份完整較的營銷策劃書的構造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產品的市場狀況分析,二是策劃書正文內容。三是效果預測即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

(一)市場狀況分析

要了解整個市場規模的大小以及敵我對比的情況,市場狀況分析必須包含下列13項內容:

(1)整個產品在當前市場的規模。

(2)競爭品牌的銷售量與銷售額的比較分析。

(3)競爭品牌市場佔有率的比較分析。

(4)消費者群體的年齡、性別、職業、學歷、收入、家庭結構之市場目標分析。

博銳17

(5)各競爭品牌產品優缺點的比較分析。

(6)各競爭品牌市場區域與產品定位的比較分析。

(7)各競爭品牌廣告費用與廣告表現的比較分析。

(8)各競爭品牌促銷活動的比較分析。

(9)各競爭品牌公關活動的比較分析。

(10)競爭品牌訂價策略的比較分析。

(11)競爭品牌銷售渠道的比較分析。

(12)公司近年產品的財務損益分析。

(13)公司產品的優劣與競爭品牌之間的優劣對比分析。

(二)策劃書正文

一般的營銷策劃書正文由七大項構成,現簡單扼要說明。

(1)公司產品投入市場的政策

策劃者在擬定策劃案之前,必須與公司的最高領導層就公司未來的經營方針與策略,做深入細致的溝通,以確定公司的主要方針政策。雙方要研討下面的細節;

1。確定目標市場與產品定位。

2。銷售目標是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追求利潤。

3。制定價格政策。

4。確定銷售方式。

5。廣告表現與廣告預算。

6。促銷活動的重點與原則。

7。公關活動的重點與原則。

(2)企業的產品銷售目標

銷售目標量化有下列優點:

為檢驗整個營銷策劃案的成敗提供依據。

為評估工作績效目標提供依據。

為擬定下一次銷售目標提供基礎。

(3)產品的推廣計劃

策劃者擬定推廣計劃的目的,就是要協助實現銷售目標。推廣計劃包括目標、策略、細部計劃等三大部分。

①目標

策劃書必須明確地表示,為了實現整個營銷策劃案的銷售目標,所希望達到的推廣活動的目標。一般可分為:長期,中期與短期計劃。

②策略

決定推廣計劃的目標之後,接下來要擬定實現該目標的策略。推廣計劃的策略包括廣告宣傳策略、分銷渠道運用策略、促銷價格活動策略、公關活動策略等四大項。

廣告宣傳策略:針對產品定位與目標消費群,決定方針表現的主題,利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傳單、戶外廣告等。要選擇何種媒體?各佔多少比率?廣告的視聽率與接觸率有多少?使產品的特色與賣點深入人心。

分銷渠道策略:當前的分銷渠道的種類很多,企業要根據需要和可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進行,一般可分為:經銷商和終端兩大塊,另有中間代理商德等形式。在選擇中我們,遵循的主要原則是「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公司的有限的資源和力量。

促銷價格策略:促銷的對象,促銷活動的種種方式,以及採取各種促銷活動所希望達成的效果是什麼。

公關活動策略:公關的對象,公關活動的種種方式,以及舉辦各種公關活動所希望達到目的是什麼。

③細部計劃

詳細說明實施每一種策略所進行的細節。

廣告表現計劃:報紙與雜志廣告稿的設計(標題、文字、圖案),電視廣告的創意腳本、廣播稿等。

媒體運用計劃:選擇大眾化還是專業化的報紙與雜志,還有刊登日期與版面大小等;電視與廣播廣告選擇的節目時段與次數。另外,也要考慮CRP(總視聽率)與CPM(廣告信息傳達到每千人平均之成本)

促銷活動計劃:包括商品購買陳列、展覽、示範、抽獎、贈送樣品、品嘗會、折扣等。

公關活動計劃:包括股東會、發布公司消息稿、公司內部刊物、員工聯誼會、愛心活動、同傳播媒體的聯系等。

(4)市場調查計劃

市場調查在營銷策劃案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因為從市場調查所獲得的市場資料與情報,是擬定營銷策劃案的重要依據。此外,前述第一部分市場狀況分析中的12項資料,大都可通過市場調查獲得,由此也顯示出市場調查的重要。

然而,市場調查常被高層領導人與策劃書人員所忽視。許多企業每年投入大筆廣告費,而不注意市場調查,這種錯誤的觀念必須盡快轉變。

市場調查與推廣計劃一樣,也包含了目標,策略以及細部計劃三大項。

(5)銷售管理計劃

假如把營銷策劃案看成是一種陸海空聯合作戰的話,銷售目標便是登陸的目的。市場調查計劃是負責提供情報,推廣計劃是海空軍掩護,而銷售管理計劃是陸軍行動了,在情報的有效支援與強大海空軍的掩護下,仍須領先陸軍的攻城掠地,才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因此,銷售管理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銷售管理計劃包括銷售主管和職員、銷售計劃、推銷員的挑選與訓練、激勵推銷員、推銷員的薪酬制度(工資與獎金)等。

(6)財務損益預估

任何營銷策劃案所希望實現的銷售目標,實際上就是要實現利潤,而損益預估就是要在事前預估該產品的稅前利潤。只要把該產品的預期銷售總額減去銷售成本、營銷費用(經銷費用加管理費用)、推廣費用後,即可獲得該產品的稅前利潤。

(7)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分析。

這是對該方案的落實政策的進一步過程,從某中意義上來說,他是計劃執行的「前哨站」,一方面,對整個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進行必要的事前分析,另一方面,對事後的執行進行必要的監督工作的鋪墊。這也決定方案最後是否通過的重要的衡量標准之一。

C. 公關活動策劃文案里的效果預測怎麼寫

一、活動主題

活動主題或含蓄或直接,對於一個活動來說,主題是決定它能否順利開展下去的重要因素,是整個活動推進的中心線,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有極強的指導作用。對內,工作人員可以根據主題確定執行方向並完善後續的策劃工作;

而對外,主題則起到傳播擴散、吸引用戶的作用,一個能點燃用戶興趣的主題所帶來的傳播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只有確定好活動主題,接下來的文案撰寫、傳播渠道的選擇投放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

二、宣傳策略

宣傳策略要有趣、有層次搞活動就是希望更多人參與、關注我們,就是要把氣氛搞起來,把粉絲調動起來,這就需要一個有效、有趣、有持續傳播能力的宣傳策略。推廣要有層次。對大多數常規活動來說,想瞬間引爆不太容易,一般來說都需要一定時間,引導粉絲逐漸進入狀態。

比如,前期預熱可以再拆分出一兩個步驟,從簡單的海報圖文宣傳引發關注,到即時發布動態消息,刺激粉絲持續關注,比如中秋活動正式開始的前一天,用公布有趣的「內測」段子的方式對活動的主題、方法進行了新一輪的解讀和推進。

三、活動環節

要給用戶額外滿足感。我們得到了喜歡的東西會很高興,如果得到了一直喜歡且預期之外的則會感覺爽爆了。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活動策劃的環節設置中。活動環節簡單、易操作是基本的要求,所以,不要用活動環節的繁雜來挑戰用戶的耐性,設置毫無意義的障礙步驟。

但環節的精簡並不妨礙向用戶傳遞額外的滿足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活動中發揮創意,設置一些好玩的驚喜環節,讓用戶在參與活動獲取獎勵之外還能體驗到不一樣的感受。

活動中的投放渠道和循序漸進的營銷策略都是實力+經驗共同作用而成的。但上面提到的這三點作為整個活動的基礎構架,是我們開展線上活動的核心,是在活動策劃中必須要明確的。

(3)促銷活動效果預測擴展閱讀

活動的推廣有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效果。一般來說,活動不會採用單一的推廣渠道,而是多平台多渠道多維度去滲透,那麼活動評估中就要涉及到不同渠道的價值分析,主要以精準性和有效性為參考標准。

比如這個活動是面向年輕群體,那麼它的推廣渠道肯定偏向於線上的微博、抖音等,這樣更容易實現精準推廣,也能實現有效覆蓋。又比如在媒體推廣中,不同渠道的價值也不一樣,比如找一家央視媒體,報價更高,覆蓋量確實更廣,但是自家的活動主要是針對同城的亞文化群體,那麼尋求地方媒體比如同城公眾號這種,其傳播價值明顯會更高。

所以,在評估環節,要對傳播的所有渠道進行匯總,並分析不同渠道產生了怎樣的效果,是否精準,是否有效,才能搞清楚哪一部分是花了冤枉錢,哪種渠道性價比最高,能為下次活動提供優化方案和方向。

D. 促銷活動的效果評估

預測這次活動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以利於活動結束後與實際情況進行比較,從刺激程度內、促容銷時機、促銷媒介等各方面總結成功點和失敗點。
當然以上十二部分只是促銷活動方案的一個大體框架,在操作時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充實和完善,另外負責人還應大膽想像,小心求證,進行分析比較和優化組合,這樣才能實現最佳效益。

E. 促銷活動後期應該做什麼

1、活動的目的,對當前現狀和此次活動的目的闡述;

2、活動的對象,活動針對的是目標市場還是某一特定群體的人?活動控制在范圍多大?哪些人是主要目標?哪些人是次要目標?這些選擇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活動的最終效果;

3、活動的主題,確立什麼樣的主題,如何包裝主題,應該力求創新,使活動具有震憾力和排他性;

4、活動開展的方式,確定是拉政府做後盾,還是和媒體互動?並根據所要達到的效果,力求宣傳製造空前影響力;

5、確定活動時間和地點,活動的時間和地點選擇得當會事半功倍,選擇不當則會費力不討好;

6、廣告宣傳配合方式,選擇什麼樣的廣告創意及表現手法?選擇什麼樣的媒介炒作?這些都意味著不同的受眾抵達率和費用投入;

7、活動准備工作,人員的安排、物料的布置、方案的試驗等。在人員安排方面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無空白點,也無交叉點。誰負責與政府、媒體的溝通?誰負責文案寫作?誰負責現場管理?誰負責禮品發放?誰負責顧客投訴?要各個環節都考慮清楚,否則就會臨陣出麻煩,顧此失彼。在物資准備方面,要事無巨細,大到車輛,小到螺絲釘,都要羅列出來,然後按單清點,確保萬無一失,否則必然導致現場的忙亂。活動方案是在經驗的基礎上確定,因此有必要進行必要的試驗來判斷促銷工具的選擇是否正確,活動內容是否合適,現有的途徑是否理想;

8、活動中期操作,中期操作主要是活動紀律和現場控制;

9、活動後期延續,後期延續主要是媒體宣傳的問題,對這次活動將採取何種方式在哪些媒體進行後續宣傳?

10、活動費用預算,沒有利益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對促銷活動的費用投入和產出應作出預算;

11、活動過程中意外防範,每次活動都有可能出現一些意外。比如政府部門的干預、消費者的投訴、甚至天氣突變導致戶外的促銷活動無法繼續進行等等。必須對各個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作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准備。

12、活動效果預估:預測這次活動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以利於活動結束後與實際情況進行比較,從各方面總結成功點和失敗點。

F. 活動預期效果評估(活動預期效果怎麼寫)

您好,現在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活動預期效果評估,活動預期效果怎麼寫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一、營...

您好,現在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活動預期效果評估,活動預期效果怎麼寫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營銷策劃書的格式一份完整較的營銷策劃書的構造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產品的市場狀況分析,二是策劃書正文內容。

2、三是效果預測即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

3、(一)市場狀況分析要了解整個市場規模的大小以及敵我對比的情況,市場狀況分析必須包含下列13項內容:(1)整個產品在當前市場的規模。

4、(2)競爭品牌的銷售量與銷售額的比較分析。

5、(3)競爭品牌市場佔有率的比較分析。

6、(4)消費者群體的年齡、性別、職業、學歷、收入、家庭結構之市場目標分析。

7、博銳17(5)各競爭品牌產品優缺點的比較分析。

8、(6)各競爭品牌市場區域與產品定位的比較分析。

9、(7)各競爭品牌廣告費用與廣告表現的比較分析。

10、(8)各競爭品牌促銷活動的比較分析。

11、(9)各競爭品牌公關活動的比較分析。

12、(10)競爭品牌訂價策略的比較分析。

13、(11)競爭品牌銷售渠道的比較分析。

14、(12)公司近年產品的財務損益分析。

15、(13)公司產品的優劣與競爭品牌之間的優劣對比分析。

16、(二)策劃書正文一般的營銷策劃書正文由七大項構成,現簡單扼要說明。

17、(1)公司產品投入市場的政策策劃者在擬定策劃案之前,必須與公司的最高領導層就公司未來的經營方針與策略,做深入細致的溝通,以確定公司的主要方針政策。

18、雙方要研討下面的細節;1。

19、確定目標市場與產品定位。

20、2。

21、銷售目標是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追求利潤。

22、3。

23、制定價格政策。

24、4。

25、確定銷售方式。

26、5。

27、廣告表現與廣告預算。

28、6。

29、促銷活動的重點與原則。

30、7。

31、公關活動的重點與原則。

32、(2)企業的產品銷售目標銷售目標量化有下列優點:為檢驗整個營銷策劃案的成敗提供依據。

33、為評估工作績效目標提供依據。

34、為擬定下一次銷售目標提供基礎。

35、(3)產品的推廣計劃策劃者擬定推廣計劃的目的,就是要協助實現銷售目標。

36、推廣計劃包括目標、策略、細部計劃等三大部分。

37、①目標策劃書必須明確地表示,為了實現整個營銷策劃案的銷售目標,所希望達到的推廣活動的目標。

38、一般可分為:長期,中期與短期計劃。

39、②策略決定推廣計劃的目標之後,接下來要擬定實現該目標的策略。

40、推廣計劃的策略包括廣告宣傳策略、分銷渠道運用策略、促銷價格活動策略、公關活動策略等四大項。

41、廣告宣傳策略:針對產品定位與目標消費群,決定方針表現的主題,利用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傳單、戶外廣告等。

42、要選擇何種媒體?各佔多少比率?廣告的視聽率與接觸率有多少?使產品的特色與賣點深入人心。

43、分銷渠道策略:當前的分銷渠道的種類很多,企業要根據需要和可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進行,一般可分為:經銷商和終端兩大塊,另有中間代理商德等形式。

44、在選擇中我們,遵循的主要原則是「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公司的有限的資源和力量。

45、促銷價格策略:促銷的對象,促銷活動的種種方式,以及採取各種促銷活動所希望達成的效果是什麼。

46、公關活動策略:公關的對象,公關活動的種種方式,以及舉辦各種公關活動所希望達到目的是什麼。

47、③細部計劃詳細說明實施每一種策略所進行的細節。

48、廣告表現計劃:報紙與雜志廣告稿的設計(標題、文字、圖案),電視廣告的創意腳本、廣播稿等。

49、媒體運用計劃:選擇大眾化還是專業化的報紙與雜志,還有刊登日期與版面大小等;電視與廣播廣告選擇的節目時段與次數。

50、另外,也要考慮CRP(總視聽率)與CPM(廣告信息傳達到每千人平均之成本)促銷活動計劃:包括商品購買陳列、展覽、示範、抽獎、贈送樣品、品嘗會、折扣等。

51、公關活動計劃:包括股東會、發布公司消息稿、公司內部刊物、員工聯誼會、愛心活動、同傳播媒體的聯系等。

52、(4)市場調查計劃市場調查在營銷策劃案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53、因為從市場調查所獲得的市場資料與情報,是擬定營銷策劃案的重要依據。

54、此外,前述第一部分市場狀況分析中的12項資料,大都可通過市場調查獲得,由此也顯示出市場調查的重要。

55、然而,市場調查常被高層領導人與策劃書人員所忽視。

56、許多企業每年投入大筆廣告費,而不注意市場調查,這種錯誤的觀念必須盡快轉變。

57、市場調查與推廣計劃一樣,也包含了目標,策略以及細部計劃三大項。

58、(5)銷售管理計劃假如把營銷策劃案看成是一種陸海空聯合作戰的話,銷售目標便是登陸的目的。

59、市場調查計劃是負責提供情報,推廣計劃是海空軍掩護,而銷售管理計劃是陸軍行動了,在情報的有效支援與強大海空軍的掩護下,仍須領先陸軍的攻城掠地,才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60、因此,銷售管理計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61、銷售管理計劃包括銷售主管和職員、銷售計劃、推銷員的挑選與訓練、激勵推銷員、推銷員的薪酬制度(工資與獎金)等。

62、(6)財務損益預估任何營銷策劃案所希望實現的銷售目標,實際上就是要實現利潤,而損益預估就是要在事前預估該產品的稅前利潤。

63、只要把該產品的預期銷售總額減去銷售成本、營銷費用(經銷費用加管理費用)、推廣費用後,即可獲得該產品的稅前利潤。

64、(7)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分析。

65、這是對該方案的落實政策的進一步過程,從某中意義上來說,他是計劃執行的「前哨站」,一方面,對整個方案的可行性與操作性進行必要的事前分析,另一方面,對事後的執行進行必要的監督工作的鋪墊。

66、這也決定方案最後是否通過的重要的衡量標准之一。

G. 如何做活動的效果評估

活動效果的評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最終的目的:銷售額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2、其他方面:品牌影響力是否擴大、市場份額是否擴大、客戶群是否增加;
3、方式:問卷調查、群體咨詢、內部評估等

H. 有什麼可以評估促銷效果的方法嗎

促銷效果評估是企業促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分事前評估、事中和事後評估三類,它們的特點各異,作用各異。 1.事前評估 所謂事前評估就是指促銷計劃正式實施之前所進行的調查測定活動。其目的在於評估該計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或以此在多個計劃中確定出最佳的方案。事前評估主要有徵求意見法和試驗法兩種方法。 2.事中評估 事中評估就是在促銷活動進行過程中對其效果進行評估法是消費者調查。調查內容分三個方面: ①促銷活動進行期間消費者對促銷活動的反應,可以通過現場記錄來分析消費者參與的數量、購買量、重復購買率、購買量的增幅等。 ②參與活動的消費者結構,包括新、老消費者比例;新、老消費者的重復購買率;新消費者數量的增幅等。 ③消費者意見,包括消費者參與動機、態度、要求、評價等。 綜合上述幾方面的分析,就可大致掌握消費者對促銷活動的反應,客觀評價促銷活動的效果。 3.事後評估 事後評估就是在促銷活動告一段落或全部結束後對其產生的效果進行評估。常用的方法有比較法和調查法。1.前後比較法 即將開展促銷活動之前、之中和之後三段時間的銷售額(量)進行比較來測評效果。這是最常用的消費者促銷評估方法。促銷前、促銷期間和促銷後產品的銷售量變化會呈現出幾種不同的情況,這說明促銷產生了不同的效果。通常,可能出現的情況有四種: (1)初期奏效,但在促銷中期銷售就逐漸下降,到結束時,己恢復到原來銷售水平。這種促銷沖擊力強,但缺乏實質內容,沒能對消費者產生真正的影響。主要原因可能是促銷活動缺乏長期性、策劃創意缺乏特色、促銷管理工作不力。 (2) 促銷期間稍有影響,但促銷後期銷售低於原來水平。這時促銷出現後遺症,這說明由於產品本身的問題或外來的其它因素,使該品牌的原有消費者構成發生動搖,而新的顧客又不願加入,從而在促銷期滿後,銷量沒有上升。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是促銷方式選擇有誤、主管部門干預、媒體協調出現問題、消費者不能接受、競爭者的反攻生效,爭奪了大量消費者。 (3)促銷期間的銷售情況同促銷前基本一致,但促銷結束後又無多大變化。這說明促銷無任何影響,促銷費用浪費。這種情況說明該品牌基本上處於銷售衰退期。主要原因可能是企業對市場情況不熟悉、促銷方式缺乏力度、信息傳播方式、方法出現問題、產品根本沒有市場。 (4) 促銷期間銷售有明顯增加。且促銷結束後銷勢不減或略有減少。這說明促銷明顯,且對今後有積極影響,這對促銷方式對路。促銷產品的市場銷量上升,增加的原因是由於促銷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在促銷活動結束後的一段時期內,稱為有貨消耗期,消費者因消耗在促銷期間積累的存貨而沒有實施新的購買,從而商品銷量在剛結束的時候略有下降,但這段時間過後,商品銷量比促銷前上升,說明促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產品的銷售增加。 2.市場調查法 這是一種企業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市場調查分析確定促銷效果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評估促銷活動的長期效果。它包括確定調查項目和調查法的實施方式兩方面內容。 (1)確定調查項目。調查的項目包括促銷活動的知名度、消費者對促銷活動的認同度、銷勢增長(變化)情況、企業的形象在前後變化情況等。 (2)市場調查法的實施方式。一般來說,採用的方法是尋找一組消費者樣本和他們面談,了解有多少消費者還記得促銷活動,他們對促銷的印象如何,有多少人從中獲得利益,對他們今後的品牌選擇有何影響等等。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可以了解到促銷活動的效果。 3.觀察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觀察消費者對促銷活動的反應,從而得出對促銷效果的綜合評價。主要是對消費者參加競賽與抽獎的人員、優惠券的回報率、贈品的償付情況等加以觀察,從中得出結論,這種方法相對而言較為簡單,而且費用較低,但結論易受主觀影響,不很精確。

I. 四種促銷效果評估方法

促銷:簡而言之即銷售促進,它包括多數屬於短期性的刺激工具。主要用於刺激消費者較迅速、較大量地購買商品或服務。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促銷已成為零售企業常用的手段,也是賴以生存的重要籌碼。 但是對促銷效果如何進行評估呢?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投入產出比評估法 投入產出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產出的平衡關系,即單位投入所獲得銷售回報。計算公式為:促銷費用÷促銷產出(銷售額)。 投入產出比評估法的優點:簡潔、直觀 缺點:過於籠統,無法反映促銷資源的內在實際使用效果。 適用條件:沒有市場基礎,或市場基礎非常薄弱,重新啟動市場及新產品導入期。 二、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 銷售增量回報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增長的平衡關系,即單位投入所獲得的銷售增長。計算公式為:1-(促銷費用÷促銷前後的銷售差值)。 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的優點:體現促銷資源對銷售增長的貢獻情況。 缺點:無法體現促銷對企業利潤的貢獻情況。 適用條件:適用市場維護、市場阻擊、深度開發等,適用於單一產品或產品毛利率相差不大的促銷活動評估。 三、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 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主要反映促銷資源對企業效益增量的貢獻情況。主要以毛利額的形式反映出來。即單位投入所獲得的銷售毛利增長。計算公式為:1-(促銷費用÷促銷前後的毛利差值)。 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優點:能充分體現促銷資源的真正價值,為以後促銷找出主攻方向。 缺點:計算過程較為復雜。 適用條件:適用成熟市場推廣、多產品組合促銷。 四、邊際效益評估法 嚴格來說,邊際效益法不是促銷效果評估方法,而是一種對促銷活動的推理手段。主要用於促銷資源預算、費用分配及備選促銷方案的選擇。

J. 怎樣評估網路促銷活動的整體效果,具體可以從那些方面展開評估

促銷:簡而言之即銷售促進,它包括多數屬於短期性的刺激工具。主要用於刺激消費者或渠道較迅速、較大量地購買某一特定的產品或服務。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促銷已成為業務人員常用的手段,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籌碼。 不過,對促銷效果的評估卻是令各級管理者非常頭痛的問題。正如業界所流行的:80%的廣告費只產生20%的作用,另外20%卻起到80%的作用,但到底是哪20%是關鍵,誰也說不清楚,促銷資源同樣如此。根據筆者的實際操作經驗,促銷效果評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投入產出比評估法 投入產出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產出的平衡關系,即單位投入所獲得銷售回報。計算公式為:促銷費用÷促銷產出 例: 為開發甲、乙兩個市場,銷售主管決定對這兩個市場均投入2萬元組織一場推廣活動,經過精心策劃、實施後: ?? 甲市場當月實現20萬元銷售額,投入產出比為:2萬÷20萬=10% ?? 乙市場當月實現12萬元銷售額,投入產出比為:2萬÷12萬=16.67% ?? 從投入產出比來看,甲市場的促銷效果優於乙市場 投入產出比評估法的優 點:簡潔、直觀 缺 點:過於籠統,無法反映促銷資源的內在實際使用效果。 適用條件:沒有市場基礎,或市場基礎非常薄弱,重新啟動市場及新產品導入期。 二、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 銷售增量回報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增長的平衡關系,即單位投入所獲得的銷售增長。計算公式為:1-(促銷費用÷促銷前後的銷售差值) 例: 甲、乙兩市場每月銷售分別徘徊在15萬、5萬元左右,為提升業績,銷售主客決定對每個市場均投入2萬元組織一場推廣活動。經過精心策劃、實施後: ?? 甲市場當月實現20萬元銷售額,增量回報比為:1-2÷(20-15)=60% ?? 乙市場當月實現12萬元銷售額,增量回報比為:1-2÷(12-5)=71.43% ?? 從增量回報比來看,乙市場的促銷效果優於甲市場。 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的優 點:體現促銷資源對銷售增長的貢獻情況 缺 點:無法體現促銷對企業利潤的貢獻情況 適用條件:適用市場維護、市場阻擊、深度開發等,適用於單一產品或產品毛利率相差不大的促銷活動評估。 三、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 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主要反映促銷資源對企業效益增量的貢獻情況。主要以毛利額的形式反映出來。即單位投入所獲得的銷售毛利增長。計算公式為:1-(促銷費用÷促銷前後的毛利差值) 例: 某公司有A、B、C、D、E、F六個品種,各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15%、18%、20%、60%、40%、10%。甲、乙兩市場原有銷售基礎分別為15萬、5萬。同樣投入2萬元費用進行促銷後,結果如下: 甲市場促銷活動結果: 單位:萬元 產品名稱假定毛利率促銷前促銷後平均銷售額毛利額當月銷售額毛利額產品a15%30.453.50.525產品b18%30.543.50.63產品c20%20.420.4產品d60%10.631.8產品e40%10.431.2產品f10%50.550.5合計152.89205.055 乙市場促銷活動結果: 單位:萬元 產品名稱假定毛利率促銷前促銷後平均銷售額毛利額當月銷售額毛利額產品a15%10.151.10.165產品b18%10.181.10.198產品c20%10.21.10.22產品d60%0.50.34.62.76產品e40%0.50.210.4產品f10%10.11.10.11合計51.13103.853 從上表可以看,甲、乙兩市場同樣投入2萬元費用,銷售增量都是5萬元。但從兩市場的效益增量回報比來看: ?? 甲市場前後毛利額增量為:5.055-2.89=2.165(萬元) 即效益增量回報比為:1-2÷2.165=7.62% ?? 乙市場前後毛利額增量為:3.853-1.13=2.723(萬元) 即效益增量回報比為:1-2÷2.723=26.55% 通過以下分析可知甲市場投入2萬元費用僅帶來0.165萬元的毛利增量回款,遠低於乙市場。因此,乙市場的促銷效果優於甲市場。 效益增量回報比評估法優點:能充分體現促銷資源的真正價值,為以後促銷找出主攻方向。 缺點:計算過程較為復雜、基層業務員通常無法知道各產品毛利率。 適用條件:適用成熟市場推廣、多產品組合促銷。 四、邊際效益評估法 嚴格來說,邊際效益法不是促銷效果評估方法,而是一種對促銷活動的推理手段。主要用於促銷資源預算、費用分配及備選促銷方案的選擇。 例: 仍沿用上述產品,各產品毛利率不變,有以下兩種促銷費用預算方案可供選擇: 產品名稱假定毛利率促銷前方案一(2萬元費用)方案二(3萬元費用)方案三(4萬元費用)平均銷量毛利額預計銷量毛利額預計銷量毛利額預計銷量毛利額產品a15%30.453.50.52540.650.75產品b18%30.543.50.6340.7250.9產品c20%20.420.430.630.6產品d60%10.631.863.66.53.9產品e40%10.431.241.64.51.8產品f10%50.550.560.670.7合計152.89205.055277.72318.65 通過上表計算可知:相對促銷前,方案一的毛利增量即邊際效益為:2.165萬(5.055-2.89);邊際效益率為:2.165萬÷2萬=108.25% ?? 相對方案一,方案二的毛利額增量即邊際效益為:2.665萬(7.72-5.055);邊際效益率為:2.665萬÷1萬=266.5% ?? 相對方案二,方案三的毛利增額量即邊際效益為:0.93萬(8.65-7.72),邊際效益率為:0.93萬÷1萬=93%,邊際效益低於1,即效益增長值低於費用的增長值 ?? 很明顯,方案二為最優方案。 五、促銷效果評估的注意事項 1、 評估周期:效果評估應採取單次評估與中期評估相結合的方式 隨著客戶消費時的選擇日益理性、信息傳播的滯後等原因,當月組織實施的促銷即使在活動結束之後幾個月仍然能夠發揮一定的銷售促進作用。同時,促銷活動的負責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促銷結果,例如壓貨等等,非常容易造成銷售上升的假相。因此,在實施效果評估時,建議採取短期、中期相結合的方法,這樣才能使效果評估更加合理、公平。 2、 促銷費用的計算: 1)、很多企業在計算促銷費用往往沒有計算上級下拔的贈品,如禮品、宣傳物品等等。這將使促銷費用失真,不能反映促銷費用的真實效果。 2)、有部份客戶在促銷期內購進較大數量的產品,由於滯銷或其他私人原因,容易出出退貨現象(盡管大部分企業在實施促銷時都會註明不允許退貨),因此,建議除加強控制外,應根據歷史經驗預提退貨損失,並將其列入促銷費用。 3、 促銷活動的關鍵在於事前計劃、費用預算、事中控制。效果評估只是用於對活動結束後的總結,目的是為以後開展促銷活動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與教訓。

閱讀全文

與促銷活動效果預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屬於電子商務基礎層的是什麼 瀏覽:805
簡述市場營銷中品牌對營銷者的作用 瀏覽:579
2017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133
促銷活動優化之處 瀏覽:347
策劃新生來校的方案 瀏覽:812
市場營銷和銷售管理創新 瀏覽:795
電子商務選擇題及答案 瀏覽:697
青年教師培訓提升方案 瀏覽:159
百分百網路營銷助手破解版 瀏覽:639
電信全員營銷獎勵方案 瀏覽:741
抵用券策劃方案 瀏覽:38
中國電商企業網路營銷現狀 瀏覽:914
西安交大市場營銷學下載 瀏覽:378
市場營銷復習思考題 瀏覽:83
華為的市場營銷與銷售 瀏覽:678
上海上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5
上海電子商務外包服務 瀏覽:943
英語培訓學校續費方案 瀏覽:167
春季促銷活動動員大會領導發言 瀏覽:51
水吧開店方案策劃書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