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畢業做什麼工作才好
初中畢業,不想繼續在學校上學,受制於文憑,可能無法找到令人滿意的工作。但是只要肯吃苦,不怕困難,還是很多工作可以做,用心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職業發展通道的。
第一類,專業技能類。可以去學一些技術類的專業技能,如電焊,汽修,電工,水暖等技術工種,這類培訓機構很多,還有推薦就業機會,不怕苦不怕累,總會有成為專門人才的一天,一輩子有飯吃。
第二類,門檻較低的一些專門工作。如快遞,外賣,店員等,這類工作上手容易,不怕苦也能幹出一番名堂。
第三類,建築工程類。裝修,工地上都可以,這些工作都按小時來計算,小工的工資都媲美白領。只是對年齡有些限制,要在年輕力壯的時候積累點資本以作他用。
第四類,自媒體等自由職業。如一些直播小視頻等,尤其鄉村風格的也比較火,在家鄉既能照顧家人又能有收益,一舉兩得。
總之,這個社會不缺大學生,缺的是專門類人才,不擅長讀書那就下點心思去學學怎麼用一門手藝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吧。
Ⅱ 電子商務行業這些年的發展近況
一、我國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
1、發展迅速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基於互聯網近幾年的飛速發展,無論在那個國家或者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都非常的迅速。相較於國外,我國的電子商務起步比較晚。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因為目前我國電子商務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及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動力。根據信息產業部的相關數據表示,在2012年6月份之前,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了4.95億,與2011年相比,增長速度十分的驚人。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用戶也已經突破了4億,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加劇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每年增長百分之四十。由於電子商務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使得我國很多投資者投入到了電子商務的領域之中,這也使得電子商務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
2、物流成本影響電子商務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顯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十分的迅速,但是針對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規定還不夠完善。物流成本也是阻礙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電子商務剛開始運行時,很多業內人士就對於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難做出了推測。主要是三個困難,首先是信用,其次是支fu,最後是物流。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研究,一些支fu軟體的誕生已經解決了支付問題。例如支fu寶、cai付通等等。因此,目前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物流問題和信用問題。因為物流具有非常不穩定的因素,首先物流成本過高,不利於相關電商的發展。其次,有些物流公司的物流服務水平不高,這也給電商造成了重要的影響。此外,因為物流運輸時間較長,很容易因為一些外界因素造成商品出現破損。信用問題也是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原因,針對信用問題,我國出台了相關的管理條例,一些電商網站也做出了相關的管理機制。例如我國的mou寶網站,就對於買家和賣家的信用進行的監督和管理,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企業電子商務系統不能和內部資源有機整合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目前我國許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電子商務蘊藏的發展潛力。但是由於我國許多企業已經適應了在傳統市場中的開發模式,這就導致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開設知識就是為了拓展傳統的市場。因此,我國很多企業對於電子商務在短時間內顯得十分不適應。此外,有些企業雖然在逐步的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電商平台,但是因為對於電子商務不夠了解,所以在整體營銷和策劃上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這就造成企業經濟成本過高,整體回報較小的情況發生。還有一些企業藉助於第三方電商平台進行銷售,但是因為第三方平台在對於企業內部信息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所以電子商務和企業內部資源的規劃還是需要人為來繼續操作。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企業對於電子商務的整體流程以及相關營銷手段不夠了解,這就很容易影響企業的電子商務系統建立。
從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電子商務正如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還在快速的成長。在快速成長的同時,我國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例如因為網路技術的不足造成信息泄露、買家和買家對於誠信不重視、物流的服務質量不能夠跟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分析
1、朝著國家化務實發展的趨勢越加明顯
隨著中國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我國的電子商務於世界接軌是今後的必然趨勢。互聯網最為顯著的一個優勢就是「開放性」,並且不受到任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互聯網能夠有效的通過傳輸促進國家和國家時間的交流,對於推動國家對外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未來我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將會隨著外界環境不斷地完善,逐漸和世界接軌。通過電子商務,我國企業可以能和國外的企業站在一個相同的起跑線上,從而實現共同發展。通過電子商務,我國未來的一些中小型企業可以實現真正的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對外貿易。
Ⅲ 我國和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相比有何不同
我國電商市場的現狀。2015年,我國網民的規模達到了6.9億,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了50.3%,2015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了3.87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33%,其中實物商品,達到了3.24萬億元。3.87萬億減去3.24萬億,剩餘的部分是虛擬商品的零售交易量,比如說類似的像點卡,像虛擬的游戲道具等等。這里所說的虛擬商品不屬於實物商品,但也屬於電商零售的成交范圍。在2015年,我國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已經超過了20萬億元,已經成為了全球電商最大的市場。根據商務部《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16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6.1萬億元,同比增長19.8%;網上零售交易總額達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我國世界第一大網路零售市場地位進一步穩固;農村網路零售交易額8945.4億元,已佔全國網路零售額的17.4%;移動購物在網路購物交易規模中佔比達到70.7%;電子商務及相關產業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人數已達3700萬。
歐洲的電商市場規模,在2013年的規模大約是3500億歐元,其中最主要的三個國家與地區是德國、俄羅斯和東歐地區。以國家來講,最重要的是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和俄羅斯這五個國家,其中,英國、德國和法國的電商規模基本上佔了整個歐洲的60%以上,三國市場的規模總和超過了1800億歐元。2014年日本主要的電商交易規模如下:樂天,20058億日元;雅虎,11800億日元;亞馬遜日本,9494億日元。以上三個平台是日本最主要的電商平台。
美國最大的五百個電商,他們網站的市場份額,佔了全美國的84%。如果我們對比中國可能top5,也就是最大的五個電商,網站的市場份額可能就已經佔到全部市場的80%以上。這說明從電商角度來講,我國的電商市場壟斷程度要遠遠高於美國,大家知道從線下來講美國各大零售品牌對線下市場的壟斷程度,要遠遠高於中國。因此在電商領域,我國的零售電商壟斷程度比美國要高得多。
Ⅳ 最近幾年電子商務發展怎麼樣
參與者持續增加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農村互聯網建設,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泛在、安全、綠色的寬頻網路環境,基本實現「城市光纖到樓入戶,農村寬頻進鄉入村」。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到2020年底,我國農村地區網民數量規模已達到3.09億,占網民整體的31.3%,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進一步提升至55.9%。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為網路電商在農村地區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村電商市場前瞻預測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Ⅳ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起步比較晚,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但在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將在進一步規范的環境中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並呈現以下四個方面的趨勢:
一是實體經濟和網路經濟融合,成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電子商務在我國工農業生產、商貿流通、旅遊和社區服務等領域中的應用不斷拓展和深化。線上和線下融合,線上營銷、線下成交或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的模式加速形成。
隨著企業供應鏈電子商務、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帶動電子商務服務業的發展,並逐步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是技術、需求與投資推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在雲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等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驅動下,電子商務將不斷創新應用模式,基於移動互聯網、網路社區、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等新興模式不斷涌現。
我國社會結構和消費觀念的變革將給電子商務發展帶來新空間,年輕一代逐步成為消費主力軍;電子商務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三是跨境電子商務成為我國企業尋求海外商機的新選擇。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政策制度環境的逐步完善,在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的帶動下,跨境電子商務將進一步發揮中國製造的產品優勢,促進「中國製造」向「中國營銷」和「中國創造」加速轉變。
四是電子商務應用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大型企業供應鏈和商務協同水平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積極融入龍頭企業電子商務購銷體系。電子商務將融合物流供應鏈,有效地把物流渠道、商業渠道及信息渠道進行捆綁。
此外,營銷將向精準化方向發展,通過每一個客戶在網上的消費,就能夠判斷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從而准確地推薦所需要商品。
Ⅵ 初中畢業能幹什麼
初中生年齡尚小,如果現在出社會的話也是無所事事,21世紀的電子商務也是比較熱門的專業,,所以初中生畢業我推薦學習電子商務,
總體來說,學習電子商務專業是不愁找工作的,但這有幾個前提條件。
第一,你要提升自己。這個專業能學到多少,全憑自己,所以就業情況天差地別。
第二,不能眼高手低。找能學到東西的工作,而不是給錢最多的工作。
馬雲曾說:」現在你不做電子商務,五年以後你必定會後悔。」所以,大家要相信,如果自己好好努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向好好研究,畢業後找工作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容易的,歡迎大家報考這個專業!
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性交叉較強的學科,設計網路技術,市場營銷,管理,經濟,法律和現代物流等多個科學領域,現階段的電子商務專業處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從狹隘的角度簡單來說,就是在網上做買賣。而學習電子商務,就是學習怎麼才能把東西在網上賣得更好,包括商品選擇、推廣、銷售、顧客服務、管理團隊等活動。
隨著中國不斷地發展和進步,我國的電子商務於世界接軌是今後的必然趨勢。互聯網最為顯著的一個優勢就是「開放性」,並且不受到任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互聯網能夠有效的通過傳輸促進國家和國家時間的交流,對於推動國家對外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E-Commerce in China 2019)。報告對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發展特點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盤點。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持續引領全球,服務能力和應用水平進一步提高。
中國網民規模已超過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4.5%;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10.6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上升到20.7%;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5125.65萬人。
所以現在的電子商務就業前景是非常不錯的,就業率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到貴州新華電腦官網上進行了解一下。
Ⅶ 簡述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發展狀況如下:
中國電子商務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電子商務與互聯網之間是相輔相存的關系,由於中國互聯網用戶人數眾多,因而電子商務在中國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2008年,中國網路交易總額達到了1200多億。
在2008年,網路購物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目前的網路購物用戶人數已經達到74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離,美國為71℅遠遠高於中國的使用率。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雖然很快,但在重點群體中所佔的比例卻很不均衡,大學生和辦公室職員兩個群體所佔的比例大大超過了中小學生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中小學生由於自身年齡及經濟能力的原因暫不予考慮。
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所佔比例較低則說明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的不平衡。因此在今後幾年裡,電子商務的發展應該向城市郊區及農村擴展。
(7)商務部電子商務普及率擴展閱讀: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1、電子商務普及化
2、電子商務縱深化
3、滿足消費者個性需求
3、企業電子商務主流化
5、電子商務國際化
電子商務的主要特點:
1、電子商務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
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速(28.64%)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速(7.4%)的3.86倍;全年網路零售額增速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快37.7個百分點。2014年,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的互聯網行業收入增長50%;全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
信息消費的拉動帶動了相關產業1.2萬億元的發展,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
2、移動電子商務呈現爆發性增長。
2014年,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956.85億元,年增長率達234.3%;中國微信用戶數量已達5億,同比增長41%。
3、涉農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商務部和財政部聯合啟動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在全國8個省56個縣開展了電子商務應用示範項目。商務部建設開通了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累計促成農副產品銷售2300多萬噸、交易額達870多億元。
4、電子商務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2014年,中國兩家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先後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國際資本市場反應熱烈。
Ⅷ 電子商務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
目前,中國零售業電子商務市場加起來超過10110億美元,佔零售業銷售額的16.6%,占國民經版濟的5.03%,但是發展權潛力巨大,預測到2020年可以達到10%,是全球第二大電子商務市場比美國還多。
【補充】: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太多互聯網公司之間的戰爭,各方依據實力獨霸一方勢力范圍,更多考量商業利益而非用戶體驗。這是典型的新興市場的狀態,缺少監管制度約束的狂飆突進。如果說中國互聯網的規則和秩序還沒完全建立起來的話,那麼至少目前已到了要建立這一切的時候了,而這將首先發生在電子商務領域。
事實上從2014上半年開始,整治電子商務並完善監管制度的大趨勢已經形成。6月19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關於開展2014紅盾網劍專項行動的通知》,從7月11日起用5個月時間開展專項行動,打擊通過互聯網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關閉一批違法違規經營網站,恰好持續到雙12結束之後。
Ⅸ 2021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是什麼
行業主要相關上市公司:阿里巴巴(09988.HK)、京東(09618.HK)、拼多多(PDD.US)、ST易購(002024)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網上零售額、網上實物零售額、中國各類電商GMV佔比、中國電商競爭格局
網路用戶規模達到8.4億人
中國網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智能手機普及率提升,中國網民用戶規模持續增長,網上購物人群數量也隨之增長。截至2021年12月,中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到8.4億人,較2020年12月增長7.67%。
網上零售額突破12萬億元
2019年以來,中國網上零售額持續增長。受到疫情居家影響,2021年線上銷售增速超過10%,網上零售額突破12萬億元。2022年1至4月,網上零售額已經達到3.87萬億元,同比增長3.3%。
網上零售額中實物商品佔大部分,佔比超80%。2019年以來,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持續增長,2021年增速約為10.7%,零售額達到10.8萬億元。
綜合電商仍占據主流
2021年綜合類電商的GMV佔比超過80%,仍占據第一的位置。直播電商近年來大放異彩,增長勢頭較猛,已經位居第二,GMV佔比達到14%。
淘系占據中國零售電商半壁江山
2021年淘系仍占據中國零售電商市場月52%的市場份額,其次是京東和拼多多,市場份額約為20%和15%。剩下的市場被抖音、快手等占據。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網路基礎設施以及智能手機的完善,網購用戶隨之增長,截至2021年12月,達到8.4億人,網上零售額也突破12萬億元。目前,綜合電商仍占據零售電商的主要市場,其中淘寶、京東和拼多多市場份額排名前三。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Ⅹ 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多少網民用戶規模有多少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8540萬,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
過去一年,互聯網上市企業市值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20年12月,我國互聯網上市企業在境內外的總市值達16.80萬億人民幣,較2019年底增長51.2%。北、上、廣、浙等地集中了全國約8成的互聯網上市企業和網信獨角獸企業,集群化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另外,伴隨著有力政策和技術發展,過去一年我國在量子科技、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高新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